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恰逢國人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明月鏡片守護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而在另一邊,有這樣一群少年在高考的攀登之旅中脫穎而出,站上人生新高度!荔枝新聞攜手明月鏡片帶您走進這群優秀的高考少年,聆聽他們的攀登心聲!
見到甘鵬祺時,他剛剛參加了一場有關「讀書」的活動。進入北京大學後,甘鵬祺只參加了兩個社團,都與讀書或者學習有關。
在甘鵬祺的自我評價裡,他的性格更「偏內向」、「似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在壓力巨大的高中時期,他通過寫日記、聽音樂和讀書這種「安靜」的方式,給自己的情緒找到了出口。
2020年7月,甘鵬祺以漢中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他認為,這一切都與好的心態分不開。
在日記裡與朋友交心
幾乎每天,甘鵬祺都會在自己朋友圈裡分享大學生活的點滴。比如:完成了老師安排的採訪作業,聽到一首走心的好歌,或是喝了杯奶茶。但在禁止使用任何電子產品的高中時代,甘鵬祺寄託情緒的載體多是日記。
甘鵬祺高中就讀於漢中市龍崗學校,是一所封閉式管理的寄宿中學,這裡的學生,一部分來自於漢中市下轄的貧困縣。
高三的時候,甘鵬祺的成績並不是班裡最優秀的,當成績最好的同學擔心自己是不是能考上清華北大時,甘鵬祺心裡總在想自己到底能去哪裡。
每當這種「高考焦慮」湧上來時,甘鵬祺就會在晚自習擠出一點時間寫日記,把不安都寫出來。「起初會寫得很負面,當一個情緒的宣洩,但是後來會平靜地去寫,去想這些事情」。甘鵬祺會經常翻看自己寫的日記,「看著看著,有些事情就可以想明白,接受了」。
甘鵬祺會把自己的日記拿給幾個最好的朋友去讀。偶爾也會在日記裡給朋友們寫心裡話,在日記裡,朋友們被他比喻成「太陽」、「星星」、「森林」……朋友讀完,會在日記裡給他留言,或者貼上便籤彼此鼓勵。甘鵬祺說,他和朋友都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朋友聚在一起聊一些學習之外的想法反而可以釋壓。
高考後,甘鵬祺三四個好友都來到北京上學,還有一位同學跟他同樣選擇了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因為身邊有「老熟人」的陪伴,這讓初入大學校園的甘鵬祺倍感安心。他把日記本也帶到大學宿舍,偶爾還會翻來看看。
進入大學後,甘鵬祺每隔一段時間,會在社交媒體裡寫下近況,很少再手寫日記。情緒輸出的載體變成了網絡,但「記錄」這件事依舊是他堅持的。甘鵬祺坦言,一些比較私人化情緒的事情,他會在朋友圈裡分組可見,一方面他不想把負面情緒帶給別人,另一方面,有些情緒,給懂的人看就好。
音樂是我的「儀式感」
除了寫日記,另一種能讓甘鵬祺靜下心的方式是「音樂」。他把聽音樂比作生活種的一種「儀式感」,每當心情很down或者很燥的時候,他都喜歡用張懸的那首《如何》把自己帶回平靜。
「歲月在這兒,溫涼如絲卻也能灼身,青春是遠方流動的河,你要如何原諒時光遺失的過程?」甘鵬祺在高中偶然聽到《如何》這首歌,「歌詞裡的每個問題,我好像都不知如何回答」。
高三最緊張的時候,甘鵬祺把音樂播放器偷偷帶到了學校,他對音樂很「依賴」,反過來,音樂也能給他帶來一種正面積極的「心理暗示」。
甘鵬祺有一個關於音樂與考試的「秘密」。他發現,如果考試那天有喜歡的歌手發了新歌或者專輯,那自己就能考好。進入考場後答題之前,他甚至會在草稿紙上寫下哪位歌手在這天發了新歌。他開玩笑說,今年高考也是超常發揮,考試的前一天,有一位喜歡的歌手發了新歌。
進入大學後,甘鵬祺發現身邊的新朋友都很獨立。自由的環境讓同學之間沒有高中那樣緊密,「北大那麼大,即便都去自習,可能也不會遇到」,而原來的老朋友也在各忙各的事情。甘鵬祺形容,自己正處在「舊生活」和「新生活」的中間地帶,但喜歡音樂這件事兒不會變。
當機會來了,我不想有遺憾
進入北大後,甘鵬祺參加了兩個社團,都與讀書有關,他眯起眼睛笑著說:「我好像也沒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才藝」。
甘鵬祺從小就喜歡讀書,他大學宿舍書架上的書類很雜:《人類簡史》、《電影批評》、《魯迅雜文全集》、《做新聞》等等。
甘鵬祺喜歡閱讀,宿舍書架上書的種類很雜
長時間閱讀也讓甘鵬祺成為一個「近視加散光」的「眼鏡男孩」。得知這次採訪的支持企業明月鏡片將給他提供四年的免費配鏡服務後,甘鵬祺很高興,如果有機會,他希望也幫自己的家人配一副。甘鵬祺說,成長過程裡家人對他一直很寬容,從來沒給過他壓力。
在他眼裡,媽媽是一個非常敏感善良的人。高考前,他能感覺到媽媽心裡的緊張,但表面上媽媽還是一副故作輕鬆的樣子,雖然他「看穿」媽媽但心思,但心裡很感動。
大學生活剛剛開始,甘鵬祺還要面臨很多選擇,未來,在新聞與傳播學院具體選擇哪個方向深造他還沒有結論。「我的很多選擇都是到最後一刻才決定的」,甘鵬祺說無論是高中分文理班,還是高考填志願都很晚才決定,但後來發現,每個決定似乎都很正確。
在明確未來要選擇的方向之前,甘鵬祺想把當下的每一天過好,每一件事兒做好,給以後做好準備。在最近一次採訪作業中,甘鵬祺發現了自己身上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他希望通過專業學習彌補身上的不足。
不需要上課的時候他喜歡到圖書館讀書學習,「如果將來遇到一件我很想做的事情,但機會來的時候我的能力不能匹配上,我會很遺憾」。
在此次「見證高考少年登頂之途」專題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近視」在高中生群體中已非常普遍。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視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對於這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作為中國鏡片領軍品牌之一,明月鏡片想通過此次活動呼籲廣大學子,在學習的同時,積極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升近視防控意識。明月鏡片也為00後優等生們在未來大學四年中,安排了每年一次專業的視覺健康檢查、用眼諮詢及配鏡支持。
(記者/周亞 攝影/周亞)
戳這裡查看更多高考少年的登頂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