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產生儀式感的今天,怎麼勸人讀書

2021-01-08 人民日報

今年的讀書日帶著一些激動與焦慮。受疫情影響,實體書店營業額下降,出版機構紛紛通過做線上活動來保持活躍性,這使得今年讀書日的線上推廣行為非常多。焦慮是因為一項數據的發布,說2019年中國成年人的紙書閱讀量、電子書閱讀量以及閱讀時長都有所下降。

「閱讀率下降」是老生常談,每年到讀書日這天到達一個話題高峰,但在怎麼提升閱讀率方面卻辦法不多。今年春節後,很多人長達兩個月不能出門,讀的書或會多一些?未必見得,有職業作家表示,疫情期間失語,一本書都讀不下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讀書人尚且如此,何況其他人?

看到一條新聞,有家公司在讀書日到來之際向員工提出了一個要求:每位員工要在一年時間裡讀完50本書,未完成者降薪10%,還要寫讀後感,如果被發現抄襲要降薪20%。這個新聞讓人啼笑皆非,2020年已過去三分之一,剩下的時間,意味著該公司員工平均每5天要讀完一本書,並完成一篇帶有獨立思考的讀後感。這個任務對書評人來說都不輕鬆,讓員工來完成,確實有點強摁牛頭喝水的意思了。

有時候,讀書的儀式感與形式感容易混淆在一起難以分辨。走形式多少對於讀書的促進還是有點用的,定期買書是一種形式,出門旅行行李箱裡放一本書是形式(看不看另說),像學生那樣硬著頭皮寫完讀後感交給公司領導也是一種形式……形式總會對一些人有用,沒準會有人受此影響,找到了讀書的儀式感,從此喜歡讀起書來。

以前對於走形式的讀書,還是有很多批評的,現在雖然大家也不贊同「裝作讀書的樣子」,但態度已經不嚴苛了,甚至覺得,哪怕拿本書握在手裡裝裝樣子,也比一天到晚盯著手機屏幕好。有人用手機專門在地鐵裡拍讀書的人,拍完後發到社交媒體上,很多人點讚。地鐵裡讀書原本無關儀式還是形式,但被拍出來傳播,就有了儀式感,因為這種行為,被輿論美化、提升,有了示範效果。

讀書行為的發生,來自於內心衝動的驅使,這才產生讀書的樂趣,也才有了「深閱讀」的條件。人們懷念上世紀八十年代公眾的讀書熱情,就是因為那時候進行「深閱讀」的人很多。現在多是「淺閱讀」,讀流行暢銷書、成功學書籍、網絡小說。那麼多的經典著作,不被年輕人重視,這讓人憂心忡忡,擔心人類金子般的思想成果就此蒙塵。這樣的擔心,往往會外化為勸人讀書的言行。

舊社會私塾中的孩子不好好讀書,先生要用板子打手掌心,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以及未來的智能時代,得哄著孩子和年輕人讀書,與社交媒體、電子遊戲去爭搶他們的注意力。有創意的「閱讀推廣」,是將讀書的儀式與形式、詩意與實用等無形元素融為一體的。必須是掌握了多學科秘籍的高手,才做得了這項事業。值得高興的是,中國已經有了一大批做「閱讀推廣」的人,在經濟發達的一二三線城市,參與讀書活動的讀者也越來越多,讀書作為一種「時尚」,正在緩慢地回歸人們的生活中心。

買來一本書以後束之高閣,是一種虧欠、一種浪費,閱讀欲要是有一天能戰勝了佔有欲,讀書率不言而喻就會直線上升。當然,書該買還是得買的,站在自家書房書架前巡視時的那種充實感,有助於刺激你的閱讀欲望——在舒適的家中能讀進書去,那意味著無論去哪裡,隨手所攜帶的書都能夠成為你身邊最重要的「行李」。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丁當:希望有一天我們不再勸人閱讀
    這個論述非常好,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像吃飯一樣重要。但其實,我們並不是社會墮落到要去推廣閱讀,而是我們直到今天才有條件、有資格去向全社會推廣閱讀。為什麼這樣說? 歷史上,我們有無數關於艱苦環境中堅持讀書的典故,像同學們學習過的「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牛角掛角」等故事……可是,同學們,那些都是少數「精英」的故事。
  • 學以致用,才是最好的讀書方法——《實用性閱讀指南》
    讀書改變命運,因為讀書幫助你提升了生存能力。凡是不能對你的生活產生幫助的,不能解決你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這種讀書就是耍流氓。這正合了《實用性閱讀指南: 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一書的宗旨——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 微信讀書,讓閱讀不再孤獨
    編輯導語:隨著全民閱讀的興盛,微信也開始做起了讀書軟體——微信讀書。相較於其他讀書軟體基於閱讀興趣而產生社交,微信讀書則依託於微信關係鏈的社交關係,再延伸至閱讀,從而吸引了一大批用戶。本文作者基於親身使用經驗,為我們分享了他對微信讀書的一些分析和看法。
  • 那些閱讀能力厲害的人,是怎麼讀書的?看過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簡單
    閱讀能力厲害的人物一下子就讓我們想到了錢鍾書、李敖。錢鍾書,書非借不能讀也。錢鍾書所讀的書都來自圖書館;他愛邊讀書邊做筆記,書要一遍一遍地讀,筆記要不斷地補充。而錢鍾書通過反覆、不定期翻閱讀書筆記真正做到了過目不忘。
  • 小升初語文能力提升積累,描寫親情、勸人學習、惜時的詩句
    小升初語文能力提升積累,描寫親情、勸人學習、惜時的詩句一、描寫親情的詩句1.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二、描寫勸人學習的詩句1.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解釋: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再悲傷也沒用了。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 讀書樂趣怎麼來?領會三種樂趣,助你高效閱讀
    就連怎麼讀經典也有書教你,你看還有什麼是經典書籍教不了的呢?01國內、國外教閱讀迄今為止,我只讀過兩本與閱讀有關的書:一本是被大家奉為圭臬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另一本是民國時代一些學者的集子《怎樣讀書》,恰好一東一西。
  • 不知道怎麼讀書,沒關係,看大師們是怎麼告訴你讀書的?
    讀書能改變我們的態度,讀書能衝洗我們不潔的頭腦,讀書能淨化我們的心靈,讀書能提升我們的素養。讀書還能改變我們的人生。沙柳老師說:「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的閱讀創新與發展
    2.4.2 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微信讀書的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在4者中排名第三(7.2次/人/天),最多的是QQ閱讀(11.2次/人/天),掌閱的與QQ閱讀差距不大,達到10.6次/人/天,最少的是網易蝸牛讀書(3.2次/人/天)。究其原因,微信讀書擁有熟人社交的性質,用戶除了啟動APP來看書之外,可能還會產生「自己是否被關注了?」
  • 閱讀改變命運,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寧波分享讀書經驗
    今天上午(10月29日),在「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全國工會職工書屋主題系列活動寧波專場活動上,中華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巨曉林和曾獲得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來到寧波,與寧波的職工們分享了各自「閱讀改變命運」的經歷。
  • 我從不刻勸人做安利,尤其是熟人,今天告訴你一個最真實的安利!
    我從不刻勸人做安利,尤其是熟人,今天告訴你一個最真實的安利,從此不再有偏見和拒絕!自從我做了安利,就比較少跟以前的好友聯繫,不是不想聯繫你們,只是感覺和你們聯繫,你們會覺得我想推銷安利產品!二手閒置群、同城拼車群、單身交友群寶媽育兒群、讀書寫作群、寵物健康群工作招聘群、學歷提升群、商戶合作群房東直租群、小區美食群、家政服務群
  • 世界讀書日,讀書的重要性和好處,閱讀一本好書,開闊眼界漲知識
    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博覽群書,確實好處很多,很多生活工作學習中的疑問能夠從書中找到答案,跟作者產生思維的碰撞,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不斷進步。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圖書館也在附近深圳的小學是比較重視課外閱讀的一個城市,之前的同事的小孩子才讀小學一年級,每個學期老師都會提前把這個學期必讀的課外讀物用PPT的形式發出來,讓家長督促小孩子完成課外閱讀
  • 從5位民國大師的閱讀方法中,整理出7條適用於今天的高效讀書法則
    梁啓超:三步讀書法與胡適的主張相同,梁啓超也認為每天閱讀的書籍應該分為兩類,一類「精熟」,一類「涉覽」。讀書既要心細,也要學會一目十行。心不細毫無所得,眼不快則無法博搜資料。梁啓超提出讀書要有三個步驟:鳥瞰、解剖、會通。鳥瞰:簡單快速粗略的閱讀。瀏覽書的序言、目錄、標題、重點部分,從整體上把握一本書。解剖:對於重點部分可以反覆閱讀,理解文章的含義並得出一些自己的感悟。
  • 王志庚:閱讀不只是讀書
    閱讀不只是讀書 2014年,在長春的「市民讀書節」系列活動中,應市少兒圖書館邀請,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館長王志庚來到長春王志庚作為中國圖書館學會未成年人圖書館服務專業委員會委員,近年來致力於兒童閱讀指導和閱讀推廣服務工作。
  • 讀書無用論可信嗎?看看白巖松的推廣閱讀,你還不讓孩子讀書嗎?
    不論是讀書節還是全民閱讀日,我們都會提倡孩子和大人們進行閱讀。讀書與普通的碎片化閱讀不同;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我看來,電視劇中最為典型的人物形象就是精靈活潑的少女林妙妙,以及正經學霸錢三一,他們兩個角色代表著現在社會上認真讀書與厭倦讀書的兩大類學生。
  • 儀式感對孩子成長的意義不一般!
    直到朋友發現,問他:「怎麼了?」他才說:「想爸爸媽媽了。從小到大就沒有人給我過過生日。」生日是孩子成長的儀式,也是教會孩子感恩的契機,更是親子生活的痕跡。這種看似可有可無的活動,卻能在孩子心中刻下深刻的回憶。
  • 「日記、音樂和讀書可以給我生活帶來儀式感」
    見到甘鵬祺時,他剛剛參加了一場有關「讀書」的活動。進入北京大學後,甘鵬祺只參加了兩個社團,都與讀書或者學習有關。   在甘鵬祺的自我評價裡,他的性格更「偏內向」、「似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在壓力巨大的高中時期,他通過寫日記、聽音樂和讀書這種「安靜」的方式,給自己的情緒找到了出口。
  • 世界讀書日|樊登讀書進警營,閱讀分享蕩警心!
    為迎接「4.23世界讀書日」,進一步活躍警營氛圍,豐富警營文化生活,培養分局民輔警閱讀興趣,使大家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餘,緩解精神壓力,放鬆身心,在閱讀中重塑自我,在分享中敞開心扉,分局組織開展「樊登讀書進警營,閱讀分享蕩心靈」主題讀書分享會。
  • 書香天府·全民閱讀|海光分享讀書心得:方言詩朗誦彰顯閱讀另一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 攝影 楊濤「從今天開始,我們把庭節列俄阿木翻譯成火,在小康路上不停奔跑的火……」在四川省2020年「書香天府·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上,閱讀大使、「四川名嘴」海光等人帶來了一組方言詩朗誦,試圖從另一方面展示閱讀的魅力。
  • 世界讀書日|疫情之下的閱讀故事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一起來聽聽疫情之下的閱讀故事。」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胖瓜讀書的最大感受。   胖瓜的讀書筆記   胖瓜對這段描寫產生了共情:」    「比如今天老師教的英語單詞他都學會了,要在以前我可能會誇他把英語學好了,但後來我意識到這種表揚太浮於表面了,孩子有可能為了獲得我的表揚而去學英語,並不是自己想要去學。
  • 世界讀書日|一年閱讀500冊書,臨大閱讀之星 書香滿屏!
    書中自有心情好 書中自有未來夢一片昏曉讀書日 正是人間最樂時今天,第25個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滋潤心靈」過去的一年你借閱過多少本書排過幾次清晨的隊伍又多少次沉浸書香直到閉館呢臨沂大學2019年度學生閱讀之星出來了一年借閱近461冊,閱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