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止,奮鬥不息
文/圖 張潔
「 在你印象當中,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整天不著家的人。」面對記者的提問,男孩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的話語,令我們疑惑。為何在近20歲的兒子心中,父親是一個這樣的人。 「早些年做生意,全國各地跑,很少陪伴家人。」聽到兒子的話,餘引民,這個粗獷的漢子,臉上露出一絲愧疚之情。隨著他的娓娓道來,解開了我們心中的層層迷霧。正如有句歌詞所唱「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餘引民奔波的腳步從未停歇,辛苦在所難免,然而也極大改善了家庭的經濟狀況。但是看著依然貧困的鄉親們,他總是如鯁在喉,總想著能在家鄉幹點啥,幫助鄉親們脫貧。多年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為人厚道,使他結交了不少生意場上的朋友。時常和這些朋友交流,且隨著閱歷的增長、眼界的開闊,餘引民胸中有一團火在隱隱燃燒,他想要幹一番大事業。
也許是多年疲於奔波,也許是考慮到照顧家庭,更重要的是改變貧窮的鬥志,餘引民開始潛心思考以後的路。突然,他靈光乍現——每年收購300-800噸橡子銷售到河南,對方將這些橡子加工成橡子仁等產品出口韓國。與其這樣,何不單幹?何況商洛山裡多的是這寶貝疙瘩。有了這個想法,餘引民急忙上網查詢。原來橡子富含澱粉,其產量僅次於五穀而遠高於豆類。橡子除直接食用橡子面、橡子澱粉、橡子豆腐外,還可用於釀酒,製作酒精、糕點,也可做為飼料。橡子的外殼稱為橡碗,可制烤膠、活性炭、糠醛、染料和燃料等。沒想到橡子渾身是寶,這個產業一定可行。餘引民喜出望外,他馬上找到代衛峰、穆友群兩位朋友商議,沒想到三人一拍即合,註冊成立了商洛三友林副產品有限公司。公司設在風景如畫的庵巡公路沿線、國家4A級景區老君山腳下的巡檢鎮。
此刻,時間推移到2016年,餘引民接觸村務工作,任村主任也已5年。2017年,他又被推舉成為村支部書記。這些年,他一直致力於帶領全村大力發展產業,但由於經濟基礎薄弱,發展依然緩慢,脫貧任務艱苦。如果在村上辦廠,可以為村民們提供務工機會,增加收入,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拍打著腦門的餘引民,直埋怨自己沒有早一點悟到這點。「看來以後要多加學習」從這天起,這個樸實的農村漢子,這個可愛的基層幹部,在工作之餘,開始埋頭學習農業科技發展方面的知識。
經過兩年半的建設,截止2019年7月,總佔地面積12.6畝,寬敞、整潔、氣派的三友林公司拔地而起。公司投資400餘萬元,從韓國、浙江引進澱粉生產線、橡子涼粉加工生產線、烘乾設備各一套。預計總投資3151萬元,現已累積投資900餘萬元。橡子澱粉廠建成後,年可加工橡子原料2000餘噸、橡子澱粉200餘噸、橡子涼粉1600餘噸,實現年純利潤200餘萬元,可帶動安置60餘名剩餘勞動力,輻射帶動周邊1000多戶群眾依託橡子產業致富。橡子澱粉投產後,可每年生產橡子廢渣1200噸,橡子殼200餘噸,廢料再生產香菇大棚10萬餘袋或生產有機肥1000噸,該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2019年7月16日,三友林公司盛大開業,為提高品牌影響力,註冊商標「洛河謠」。如何生產出優質產品,如何擴大生產線,如何打開銷路成了首當其衝的關鍵,也是餘引民眼下著重考慮的問題。必須從源頭上抓質量!為了生產出純淨、優質的橡子澱粉,餘引民穿梭於洛南縣陳耳、保安、寺耳、巡檢及丹鳳庾嶺鎮等地區,最多時一天可收購50-60噸新鮮橡子,通過脫皮、清洗、磨漿等環節加工而成的橡子澱粉可謂純天然、零添加的有機綠色食品。目前,產品處於初試階段,主要以散裝澱粉、鮮涼粉和涼粉禮盒裝銷售為主。產品主要銷往巡檢鎮周邊鎮村、洛南縣各大中飯店、河南、東北等省內外。「未來,我們還會生產橡子粉條、粉帶、橡子幹、橡子掛麵等產品」技術員姚平向記者介紹車間生產狀況時,自信滿滿地說。從目前公司的發展來看,餘引民邁上了成功之路,我們由衷為他高興。可是他在創業過程中的兩次經歷,卻令人吃驚,令人刮目相看。一次是1989年,當時的餘引民從事食用菌種植加工,眼看收穫在望,結果一場暴雨傾刻間將其所有的心血化為烏有,那一次他賠了20萬!第二次是2003年,因藥材滯銷,他又賠了幾十萬。「生意賠了的那段時間,您一定很沮喪吧」哪知聽到此話,餘引民哈哈大笑,他爽朗而極富感染力的笑聲,使一旁的記者也忍不住傻傻地跟著笑起來。
(此圖源自網絡,感謝作者)
「做生意只要看準方向就踏實去做,有賺有賠很正常,只要用心經營,誠信待人,就一定能做成。我相信,未來公司會發展得更好」餘引民止住笑一臉正色道。不擅言辭的他,樸素的言語中流露出的滿腹謀略,令人肅然起敬。
【後記】
一邊是組織重任,一邊是自己的事業。但是對餘引民來說,發展自身事業固然重要,帶領石牆村群眾實現脫貧更為重要。他的不懈努力,使石牆村成為經濟強村,三友林副公司被評為「洛南縣人才示範點」「商洛市首批扶貧企業」。他個人也被省農業廳評為「全省產業扶貧先進個人」。我們,祝福他! (業務電話:13509143429)
(此圖源自網絡,感謝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