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泰山風物」直接關注
注重原創作品 * 宣傳地方風物
弘揚基層文化 * 共建美好家園
黃恩彤,原名丕範,山東寧陽人。道光六年進士,籖分刑部主事。1839年,遷四川司郎中,充順天鄉試同考官。1840年,京察一等,引見記名以道府用,充廣西鄉試正考官,旋任江南鹽法道。1841年,署按察使,尋署江蘇布政使,兼攝臬篆,總督牛鑑奏委署江寧布政使,1842年六月,升授江蘇按察使,仍留江寧布政使署任。1843年調補廣東按察使,閏七月,擢廣東布政使,1845年正月,升授廣東巡撫。1849年請告回籍。1881年,重屆鄉舉,奉旨賞加二品銜,重赴鹿鳴宴。1883年五月卒於家。歸隱後兩俢縣誌,一生著述頗豐,留下200多萬字著作,主要有《蠶桑錄要》、《農書錄要》、《兩漢史斷》、《河幹贅語》,《去螣必效錄》、《三國書法》、《知止堂集》、《飛鴻集》、《鑑評別錄》、《分段約說》、《勝金集》、《餘霞集》等。
黃恩彤的刑部生活
晨曦
圖片來自微信圈、網絡
1826年的春天,黃恩彤成為寧陽歷史上自宋以來第十八位進士,成績是二甲第四十四名,隨即以抽籤的方式派往刑部,開啟了他十三年的治獄斷案生活。
黃恩彤為官23年,僅在刑部就長達13年,在刑部的這段時間,是黃仕途成長的重要時期,鍛鍊了才幹,豐富了人脈,特別是提升了他處理問題的思維能力,為日後他走向更高的政治舞臺,處理更加複雜的事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到刑部供職後,黃恩彤過起了早九晚五的機關生活。但黃是一個非常注重學習研究的人,用現在的話講,他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初到什麼都不懂得他,整天研究律例,不明白的,便向同事請教。很快,他便熟悉了部裡的各項業務,結合自己的認知,撰寫了《律例錄要》五卷。
這位一米八三個頭、相貌堂堂、風度翩翩,勤學上進的後生很快引起了刑部部長陳若霖的注意。一次堂上議事結束後,陳若霖單獨留下黃恩彤,詢問了他的籍貫、年齡、家庭等詳細情況,並說了一大通鼓勵的話,黃深受鼓舞。
到刑部的第二年,陳若霖便委任黃為主稿。主稿,類似于于現在的辦公廳主任加研究室主任,一般應由熟悉部裡業務的官員擔任,主要負責辦理部裡的各類文案。黃剛上任一年便擔此重任,足見其適應能力絕非一般。
當然,在刑部體現你能力的還是得從斷案水平上來看。黃在刑部的十三年裡,幾乎每年都辦一些大案、要案,平反了不少冤案,而且案件辦的相當漂亮,有的案子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震動,深得朝廷的認可和基層群眾的好評。
辦案的過程當中,他接觸到的第一件大案,便是戶部書吏假印假照案件。
晚清時期,朝廷為緩解財政壓力,推出了捐納制度,只要有錢人出錢出物便可以買到一定的官職,這當然帶來了一系列的弊端,有些官員趁機中飽私囊,有的辦事人員錢財照收,卻發給捐款人刻有假印的假照,加之吏部核查不嚴,致使假照盛行。當時,有刑部有一個叫周載的秘書,發現安徽捐款人林德先沒戶部捐資文檔。隨即,他調取戶部諮文核對,發現其捐資文件板式樣記不對,經了解,系戶部書吏蔡繩祖所為,隨之揭發,蔡收錢造假一事浮出水面。
東窗事發後,蔡攜款潛逃,此案隨之擱淺,久拖不決。因案情重大,引起了道光皇帝的重視,下令嚴查嚴辦,並派欽差大臣蹲點刑部督辦該案。黃臨危受命,連夜加班加點調閱案宗,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很快,案卷中一個名叫劉永朋的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進行傳喚審訊,打開突破口,隨即又揪出從犯馮景韓,徹底弄清了舞弊案始末,查出辦假照的人員達數百人,涉案金額數萬兩。道光皇帝親自下令各省督撫緝拿逃犯,務必到案。各失察官員受到嚴厲追責,案件涉及戶部、國子監等部門官員數十人,株連數百人,歷時一年方才結案。此案凸顯了黃的辦案能力,從此,刑部的疑難雜症、大案要案都離不開他的參與。
道光十二年,黃恩彤又接了一個皇帝關注的大案子:直隸草民王法中到京城傳習邪教一案。黃洞察秋毫,謹慎明斷,揪出河北、山東等各地白蓮教、紅陽教等非法教徒數百人,追責地方官員數十人。案結後,德州相國盧文肅說,這些人是國家和地方的隱患,依法受到懲辦,河北可以稍微安寧了。等到鹹豐初年,各地群盜蜂起,惟獨河北地方安寧,沒有邪教為患。
當然,對於沒有確鑿證據的案子,他絕不武斷,寧願自己擔責,也不願牽涉無辜。在處理內庫府銀被竊一案時,他與同事研究案情數十晝夜,終沒有突破,最後,他向部長匯報後,釋放全部涉案人員,自罰自己一年的俸祿。
古代的官吏選拔制度,還是非常的科學合理的。黃恩彤在刑部的十三年中,先是三年的學習期,而後又是三年的外出「掛職」鍛鍊期,而後才得以提拔重用。
統攬黃的著述當中,可以說,他外出熱河鍛鍊的這三年是他一生中極為少見的最為快樂幸福的一段兒時間,在這期間,他結識了後來成為兩廣總督的耆英,為他日後外出地方理政,積累了經驗和人脈。
當時,熱河都統武忠額是黃的京城故舊,一塊兒「掛職」的刑部郎中張晉、理藩院員外郎吉爾杭阿、協領文祥均和衷共濟。與熱河道霍隆阿、承德知府吉年志同道合,相處甚歡,工作之餘,他們經常到一塊飲酒作詩,賞景抒懷,幾乎忘了是塞外之地。
「掛職」期滿,即以主事啟用,掌管刑部的監獄,不久又升任直隸司員外郎,接下來,一次外出辦案,為他在刑部期間的表現加分不少,加快了他走出刑部,外放重用的步伐。
1838年夏秋之交,安徽旌德縣金老頭因控告安慶斷案不公,在刑部大門外自刎而亡。案件驚動道光。隨即下旨,派協辦大學士湯金釗任組長,率領刑部侍郎吳文鎔、員外郎黃恩彤、員外郎祥麟、主事易棠、吏部主事夏恆前往安徽查辦。組長湯金釗是黃恩彤的座師,夏恆是吏部考功司主事,專門負責考核幹部業績的。與老師一起辦事,自然馬虎不得,盡心竭力,不但如此,還要鞍前馬後還要照顧好老師不是。
到了安徽,經核查卷宗,才知道此案已拖十六年之久,羈押人犯、證人頭髮已長過尺,幾乎不辨男女。由於屢經拷訊,相關人犯時而供認不諱,時而翻供,案情遊移不定。黃恩彤與同事認真反覆研究案情,反覆開導人犯,不施加刑罰,並當堂為其理髮、整容,人犯深為感動,遂吐露真情,案情大白於天下。撥弄是非的訟師呂九生、代作封章的秀才戴送林被問責治罪,釋放無故株連者數十人,上下震動,群情悅服。
辦完案子,他們又奉旨赴浙江、江寧辦差,歷時半年多,回京途中,他們又一同遊覽了泰山,一行人說說笑笑,自然增進了感情,加深了友誼。
一年之後,黃恩彤充京闈同考官、廣西鄉試正考官,不久以道員補用,旋即外放江南鹽法道、江蘇按察使,逐漸走進了晚清風雲變幻,與英人打交道的政治舞臺的中心。
--
投稿須知
1. 來稿必須為原創,拒絕抄襲,文責自負。平臺儘量尊重原創,但對選用稿件具有刪改權。
2. 來稿請附作者簡介、聯繫電話、微信號。
3. 來稿體裁不限,以體現鄉土氣息,讚美家鄉風物,歌頌親情友情愛情鄉情為主,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
4.文章所有讚賞歸作者所有。
5.投稿即視為接受本平臺規則,泰山風物對所錄用稿件有最終解釋權。
謝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編輯:月牙
核對:小潔
插圖:毛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