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就不必再費言語。武漢人每天早晨最愜意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的來一碗熱乾麵。芝麻醬的醇香,麵條的勁道,3.5——4元一碗,再搞碗蛋酒或者是綠豆湯,聽了頭!
李記熱乾麵(漢正街服裝批發市場入口處)
拍碗熱乾麵( 武昌區白鷺街20號)
在白鷺街,也就是漢街旁邊,白鷺街小學對面。拍碗熱乾麵。小夥伴說這是他目前為止吃到最好吃的熱乾麵,配一碗老闆精心熬製的排骨湯,贊!
熱乾麵是主打,面粗粗的,特別有嚼勁,牛肉粉也好好吃。在武漢能吃到這種質量的熱乾麵真的太幸福,寧願做一個小時的車過來吃一頓飽,吃一口面,喝口湯,真的到位
地址: 武昌區白鷺街20號
武漢的燒賣與北方的燒麥餡料上沒多大區別,不同的是武漢的燒賣很有特色,講究重油裡面放肉丁香菇和筍,還有一絕美調料「黑胡椒」。由於黑胡椒放的多有點辣,但是絕對香、滑。
又是一家默默無名但廣受好評的早點。起義街辦起的清真早點攤,已經開了二十餘年。牛肉的燒麥!神一樣的味道!
由於馬三姐是回族,因此店裡的牛肉燒賣做的特別好。油厚,糯米香。大塊的牛肉粒也清晰可見。酒香不怕巷子深,香飄回民街有二十餘年。
這裡面都有糯米,香菇,蔥等等,油很厚,很新鮮。攤子上的清真燒麥是店裡的主打產品,很受歡迎。曾有顧客專程來打包帶到香港等外地。
令人胃口大開的清真燒麥,很多人在這吃完還會再打包一份帶回去。
地址:首義門旁邊的起義街上
前進四路附近的這家嚴老么家的燒麥真的是遠近聞名啊,很多人都還是從別的地方專門跑過來吃他家的燒麥的哦,他家現做的燒麥確實很贊,每次過去都是在排隊。
燒麥是重油的,皮薄如紙,裡面的餡都是油潤的,不過很香。燒麥的個頭比較大,賣相還可以,燒麥皮子很光滑,吃起來有些嚼勁,糯米口感很不錯的,燒賣裡放了黑胡椒粉,有點香辣感,裡面肉多,咬一口黑胡椒和肉香四溢啊!!尤其是餓的時候,感覺幸福感爆棚!不過那個味道確實是好。
他家的速凍的燒麥可以買著回家慢慢蒸著吃,50元一斤,也很不錯啊!
燒賣排隊比較快,師傅動作超級熟練。這家還有好吃的豆皮,排隊就比較慢了,一鍋大概就10份吧。
地址: 漢口自治街前進四路219號對面
武漢豆皮迄今已有40年的歷史。豆皮製作講究「皮薄、漿清、火功正」,煎出後,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油光閃亮、色黃味香。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製的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
漢口最有名氣的豆皮店,在高雄路上開了好多年,生意一直很棒,買份豆皮排隊是必須的。服務就是半自助,環境就是老字號的環境,但是這豆皮味道太好了。
牛肉豆皮的牛肉粒灑的很豪爽,除了出鍋前灑上的牛肉粒以外,裝盤後還會額外的再給一勺滷汁,滷汁鹹香,浸潤豆皮,牛肉粒Q彈微辣,很棒。
三鮮豆皮灑料以豆腐丁為主,沒有豬肉,但是更喜歡油渣加豬肉加筍丁豆乾的組合。這款豆皮也是溼溼的,但是三鮮的我更喜歡乾乾的焦香口感,所以這款不夠驚豔。
另外,蒸餃燒賣都是手工做的皮,比較厚,餡有濃濃的胡椒味,但是汁水不夠多,燒麥的糯米沒有蒸化~~
地址:江岸區高雄路47附3號
武漢的牛肉粉分牛雜、牛肉、生燙幾種。湯汁一定要濃鬱,把點蔥,把點辣椒,那種進味到粉裡的滋味只有武漢人才懂!吃完一碗還想吃!
老龔家襄陽牛肉麵(循禮門地鐵A出口單洞花街直行50米)如果你是一個資深的牛肉麵愛好者 ,那就不應該錯過這一家 ,如果你很在乎環境和服務 ,那真的就不推薦啦。這是老字號了, 以前在黃石路吃過一次 ,後來那邊拆遷, 就搬到了吉慶街這裡。
早上營業。11點多就賣完了!!有時候起的不夠早就吃不到了。他家的牛肉湯味道超級重!而且有淡淡的的中藥味才好吃!每次吃完恨不得要把湯喝光才爽。牛肉也是滷的很爛很進味的那種。面煮的恰到好處。甚至還有點進味。這種扁面也是和其他家的感覺不一樣。
他們家不愧是只賣牛肉, 牛肉滷的很好 ,吃起來有點像牛肉乾。吃上一碗熱辣辣的牛肉粉,冒一身汗,感覺一整天都有精神了。
地址:吉慶街(近匯通路)
時間:06:00 - 10:30
非得說一樣兒全中國人民都愛的小吃,可不就是包子嗎?武漢自然也少不了皮薄餡厚的包子了~
德潤福嚴氏燒麥 /鮮肉包子、紅糖包子(江漢區友誼路雙洞正街48號)清真劉記牛肉小包(塗家嶺菜市場附近)
話說武鍋這塊拆遷還是很可惜的,旁邊的面窩、豆皮都很美味,紅磚老房子旁都是大樹,武漢的城市記憶裡,目前看這樣場景只有青山有了。年前趕緊去吃了一次牛肉小包,現在據說在塗家嶺菜市場附近,去找找吧。
有特色的牛肉小籠包~因為他家的包子和外面的鮮肉小籠包外形差不多,只是包子包的餡多,個個都是鼓鼓的。肉餡綿軟,汁與肉餡融合的非常好,鹹淡也合適。包子麵皮發的好,鬆軟,包子是淡淡的黃色,不是很白的那種包子。多吃有點膩,感覺這口味特別適合老年人。
蘸不蘸辣椒醬都好吃!牛肉味道很正,關鍵是新鮮。門面不大,一看就是老字號,老闆人爽快!味如果在大冬天來上幾個配上一杯熱豆漿簡直是會滿足到升天吧~
對了,老闆只做上午的生意,大約是早上8-9點鐘就賣完收攤。
地址:塗家嶺菜市場附近
被譽為「武漢一絕」的鮮魚糊湯粉泡油條,是經典的漢味名吃。它是武漢人的羊肉泡饃,其傳統意義、歷史內涵,絲毫不比羊肉泡饃遜色。一碗飄著鮮美魚香味兒的糊湯粉,撲面而來的是水鄉澤國、魚米之鄉的氣息和味道。
李記鮮魚糊湯粉館(青山區三弓路建港南街,建一集貿市場對面)腰花糊湯粉(積玉橋地鐵站地鐵有廁所的那個出口出來後中百超市對面)鮮魚糊湯粉(漢陽朝陽路60號(盼盼燒烤往歸元寺方向))陳記鮮魚糊湯粉(湖北黃石八卦咀愛康醫院旁4路車終點站)武漢早點老字號,有次碰到講武漢話的婆婆爹爹在問哪有糊湯粉,就指過來了,味道還不錯,胡椒味濃,糊湯也有鮮味。粉的分量還蠻足。
聽老闆介紹他每天早上3點起來,熬的魚有時連魚肉、魚骨都熬化在湯裡了,因而營養豐富。糊湯的濃鮮、加上米粉的彈性、再絕配酥脆的油條,讓人吃起來暢快淋漓,欲罷不能。
旁邊還有現炸的新鮮油條,來兩根撕成小段放在粉裡,糊湯粉配上油條,真是美味又管飽的絕配。
地址: 胭脂路侯補街91號長虹菜場旁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面窩和熱乾麵一樣,面窩是武漢特有的,也是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製作簡單,遍及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 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特色早點。
礄口鼎鼎大名炸面窩(礄口過早一條街俊俊牛肉粉旁邊)瀋陽路面窩(江岸區 瀋陽路)
瀋陽路好吃的面窩,每天早上開始排隊,一直賣到中午,老闆是個蠻樸實的大姐,做的都是街坊生意,旁邊一個鐵盒子,自己丟錢自己找錢,老闆每天把黃豆漿賣完收攤。主要是麵糊的原料很真,麵漿滿滿的蔥姜,炸制後更增添面窩的香氣,贊!
地址: 江岸區 瀋陽路(近勝利街)
糯米包油條,是江南特色小吃。是將糯米蒸熟後,平鋪撒上炒好的黑芝麻,再將油條放在糯米飯上,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上榨菜、火腿等,然後用糯米飯將油條包住,即可食用。
何嫂糯米包油條(循禮門往青少年宮走大概30米那巷子裡)一元路好吃糯米包油條(一元路亮亮蝦莊旁的坤厚裡口子上珍珠糯米包油條)武大糯米包油條(武漢大學正門進去桂圓路走到底左拐)早就想吃糯米包油條了,小時候武漢街頭早餐到處都是,現在真心都找不到了,即使有也不好吃,這家是真心的好吃!估計每個武大人的心中都有這麼一家小店吧。解不開的糯米包油條情節。記得武漢的同學說過,這家的糯米包油條就是最經典的味道。
位置,就不多說了,在武漢大學菜市場裡面,很顯眼的位置,整個小店給人感覺還是蠻舒服的。而且相比而言還是蠻衛生的說。
開始營業時間也就是早上,高峰期間常常排隊, 營業時間也變成了全天,品種也變多了 。糯米飯一隻放在木桶裡保溫下面是爐子, 真的推薦這家的牛肉, 給的很多也很好吃 ,=每次都滿滿鋪滿整個雞蛋大小 。 配菜一直都是土豆絲海帶絲榨菜,土豆絲炒的很好吃 這樣一個已經算豪華版了,才八塊,早餐吃完超頂餓!
地址:洪山區 八一路483號武漢大學工學部菜場內
老武漢人過早吃的油香,如今在街頭巷尾很難找到了。
這家店沒有店名,沒有攤位,早上6點開始,炸幾百個油香,賣完就關門。炸油香是個很費功夫的事,炸好一鍋需要大概25分鐘,待油香炸得兩面金黃,中間微微凸起,就可撈出。這時候的油香,黃燦燦、圓鼓鼓的,拿著燙手,吃著燙嘴。表皮又酥又脆,內囊既糯又軟。輕輕一擠,裡面滾燙的糖汁便溢出來,滿口都是甜津津的。
據說去晚了買不到的, 要再等上25分鐘。口感很有趣 ,軟Q彈糯 ,再咬一口嗎,有桂花味道。因為味道正宗,口口相傳的名氣漸漸起來,很多人專程來漢口吃一口油香。
地址: 江漢區 中山大道463號附近
價格:1.5元/個
現在賣糯米雞滴已經不多了,要好吃滴糯米雞那就更少了。在寶豐路巷子口,有個炸面窩滴,他屋裡每天就只搞一臉盆糯米,通常8點鐘那是絕對就冒得鳥滴。
一盆糯米出來開始和啊和,然後開始搓坨坨、炸,半個小時搞定。一盆60多個,糯米蒸的也不硬,炸的還蠻好看,真是貨真價實,老武漢的味道。
地址:寶豐路巷子口
明天早上,你準備吃哪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