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和這群孩子成為好朋友|望謨實驗高中支教老師張錢

2020-12-23 天眼新聞

我叫張錢,來自寧波,是貴州黔西南望謨實驗高中的一名支教老師。當我得知學校有去貴州支教的名額,第一時間就遞交了報名表。8月23日,我坐了3個小時的飛機和2個多小時的高速後終於到達了支教的學校——望謨縣實驗高中。  一到學校我就感受到這裡的教師熱情好客,這裡的學生十分有禮貌,使我很快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之中。這裡的老師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每個教師一周有至少20節課,早自習、晚自習也要上課。這種每天超負荷的工作量是我無法想像的。他們是令人欽佩的,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在崗位上勤勤懇懇地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

我擔任高1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我在上第一節課之前,心裡忐忑不安,雖然已有16年的教學經驗,但第一次面對這群孩子還是有些緊張。這種緊張在上課時馬上就消失了,60雙求知若渴的眼睛盯著我這位陌生的老師,他們表現出的對知識的渴望,讓我更加明白此行的意義。  英語教學是山區學校普遍的痛點,在我來之前已經有老師給我打過「預防針」。當我接手班級教學後卻發現,這比我想像中的還要糟糕,100分的試卷全班平均分只有20多分,很多初中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和詞彙量,到了高中都還沒弄明白,更有甚者連26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  所以,我開始轉變教學思路,從最基礎的英語音標開始教學,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們補課和談心,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逐漸地,我和這群孩子們成為好朋友,他們求知的眼神堅定了我從容不迫繼續走好支教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授業解惑。我很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幫助他們改正英語學習中錯誤的習慣和養成有效的課堂學習方法。在英語教研組內,我也積極參與到其中,幫助組裡的年輕教師快速成長,每一個年級的集體備課我也會去參加,大家各抒己見,碰撞出提升教學方法的火花。  如今,我的支教生活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工作逐漸走上正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希望能夠和老師們一起努力,提高薄弱學科的教學教研能力,讓孩子們均衡地發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登成 唐波 整理

編輯 肖慧編審 王璐瑤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支教路上「夫妻檔」|望謨縣實驗高中支教老師勞...
    9月2日天蒙蒙亮,我們夫妻倆懷著對望謨的忐忑踏上了支教行程。從飛機上俯瞰,映入眼帘的只有綿延的群山和散落其間的村寨,下飛機後又轉車穿越無數青山和村落。下午三時,我們終於到達望謨縣實驗高中——我們即將開始全新生活的地方。
  • 「我的脫貧故事」我們家的「扶貧叔叔」丨望謨縣昂武鎮渡邑村村民...
    我叫劉開板,家住望謨縣昂武鎮渡邑村。我還在讀初中的時候,家裡發生了不幸的事情。父母為了掙錢供我們上學,常年在外地打工,突然有一天,聽身邊親戚說我的父親患了重病,要回家治療。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我一下子也緩不過氣來,感覺天都快塌下來了,眼淚就奪眶而出。接著,媽媽也給我打了電話,說爸爸生病的事情,還安慰我說:「孩子,你不用擔心,好好地念書。」那時候弟弟還小,所以,家裡什麼事爸媽都只能和我說。後來,媽媽帶著爸爸回到家中治病,治療過程中花了不少費用,我們還得上學,家裡經濟條件十分困難。
  • 「我的扶貧故事」孩子明白了我工作的意義丨冊亨縣高洛街道坪秧村...
    我叫李興雲,是冊亨縣實驗小學一名普通教師,也是冊亨縣高洛街道坪秧村的幫扶幹部。2018年,根據上級的工作安排,我來到坪秧村當了包保幹部,包了3戶貧困戶。當時,我的母親身體不好,孩子又還小,家裡充斥著無休止的抱怨聲。  「你已經有好久沒有送我去上學了。」
  • 我在心裡擁抱你!浙江4位支教老師的中秋家書,讀完淚目
    團圓之夜,我在心裡擁抱你—— 01楊斌 杭州高新實驗學校高級教師。2018年8月至今支教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一中,任數學教師,海西州教育局兼職教研員。想到他們也是祖國的孩子,我雖萬分不舍與你遠離,但在一年半的支教結束以後,依然堅定申請繼續支教。 孩子,請原諒爸爸兩年多來不能常伴你的身邊,錯過了你成長中許多精彩時刻。可爸爸現在不止有你一個孩子,還有德令哈這一群孩子。 他們叫我「斌哥」,會在人群中大聲對我說「老師,我愛你」,也會在周末主動找到我一起學習。
  • 「我的扶貧故事」我想帶給孩子們理想和信念丨鎮遠縣金堡鎮支教...
    我叫朱重愷,是杭州市翠苑中學的一名教師。2020年10月9日,我起身前往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支教之旅。  對我而言這次支教是非常難得的,在讀師範的時候錯過了支教的機會,心中有一些遺憾,因此我在工作後一直留意著支教信息。
  • 支教故事:小謝老師和她的「拖延大王」學生
    忘不了,2019年教師節那天,我給瑤寨兒女上課的情景。我用激動到差點破音的聲調對他們說:「孩子們,我從遙遠的地方來,要講很多故事給你們聽,關於我,關於你,關於未來。」  其實,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個月起,我便接觸了短期支教。那時候的我才剛剛告別中學時代,除了擁有一顆赤子之心外什麼都不懂。
  • 「我的扶貧故事」願做一束光,照亮「黔」方|丹寨縣金鐘一小支教...
    我叫王豔,是杭州濱江區的一名老師,從站上三尺講臺起,心中就埋下了支教的念頭。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政策,2020年初,我帶著丈夫的叮囑「少說空話多幹實事」踏上黔行之路,現掛職丹寨縣金鐘一小副校長,兼任丹寨縣教育和科技局教研室語文教研員。
  • 你等風來 我等花開——我和慧婷的支教故事
    生意盎然這一年 因支教而美麗這一生 因支教而精彩——題記2019年9月,懷揣「為農村教育做點什麼」的樸素願望,肩負著天心教育對口邵陽「教育扶貧」的殷切重託,我和天心教育遴選出來的27位優秀教師一起奔赴邵陽。
  • 「愛心」《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戳中很多人淚點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近期熱映影片講述的五個故事中最賺淚點的當屬「最後一課」它講的是遠在瑞士教學的範教授(範偉飾)被查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記憶力障礙>他認不出自己的家人記憶停留在年輕下鄉支教的1992年當年他是學校唯一的老師一人身兼多職把語文、數學、美術、體育全教了看到貧窮無助的孩子
  • 「我的扶貧故事」兩度赴黔 滿腔熱情|興仁市鳳凰中學支教老師馮琦
    隨支教團奔赴冊亨支教跨越2000多公裡的空間距離,當我第一次踏上貴州的土地,滿目的青山、清新的空氣、如水洗過的藍天,讓生活在東部喧囂城市多年的我有一種恍若隔世的錯覺,也讓不禁感嘆,在祖國西南邊陲,竟還有這樣美麗的地方。對於我來說,這不僅是一場心的旅行,更是一場心的修行。
  • ——記中國氣象局支教扶貧青年幹部孫宇
    3月24日17時,由他組織的以「陽光心態 心理戰疫」為主題的線上講座剛剛結束,來自3省31所學校377名教師和家長收聽了此次講座,其中大部分來自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  孫宇為何要為陽原縣群眾組織講座?「陽原有我一直牽掛的師生,疫情期間更要多多關心他們。」2019年8月,孫宇被中國氣象局選拔推薦成為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支教扶貧隊隊員,掛職陽原縣第二實驗小學的副校長。
  • 單眼最美支教老師陳曉婷:孩子的未來是我眼中的光
    單眼最美支教老師陳曉婷:孩子的未來是我眼中的光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05-12 大學生志願者陳曉婷,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 「扶貧故事」我和我的學生
    今天,我就來說說我的導師育人故事——我和我的幫扶學生劉探星、劉瑞雪之間的故事。劉探星,是我育人對象之一,也是我的精準扶貧幫扶對象。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裡留下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爺爺還癱瘓在床。奶奶每日裡忙碌于田間地頭的活計,給孩子能做到的就是做飯洗衣。我第一次見到劉探星,驚異於孩子的內向和冷漠。
  • 【新時代 奮鬥者 最幸福】「婦唱夫隨」高原扶貧支教
    兩人來前都是珠海鬥門百年老校「和風中學」的名師,原本學校只是安排陳老師來扶貧支教,但丈夫怕她有高原反應,不放心,追隨而來做「護花使者」,結果真派上了大用場,不僅教了山裡的孩子,還救了妻子……  山裡支教兒子帶了個好頭  蘭坪一中有兩個特殊的班級,教室門頭上掛有兩塊牌子:寫著「珠海班」和班主任的名字,這是根據省市精準扶貧的要求,為充分發揮珠海教育特色優勢
  • 「我的扶貧故事」難忘的師生「奇緣」|鐘山區第三實驗小學教師曾莉
    劉世先所說的「娃兒們的姑姑」就是我。我叫曾莉,是鐘山區第三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給劉世先當「家庭教師」,是我這幾年的使命和擔當。   劉世先家與我的「奇緣」,得從2017年說起。這一年,作為貧困戶的劉世先家,成為了我的幫扶對象。從懵懂青澀的少年到意氣風發的青年,在扶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與貧困戶的相互「幫扶」見證了曾莉的成長,角色的轉變也見證了曾莉與劉世先家不解的師生情。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陳文學:扶貧,轉輾駐村十三載|羅...
    扶貧,轉輾駐村十三載黔西南州人民醫院 陳文學我叫陳文學,在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工作,回憶起駐村十餘載的經歷,有幸參與到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硬仗中來,過程雖艱辛,有心酸和淚,但也彌足珍貴。2007年,我開始駐村扶貧,第一站就是望謨縣的麻山,緊接著輾轉望謨的郊納鎮和復興鎮等地多年,2015年,又從望謨縣的郊納鎮鐵爐村轉戰到安龍縣的龍山鎮坡利村、肖家橋村,一直到2018年6月結束。駐村扶貧期間,我就一個想法:幫助貧困鄉親早日脫貧,儘早過上好日子。
  • 「我的扶貧故事」教育扶貧讓每個孩子享受陽光雨露 丨貴定縣金南...
    從事教育工作35載,我經歷了「提著煤油燈」上夜校的高標準掃盲,「一個也不能少」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如今「脫貧先扶智」的脫貧攻堅,最感懷的還是歷經三年的脫貧攻堅工作。柳成美(左二)與同事一起開展走訪,向村民宣傳扶貧政策「教育資助不漏一人,6—16周歲無一人輟學」,是教育扶貧的核心任務,要做到這兩個「一人」,要摸排、走訪、勸返、扶貧,每一個環節缺一不可。
  • 《我不是老師》今日上映 搖滾女歌手化身老師開啟另類支教
    劇照今日,由閆勤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老師》正式上線,影片中閆勤扮演的前衛大膽音樂人歷娜,陰差陽錯在追尋內心真正音樂的路上成為了「半截溝」這個新疆小鎮的支教老師,給小城裡的孩子們帶來從未有過的校園生活和體驗。
  • 【致敬教師】來自公安大學的支教老師,普安歡迎您!
    一周多來,我既被這裡孩子們淳樸良善的民風和天真無邪的笑容打動,也被他們較為薄弱的基礎和理解學習能力弄的有些頭疼。接手五年級語文和二年級語文兩門科目的我,通過簡單的摸底了解,發現孩子們的語文功底很薄,對讀書的熱情也不太高漲,甚至連最基本都漢語拼音都沒有掌握。
  • 「我的脫貧故事」我有一個溫暖的家丨劍河縣岑松鎮稿旁村村民羅小玲
    小時候,大人趕集帶回來的東西都是稀罕物,一個蘋果四個孩子分著吃,一部黑白電視全村人一起看,一部座機全村人一起用,冬天通常是沒有電的,煤油燈也很貴,一般人家用不起。這是我兒時生活的情景,也是我們村十年前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