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簡介

2021-02-08 中國臺灣網

張艾嘉

  張艾嘉(1953年7月21日-),英文名:Sylvia Chang,臺灣嘉義人,祖籍山西五臺縣,其父為臺灣空軍軍官,外祖父魏景蒙曾任臺灣第六任「新聞局長」、「中央通訊社」社長等職,並獲前「總統」蔣經國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張艾嘉是臺灣重要電影導演、演員與流行音樂作曲家、歌手。張艾嘉演技出色,編導風格突出,屬於多才多藝型的藝術家。

  張艾嘉自學生時便在空軍廣播電臺演唱,之後由電臺轉到電視,在中視的「每日一星」中亮相而逐漸開展了其演藝生涯。

  1972年張艾嘉赴港發展,剛開始在電視節目中擔任主持人並在單元劇中亮相。張艾嘉早期在香港的電影扮演剽悍女警官的角色,最著名的是與麥當雄合作的《最佳拍檔》。

  1972年演出首部電影《龍虎金剛》,後又由導演羅維介紹加入嘉禾公司,籤五年基本演員合約,但演了兩部片後,次年便和嘉禾解約。在70年代瓊瑤文藝片盛行時,張艾嘉並不特別受到矚目,但其表演已漸漸出色。

  1976年以《碧雲天》獲得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及第二十二屆亞洲影展的金皇冠盾牌演技特別獎。曾到美國受過短期的演員表演訓練,並在拍戲時和李翰祥導演學習表演,而在拍攝胡金銓導演的《山中傳奇》時,嚮導演學習編導和剪接技巧,並向一同拍戲的孫越學習攝影,因此推進了其向幕後工作前進的腳步。

  在1981-1986年演出一系列香港新藝城的影片後,才華受到賞識,受聘擔任香港新藝城公司臺灣分公司的總監。當時網羅了臺灣新電影時期的重要導演,如:楊德昌、柯一正、林清介等,且曾監製及主演過《臺上臺下》、《海灘的一天》、《搭錯車》等影片。其中還以《海灘的一天》被影評人協會選為1983年的年度國語片最佳女演員。但後因體力不堪負荷而辭去新藝城的總監職務,便專心於拍片,其總共拍過70多部影片,戲路寬廣。

  她執導的作品大多以女性角度出發,與當時充滿男子氣慨的港產動作片有很強烈的對比。她比較出名的作品有《最愛》 (1986年)、《新同居時代》 (1994年)、《少女小漁》 (1995年)、《心動》 (1999年)、《想飛》 (2002年)、《20-30-40》 (2004年)、《海南雞飯》 (2005年)等。

  張艾嘉在1976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是廣受肯定的開始,時年21歲。1980年第一次以《茉莉花》一片提名挑戰金馬獎影后,終於在1981年以《我的爺爺》一片榮登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寶座,1986年作品,《最愛》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與最佳女主角雙提名,最後獲得影后。《最愛》曾獲當年金馬獎最佳影片等八項提名,另又獲得198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堪稱張艾嘉執導與從影以來最輝煌的時刻。

  此後張艾嘉繼續參與演出和創作,2001年與梅豔芳皆再度提名金馬獎影后,敗於新人秦海璐。但次年即以《地久天長》一片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香港影評人協會金紫荊獎雙料最佳女主角,證明張艾嘉的表演創作生涯仍活躍不衰。

  張艾嘉的音樂創作與表演作品亦甚多,「童年」、「忙與盲」、「明天會更好」等作品膾炙人口。張艾嘉曾與創作者羅大佑交往,其綽號「小妹」以此而來。據稱羅大佑若干情歌創作與他和張艾嘉的交往有關。但由於觀念差異,以分手收場。羅大佑以名作「是否」一曲紀念兩人的感情。張艾嘉後來結婚,夫婿是王靖雄先生。

  作品:

  導演

  《海南雞飯》   (2005年)

  《20-30-40》   (2004年)

  《想飛》 (2002年)

  《心動》 (1999年)

  《今天不回家》 (1996年)

  《少女小漁》 (1995年)

  《新同居時代》 (1994年)

  《夢醒時份》 (1992年)

  《莎莎嘉嘉站起來》 (1991年)

  《黃色故事》 (1987年)

  《最愛》 (1986年)

  出演

  《最佳拍擋之女皇密令》

  《最佳拍擋大顯神通》

  《最佳拍擋》

  《最愛》

  《我的爺爺》

  《地久天長》

  《阿朗的故事》

  配音

  泰山

  音樂

  《愛的代價》

  所獲獎項:

  1976 以《碧雲天》獲得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第二十二屆亞洲影展的金皇冠盾牌演技特別獎。

  1981 以《我的爺爺》獲得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1986 以《最愛》獲得第二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1995 第四十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

  1996 以《今天不回家》與李崗獲得第四十一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1999 以《心動》獲得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相關焦點

  • 電影說明書 《念念》張艾嘉
    名】 Murmur of the Hearts【製片地區】 中國臺灣【出品公司】 松澤國際影業 博納影視【成 本】 8000萬臺幣【導 演】 張艾嘉【編 劇】 蔭山徵彥 張艾嘉【制 片 人】 李松良【類 型】 劇情【主 演】 梁洛施,張孝全,李心潔,柯宇綸,王識賢,陳志朋
  • 張艾嘉:人生是從愛的代價到輕描淡寫
    這是電影《20 30 40》12年後,張艾嘉再次將鏡頭對準三位女人。 不僅僅是述說女人的故事,張艾嘉更想拍出快節奏現代社會下的人性:「我們每天都面對太多轉變,在這種狀況下人和人該如何相處?」 但她認為影片中的三代女人都很吸引人: 「她們都對愛情抱有相信和希望,都有一顆少女心,這樣的女人最有魅力」。 張艾嘉還坦誠愛情對自己是一種動力:「在不同年紀的時候,有不同態度去面對愛情。以前年輕覺得要擁有,慢慢年紀大了,要更和平相處和尊重」。
  • 張艾嘉這樣的女人
    今天一條的視頻裡就和大家聊一聊張艾嘉和她的新作品《相愛相親》 一、她風風火火的樣子最動人 張艾嘉在導演方面她屬於那種有靈氣的演員,當年李翰祥打算拍紅樓夢,張艾嘉和林青霞入組,她演寶玉,林演黛玉,但後來臨時調換了角色。等戲拍完,導演特別認真地說:「林青霞是個偶像,但張艾嘉是個演員。」
  • 張艾嘉母子高調同框,兒子相貌神似彭于晏?67歲張艾嘉風韻依舊
    張艾嘉出身名門,沒有大小姐的做派反而更加有主見,選擇踏入文藝圈,1972年憑藉《龍虎金剛》順利出道,剛出道的張艾嘉並沒有女主戲,做起林鳳霞與林青霞的配角演員,而在出道第四年就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其實在當時張艾嘉雖說長相文藝清新但在港星的黃金時期卻不夠出眾,張艾嘉五官標誌讓人看起來自然舒服,加上張艾嘉本身的書香氣,似乎就是美麗與智慧的結合體,而像林青霞、鞏俐屬於一種驚豔霸道美
  • 《念念》:張艾嘉的深情
    張艾嘉的一個朋友告訴她,他平時一看電影就瞌睡,《念念》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看電影沒有睡覺。「他說他看了三次,看到第三次的時候,他坐在電影院裡大哭。」張艾嘉反覆說,《念念》講的不是故事,而是情緒。「電影其實可以不用那麼講白,然後把情感推到一個不同的層次上去。」
  • 張艾嘉:差點兒被才子折騰死了
    從此張艾嘉夾起尾巴做人,一直憋到畢業典禮那天,才又逃了學。結果榮譽學生裡竟然有張艾嘉的名字,很多同學氣得當場走人。張艾嘉畢業時,恰逢香港武打片的盛世。一手發掘李小龍的大導演羅維拍完戲,赴臺休息。有人介紹他認識張艾嘉,見了面,羅維覺得「和她媽咪年輕時相比,實在有些差距」。
  • 張艾嘉:差點兒被才子折騰死了
    ,他曾留下六條家訓,張艾嘉謹記於心。從此張艾嘉夾起尾巴做人,一直憋到畢業典禮那天,才又逃了學。結果榮譽學生裡竟然有張艾嘉的名字,很多同學氣得當場走人。張艾嘉的「艾」字,粵語念三聲,聽起來像「挨」,一想到「挨得很辛苦」,老闆鄒文懷覺得寓意不好,將張艾嘉更名為「張愛嘉」,意為「愛嘉禾」。一進嘉禾,張艾嘉就主演了電影《龍虎金剛》。
  • 張艾嘉:做永不凋零的花
    張艾嘉主動選擇去面對自己的這段感情,她把自己的戀情公之於眾,可想而知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最後,張艾嘉面對未卜的前途,和可能失去演藝事業的風險,在三十七歲的年齡選擇生下了兒子奧斯卡。之後一年,王靖雄離婚,給了張艾嘉一個完整的家庭。那時的張艾嘉對家的渴望特別的強烈,她在參加一檔訪談節目時說:「我特別喜歡那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我曾經的夢想是生五個孩子。」
  • 羅大佑:與已婚張艾嘉戀愛,和張艾嘉好友結婚,58歲娶圈外女友
    被羅大佑的才華折服,張艾嘉不惜婚外戀1953出生的張艾嘉如今已經67歲了,但其實她還有著一顆20歲少女的心,光是看外表,絕對沒有人看得出來她的年齡。當時像張曼玉,王祖賢,鍾楚紅這樣的大美女在全國的名氣很高,但張艾嘉也不遜色,因為對工作的熱愛,讓她面對鏡頭非常自信,她出演的角色得到了觀眾的喜愛,演技也得到了業內的肯定。有一天20歲的張艾嘉突然和比她大16歲的二婚男人結婚了,可能自小缺失父愛,張艾嘉在這個男人身上找到了父親的感覺。
  • 張艾嘉:一個雲淡風輕的女人,有多美好
    今年67歲的張艾嘉是娛樂圈一個特殊的存在。相比這個圈子喜歡的濃墨重彩,流光滿溢,她身上的那份雲淡風輕,輕描淡寫總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受。在張艾嘉身上,我看到了情感這份禮物在女性身上的美好。她情感豐富,對這個世界與她碰到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都付出真實熱烈的情感。雖然不可避免會受到一些傷害,當她再提的時候,卻仍然是兩個美好的字:溫暖。
  • 張艾嘉電影展 | 《心動》
    這句臺詞選自由張艾嘉指導的《心動》, 《心動》是由張艾嘉執導,張艾嘉、關皓月編劇,金城武、梁詠琪、莫文蔚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於1999年9月23日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同步上映。該片講述了浩君和小柔戀愛後分開,十多年來兩人兜兜轉轉,相愛卻無法相守的遺憾故事女導演Cheryl(張艾嘉 飾)跟編劇商量準備開拍一部關於初戀的愛情故事,她決定把故事時間訂在1977年,那時候的女主角小柔(梁詠琪 飾)只有17歲,在舞會上遇到了男主角浩君(金城武 飾)二人一見鍾情,很快他們便陷入了熱戀之中。
  • 學張艾嘉,把一切交給時間
    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令人期待的活動,便是張艾嘉對談林奕華的這場講座,熟人訪問熟人,才能聽到更多報章雜誌上沒有的極罕八卦。剛開場,林奕華便講了一段可愛的逸事:那些年,楊凡導演帶張國榮、劉文正到張艾嘉家裡打牌,哥哥邀請張姐上他在麗的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張姐當然立馬答應。當時的哥哥初出茅廬,以為大家只是在聚會時隨口說說,沒想到張姐卻身體力行,真的應邀上了他的節目,這讓哥哥一直心存感激。
  • 張艾嘉:從時間深處遊來的美人魚
    演員郎月婷在電影中扮演張艾嘉的女兒,認識這麼久,她從沒見過張艾嘉著急。遇上張艾嘉拍攝期間唯一一次生氣,是拍酒吧裡那場戲。副導演和現場群眾演員溝通時,不太順利,聲音有點大,到後來開始吼。「導演生氣了,對他說,吼什麼吼!」郎月婷告訴火星試驗室,「她不喜歡工作人員在現場大聲說話,覺得那樣不夠尊重人。可以好好說話、溝通的時候,沒有必要吼。」
  • 永恆的印記 / 張信哲&張艾嘉
    《永恆的印記》的重點歌詞,取樣自殿堂級天后張艾嘉經典電影同名歌曲《最愛》是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她以此片同時榮獲臺灣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的殊榮,同名歌曲讓當時的文青樂迷深深陷落。多年之後,張信哲特別邀請張姐重回錄音室,演唱《最愛》的歌曲片段,同時留下了「現在的張艾嘉」面對「最愛」的口白心聲。《永恆的印記》延續《最愛》討論的主題,在2017的此時此刻,張信哲的歌聲重新詮釋難忘心中最愛的那份心情,轉化成為生命中「永恆的印記」。
  • 烹獨家張艾嘉:永不凋零的花
    張艾嘉說:「當時我特別憤怒,他怎麼可以這樣子不尊重人。」後來成龍過生日的時候,她送給了他一個用陶瓷做的小花生,然後把那顆花生晃動的叮鈴鈴響,說:「你看,這麼小的東西它也是有心的。」烹小鮮微信帳號:pengxx01《念念》劇照張艾嘉導演的電影《念念》在五一小長假和觀眾見面了,在這部電影裡,張艾嘉再一次唱起了二十年前風靡一時的《愛的代價》。
  • 張艾嘉 - 張艾嘉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張艾嘉 時間:2020.12.1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分享到
  • 不敢相信這是 67 歲的張艾嘉
    在演戲、唱歌、導演……很多領域都有涉足的張艾嘉,卻從來沒有強烈的衝動或偏執的欲望,一定要將某件事做到何種程度。2015 年,張艾嘉與周潤發再次合作出演《華麗上班族》。同年,她又在賈樟柯的《山河故人》裡,和小自己 39 歲的董子健,上演忘年戀。已經年過花甲的張艾嘉,臉上雖有皺紋,卻依然富含魅力。
  • 張艾嘉贊陳冠希歪嘴有性格
    張艾嘉贊陳冠希歪嘴有性格  英皇電影與香港愛滋病基金合辦的《地久天長》首映,前晚在香港會展舉行,除了導演杜國威、女主角張艾嘉及演員吳彥祖及何超儀等出席外,何鴻更攜同二太太藍瓊纓、女兒何超瓊、兒子何猷龍夫婦等一家大小前往為女兒何超丁捧場。  代表年輕一輩  曾兩奪金馬影后的張艾嘉,前晚大讚近期屢招批評、在眾多新人中甚為突出的陳冠希有前途。
  • 張艾嘉 我知道現在是一種煎熬
    大學生們異口同聲的肯定回答讓張艾嘉面露欣慰——臺下觀眾的同齡人群是現在這個電影市場絕對的消費主力。從這一刻開始,張艾嘉將帶領幾位主創開始內地各城的巡迴宣傳。中國內地一季度票房達到94億,同比增長近四成,全年票房正在昂然向400億大關井噴——看起來,《念念》生正逢時。
  • 張艾嘉:我知道現在是一種煎熬
    大學生們異口同聲的肯定回答讓張艾嘉面露欣慰——臺下觀眾的同齡人群是現在這個電影市場絕對的消費主力。從這一刻開始,張艾嘉將帶領幾位主創開始內地各城的巡迴宣傳。中國內地一季度票房達到94億,同比增長近四成,全年票房正在昂然向400億大關井噴——看起來,《念念》生正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