材質
桐木
琴弦
特製絲弦
形制
靈機式
漆色
慄黃
琴長
124釐米
隱間
113.5釐米
品級
玄品
製作周期
兩年餘
成琴時間
己亥年(2019)三月
《 酒狂》
友情提示:錄音審聽請使用耳機或桌面音響系統,手機外放直接播放會丟失大部分細節及主要音色特徵。因手機外放喇叭基本無法回放出頻率300HZ左右以下的聲音,而古琴音域最低可至50~60HZ上下,而50~60HZ-300HZ左右的頻段,是決定古琴音色松、沉、厚、潤、寬、遠等特色的主要因素,這些特徵用手機直接播放時幾乎會損失殆盡。
【關於形制】
此靈機式琴,形制規格為梵戈老師在老琴基礎上根據樂器聲學原理精心調製,琴體圓潤英朗,修頎堅勁;張以絲弦,音量寬宏,不輸尋常鋼弦琴之音量,琴面弦路圓潤合手,極宜走音行韻。
【製作歷程】
此琴所用木料不過為數十載之桐,然聲學性能優良,經過梵戈老師妙手斫制,善音自成。
距錄音時此琴成琴出窨雖僅十數日,張以絲弦,隨手撫弄間,鼙鼓韻豐潤綿長,走手行韻間音韻婉轉堅勁而纖毫畢現,真真確確毫無新琴常見之燥、緊、細、尖、打鐵聲等弊病,共鳴飽滿而韻極長,音色松潤清實兼備,沉厚圓活,又是一床非常有老琴味道的佳作。
撫此琴當知古人所云「弦木相合」之意趣,進而深昧古人「弦手相合」境界所描述之「用力不覺而能按若入木、彈欲斷弦」誠不我欺也。
【音色特徵】
新琴初成,施以絲弦,清潤堅勁,金石聲與鼙鼓韻兼備,老琴味道,清圓可愛。
絲弦之美,在其柔韌而長、潤澤而寬、清麗而圓,別有一種戛玉之趣、懷古之思。
此琴所用絲弦為梵戈老師特製規格,與此床琴器完美契合,散泛按、大小弦間、三準上下、其音韻無不沉、厚、圓、勻、松、活,琴聲堅勁清圓,盡顯醇靜和潤之意,卻無肥膩濁渾之感。
此琴對於琴弦適應性極廣,無論鋼弦或合成纖維弦均有上佳表現,然而其神採非絲弦不能盡釋。
梵戈老師歷來反對坊間所謂「新琴有尖、細、緊、燥、聲焦韻短等弊病為正常,彈養一段時間就會改善」的謬論,一床製作合理的新琴,即便無需數月數年的彈養,也不應具有前述之「琴病、聲病」。
【漆色灰胎】
通體鹿角霜灰胎,漆面採用慄、黃漆與透明推光漆相間,反覆髤塗、起紋、磨顯、擦漆、退光、推光,漆膜油潤豐厚,走手操弄間手感極為宜人。
關於漆面手感,梵戈老師尤為強調漆面「阻尼」的重要性,古人對天然大漆手感的描述素有「孩兒面、如玉如脂」的美好描述,梵戈老師將其科學闡釋為阻尼感的適當調節。經過適當調節阻尼的梵戈老師古琴作品之漆面,油潤豐滿,水滴即落,著手不澀,左手行韻過程中爽快輕鬆至極,實為操琴養心之極大快事也。
【琴德小議】
琴德之中,九德為先,九德之中,潤、圓、清、勻尤為首重,其中圓、勻更是一床良琴的必備基本要素與先決條件。若不以圓、勻為先決條件,則木箱縛以鋼絲所發之聲亦可具備某些近九德之特性,然不可以之為美、為善。
明·蔣克謙《琴書大全》中所提及琴之九德:奇、古、透、潤、靜、圓、清、勻、芳,以奇為先,所謂奇者,明·冷謙琴聲十六法中雲即輕鬆脆滑者也,看似在講材質的聲學及物理特性,其實也是在描述琴之音色特徵。
輕者,琴體發音異常靈敏,無需用力,輕輕撫弄即有靈敏反應,進而重發輕附,無有不隨指應心者也;
松者,琴體發音鬆弛自如,圓滿無礙,無有明顯凸凹斷續之意,世人多有疏鬆垮疲之音為松者,殊為不當;
脆者,琴體發音飽滿凝聚、有爆發力的同時富有餘韻,類似京劇唱腔中「噴口」,音色聽之有明顯的「蓄力感」與「爆破感」,與單薄「脆生」之脆完全不同;
滑者,琴體發音圓轉活潑,如水銀洩地,無孔不入,充分顯示聲音在琴體中、空氣中傳播及左右手行韻過程中的一氣周流、如環無端而渾然不破、穩健敏疾之特性。
〖關於酒狂〗
相傳為三國時期魏國阮籍所作。關於此曲背景,一說系當時朝政昏庸黑暗,士大夫阮籍深感與時不合。他為避免禍患,便隱居山林,彈琴吟詩,樂酒忘憂,引以為樂。
此曲曲譜由古琴演奏家姚丙炎以《神奇秘譜》 [2] 為藍本,並參照《西麓堂琴統》 [3] 整理。樂曲通過描繪混沌、朦朧的情態、以發洩內心積鬱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
本曲最早出自明代《神奇秘譜》(1425年),相傳為三國時期阮籍所作。阮籍生活在魏晉初期,曾任朝廷官員。他在政治上原有濟世之志,但無奈魏明帝曹叡死後,朝內動蕩,政局十分險惡,只得放棄。也因此,阮籍的詩詞大多作得隱晦曲折,借大自然傾訴悲情。可借其詩《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領會其意:「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神奇秘譜》有解題云:
阮籍是當時反對黑暗統治的有名之士,他為免遭統治者的迫害,以酒醉佯狂表示對統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這一點在楊掄的《太古遺音》(1606)的樂曲解題中說得更為透澈:「蓋啟典午之世,君暗後兇」、「一時垣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禍』、「是以阮氏諸賢」、「鎮日酩酊」、「庶不為人所忌」。
古琴演奏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譜》藍本,又參照《西麓堂琴統》整理打譜,把樂曲處理成在古琴樂曲中罕見的6/8拍子。由於弱拍常出現沉重的低音或長音,造成音樂的不穩定感,表現了人在酒醉後步伐踉蹌的神態。同時他不著重表現表面的狂態,而是通過描繪混沌的情態,以洩發內心積鬱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
樂曲採用基本曲調的變化重複,曲首兩小節的節奏型通貫全曲。另外,第一、二、三段出現兩小節的固定終止型。樂曲結束段有「仙人吐酒」的文字提示。「長鎖」指法演奏的一連串同音反覆,使音樂流動如注,如滿腔怒火盡洩,表現了外形酒醉佯狂,內心疾惡如仇的意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優秀古琴曲目。
《酒狂》段標題
據《重修真傳琴譜》:
一、天地鴻荒;二、醉舞飛仙;三、浩歌天地;四、嗜後形骸;五、花箋草掃;六、低低吐酒;
據《新傳理性元雅》:
一、樂酒忘憂;二、醉舞飛仙;三、浩歌天地;四、嗜酒忘形;五、花箋草掃;六、低低吐酒;七、託酒佯狂;
歡 迎 關 注
【築雪山房】古琴工作室
X
梵戈老師古琴作品
更多信息
請公眾號內留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