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至已經到來,所謂拉達克地區氣溫已經降到了最低,但中印兩軍仍然還在前線對峙,而第九輪高層軍事會談卻遲遲沒有消息。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外交部進行了視頻會議,這次會議是加勒萬河谷衝突後第六次外交會談,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據報導,在雙方各自公布的約240字簡短聲明中可以看出雙方還有有著很明顯的三大激烈分歧。首先,中方將此前在9月雙方外長達成包括「聚焦一線部隊脫離接觸,採取務實措施解決現地問題,推動邊境局勢進一步緩和」稱為「五點共識」,而印方則稱其為「協議或共識」。
其次,在雙方「共識」下,當中方「聚焦一線部隊脫離接觸」之際,印方就要求解放軍需要沿實際控制線撤離。這是長期以來最大的分歧之一,在解放軍據守前方控制線時,而印方希望中方能夠退至2020年4月前的「實際控制線」。這個分歧很可能就是印度長期以來的內部共識導致的,在他們看來,4月18日之前的一線態勢為「戰前狀態」,之後的對峙則是印軍繼續維持其「戰時狀態」。
最後,印度國家媒體對此前的「五點共識」怨聲載道,稱共識缺少核心內容,也就是缺少恢復戰前狀態的訴求。這個細節似乎表明解放軍的進攻態勢,以及印方對邊境現狀的無奈。
事實上,在4月迄今印軍的「戰時狀態」下,印度在進行大規模軍事調動,包括向國外緊急採購步槍、戰機、坦克、火炮以及防寒裝備等,調整到和印巴邊境那樣的規模。甚至一度做出危險試探,在8月初印高層曾秘密調動17集團軍「山地打擊軍」部隊,並在8月底行動一度造成局勢緊張。
從印軍最近行動來看,印軍方正考慮調整130萬名印軍部署,試圖能在中印和印巴兩條戰線上具備作戰能力。在班公湖附近,印度也部署了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最近還增加了24艘新船隻。不久前印媒還透露,印軍正在為「15天激戰做準備」,這一系列準備印軍似乎等待局勢升溫伺機而動的機會。
有專業人士分析稱,外交上靈活和軍事上冒險是印度對華交替使用的兩個手段。如果印軍不撤的話,一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而新的對話中甚至都沒有「脫離接觸」的字樣,這或許意味著兩軍的蟄伏只是暫時的,待時機成熟,雙方難以避免在2021年繼續低烈度對峙。對峙,印軍後勤根本支持不了大部隊在高海拔地區過冬,必定熬不下去;開戰,他們將全部被毀滅。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