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修行中的疑和悔

2022-01-01 廈門觀音寺

夢參老和尚

信佛的人在修行過程中會有種種障礙,心生憂慮、疑悔。疑和悔是修道最大的障礙,是煩惱中最有力量的。

我們對一件事情,不曉得是做好、還是不做好,比如說,在一個好的道場或佛學院,有的人心裡七上八下,認為這裡規矩太嚴了,太不自由了,太不方便,想換一個地方。但是又捨不得:「哎呀,這麼好的道場,到別處恐怕就沒有這樣的修行。」這就是善心所的發現。

善心所跟悔心所兩個交戰,就看哪個戰勝,三心二意的。這個時候,妄想特別多。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做好,對一切處心不明了,沒有正確的方向。心裡想得越多越煩惱,越煩惱想得越多,互相增長。

關於「多求多惱」,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拿我個人來說,我十六歲出家,現在八十四歲了,出家已有六十八年,在這中間真是複雜。

就像我們住佛學院就是這樣。你怎樣適應自己,怎樣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觀想、磨鍊得開了智慧,一天一天地增長智慧。如果相反,你會很苦惱的,在修道方面不會有進展。要想得到智慧的光明,得消除業障。還有你對你所做的不認為殊勝,種種事情把思想擾亂得不安。思想擾亂得不安,那是因為心裡不明,貪求多,欲望達不到,煩惱多,你整天生活在煩惱恐怖中。這是自己的業障,會阻礙你的道業。

我們在修道學法中出現了這些障礙,怎麼辦呢?當用木輪相法。就是地藏菩薩跟堅淨信菩薩所說的。心裡有了這些障礙,不能夠成道,佔察一下過去的善和惡——宿世的業,有善,有惡,有無記;也可以問你現在的處境是好是壞,吉兇禍福。

在用木輪相法的同時,我勸大家多看地藏菩薩或者歷代祖師他們修行的經過,增長你的信心。還要時時不忘眾生,時時不忘諸佛,感謝佛恩、眾生恩。《普賢行願品》第九大願「恆順眾生」,若沒有眾生就沒有一切諸佛。天天如此想,也能消除疑悔和思想上的擾亂不安及修道的障礙。

相關焦點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想想25000裡長徵 80%業力在修行中已經消除 開示如何在為人處世中修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想想25000裡長徵 80%業力在修行中已經消除 開示如何在為人處世中修行
  • 如何消除貪嗔痴慢疑?
    弟子問:『如何消除貪嗔痴慢疑?』 答:貪嗔痴慢疑屬於思惑。教理說無明分見惑、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由粗而細、微細至極微細。見惑乃迷失無生無我等之真理而起之妄惑也,屬於理邊,故名理惑。它分身、邊、邪、取、戒五種,均屬不正的知見。
  • 如何懺悔?何為懺?何為悔?
    梵文ksama,音譯為「懺摩」,省略為懺,意譯為悔,合稱為「懺悔」。佛教規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舉行誦戒,給犯戒者以說過悔改的機會。後遂成為自陳己過,悔罪祈福的一種宗教儀式。引申為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並決心改正。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  悔者,悔其後過。
  • 如何消除貪嗔痴慢疑?(三)
    如果那些著相的東西都未拿掉,心總是動搖,你求神通,那是背道而馳,這是執著上加執著,貪嗔痴上加貪嗔痴,如何能如願以償?!要一切放下才行。心中心法是禪、淨、密融為一體的大法,時時刻刻要我們直下見性。修法時是非空非有。印咒是有,但印咒是什麼意思?
  • 法華經:安樂修行第三法,如何避免違緣(79)
    此不知足心最容易勾招出往昔貪習,令自己和對方陷落坑中。貪念會令人成為一個以諂害人者。比如,因為貪求某個職位而以種種手段諂媚上級,令上級陷落坑中。貪念亦可以令人成為一個被諂所害者。比如,一切誇張的廣告,本身就是引人入坑的諂言,令人陷落在不理智消費的坑中。諂和被諂是一體的兩面。不能遠離對名聞利養的貪求,就很容易陷落在種種諂事中,加重貪毒。
  • 演慈法師演講:如何在「疫」境中修行
    「疫」境中修行》。今天我們整個大會的主題是《慈悲的力量 「疫」境當自強》,而今天我在這邊跟大家分享的一個講題是《如何在「疫」境中修行》。講到這個疫境,已經不是新聞了,大家都很熟悉,也知道很多很多的問題。大家也聽過很多有關於疫境的一些話題,今天我主要是探討《如何在「疫」境中修行》。整個疫情爆發了將近一年了,可以說整個世界都被疫情的問題困擾著,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個人上,其實都很困擾。
  • 恭迎消除修行中違緣、業障的護法神韋陀菩薩聖誕
    恭迎遣除修行中違緣、魔障的護法神韋陀菩薩聖誕 :你若修行,我必護法(轉發功德無量)農曆六月初三,佛教護法韋馱菩薩聖誕。在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一般在寺院門口的天王殿內,面向寺院,背對彌勒菩薩像,守護伽藍道場。
  • 如何消除歌曲中的原唱聲
    能消原唱的軟體很多,而製作出來的伴奏也有所不同,但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消除原唱後得出的伴奏不能完全做到原版伴奏的效果,一般都會殘留部分原唱的聲音,而且有些音頻都會有所損傷。所以我們介紹的只是消除原唱和以最大限度來保證伴奏的質量。但若想得到更高質量的伴奏,還得靠大家自身多多練習和摸索了。這裡我們僅就 CE 作下介紹。
  • 修行人如何面對過去、現在和未來
    而「暫時」的現在,也不能太執著,要把它看作如夢如幻、現而無實、任自己如何精勤,也不會有多大意義,從而應當捨棄一切貪執,否則就會產生煩惱。若非想不可,就要依靠正知正念將這些念頭轉為道用,對治方法始終不可缺少,不要隨妄念而奔馳,否則,聽法和修法肯定無法成功。
  • 魔障如何化解?應該如何修行?
    現在感覺到佛菩薩對我們眾師兄有所開示:魔與佛都會同時存在,魔界的顯現就是我們眾生心性的顯現,如果真的是要魔界的眾生都能夠降服,那就需要我們眾生心性都能夠達到清靜,因此也希望我們的修行師兄們端正心念,修行過程中的貪嗔痴慢疑首先要去除,這個需要我們每天誦持除三毒習氣陀羅尼神咒為我們做自我的淨化。
  • 在紅塵中修行的人應該如何看待金錢
    修行人應該如何對待金錢宗薩仁波切說:如果你問晉美·林巴尊者,怎樣看待這樣的人生——一個非常富有的加州人,開著保時捷,住在價值數百萬美元、位於馬裡布懸崖邊、俯瞰大海的別墅裡,整天衝浪、整晚派對。所以很多人愛上了自己創造的幻相,發展出對自己外表、財富和成就的過度驕慢。好比戴了面具,卻驕傲地認為面具是真實的你。亦有很多人羨慕、嫉妒別人的面具,窮其一生努力著也想要一個傻瓜般的面具,在想要、不想要、求得、求不得中惶惶難安,浪費寶貴的人生。
  • 把業障消除掉,就是修行圓滿了嗎?師父說遠遠不夠!
    上師供當中有一句叫「四障消除的淨四自在」,這一句是什麼意思?(下)能夠斷除報障,那就能夠善得人身。怎麼善得人身?業障斷除了,我們通過修行以後,遠離業障以後,我們就能夠如法地皈依三寶,從三皈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這些如法地修行,現身從資糧道,加行道,能夠證悟見道,能夠轉凡入聖,現身當中能夠證無漏道,能夠證聖道,那麼這個就是要斷除業障。斷除業障的話,現身當中有這個可能,有這個機會能證得聖道,否則的話業障礙我們。
  • 天天愛消除如何成為消除達人?
    最近玩天天愛消除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9月29日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如何成為消除達人?給出的選擇有A.購買鑽石和B.消除鐵粉加一顆愛玩的心。大家知道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9月29日答案了,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天天愛消除9月29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如何成為消除達人?
  • 如何消除音頻中的人聲,保留背景音樂?
    如果想要完全將人聲從音軌中消失,那小編就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個是不行滴。不過,無法從音軌中完全消除聲音,但我們可以儘量的去減少人聲。想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 佛家修行的魔境,指的是什麼?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降魔」?
    魔境來時,應該如何降魔?魔境,是修行人在修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特殊的身心現象。中國佛家以修習禪宗的為多,修禪宗有三種無漏之學,即戒、定、慧。禪定的修習,要使用調身、調息、調心三種方法,使身心進入一種靜定的狀態。
  • 如何消除小肚子
    核心提示:想要減掉肚子部位的脂肪,單純控制飲食也是不夠的,還要多運動消耗身體中沉積的脂肪,每天都要做至少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運動要每天堅持而且要根據身體對運動強度的適應情況逐漸加大運動量,只有這樣才能持續減脂,人在運動的時候會流汗,流汗的時候脂肪也會得到代謝和燃燒,脂肪消耗的越多減肥的效果越好。
  • 如果明白淨土宗修行中的難行道和易行道,你才會懂得如何修行
    一、什麼是難行道和易行道善導大師是淨宗一代祖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人。對淨土宗有一個楷定的標準。完全靠倒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靠阿彌陀佛的一句名號修行淨土就是正定業。平生業成,靠他力不是靠自力修行就易行道。
  • 如何消除腹部的贅肉
    核心提示:如何消除腹部的贅肉?這個問題可能受很多人關注,因為在生活中,腹部有贅肉的情況比較多,不論男女不論老少大肚子現象比較多,因此會比較受關注,為了解決大肚子的問題,需要想方設法將腹部皮下脂肪燃燒掉,那麼要如何消除腹部的贅肉,方法很重要。 如何消除腹部的贅肉?
  • 佛教:10種「懺悔」方法,彌天罪業,一念消除
    「悔」就是改往修來,洗心易行。無量劫以來我們做過很多惡業,在《普賢行願品》中講,惡業如果有體相的話,盡虛空都容納不了。這些業就有產生障礙,往小了說,障礙事業發展。往大了說,障礙聖道,所以必須要懺悔業障。佛家有偈語:「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 如何破煩惱習氣,消除業障?
    真正修行人,心一天比一天清淨,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最明顯的是,聽經有悟處、讀經能通達義理。6 我們學佛那麼多年,煩惱習氣還是那麼多,智慧不能現行,什麼原因?這不是佛法不靈,而是自己本身有業障。什麼是業障?打妄想就是業障。想東想西、想前想後,那就叫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