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越城區富盛鎮紅山村與文山村的交界處,有一條名叫「西上線」的美麗公路。一到周末或節假日,騎行愛好者們總是相約而來,暢遊在這片青山綠水間,感受江南鄉村的愜意和恬靜。然而,公路邊一座廢棄多年的礦山,邊坡突兀,巖石裸露,總讓人留有遺憾。「明年再來看,這裡就不一樣了。目前,三溪口廢棄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已經啟動,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富盛鎮副鎮長陳華說。
經過一系列項目設計和工程招投標流程,這兩天,紅山村三溪口石料場內,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土建施工,對路面進行平整。據陳華介紹,總投資1170萬元的三溪口廢棄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將對廢棄礦山邊坡、宕底等進行加固、覆綠治理,排除安全隱患。「項目的實施,有利於進一步改善廢棄礦山的生態環境,解決山體滑坡、碎石等安全隱患,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及社會可持續發展。」
公路邊、鐵路邊、河邊、山邊等區域(簡稱「四邊區域」)的環境狀況是反映一個地區生態建設水平的重要窗口。自2013年8月因非法開採被取締關閉以來,三溪口礦山一直廢棄至今。歷經多年開採,裸露的巖石猶如一塊塊「瘡疤」,訴說著大自然遭受的傷害。廢棄過久的礦山甚至還成了紅山村的臨時建築垃圾堆放點。「已經四五年了,村裡危房拆除、裝潢裝修產生的建築垃圾都堆放在這裡,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二次破壞。」紅山村村委主任陳家坤說,現在礦山要修復了,這10多天來,村裡正抓緊對臨時堆放點上的建築垃圾進行清理。
據了解,早在2017年12月,原市國土資源局越城分局及富盛鎮政府就曾對礦山提出治理建議,但因該礦山情況複雜、政策處理難等問題,方案未形成最終結論。去年,經協調,富盛鎮根據省市區各級「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完成治理方案,辦理立項手續。今年4月,項目完成招投標。7月初,項目進場施工。
項目啟動以來,村民們都充滿期待。整個治理與修復工程,包括復墾、復綠及景觀修復。復綠後,山體上可以恢復綠色植被,村容村貌也將大大改善,從而吸引更多騎行愛好者前來遊玩。更為重要的是,根據方案復墾復耕還將為村裡帶來一大波資源。「至少可增加耕地40多畝。」陳家坤說。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