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虹超市事業部總經理王濤:從「商場」改名「數科」,疫情讓...

2021-01-17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劉玲 每經編輯:文多

2020年6月19日,天虹股份(002419,SZ)正式將公司名稱從「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從「商場」到「數科」,就像天虹股份董事長高書林所說:「天虹已經不是一家傳統百貨公司了」。

天虹成立於1984年,是深圳最早的百貨品牌。成立9年之時,天虹便以銷售額2.8億元躋身「全國百家最大的零售商店」。在此後的幾年,天虹以華南為據點,將腳步拓至全國,2010年6月成功上市。

不過,由盛轉衰仿佛只是一夕之間。電商的迅速崛起,讓百貨逐漸步入寒冬。2012年年報中,天虹股份直言:消費市場在2012年遭遇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又一個「寒冬」。而同年的阿里巴巴,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雙十一」當天銷售額突破191億元。也就是在那年,天虹確定了全面數位化轉型的戰略。

數位化轉型摸索了多年後,天虹股份孵化了獨立的APP、小程序以及到家業務。而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春節前後,其超市板塊的銷售額也依託到家業務逆勢大漲。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天虹超市事業部總經理王濤,他告訴記者,一季度到家業務銷售佔比達17%,銷售環比增長103%,疫情也讓天虹更加堅定了數位化轉型。

圖片來源:APP截圖

坎坷的「數位化轉型」之路

在電子商務的猛烈衝擊下,傳統百貨只靠單一的線下銷售方式必然是行不通的,打通線上是大勢所趨。不過,傳統零售商的數位化轉型並沒有那麼簡單,何時做、如何做成為了一個難題。

據王濤介紹,早在1998年,中國電子商務起步的時期,天虹就有了第一個線上商城,並且是全國第一家有線上商城的零售企業。1998年的那次試水,在天虹看來是第一次「觸網」。到了2010年,天虹正式開始做PC端的網上天虹——www.tianhong.com。

網上天虹作為中國傳統百貨中的首家網上商城,出生就被外界關注,那些正遭受電商衝擊的傳統零售商,也在觀望這個「吃螃蟹」第一人。但是,這種PC電商模式並未給天虹線上銷售帶來多大助益。上線以來的兩三年間,表現一直不溫不火。

2010年~2012年的年報數據顯示,天虹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1.7億元、130.4億元和143.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85億元、5.74億元和5.8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6.25%、18.33%和2.4%。可見天虹股份逐漸陷入了業績增長乏力期,倒退危機重重。

就在2011年,現象級的社交工具微信誕生了。「微信開始起來了之後,我們意識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到來了,於是天虹2012年開始和騰訊合作,做了自定義服務號。」王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後來騰訊的微信支付在零售企業落地,天虹也是第一批參與」。

正如天虹股份2012年年報所說,消費市場在2012年遭遇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又一個「寒冬」。再加上淘寶等電商的崛起,傳統零售企業可謂夾縫中求生存,在線上試水幾年後的天虹,在2012年正式提出全面數位化轉型的戰略。

和微信的合作實現了初步成效,天虹股份2013年網上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26.24%,累計引進7萬多個單品,實現深圳區域70多個生鮮水果單品在線銷售。「天虹在與騰訊深度合作之後,就想著建立自己的數位化生態圈,便著手建天虹自己的APP,從PC端搬到APP上去。」王濤說。

可是,做一個自己的APP並非易事。彼時天虹請了第三方公司來協助打造APP,可後來發現第三方永遠跟不上節奏,只懂技術,不懂業務。因此,APP進展並不順利。直到2014年左右,天虹股份開始組建自己的團隊來打造線上平臺。

據王濤介紹,在建設APP時,天虹還委託IBM為公司做了全渠道的業務梳理,構建PC、手機、微信和實體店全渠道的網絡。2015年10月,天虹APP正式發布,構建了「微信+APP+微品」的移動電商平臺,試圖通過「天虹到家+跨境電商體驗店+自提點」的方式實現門店電商化。

實際上,雖然天虹在不斷布局數位化轉型,但是傳統零售行業的「寒冬」之下,它也無法獨善其身。2012~2015年是傳統百貨行業的調整期,期間天虹也在不斷地關閉虧損門店,調整經營結構,讓前進的腳步更輕一些。

如果說,1998年~2010年是天虹的數位化試水階段,那麼2010年~2015年,便是天虹的初級階段。同樣是在2015年,天虹在推出APP之際,也正式推出了「天虹到家」業務。

天虹怎麼也沒想到,5年之後的新冠疫情期間,「天虹到家」業務讓超市的銷售額實現了逆勢增長。

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天虹到家」在戰疫中擴張

時針撥轉至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了一個新概念——「新零售」,將線上、線下、現代物流結合,重新定義零售業。而這個新概念的背後,阿里巴巴正在低調籌備一個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

次年的7月14日,馬雲和阿里巴巴CEO張勇等人在盒馬鮮生品嘗剛出爐海鮮的照片,出現在了各大媒體上。

但在盒馬出現的兩年前(2015年),天虹已推出了自己的「超市到家」業務。「2015年天虹推出線上APP後,與門店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架構就開始形成。『超市到家』業務便應運而生,2016年則開始深度的門店數位化。」王濤說。

王濤所說的數位化,即會員數位化、商品數位化、服務數位化、營銷數位化等。他舉例道,線上線下打通,就是說你在線上和線下買東西,積分是通的;線下的優惠、促銷活動,手機上也有;線上購物開發票,手機上也有……這就是方方面面的門店數位化。

天虹「超市到家」業務推出後,就實現了快速增長。2017年~2019年間,其到家業務銷售分別同比增長了900%、118%、43%。2019年,天虹超市到家上線門店累計達98家(含1家前置倉),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39%。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天虹線上業務加速發展,銷售同比增長116%,環比增長90%,一季度超市收入同比增長33.8%,數位化會員人數達2554萬。

王濤告訴記者:「在2月20號左右,就有武漢的同事在考慮要不要回湖北,當時我們就開始判斷,疫情對超市是否會有影響,當時的想法是可能很多人不離開深圳,那就要在春節放假前備更多的貨。」

萬萬沒想到的是,疫情擴散嚴重,線下超市客流量驟然下滑,而線上業務暴增。王濤表示,疫情前,公司的線上業務佔比10%左右,疫情出現後,一下子激增到20%左右。到家業務其實並不簡單,它需要企業有一個強大的數位化中臺,去支持超市的商品系統,會員系統、庫存系統、收銀系統等等。

王濤介紹:天虹把會員中心、商品中心、營銷中心、訂單中心、支付中心等統一成業務中臺,並與數據中臺打通,加上天虹多年來打造的供應鏈能力。這讓天虹超市面對大量訂單時,也能夠及時做好處理和服務。

此外,深入研究天虹股份2019年年報可以發現,作為傳統零售企業的天虹,首次出現了研發費用——2520萬元,而這筆費用則來自2019年新設立的子公司深圳市靈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智數科)。

圖片來源:天虹股份2019年年報截圖

在王濤看來,靈智數科是天虹數位化的技術支持中心,也是數位化產品的研發中心和深度運營中心。「他們的團隊需要給天虹APP開發新的功能,還有就是會員運營、會員數據的使用轉化等等。」王濤說道。

除了為天虹股份數位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持外,靈智數科還為同行業公司開發線上項目。據天虹股份2019年年報,靈智數科拿下了永旺、屈臣氏等大型零售企業APP、小程序等數位化建設項目訂單,為永旺搭建全渠道數位化中臺及前端應用產品(永旺APP與小程序)為屈臣氏SCRM項目提供技術服務,為屈臣氏搭建會員營銷管理系統。

2020年6月19日,天虹股份正式從「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從「商場」到「數科」,就像天虹股份董事長高書林說的:「天虹已經不是一家傳統百貨公司了」。

不過,到家業務在疫情期間快速發展時,購物中心和百貨業態卻受疫情影響,銷售大幅下降。在疫情期間,天虹百貨門店也開展了上千場直播,線上專櫃到家業務銷售環比增長了347%,但2020年一季報顯示,天虹股份百貨和購物中心的利潤總額卻下滑了99.7%和141%。另外,超市和便利店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5%和45%。

雖然天虹的線上專櫃到家業務未能很好地挽救百貨和購物中心的業績,但不容置疑的是,若沒有線上業務,百貨和購物中心可能陷於虧損境地。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從「百貨」到「數科」 天虹改名背後在下一盤什麼棋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朱夢秋)近日,天虹宣布改名,從原來的「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改名對於公司而言是大事,是什麼原因促使天虹做此決定?「公司名稱已與公司的實際業務不符,也無法匹配公司業務未來發展方向。
  • 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
    6月22日,深圳本土知名零售企業天虹股份,在其官方微信發布公告,宣布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天虹商場(需求面積:30000-150000平方米)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工商相關信息已完成變更,公司法人、業務主體和法律關係不變。
  • 天虹商場「天虹到家」業務上線 官方App亮相
    8月17日,天虹商場(需求面積:60000-150000平方米)董事總經理高書林在深圳南山常興天虹舉行的天虹官方App重點項目——「天虹到家」上線啟動儀式上表示,天虹移動端本地生活服務平臺App正式亮相。「天虹到家」業務已上線門店包括深圳天虹商場常興店、坂田店、龍新店、惠州三環店4家門店,並將儘快推向深圳全市和全國,為顧客帶來更多便利和價值。
  • 天虹股份變更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6月22日,天虹官方微信發布公告,宣布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為「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Rainbow Department Store Co.
  • 聯商商場周報:成都SKP確定 天虹取消百貨自營事業部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4.27-5.3),成都SKP選址最終確定,武漢第四座永旺夢樂城要進洪山南湖,天虹宣布取消百貨自營事業部,上海「五五購物節」精彩來襲...武漢第四座永旺夢樂城要進洪山南湖?現場,一大商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門口等候的人員多為該店員工和收銀人員,商戶較少。據悉,大商集團鄭州新瑪特廣場有限公司已通知商場供應商撤店消息,不過尚未公布員工分流計劃。這是30天內大商鄭州地區集團在鄭州市場關掉的第三家門店。大商鄭州地區集團表示,當前關店涉及的是鄭州市場的非盈利店鋪,其目的為止損,但無意撤出河南市場。
  • 36氪專訪丨天虹:百貨商場可以沒有李佳琦,但要有超級導購
    天虹數位化經營中心總經理譚曉華向36氪解釋稱,過去一年裡,天虹在跟很多品牌商持續在「同頻」跑動線上線下一體化業務。當疫情到來時,資源被迅速調集,因此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 但百貨商場主戰場終歸還是線下,如今各地線下客流陸續恢復,這種情況下,百貨商場的線上賣貨還有必要繼續嗎?對於天虹來說,答案是確定的。
  • 天虹數位化:從甲方到乙方
    靈智數科,是零售企業天虹旗下成立不足一年的數位化服務商。有意思的是,今日的對手們,也是天虹當年的乙方。換句話說,靈智數科,和自己曾經的服務商們同臺競技。在最後一輪競標現場,靈智數科和另外一家諮詢公司打了個照面。諮詢團隊們身著統一色系的西裝,靈智數科的程式設計師們被要求穿著「有領子的衣服」。團隊中有人感嘆:如果他們當時做出很好的系統,我們也不至於自己走上研發的路。
  • 銷售同比增長41.7%,天虹自有品牌做對了什麼?
    天虹超市事業部總經理王濤表示,當前天虹自有品牌銷售佔比為近10%,2-3年的目標是佔比達到30%。若達成這一目標,可帶動超市整體毛利率提升3-4個百分點。《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天虹推進自有品牌起步較早,中間經歷過三次轉型,這使得在一些品類它甚至可以取代廠商品牌。
  • 天虹商場的「天虹微品+網上天虹+天虹微信」立體電商模式
    「基於天虹微信端,天虹以穿衣、流行、居家生活為突破口,依託商品提供生活解決方案,將簡單的出售商品升華到打造一種有情懷的生活方式。」天虹董事總經理高書林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大的戰略轉型帶來了陣痛。天虹電商事業部副總譚曉華稱。   移動社交平臺所做的生活主題式方案,一種可直接在線支付,另一種則為實體店引流。今年3月,天虹一期名以時尚混搭襯衫裙為主題的生活方案,提供20款左右的服裝,兩三天時間內點擊率突破5、6萬,最終創造8萬的銷量,相當於一個服裝品牌在一個實體店一個月的銷量。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未來線下實體店也會向這個方向改變。
  • 天虹商場轉型全渠道零售商 推出官方APP
    在這場線上線下融合革命中,可以說,天虹商場是較早擁抱網際網路的實體零售商之一,在其他零售企業開始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工具時,天虹已開始了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打通。   10月26日,從事百貨為主的商品零售企業天虹商場舉辦了「網際網路+」戰略轉型溝通會暨天虹官方APP發布會。
  • 天虹:從老牌百貨到新零售樣本
    誕生於深圳的天虹,骨子裡就帶著創新的基因,通過對市場的觀察,天虹開創出「百貨+超市」的獨特經營模式,很快就贏得市場的認可,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在成立9年之時,天虹便以銷售額銷售額2.8億元躋身「全國百家最大的零售商店」。在此後的幾年,天虹以華南為據點,將腳步拓至全國,2010年6月成功上市。
  • 天虹超市與澳大利亞水果商Favco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聯商網消息:9月11日上午,澳大利亞三大水果出口商之一Favco集團公司總裁ChrisDeveney一行蒞臨天虹,天虹副總經理姜勇以及戰略採購部國際直採代表與會交流。會上,姜勇介紹了天虹超市的整體情況及天虹超市水果業務方向和國內外供應鏈情況。同時,姜勇表示超市事業部今年將會加大力度發展生鮮海外直採業務,積極尋求優質的戰略合作夥伴。
  • 天虹商場攜手喜之郎集團首進梅縣
    「我公司已經與天虹商場籤了戰略合作協議,11月15日將在梅縣文體中心舉行此項目的盛大籤約儀式」。錦繡首府策劃總監何浩告訴記者。 廣東喜之郎集團置業部總經理楊濤在當天的籤約儀式上表示:梅州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未來的錦繡國際購物中心的建設中,該公司將做到盡善盡美,讓錦繡國際購物中心成為梅州新一代的網紅打卡地。
  • 藉助天虹APP 天虹商場全面啟動「網際網路+」
    藉助天虹APP 天虹商場全面啟動「網際網路+」來源:聯商網2015-10-27 10:31 10月26日下午,天虹商場召開了「網際網路+」戰略轉型溝通會暨天虹APP發布會。天虹商場董事總經理高書林向前來參會的國內外供應商、合作夥伴系統地介紹了處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天虹商場未來5到10年的發展戰略,並全方位闡釋了「新天虹、新零售、新體驗」的精髓,表示天虹正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推動戰略轉型升級。至此,與天虹實體門店、網上天虹、天虹微信以及天虹微品共同構成天虹全渠道零售平臺,為做最好的全渠道零售商打下了根基。
  • 總經理親自送貨,2萬員工上一線,天虹和步步高真是拼了!
    「每天早上七點多到門店,一直到晚上十點多十一點」,從1月20日到現在,整整一個多月,鄧玲玲幾乎都泡在天虹寶安購物中心店。這段時間,受疫情影響,雖然到店客流相比以往有所下降,但隨之而來的是暴增的到家訂單,這讓身為天虹sp@ce超市店長的她壓力山大。「春節期間,到家訂單每天都超過1000單,幸好有總部職能、百貨的同事全力支援。甚至總經理都開著私家車幫著一起送貨。」
  • 天虹商場轉型生活服務商 全渠道打造立體電商
    「基於天虹微信端,天虹以穿衣、流行、居家生活為突破口,依託商品提供生活解決方案,將簡單的出售商品升華到打造一種有情懷的生活方式。」天虹董事總經理高書林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大的戰略轉型帶來了陣痛。天虹電商事業部副總譚曉華稱。  移動社交平臺所做的生活主題式方案,一種可直接在線支付,另一種則為實體店引流。今年3月,天虹一期名以時尚混搭襯衫裙為主題的生活方案,提供20款左右的服裝,兩三天時間內點擊率突破5、6萬,最終創造8萬的銷量,相當於一個服裝品牌在一個實體店一個月的銷量。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未來線下實體店也會向這個方向改變。
  • 全渠道打造立體電商 天虹商場轉型生活服務商
    「基於天虹微信端,天虹以穿衣、流行、居家生活為突破口,依託商品提供生活解決方案,將簡單的出售商品升華到打造一種有情懷的生活方式。」天虹董事總經理高書林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大的戰略轉型帶來了陣痛。經過一年的摸索天虹發現效果並不理想,去年底成立了時尚首席官和內容編輯團隊,把商品作主題化編輯之後再推送給用戶,通過編輯為用戶創造價值。「我們首先要識別出不同的顧客、不同的時間段會有哪些需求或者需要去完成哪些生活場景,識別出來後我們會針對性地提供生活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可能是跨品類的,從而讓顧客的消費效益得到提高。」天虹電商事業部副總譚曉華稱。
  • 天虹華南一區啟動2020店慶活動 數位化迎戰雙十一
    有一種說法,越臨近雙十一電商狂歡節,實體商場的「焦慮感」就更加明顯。而實體商業對付「焦慮」的法則,其一,做好自己不參合,其二,主動參與製造線下購物熱潮。   對於深圳本土零售巨頭天虹而言,經歷上半年疫情考驗下,其各門店的數位化建設進程飛速,「數位化」的武器也讓其對於今年雙十一他們有了更高的期待。
  • M-Hub與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M-Hub與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虹股份)近期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科技、商業和區域優勢,通過前沿智能科技及法國區域優勢產品與商業中心的高度結合,共同致力於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城市科技人文水平。
  • 聯商商場周報:近9成百貨Q1淨利下跌 電影院復工
    7月12日午間,針對此事,北京SKP微博發布聲明,稱疫情期間員工與消費者進入商場通道不同。外賣小哥須由員工通道進入,餐品會由各餐飲品牌送至指定位置。天虹股份上半年預計淨利潤下降超90%7月14日晚,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0年上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1至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94.07%至92.08%,預計盈利2986萬元至398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