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恩彤與橡子樹
晨曦 圖片來自網絡
添福莊,蓋因晚清廣東巡撫黃恩彤而名。凡遊者,惟大院、祠堂、橡樹、黃恩彤墓地尤憶深刻,人稱黃家「四寶」,大院、祠堂、墓地蓋出本土,獨橡樹由南方移栽而備受關注。該樹幹高34米,冠長23米,基闊圓達,華蓋日月,隴蔭八方,森森景然,東至齊嶺能觀,西過罡城壩可見,南山望如巨傘荷擎,儀態端莊,氣勢磅礴。其集日月之精華,採四方之靈氣,歷百年之風雨,軼聞頗多,眾曰「神樹」。 功成隱退 帶樹還家
道光二十二年寅秋,議約初定,黃恩彤隨耆英、伊里布處理善後事宜,其以清醒的頭腦、超人的智慧和勇氣剛柔迭用,終而有成,為大清贏得短暫和平,後擢升巡撫。平安時久,非議滿庭。二十六年,道光藉故革去其巡撫之職,旋以同知啟用,隨迄養歸鄉。面對時局,其心力交瘁,不乏時人貶論,離粵前夕,黃公五味雜陳,隨時身處危險境地,有諸多茫然與無奈;風華正茂,知止而退,內心或有幾分期許,橡樹便成了他的精神寄託。
橡樹,適應性強,耐乾燥、高溫和水溼,抗霜凍、抗大風、抗汙染,猶喜排水良好的土壤,其材質名貴,壽命較長。黃恩彤熟知家鄉--添福緊靠汶河,屬沙性土壤,氣候溫和,適宜橡樹生長,堅持栽植亦能防風固沙,綠化荒原,造福百姓,離粵北歸之時,正值春季栽樹的季節,他安排家人連夜帶橡樹回家試種。後來試種成功,可戰爭連年不斷,這或許是沒有發展起來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在與夷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對橡樹有了更多的認識。在西方歐美,橡樹被視為神秘之樹,認為它具有魔力,是長壽、堅強、智慧和驕傲的象徵,這也是黃恩彤的人格的體現,與洋人交涉不卑不亢,據理力爭,「雖有時府順其情,要未敢稍失國體」,縱有再大困難,承受再大委屈,亦堅韌無比,勇往直前,內心保持一種高潔之氣,骨子裡透著自信與浩邁。黃恩彤宦海沉浮23年,其中與夷交涉5年,實屬不易,這段時光是他一生最值得回味的,有成功、有失敗、有希望、有爭議,橡子樹自然承載了他涉粵情感的寄託與美好祝願。他一生勤勉,面對捻匪入侵、蝗蟲危害絲毫不曾退卻,積極作為。晚年他望樹思舊,感情歸於平靜,在「知名須安命,休官勝服官」的境界裡,整理思緒,專心理學,撰寫《撫遠紀略》、《知止堂集》、《餘霞集》等著作,流傳後世,其中《撫遠紀略》成為晚清的重要史料。
歷經浩劫 頑強生長
橡樹處在黃家林、黃家祠堂、黃家大院的中軸線上,距黃家祠堂直線距離300米,經歷了捻匪作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文革浩劫,依然青翠生輝,不能不讓人稱奇。
1861年春,捻匪作亂,滋擾鄉鄰,黃恩彤奉命督辦團練,倡保甲做法,在村外挖壕溝圍牆,壕溝連挖三道,「每壕高深八尺計,東西門樓安放大炮,又於牆上增設女牆,加高三分之一,環列抬炮,壕上扦插刺梅、刺榛,得雨即活,一望茂密,阻兵於三壕外」。時橡樹已亭立,其三分之一撥打於圍牆之中,土沒根基2米多,樹上秘放探哨,遠觀敵情,成為戰時重要的消息樹。「自堡成以迄賊平六七年間,賊往來經過不止數十次,率無一人一騎敢近吾堡者」,橡樹為保一方平安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期間,兵來將往,戰火不斷。佔地100多畝建築群--黃家大院成為駐軍的理想場所。1942年,日本鬼子侵佔寧陽,當時,全縣共3處學校(柳溝一處、東莊一處、添福一處),政教合一,黃會林是蔣集鄉長兼添福學校校長,學校有訓育主任,是日本鬼子安排的特務,主要做思想工作,要求學生學習日語,當時日本人想殺橡子樹建房,誰知,籇號時小錛不翼而飛,群眾知道後一致要求不要毀壞橡樹,橡樹得以保留。1948年解放軍南下,大軍在黃家大院住下,國民黨飛機轟炸,爆炸處的彈坑足有七八米深。在黃家大院以北投下8顆炸彈,只響1顆,在莊南投4顆,只響2顆,大院、祠堂、橡樹、黃恩彤墓地僥倖得以保留。
據84歲的劉守才老人講,以前住在橡樹邊上的黃姓本族人家,舊時因家境窘迫,常以看樹為由到大院「討壺酒錢」。文革時期,大院、祠堂遭到嚴重破壞,黃家林被挖一空,橡樹也險遭厄運。當時紅衛兵要殺樹以斬草除根,一朱姓紅衛兵爬上大樹折斷一樹枝,不料三天後生瘡臥床不起,後無人敢碰,村會計適時發動村民逐戶籤字,大樹得以倖免。2001年,西南村幹部樊廣林、黃昌山陪同縣局人員走訪時,在橡子樹西南角偶得一碗口大小棕色靈芝,實為稱奇。群眾自發捐款萬餘元,環樹壘砌護欄,以求長久,逢年過節,為神樹燒紙,祈求家境平安,風調雨順。
家祠遭盜 離奇死亡
橡樹枝繁葉茂,結果頗多,是松鼠喜歡的食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有人見松鼠食果,甚是可愛。松鼠經常晚上出現,眼睛似火,跑動起來極像一團火球,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據傳,那時橡樹半夜以後,常現火球,似月亮般皎潔耀眼,周邊群眾均焚香禱告,祈求平安。後隨著人煙增多,橡樹四周都蓋上了房子,這種現象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橡樹出現枯枝是近二十年的事。據黃佰義老人猜測,因為建房截斷橡子樹的主根,橡樹東南方向的主枝先出現枯萎,後逐步蔓延。2006年6月,有專家教授到西南村黃家祠堂觀瞻。祠堂久歷風雨,殘垣斷壁,其目睹現狀,嘆息不止。祠堂大殿正對門處剛被深挖一道長條坑,「必有鎮祠之寶被盜」。農曆六月初六晚上12點,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大樹轟然倒地,所幸樹冠向東跨路順胡同而臥,又恰逢深夜,沒有傷及人、物,甚是為奇!
橡樹死亡近10年,朽木仍在,在老百姓心目當中,它依然是一顆不老之樹、常青之樹,依然是添福莊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