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本周推薦團購的漫畫書——神探狗狗Dog Man系列。昨天的微信一發出,就有細心的家長發現:書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拼寫錯誤!
如家長所說,An end變成了a end,這是很明顯的錯誤了。我仔細查閱了資料,並詢問美國學樂出版公司的工作人員:原來,這處錯誤,以及書中偶爾會出現的其它拼寫錯誤,竟然是作者有意擺在書上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Dog Man系列漫畫的設定是這樣的:漫畫作者是兩個四年級男生George和Harold。他們還在幼兒園時就想出了Dog Man的動畫形象——一個狗頭人身的探長。在他倆為主角的漫畫《內褲超人》大賣之後,兩人決定把兒時就構思出來的這個人物也畫出來。
於是,這套Dog Man從畫風到字體,都走的是四年級男生水準:簡潔稚嫩,有被劃掉的字、單詞中間蹦出來的大寫字母、也有拼寫錯誤。
當然,Dog Man的真正作者可不是兩個小屁孩,而是凱迪克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作家Dav Pilkey。大名鼎鼎的《內褲超人》即Captain Underpants系列作者也是他。
作者Dav Pilkey小時候飽受讀寫困難症(dyslexia)的困擾。所以,成為作家後,他希望寫一系列小說,鼓勵孩子們寫作。他想讓孩子們看到:並不是只有不犯錯誤的優等生才能當作家,小屁孩也能寫書。
我們知道,患讀寫困難的人,由於文字解碼能力不足,所以識字和拼寫都非常慢。所以,DavPilkey的這套Dog Man,除了語言幽默、書寫「不完美」,還有個特點,就是特別容易看懂。
每頁最多也就20來個字,句子特別簡單,卻有6幅漫畫,識字不多的孩子也能很快看懂。除了利於孩子們閱讀,這恐怕也是Dav Pilkey送給和他一樣有讀寫困難的孩子們的一份禮物吧。
暢銷書=故意出錯書?
事實上,明目張胆印錯字的英文暢銷書可不止Dog Man這一套。近年來,不少風靡英美的兒童讀物裡,都有拼錯寫錯的地方。其中最出名的例子當屬《朱尼·瓊斯》系列Junie B. Jones了。這一系列小說的累積銷量超過6000萬冊,歐巴馬一家在某年的聖誕節一口氣買了17本。
曉華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推薦過這個系列(點擊查看—適合大孩子的英文書單:值得看很多遍的書)。
書的主角是5歲小女孩Junie B.Jones,她精力旺盛、好動任性,經常惹麻煩,卻又總是能全身而退。這麼一個全美的小孩都為之瘋狂的人物,卻讓家長和老師們為之抓狂。因為Junie B. Jones說的完全是童言童語,經常錯誤百出:形容詞變副詞不加ly、任何動詞的過去式都只加ed、等等。隨便截個圖都是一堆錯誤:
所以,這一系列的大賣也引發了全美範圍的討論,討論的主題就是:兒童暢銷書裡有這麼多錯字,到底好不好?不過呢,討論來討論去,也沒什麼定論。老師和家長繼續頭疼,孩子們繼續愛不釋手。
《紐約時報》曾經用了半個版面報導過這件事,我記得其中有這麼一段:
有位家長禁止女兒看JunieB. Jones,結果女兒小聲對記者說:沒關係,反正我現在不愛看這套書了,我愛看《小屁孩日記》了。(註:《小屁孩日記》是另一套以出現拼寫和語法錯誤而著稱的暢銷書。)
故意拼錯也是一種文學手法
可能有人會認為,暢銷小說為了迎合兒童口味,而故意讓行文錯誤百出,這簡直是道德的淪喪,人性的扭曲……我倒覺得,沒有必要因為這些語法和拼寫而大驚小怪。其實,不少經典文學作品裡,也是有故意的口語錯誤的。
馬克吐溫的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國文學作品的巔峰。不過,裡面充斥著大量的方言、謾罵和口語中的語法錯誤。比如:
"that ain’t no matter,"其實應該是「It doesn’t matter」
「How you gwne to git 'm?」應該是「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m?」
英文功底稍微差一點,簡直看不懂。更別提書中隨處可見的n-word(對黑人的侮辱性稱呼)了。這樣不拘一格的文字,卻被無數人拿來研究:哪些語言突出了人物特點,哪些是地域特色,哪些又具有時鮮明的代烙印。
其實Junie B. Jones書中的那些錯誤,也是5歲小女孩日常說話時會犯的錯誤。作者這麼寫,也是為了讓人物形象更生動可愛。所以,在經典兒童作品中,這是文學手法。
繪本有時也會因為情節或人物需要,故意出錯。
像Charlie and Lola裡的妹妹Lola,因為年紀小又固執,就特別喜歡在一個詞前堆砌一大堆的形容詞,以示強調。從下面這三本書的書名上就能看出來:
這樣會影響孩子嗎?
說到底,家長主要還是擔心書中的錯誤會「帶壞」孩子的語言習慣。這點上,這些國外家長倒是和咱們國內很多在做英語啟蒙的家長不謀而合了。很多中國家長,覺得自己英文不好,就不願開口說英語,或者認為外教一定好過中教。
我的一個朋友,執行力超強,啟蒙時間給孩子安排得井井有條,每天聽各種音頻資源,但她自己卻堅決不說英語,就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口音會把孩子帶歪。
關於是否要純正語音輸入這回事,我已經多次表達過自己的想法:不要緊,父母作為孩子語言啟蒙的領路人,開口說話比什麼都重要。
那在閱讀上,孩子是不是也只能接觸純淨的、正確的語言才能免受錯誤的影響呢?我覺得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這些暢銷書中的錯誤畢竟還是很少的,除了最具爭議的Junie B. Jones裡錯誤較多,其它的書裡頂多也就2-3%,這樣少量的錯誤真的不足以對孩子造成任何影響。你想,我們整天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還不停地擔心孩子沒聽懂、記不住,書裡出了幾個錯誤他們倒能記住了?不太可能。
其次,要論對青少年的影響力,流行歌曲的影響力無疑更大。英文歌、尤其是說唱歌曲裡的語法錯誤比書裡只多不少,比如:
「ain’t no sunshine」
「don’t know nothing」
「my heart bleeded」
簡直數都數不完,也沒把全美青少年都帶成半文盲不是?
閱讀到底是為了什麼?
上面做了這麼多鋪墊,曉華最後要說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閱讀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覺得恐怕不是為了學習語法知識、或者單詞拼寫,也不是為了在考試中拿高分,而是為了建立對書的興趣,培養對閱讀的熱愛和能持續終生的閱讀習慣。
對二語學習者來說,閱讀的功利性也許會稍強一些,家長期待孩子從中獲取知識點的願望也要更強烈一些。可是,我們也要想到,讓閱讀可持續的最好辦法就是找到孩子喜歡看、願意看且能看得懂的書。
如果一本書有驚人的銷量,那麼一定是因為它能在某些方面打動孩子,引起他們的共鳴。如果是這樣,那我會帶孩子去體會不完美的語法和拼寫。如果孩子沒在意,就完全略過,享受閱讀的樂趣就好。
Emma曾經也是《小屁孩日記》和Junie B. Jones的忠實粉絲。不過這兩套書她最近都不怎麼看了。我問她原因,她說:「小屁孩裡的Greg太討厭了,Junie B. Jones是給小孩看的!」她可沒說過:因為這兩套書裡的錯誤太多了。
她現在在看《簡·愛》。書中倒是沒什麼拼寫錯誤了,不過,如果我是那種容易過度擔心的家長,依然可能會這樣想:簡·愛小時候處事偏激,會不會對Emma的性格造成不良影響?她18歲就愛上羅切斯特先生,Emma可別有樣學樣,以後給我領個中年大叔回來……
ps:本來是想說說暢銷書中的寫作手法問題,又沒收住,成了乾貨加絮叨模式。大家對作者這樣的拼寫手法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對於孩子閱讀上的任何問題,都可以留言交流。
【關於我們】
曉華老師
親子英語啟蒙專家,童書譯者。專注雙語學習近10年,提倡自然習得。著有暢銷圖書《讓孩子輕鬆說出地道英語》。曾獲中國新聞獎、彩虹獎、亞廣聯廣播節目特別大獎等。
Emma
北京某公立學校,小學生一枚。獲得全國英語大賽一等獎、拼寫單項獎,其英文聽、說、讀、寫水平,與母語國家同齡孩子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