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胡因夢:與其取悅他人,不如活出自我

2021-02-08 讀者

曾經,有一組林青霞和胡因夢年輕時的合影在網上瘋傳。人們紛紛驚嘆,站在林青霞旁邊的那個美女,即使和林青霞相比,也毫不遜色。

(胡因夢和林青霞)

這位曾經和林青霞爭芳鬥豔的美女就是胡因夢。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臺灣影壇,有「雙林」(林青霞、林鳳嬌)「雙胡」(胡因夢、胡慧中)並稱「臺灣四美」,四位都是令人們驚為天人的仙女級人物,後來,仙女們先後落入凡塵——林青霞嫁進了豪門,林鳳嬌做穩了「大嫂」,胡慧中嫁人息影。只有胡因夢,依然保持著天外飛仙式的生活狀態,從影壇隱退後,轉而走上了心靈修行的道路。

 

關於胡因夢的標籤有很多: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文藝女神、李敖前妻、單親媽媽、心靈修行作家、心靈修行導師。而在這些標籤之下,是一個看似離經叛道實則真實坦蕩的靈魂。

 

別人怎麼看她,她並不在乎。她在乎的是,拋掉外在的光環,是否活出了真實的自己。

美貌和才華,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都是稀缺品,只要擁有其中任何一樣就足以與眾不同,能夠集兩者於一身,這樣的人在人群中想不出眾都難。

 

胡因夢就是極少數的幸運兒之一,上天實在是太偏愛她了。

 

她長得很美,是那種典型的東方美女,生就一張古典的鵝蛋臉,一雙嫵媚至極的杏眼,顧盼之間頗有些煙視媚行的味道。二十歲出頭的她走過紐約的一條街,數分鐘之內就有四個不同國籍的男人向她搭訕,可見她的美是東西通吃的。

 

在輔仁大學念書時,胡因夢就以特立獨行聞名,她坦言自己大學就是在蹺課、約會和歌舞中度過的,偶爾會穿超短裙,為防走光,用一個大麻袋包住屁股,褲子口袋裡經常插著李敖的著作,肩上背著《禪悟》,手上捧著尼採和巴比倫佔星學,自以為前衛得不得了。

 

十八歲她開始初戀,對象是一位外國人,她曾穿著兩截中空的服裝,露出雪白的小腹,腳踩一雙「恨天高」與西方男友走在街上。有路過的臺灣男子憤憤地說:「太不像話了。」她一笑置之,依舊我行我素。

 

在大學裡,她是個不安分的學生。剛念完大二,她就不顧父母反對,毅然從大學退學,獨自一人跑到紐約去。說是進修,實際上是閒蕩,順便體驗了紐約的多元文化和性解放。

 

這為她奠定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文藝女神」的地位,可她回想起演藝生涯來,只覺得荒謬可笑。從小看美國電影長大的她,對拍的這些片子大多瞧不上眼,往往一邊演戲,一邊暗自嘲笑對白的膚淺和荒唐。

 

那個時候的她,著迷的還是李敖、禪學和佔星學,演戲時常常捧著一本哲學方面的書,旁若無人地看著。

人和人之間是有磁場的,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如果胡因夢不是一直沉迷於探索心靈思考人生,就不會有和李敖的曠世奇緣。

 

在那個年代的臺灣,李敖的地位很高,不啻為思想巨人和心靈導師,他是一代年輕人的偶像,胡因夢便是他眾多的粉絲之一。

 

早在讀大學時,她就愛讀李敖的書,做演員後她在報紙上開專欄,曾寫過一篇文章叫《特立獨行的李敖》,稱讚李敖「文字仍然犀利,仍然大快人心,仍然頑童性格,最重要的,這位步入中年的頑童還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初見之後,李敖對胡因夢大為傾倒,展開了熱烈的追求,他評價說:「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是胡因夢。」

一個是舉世聞名的才子,一個是曠世難得的佳人,按理說兩人相當登對。可惜的是,才子和佳人的婚姻僅僅維持了一百一十五天,因為在一段婚姻裡,既沒有偉人,也沒有美人,他們愛上的都是對方的幻象,反而接受不了彼此真實的樣子。

 

李敖迷戀的是一個類似「文藝女神」的角色,有著雪白的雙足和不染人間煙火的美貌。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他才發現,原來女神整天赤著一雙腳在家裡走來走去,腳底也會變得灰黑難看。他還發現,女神原來還是個生活低能兒。

 

胡因夢傾慕的則是一個思想和文化上的偶像,卻發現偶像也是凡人,一身的小心眼兒和壞脾氣。他對她好時,會把她寵上天,每天早上她醒來時,床頭一定整齊地擺著一份報紙、一杯熱茶和一杯熱牛奶,是他為她精心準備的。但發起脾氣來,他會大聲責罵她,有時還跑到自己別處的房子,把門鎖起來,不接胡因夢的電話,任她在門外哀求幾小時,等到她承認錯誤道歉以後才把門打開。

 

兩人的根本分歧,還在於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不同。李敖的生活就像是一臺精準的機器,每天按時起床,一個人在書房裡集中精神搜集資料、做剪貼。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聽音樂、不打麻將,可以說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只有工作。胡因夢生性浪漫,不時放些自己愛聽的音樂,跳她自己發明的「女巫舞」,在李敖面前嬉戲。

 

胡因夢分析說,李敖常常以「情聖」自居,實際上這樣的情聖是最封閉、對自己最沒有信心的,他們表面上玩世不恭,遊戲人間,以阿諛或寵愛來表示對女人的慷慨,贏得女人,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們是不敢付出真情的。

 

離婚後,在胡因夢的自傳裡,她也沒有刻意攻擊或貶低李敖,甚至稱他是最令她「感恩」的男人。當然,感恩兩個字是加了雙引號的。對於一個有志於追求心智成熟的女人來說,好的關係會給她養分,壞的關係則會促她自省,胡因夢之所以要「感恩」李敖,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

 

一段關係結束後,大度的往往是那個已經放下的人;反之,念念不忘的那個則並沒有徹底放下,男人忘不了前任,通常只因後來沒有遇到更好的。李敖如此喜歡提及胡因夢,可能是因為在他眾多女友中,胡因夢的才貌是首屈一指的。

三十五歲後,胡因夢在聲名最煊赫時告別影壇,終止了一切演藝事業,全面投入心靈修行領域的探索和創作中。

 

如今的她早已年過六十,頭髮剪得短短的,喜歡穿黑灰色棉質長袍,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鏡。歲月奪走了她曾經驚人的美貌,愛她的人們為之惋惜,她卻坦然地表示,當一個原先擁有美貌的人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反而有一種卸下沉重負擔的鬆快感。她翻譯和出版了三十多本著作,在國內外各地演講,與「胡大美女」的頭銜相比,她更喜歡別人稱她為「胡老師」。

 

和同時出道的女明星相比,胡因夢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以世俗的標準來衡量,這條路也許並不光鮮,甚至密布荊棘、並不安全。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心靈修行,很多人撰文攻擊她,稱她投身於心靈修行領域是誤入歧途,為她感到可惜。

 

對於是是非非,她淡定地說:我的人生無需完美,只需向自己交代。

 

這是一個真正活出了自我的女人,儘管這個自我在大眾看來是離經叛道、是非主流的。我們都說要活出真實的自我,可是有幾個人敢把自己內心不為人知的一面坦露出來?她敢!她在自傳裡毫不諱言自己的經歷,以及與已婚男人交往,對內心有過的怯懦和黑暗面也毫不掩飾,真實到近乎驚世駭俗。

 

與完美的「假我」相比,她更願意做真實的自我,儘管這真實顯得不那麼可愛,不那麼盡如人意。

 

來源:《繁華落盡,素心不改》

作者:慕容素衣

出品:博集天卷

編輯:虢雪

相關焦點

  • 早安心語:與其努力取悅別人,不如花心思取悅自己
    與其努力取悅別人,不如花心思取悅自己。與其活在別人的看法裡,不如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早安!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沉醉。不傷害,不與自己和他人為敵。早安!無奈的是,語言這東西,在表達愛意的時候如此無力;在表達傷害的時候,卻又如此鋒利。早安!別讓你的善良成了為人處事的缺陷,好好生活的前提是,首先別委屈了自己。早安!
  • 取悅他人只會迷失自我,追隨本心才能活出真我。
    活在這光怪陸離、紛繁複雜的當今社會,試問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自己能做什麼?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想去哪裡?自己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中國人有個特點,就是喜歡在生活中刻意去模仿自己內心裡喜歡的某個榜樣或偶像。
  • 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活出自我!
    一個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要做一個有意義的自己。」 禪師笑著點了點頭,又說: 「一個人,只有取悅自己,才能不放棄自己; 只有取悅自己,才能提升自己; 只有取悅自己,才能影響他人。
  • 李敖前妻胡因夢:女人一定要活出自己
    胡因夢:當然有,那時候太幼稚了,沒有自己的價值,自己也寫一些東西,但是還沒有發展出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所以對李敖的那些鞭辟入裡的批判相當崇拜。等到我自己深入真理以後,我發現他是思想家,但不是智者。所以我覺得我的缺失就是早期作為一個女人,沒有真正的活出自己,從這個婚姻開始我才學習怎麼發展自己,召喚自己內在的潛力。
  • 李敖前妻胡因夢:遇到一個渣男,她整整消化了40年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在文靜的外表下,胡因夢隱藏著一顆叛逆的心。父親有外遇,她並沒有勸和,而是讓他們儘早分開,這樣兩人可以多活幾年。 18歲這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臺灣輔仁大學德文系,在學校行事大膽開放,結交外國男友,談吉他唱西洋民謠,穿著很短的迷你裙穿梭在校園中,引得全校男生為之瘋狂。
  • 他人即地獄,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作者丨紐橙西來源丨思想精髓(ID:sixiangjingsui)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在他的著名戲劇《禁閉》中寫道:「他人即地獄。」 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他人與自我之間不可避免的矛盾衝突——如果你不能正確對待他人對你的評價,那麼他人將變成你的地獄。
  • 到了我這個年紀,就不想取悅誰了
    父親聽到,趕緊讓兒子騎驢,自己下來牽驢走。沒走幾步,又有人說:「這真是一個不孝子,自己悠哉地騎驢,卻讓年老的父親牽驢。」兒子聽到,心中慚愧,便讓父親一起騎著驢走。一個老婆子見到此狀,心疼地說:「爺兒倆真造孽,這一頭瘦驢,怎受得住兩個人的重量。」父子一聽,雙雙下地,一起牽著驢走。誰知沒過三裡地,又碰到一老頭子對著他們哈哈大笑,「倆人放著驢兒不騎,真傻!」
  • 社交心理學:交朋友的終極奧義,是取悅他人
    而你與他人交往的真實目的,一定是為了讓自己舒服,而不是去找彆扭的。朋友多了自然會有歸屬感,也會有更多獲知消息的途徑,而你也會獲得更多的機會。為什麼交朋友,需要取悅他人?正如上文所講,人與人交往一定是怎麼舒服怎麼來。如果兩個人脾氣不對付,一見面就吵架,就失去了交朋友的意義。
  • 胡因夢:《再見李熬》
    這個人就是李敖的前妻——胡因夢。幾十年前,她才是下嫁的那個人比起李敖的才氣和名氣,胡因夢似乎顯得有點默默無聞。但在幾十年前,她才是下嫁的那個人。徐克導演曾說,五十年才出一個林青霞。可是在同一時期的女人當中,胡因夢跟林青霞站在一起卻絲毫不輸風頭。
  • 女人,不該為取悅男人而活!
    Berry的故事告訴我們,感情的維持,不是靠你取悅另一方得來的,一昧地取悅男人,只會迷失自己! 然而當今社會,人們總是有一種扭曲的共識:把握住一份感情抑或經營好一段婚姻,女人就要學會討男人的歡心,就該穿男人喜歡的衣服,就該說男人喜歡聽的話,就該勤儉持家,就該為了他們而活,好像這樣才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 活出自我,活出精彩的正能量語錄,句句精緻,唯美溫柔
    後來他們時常被這樣的生活所困擾,於是只好去請教別人,這樣才能活出自我,怎樣才能活得更精彩。01你只需要活在自己的夢想中,而不是別人的嘴裡這個世上總是有這樣的一些人,常常喜歡去議論別人的八卦,總是說那些別人不願意讓人知道的秘密。
  • 我累了也懂了,與其複雜不如簡單
    與其因為生活中的挫折整天愁眉苦臉,不如試著接受,順其自然,好好生活。這一年,我過得並不開心。我累了,我明白了。不要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要懂得為自己而活。有成千上萬條路,但適合我們的永遠只有一條。生活有各種各樣的味道,但我們真正喜歡的永遠只是那種味道。
  • 朗誦:忘記年齡,活出自我(原創)
    點擊"花開心靈驛站"免費訂閱忘記年齡,活出自我心若年輕,歲月不老,心若溫暖,世界嫵媚,人生的美好是不畏年齡,活出自我。生命是一場生生不息的輪迴,日子一天天地划過,時間秒秒地走過,當年齡在疊加,時光在老去,不必傷感,也無須悵然。人的成長是歷經繁華,走向波瀾不驚的過程,是褪去稚嫩,走向成熟的過程。
  • 與李敖閃婚閃離,正紅時退出娛樂圈,女神胡因夢現在怎麼樣了?
    胡因夢每天生活在這樣一個家裡,早已厭煩。初三有一天,父母打算離婚。別人問胡因夢的意見,她表示贊同,乾脆說,「如果他們還想活得久一點,最好儘早分開。」母親知道後,又是一頓臭罵,「別人的孩子都是勸和,只有你這個不孝的東西,最特別。」
  • 胡因夢:女人在兩性關係裡萬萬不可偷懶,扎紮實實向自我潛能下功夫|
    胡因夢:這因為女人是關係導向的動物(oriented),男性不是關係導向的,而是追求自我實現導向的。如果一個女性的自我沒有建構起來,她就不會去關注自我實現,她的關注點就全部在關係上——不是親密關係就是社會關係,還有就是她所崇拜的對象的關係。
  • 胡因夢:李敖一生都沒放下的女人
    母親的反對激起了胡因夢的逆反心理。1980年5月6日,胡因夢身著睡衣奔向李敖,在李敖家的客廳裡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儀式。戀愛心理學上說:他人的反對往往會強化戀愛中人的關係。不過,那種堅持和執著,未必就是理性的。能共同對外,並非意味著兩個人生活的一切也是共同的。
  • 胡因夢:女人在兩性關係裡萬萬不可偷懶,扎紮實實向自我潛能下功夫
    2006年起,胡因夢開始了大陸之旅。她的行跡見諸於各大高校和文化機構,近年來,胡因夢在深圳的自在園心靈成長學院開設心理療愈,生命成長規劃的課程。致力於讓中國人心自由,身自在。時至今日,已經鮮少露面的她,因為對女性力量的關注,做客《女力說》。
  • 全國最漂亮的臉蛋——李敖的前妻胡因夢
    在那個時候,林青霞都稱不上角色,被封為「臺灣第一美人」的是胡因夢。1980,當年的李敖見了胡因夢就驚為天人,看見美女就下手是風流李敖的本性,儘管李敖和胡因夢年齡相差甚遠,和胡因夢父親差不多年齡,但是也無法阻止這對「父女戀」走到一起。
  • 乘風破浪的姐姐告訴你,敢於自我取悅的女人有多爽
    這個暑期,不出預料的,被一部叫做《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綜藝節目刷了屏。但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告訴了大家另外一個真理,那就是做人不與其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很多職場寶媽,都在努力地維護好家庭和事業平衡的蹺蹺板。既要做好本職工作,又得把家庭照顧妥帖,勞累了一天,回去就得照顧孩子、侍奉老人、管理家務。而現代女性的定義,早就甩開了「黃臉婆」,要做到「即貌美如花,又能掙錢養家」。
  • 日子,說到底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活
    日子,說到底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活。周末和許久未見的閨蜜吃飯,她的變化讓我心生感慨。閨蜜是那種典型的小家碧玉,家境殷實,從小被呵護長大,先生是同專業的師兄,兩家父母是故交,可謂門當戶對。就像童話故事的結尾總是以婚姻的開始一樣,閨蜜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有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