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高考越發覺基礎重要,比如物理的「迷之」向心力,不盤不甘心

2020-12-23 高考小物理
現實中的圓周,大大的圓周!

今天好好捋捋關於向心力的那些亂七八糟。

向心力是個啥玩意兒?

經常看到題目解析說某力某力提供向心力,然後吧啦吧啦一頓列式就解出來了,自己一臉懵圈!

實際上向心力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力,因為但凡物體受到的指向軌跡圓心的力或分力都「屬於」向心力,這些力對物體作用方向都在一條線上,這說明向心力是指一類力,而不是一個力,把這一類力全部按照矢量法則加起來才是真正的所謂向心力,有時候碰到特殊情況物體圓周運動某瞬間只受一個指向圓心的力,那這個力就光榮了擔任了作為向心力的重任。

向心力出現在什麼運動情況下:軌跡是圓弧和圓周的曲線運動。

關於mv^2/r(mrω^2)地解釋:

mv^2/r代表向心力這個說法有問題嗎?

一點問題沒有,但是為什麼還有人稀裡糊塗。之前說指向圓心的力加起來等於向心力,但是這兒又來了個代表向心力的,並且兩者相等。有人不禁要問了:為什麼有兩個向心力,兩個向心力啥關係,為啥要相等?

雖然是三個問題,但實際上是一個問題:那就是mv^2/r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有人說它就相當於牛頓第二定律裡的ma,這個解釋很完美,很正確,但是一旦較真兒的同學糾結起來可不得了。他覺得怪怪的,ma很好理解,直線運動嘛,a是加速度,ma是合力,一切是那麼自然;對於mv^2/r,看起來要複雜一點,不如ma那麼簡潔!這個東西居然等於向心力,它本質上反映的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要讓它等於向心力,難道記住就行了嗎?稍微有點不甘心。

實際上呢,mv^2/r這堆東西反映的非但不是向心力,而是「離心力」的大小,離心力之所以加引號是由於從力的概念看,這個「離心力」不滿足,因為這個離心力缺少施力物體,所以,嚴格說,它並不是一個力,但是它產生了一個離心力的效果...

所以以後做題只要把mv^2/r當做物體受到的一個離心力(方向始終背離軌跡圓心)來進行受力分析就完全ok,不過要按照物體受力平衡。

這樣做可以避免被向心力這個名詞打亂思維。

向心力分析步驟:

1.確定圓周運動或者運動軌跡平面。比如下圖所示題目,研究的運動平面就是斜面,向心力分析需要把所有受力都正交分解到斜面和垂直斜面兩個方向上。

2.謹慎確定mv^2/r各參數取值。

比如下圖所示題目中圓周運動半徑就容易只計算Lsinθ而漏掉r導致錯誤。

3.認真核實物體受力個數和方向,包括「離心力」,然後列式求解。

比如下圖所示題目,由於作用力方向不明確,根據受力分析,圖示瞬間離心力向左大小為mRω^2,重力向下,大小為mg,還有個方向大小均不明的所求作用力,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法則,作用力方向向右偏上,大小用勾股定理計算得出為C項

4.注意題目中的特殊條件之。比如下圖所示連接體,兩個物體同時圓周運動,由於在同一跟繩子上,角速度必然相等,這屬於暗條件,一定要時刻準備著找出來,要不然算不到最後。

下圖是一道高考題,答案都可以搜到,歡迎感興趣的同學用看到的步驟練習下,增加自信心。

歡迎關注「物理大白話」百家號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物理精講,高考滿分名師獨家考情分析,揭秘高考核心重點
    接下來李燁老師將通過解析2020高考物理卷,為大家提供新高考改革下2021高考物理備考的新思路!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李燁老師,同時也是高考物理滿分的傳奇人物,對於高中物理學習、教學均有著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 高考新模式3+1+2學科如何選?物理一枝獨秀,相形見絀是化學
    之前3+3模式,大多數考生為了避開難度大的物理,選擇用歷史或者地理來替代。按照現階段3+1+2模式,物理成為其中的重點學科。對於傳統的理科考生而言,物理成為了必選科目,並且相對於之前的3+3模式,其重要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高考物理,有一類勻速圓周運動和勻速直線運動,升級物理建模思維
    高中物理中,什麼題含金量超高呢?非電磁場綜合題莫屬,這裡會將運動學模型、受力分析、動力學思維整合運用,並且升級你的建模思維、邏輯分析思維。當我看到這個典例第一眼,就決定將他寫出來,升級我們的物理思維。電磁場、重力場,三場疊加典例:如圖甲所示,空間存在著彼此垂直,周期性變化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磁場和電場隨時間變化分別如圖中乙、丙所示(電場方向豎直向上為正,磁場方向垂直紙面水平向裡為正
  • 高考物理如何複習、衝刺?物理滿分學霸分享這些經驗,值得一看!
    今天,武漢大學的小招整理了來自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2019級本科生薑霆遠學長(高考物理滿分)分享的物理備考經驗,送給需要的高三學子:#Step1 高中物理概況選項裡涉及的物理量有周期,線速度,向心加速度和萬有引力,而這些物理量在上面的公式中都可以找到。咱開始分析:木星質量大於地球,兩個衛星軌道半徑相同,我們就可以得出甲的向心加速度大於乙;所受引力不僅取決於中心天體和軌道半徑,還取決於衛星自身的質量;在軌道半徑相同的情況下,線速度與向心加速度成正比,周期與向心加速度成反比,所以這道題選c。
  • 山東高考物理「拔火罐」難出新高度,網友:可算把拔火罐弄清楚了
    學好物理需要具備邏輯分析能力和靈活的運算技巧7月9日,上午8點至9點半進行的"新高考"物理考試讓考生"炸了鍋",微博搜索上"山東高考物理"的閱讀量一小時便超過了66萬,大有衝擊熱搜的架勢。不少是剛結束物理考試的學生吐槽難度太大。
  • 新高考3+1+2模式,選物理不選化學,會怎麼樣?
    有學生諮詢:高考3+1+2模式選物理不選化學怎麼樣?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作為持續關注高中選科的老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根據我了解的情況,不選化學的學生變得越來越多!背後原因值得深思。3+1+2是3+3模式的優化版,把物理或者歷史變成了必選,有助於強化這兩科作為基礎學科的地位與作用,畢竟物理學科關聯到的大學專業實在太多了。只要選擇了物理,就意味著這位考生的整體學科組合是偏理科的,哪怕他選的是物理政治地理,但佔主體地位的依然是物理。
  • 2020年高考物理複習知識點:外國物理學家法拉第
    2020年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對於高中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他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思韋的先導。其在在電磁學及電化學領域做出很多重要貢獻,其中主要的貢獻為電磁感應、抗磁性、電解;為了紀念法拉第,在國際單位制裡,電容的單位是法拉;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是在他書房牆壁上,懸掛著法拉第、麥克斯韋、艾薩克·牛頓三幅相片。
  • 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物理評析:注重核心能力,情境創新與綜合,引領...
    學而思培優高考研究中心(瀋陽)王超學而思培優高考研究中心(西安)劉小磊一、總體評價2020年是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中的重要轉折。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理綜試卷物理試題(以下簡稱試卷)以物理學科本質為基礎,以高校選拔人才要求和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為依據,依託「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突出了「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考查、知識基礎」。選擇題從去年的「4+4」改回為「5+3」,更多的題目設計由「直白的描述」變為「融入情境中」。
  • 北大博士:物理常用公式表,含金量極高,全部吃透,高考穩上96!
    北大博士:物理常用公式表,含金量極高,全部吃透,高考穩上96分!物理是同學們初二才開始接觸學習的一門課程,初中階段的物理都是基礎,但是上了高中以後, 會有更多的難題,各個知識板塊的難題都會存在,所以前期一定要掌握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基礎的公式定理一定要牢牢掌握。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語言表達得體之基礎知識
    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標點符號強化訓練18.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標點符號用法》17.2021高考前線 | 夯實基礎:辨析並修改病句之掌握辨析並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16.2021高考前線 |
  • 英語重要還是物理重要?教育改革要有大格局,對著「鏡子」該反思
    新高考改革走到今天似乎陷入一個怪圈,浙江和上海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實行3+3模式,結果物理遭殃了,大批學生因為害怕物理,物理難學而主動選擇放棄,這符合人性的基本心理。
  • 我國高中物理課程設置及演變
    例如,歐姆表、惠斯通電橋、電源的輸出功率、含反電動勢的電路,都在要求之列。1983年又頒布了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的教學綱要,把教學要求分為「基本要求」和「較高要求」。與之對應,出現了「甲種本」、「乙種本」兩種教材。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盲目追求高要求的傾向。在這以後,由於高考命題以乙種本為標準,甲種本遂停止出版。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山東的一位家長,孩子物理經常考滿分,今年又給兩名高考成績不太好的考生報了高考志願。所以他根據自己經驗,得出一個很重要的結論:不選物理,考生高考報志願時會後悔。並由此得出一個更重要的結論:「新高考前沿」作為一名物理老師與高中班主任,阻止學不會物理卻硬選物的學生們,就是在誤人子弟胡說八道。
  • 《星際穿越》的背後物理知識——重力加速度、向心力
    將飛船做成環狀結構的重要原因就是可通過飛船的旋轉來形成人造重力,那麼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菜,也是這個系列文章的開胃菜。在講解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幾個物理上常見的名詞:重力加速度和向心力。比如,汽車在地面上圓周運動,提供向心力的就是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過山車通過直立的圓周軌道時,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所以,物體想要做圓周運動,則必須有力來承擔向心力的角色。向心力的計算公式有三個:
  • 高中物理全部知識點歸納,32頁高考物理重點、難點,列印收藏!
    在以上七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不僅是對於物理學科,對於高考的哪一科都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今天給大家總結了高中物理全部知識點歸納,32頁高考物理必背知識點,私信物理領取,列印收藏!
  • 新高考模式3+1+2,「物理」價值水漲船高,「化學」地位有些尷尬
    而此次新高考改革,雖說物理價值水漲船高,很多考生都在選科當中,選擇了物理這一科目,但是「化學」地位卻顯得有些尷尬,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物理」價值水漲船高想要報考工科院校,或者是理科相關專業的話,一定會選擇「物理」,即便很多考生對於「物理」都比較畏難,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這一學科,在填報志願當中,能夠有更多的報考選擇。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除此之外,今年的試題重視結合學科知識,展示數學之美。 比如:文、理科Ⅱ卷第16題融入了中國悠久的金石文化,賦予幾何體真實背景。 文、理科Ⅰ卷第4題以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為例,探討人體黃金分割之美,將美育教育融入數學教育。
  • 高中物理:342頁考點|考前剖析,人手一份
    如果簡單從分數的角度來看,不要說物理佔到題主說的110分,其實就算是佔50分,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高考多一分少一分對考生能上什麼學校影響是很大的,有句話說得好,提高一分,幹掉千人。高中物理,如果你要學好,在腦袋裡建立好標準的模型,力學的力的分解與合成,電磁學的模型,把精力放在對教材的熟悉上,再適當做些基礎題,使用思維導圖把所有的概念串聯。有一個整體的理解。
  • 計算量大於思維量的物理高考題之19年全國理科高考一卷第25題
    針對目前有很多人反映,19年國理科高考一卷第25題解析看不懂的問題,今天小編把具體過程拿出來,供大家細細閱讀,相信這次你能看懂了。做物理計算題,主要是把握住點,把你知道的點,用式子形式列出來,標上相應序號,將可能得到步驟分,千萬別直接執著於最後的結果,步驟在物理中更重要。對於勻變速直線運動,主要把握住圖像的運用:V-t圖斜率代表的是這段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圖像與橫坐標軸所包圍的面積代表這段運動的位移值。
  • 黃岡中學名師分享高考衝刺、答題經驗,祝你高考金榜題名,加油!
    生物對點回顧 從容應試黃岡中學 李尉軍一、依據考試說明要求,梳理基礎與重點,回歸課本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對高考試題命制提出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要求,其中,「基礎性」是基礎,因此,考前按照考試說明中的知識內容列表,對基礎知識、重要概念——特別是標註為Ⅱ級要求的知識點再作一次梳理和回顧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