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新高考、編製作文原創題:探討教育內卷話題高三學生不可缺席

2020-12-23 鐵無綿

緊跟新高考、編製作文原創題:探討教育內卷話題高三學生不可缺席

2021年,廣東將和河北、湖南等共8個省份參考新高考。

至於新高考,是什麼?不明就裡,均在相互揣測、試探。領導們、老師們都很緊張,視新高考為猛虎,欲背水一戰、勇奪掛冠。

學校為了應對新高考,加強教研,叫高三的老師們研究試卷、編制題目,要求貼近新高考、揣測新高考;並鼓勵老師原創試題。編好試題,每個組還要派一個老師上臺演說,縱論新高考的變與不變,演說題目的守正與創新,目的是適應新高考,促推教師教研。

我分到的任務是信息類文本閱讀和作文,信息類文本篇幅太長,實在難以原創,主要是我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當然能力也不足,唯有找一篇中意的試題一頓改編;反正試卷模式都仿照新高考1卷(山東卷),為了交差,我認真地原創了一份作文試題。

莽撞貼出,拋磚引玉,以就教於方家。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原創)

12月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張桂梅同志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為改變貧困地區女孩失學輟學現狀,推動創建了一所免費招收貧困女生的高中,2008年建校以來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面對日趨激烈的「教育內卷」問題,她說:「為了讓孩子們走出大山,我們必須拼命刷題,為了浙大、廈大、武大,我們豁出去了。」

而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則在《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演講中說:「教育要追求個性、鼓勵孩子發現自我,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拼命刷題,小心成為空心人。」

對此,網友們議論紛紛,爭論不休,有人挺劉瑜,有人挺張桂梅,有人對比張桂梅和劉瑜,狠批劉瑜,有人推崇劉瑜,批評張桂梅.......

請你以「青年時評家」的身份給「東方紅教育報」寫一篇重磅時評,起到新銳觀察、主流引領、澄清認識,以正視聽的目的。

要求:標題自擬,自選角度,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選材與命題意圖】

1.沿襲2020高考;開放、可寫。 延續任務指令,出示情境式材料,所給背景材料呈多元、辯證關係,不深奧、不陌生,可多角度解讀。

2.選擇角度多、可多元立意。

3.導向、引領。 引導考生朝著健康、積極、深刻的方向立意。體現作文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培養有理想、有思想,善表達的「新時代」新人,善於敘說中國故事。

4.探究、創新意識。 引導考生對材料作多元、創新解讀,書寫「新時代」年輕人的所思所想。期待考生深入探討、細緻研究,爭取出彩出新。

5.反套路、考素養。立足核心素養,反教學套路化、模式化、教條化。體現教育公平,防止因師資造成的複習疏漏,注重考察學生的讀寫素養、能力。

6.難易適中,各層次學生都有幸福獲得感。 有區分度高,能充分體現出高考的選拔性。

題目解析:

這是一篇新材料任務驅動型作文,材料核心是針對「高考拼命刷題」的教育內卷問題做出回應,要求寫一篇時評,考生只要針對材料問題思考作文,有理有據、言之成理即可。

當然,教育內卷問題,十分複雜。為了體現高階思維品質,展現思維縱深,不能簡單否定或肯定張桂梅、劉瑜的觀點,要能區別出兩人處境、視野以及代表群體的不同,看到地區間的教育差距,辯證理解、多元包容張桂梅、劉瑜觀點。

在此基礎上,還要提出自己的獨特看法,畢竟教育內卷問題,我們學生參與其中,是局中人,應該有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獨特看法。忌三觀不正、只見批判、不見建設,大而不當的偏激,不如稚嫩、真實的建設性思考。

參考立意:

1.認同張桂梅,因為高考是貧困山區孩子的唯一出路,除了刷題,他們別無選擇,不過在刷題的同時,別忘了提升教育水平、儘量激發學生內驅力,兼顧孩子的興趣是時代趨勢。

2.在當下中國,刷題是事實,如何遏制不必要的拼命刷題,值得思考。認可劉瑜,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發現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3.劉瑜、張桂梅兩者不矛盾、也不衝突,不具備可比性,她們各自代表精英、底層兩個群體,是我國各地真實教育的AB面,只是視野、條件不同,需求各異而已。

參考範文:

精英談個性,底層求溫飽,何來對錯與撕裂?

鐵無綿

把張桂梅和劉瑜對比起來,這種對比實在不妥,也不當。不具備可比性的兩碼事,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

我的觀點:拿張桂梅懟劉瑜,是壞!精英談個性,底層求溫飽,何來撕裂與對錯?

劉瑜的演講深刻、及物,我推崇;張桂梅的行動可貴、感人,我欽佩。她們的做法,生動而深刻地回答了教育內卷的根本問題。

劉瑜代表精英,講教育要追求個性、鼓勵孩子發現自我,做最好的自己;張桂梅代表底層,說為了活下去、且活得體面些,要拼盡最後一絲氣力努力走出大山。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不正反映了各地不同的教育現狀?真實再現各地教育資源不等、需求不同的差距事實嗎?

這哪裡有對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已。

教育內卷現象,十分複雜、繁難,劉瑜和張桂梅的言說與行動,正好表達了不同群體的各自需求。面對教育內卷,張老師必須更殘酷、更兇狠,她沒有錯。

對比劉瑜和張桂梅面對的孩子,心著實酸,這才是最慘烈的客觀事實。

劉瑜眼裡的孩子,讀在清華附小、人大附中,這兩所學校是中國基礎教育高地。她們,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

在如此背景下,劉瑜談教育不要內卷,當產出沒有變化,理應緩一緩,不要異化,那樣會活得很累,沒有必要,以防成為「空心人」;劉瑜,著眼的是整個民族的未來,展望的是教育的春天。

張桂梅老師眼中的孩子,活在底層,生在邊陲,一輩子掙扎在溫飽線,她們父母的生存都成問題,哪來多餘的錢財供她們發展個性、追求興趣?

她們,活下去、且能改變的唯一機會就是高考。

只有高考帶給她們翻盤的機會,使得她們有資格、有機會,且能平等地和劉瑜眼裡的普通孩子們共同坐在清華、北大的教室裡,聽同一個老師上課,享受均等的教育機會和資源。

起點、角度、代際不一,她們說的都沒錯,她們的所在所為都合理。無需大驚小怪,刻意對立和互懟。

願精英們多著眼底層弱勢群體,用智力和才情,提供一些可行性的辦法和舉措,共同築牢教育的公平,放飛整個民族所有孩子的多彩希望和未來。(注:改編自鐵無綿文章《拿張桂梅懟劉瑜,是壞!精英談個性,底層求溫飽,何來對錯與撕裂

水平有限,編制新高考試題,區教研員都沒動靜,我等鼠輩能力實在有限,自娛自樂,完成任務而已。敬請指教。

註:本文屬鐵無綿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大河網「猜中」高考作文題!專家:「猜中」作文題非巧合 是時代精神...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華峰 王佳 高利國高考第一天,引發社會熱議的依然是高考作文題。6月7日上午,語文科目一結束,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公布。今年河南高考語文作文的立意是「給未來2035年18歲的下一代人寫封信」。令人意外的是,大河網作為河南重點新聞網站,在幾個月前就「策劃」過這個題目。
  •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命題與疫情相關
    昨天下午,2020年北京高考外語科目開考。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疫情背景下,兩道英語作文題目均與新冠疫情內容相關,一題以「外籍教師因疫情滯留英國」為假設,另一題則以「居家學習」為背景。據教育專家解析,今年高考英語試題關注考生的全面進步,突出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並間接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等要素。考生反映試題難度適中在實際情境中考查運用能力高考英語科目於昨日15時準時開考。
  • 豆神中考獨家|2020北京高考作文解析暨各地高考作文題匯總
    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考生,是完全沒有能力應對2017-2019這三年的北京高考大作文題的。而在2020年,北京高考的命題人,放了考生一馬。2017-2019年這三年沉澱下來的、較為成熟的、強烈要求考生關注新時代下祖國發展變化的特質,在2020年,退化成了一個議論文題目的引子。今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題目的難度,相較於過去三年,大幅度降低。
  • 高考拿高分的秘籍!電影人視角下的高考作文題
    到今天此刻,全國多地高考已圓滿結束。7月7日起,高考相關話題就在各社交網站上「刷屏」,其中有很多電影人為高考學子加油打氣。第一門科目還是語文,不出所料,作文題目又一次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截至目前,高考作文微博話題閱讀量已達44.7億。
  • 高考作文20年:命題類型變化敵不過套路長存
    從1997年底開始,一場持續了一年多的語文教育問題大討論在全國範圍內展開,涉及教學、考試僵化、應試化嚴重等問題。在此背景下,1999年,高考作文迎來重大變化,一種新的作文類型——話題作文橫空出世,即給定一個話題,考生可以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比起命題作文,寫作空間更大。當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內容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 2020年湖南高考作文題出爐!(附歷年高考作文題)
    就在剛才咱們湖南的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了!▼▼▼對於每年高考來說作文題目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一起看看那些年湖南省的高考作文題重溫屬於你的那份青春記憶吧70年代1977年(冬季高考)命題作文:心中有話向黨說1978年
  • 明天高考!湖南歷年作文題目在此 還記得你當年的作文題嗎?
    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題 話題作文(詩意地生活): 結合自己生活實際,以「詩意地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題 話題作文(跑的體驗): 從一個人的成長看來,先要學會走,然後才會跑,任誰都跑過——無論身體上還是心靈上的,但跑的體驗是不盡相同的。
  • 如何寫好高考作文?明晚看專家解讀
    信息時報訊(記者 徐珊珊)明年是廣東新高考正式落地的第一年,高三的學生們將會迎接全新的高考體驗,其中,語文學科的基礎地位和重要性突出,成為拉開分差的關鍵。為此,在上一次的高考語文公益課堂中,我們邀請了廣東省語文特級教師、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術委員黃德初老師在線指導高考語文提分秘訣,吸引了大批學生、家長。
  • 2020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全解讀(完整版)
    2020年的高考註定與眾不同,因為疫情,很多地方都延遲了開學時間;往年雷打不動的高考時間也推遲了一個月。等高三學生回到學校沒多久,就要開始高考了。語文科目已經考完,而每年全國各地的作文題目,都會成為高考第一天的重頭戲,引發段子手們的討論創作熱情。羽熹童書和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是哪些吧!
  • 高考作文輔導260(考前押題):美育教育
    為 了引領學生以樂觀開朗的心態面對困境,深圳光明區東周小學美術科陸續推出12節線上微 課,給學生們提供了高質量的線上美育課程這些課融合繪畫、文學、科普、手工、平面設 計等多種元素,對學生進行非說教式的生命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審美素養.
  • 【地評線】高考作文的「變」與「不變」
    付彪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高考季〗作文衝刺|學軍名師姚振娟:要「大題小作」
    浙江24小時記者 沈蒙和通訊員 戴欣怡距離今年高考還剩4天,浙江高考生要面對的考試科目也只剩3門了:語文、數學和外語。自從我省實施新高考,就出現了一個新現象:低段位拼選考,高段位拼數學,語文決定巔峰。每年高考的頂尖高手,都是憑藉語文高分突圍而出。換句說,得語文者得天下。
  • 2020年湖南高考作文題竟是這個!還記得你當年的作文題嗎?
    就在剛才,咱們湖南的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了!每年高考的作文題目都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麼,你還記得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題嗎?小編已經幫你找到了過去43年的高考作文題!快來重拾屬於你的那份青春記憶!2019年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廈門一中和雙十中學高三備課組組長解讀高考卷
    時隔12年後,福建所有高考科目再次回歸全國卷。因此,今年全國卷試題有了更特殊的意義,福建師生也有了更不一樣的感受。那麼,比起往年的福建卷, 今年各科的全國卷難度是增加還是降低?試題設置又有哪些新特點?這對接下來廈門新高三師生備考有什麼啟示?
  • 好的作文題什麼樣?
    作者:駱冬青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作文命題,是從小學到大學都必有的事情。古代科舉考試,命題的重要性更無以復加。現在,中考、高考中,作文以佔據考試分數之多的地位,也成為引人注目的議論話題。江蘇高考考生志願填報諮詢會在南京舉行 王路憲 攝題目的命制,究竟是如何影響文章寫作的呢?
  • 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題目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全國Ⅲ卷: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鄧彤:這道題同時考查了學生的兩大能力:邏輯思辨能力與書面交際能力。這道作文題特別注重思辨,將「如何認識自我」這一頗具哲學思辨色彩的話題作為寫作內容。為降低難度,命題人又從兩個方面提供了支架:認識自我的路徑——尋找鏡子、繪製「自畫像」;認識自我的內涵——「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想過怎樣生活?」
  • 中考作文:話題作文擬題技巧
    如果我們能夠讓我們作文的眼睛更加明亮、有神,我們的作品將會贏得更多的青睞,產生先聲奪人的首因效應。那麼,作文的標題怎樣才能做到新奇別致,自出新裁呢?這裡,我把平時作文訓練中搜集到的一些好的標題按擬題技巧進行歸納整理,以期與同行交流。
  • 作家進校園 茌平一中高三高考作文報告會召開
    12月16日下午,第十八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評委、山東省泰山文學獎獲得者、簡單學習網特約顧問、作家烏以強,茌平區作協副主席王秀紅,茌平區作協理事、山東省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聊城市全民朗誦大賽特等獎獲得者宋悅華
  •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揭曉!今年考的是「人生」
    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題也新鮮出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 高考作文猜題、優秀作文點評:《致高三的你的一封信》
    【高考猜題】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020年的高考即將到來,受到疫情的影響,考生面臨了一次特殊的高考。較長時間的居家學習,高考時間推遲,使考生複習輪次和考前心理狀態都受到了影響。然而,也有老師指出,通過這次「戰」疫獲得的一些特別感受,比書本上的知識更加珍貴。距離高考越來越近,你正上高三的表姐面對高考,信心不足,情緒有些波動。請正值高一的你寫一封信,結合現實,勸勉你的表姐,為她加油。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