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長榮海運「換帥」!

2021-12-27 維運網

維運網語音播報文章,

▲長按二維碼添加主播微信

10月8日訊 在陽明海運「換帥」後不久,「老大哥」長榮海運也按捺不住,進行了「換帥」工作。

長榮海運10月7日發布「公司董事長異動公告」,宣布原董事長張正鏞「解任」,現任臺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聯合碼頭裝卸承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衍義,成為長榮海運新任董事長。

長榮海運解釋稱,此次人事變動的原是:「法人董事改派代表人致原董事長解任,經董事會決議,推選新任董事長。」新董事長任命,從2020年10月7日起生效。另有媒體報導稱,張正鏞將擔任臺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正鏞自2013年開始,擔任長榮海運董事長。期間,長榮一直奉行大船戰略。2019年8月,長榮海運確認,將最多訂造11艘23000TEU型大船,極大提升船隊規模。長榮海運新任董事長張衍義,現年64歲。1987年,他以海員身份加入長榮海運,後升任為船長。之後,他還曾在長榮海運的多個部門任職,包括船員管理、運營、航海技術等。2013年,張衍義擔任巴拿馬科隆貨櫃碼頭公司董事長。2020年1月,被任命為臺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臺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由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和萬海航運三家臺灣船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據了解,長榮海運在這波全球海運市場復甦中,見識到全球業務布局實力,這次的人事異動,主要是著眼長榮海運未來全球布局策略人力配置考量。

推薦閱讀:

文章來源:中國航務周刊(id:chinashippinggazette)等,維運網整理彙編轉載請註明

↓↓↓點擊查看維運網籤約會員名單↓↓↓

相關焦點

  • 長榮集團大房又出招?張國煒長榮海運董事沒了!
    華夏經緯網3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遭長榮航空臨時董事會撤換董事長一職的張國煒12日接受媒體訪問指出,他父親的遺囑就是那樣寫,他也是被一步步夾殺,希望新團隊善待員工,今後他將周遊列國,享受美食。   報導稱,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房獨子張國煒,繼接連被拔掉集團總裁、長榮航董座、榮運董事之後,又再度失去長榮海董事之位!
  • 長榮老臣謝志堅接掌陽明海運
    據悉,臺灣陽明海運今舉行董事會,在臺灣交通部改派法人代表,由長榮集團前副總裁、長榮海運國際顧問謝志堅取代原代表盧峰海後,董事會中也推派其接任董事長及總執行長職務。謝志堅,今年滿65歲,海運歷練超過40年。他由基層做起,其間派駐過德國、英國、美國、義大利、香港、中國大陸等地。
  • 長榮遺產爭奪,海運步步驚心
    當日,張國煒通過其執掌的長榮航空發布公告,宣示「奉總裁遺囑,自二零一六年二月十八日起,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張國煒,職務升任為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管理全集團國內外各公司一切事務。」張榮發有兩房,大房三子一女(長子張國華、次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長女張淑華),二房僅有獨子張國煒。在
  • 跟進中遠海運集運?長榮海運澄清不漲價傳言
    長榮海運放棄美國線漲價計劃引發市場關注,針對業界猜測長榮海運「跟隨中遠海運不漲價」的說法,長榮海運近日明確澄清,擬定運價是依據價格和市場需求,絕非跟隨其他航運公司腳步。
  • 長榮海運董事長內部互調提前布局
    10月7日,長榮海運召開董事會決議,原董事長張正鏞與臺北貨櫃碼頭董事長張衍義互調,由張衍義接任長榮海運董事長,即日起生效。前任董事長張正鏞轉調臺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及聯合碼頭裝卸承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衍義及張正鏞兩人進行長榮集團內的職務輪調。
  • 【死難瞑目】長榮內鬥再升級 張國煒丟海運董事
    長榮集團暨長榮航空發言人柯金成表示,一切按照公司治理進行,也因張榮發辭世、大房舅舅林榮華退休,長榮海運兩席董事分別換成長榮海運總經理李孟傑與首席副總經理胡道明。  最新統計顯示,合併後中國遠洋海運集運業務已經正式超越長榮海運名列第四。
  • 陽明海運與長榮海運獲5.4億美元政府支持貸款
    據The Loadstar報導,陽明海運將從臺灣當局手中裡獲得80億新臺幣(合2.7億美元)的財務援助。該低息貸款是臺灣貨櫃行業165億新臺幣救助計劃的一部分。另一家臺灣班輪公司長榮海運也已申請80億新臺幣的貸款,由政府擔保,以提供資金流動性並幫助承運人度過Covid-19的衝擊。長榮海運發言人表示,「申請正在處理中,貸款須經公司董事會批准。我們想澄清的是,這是政府擔保的貸款,而不是國家援助。」
  • 臺灣長榮海運二季度業績令人驚豔,創10年新高
    臺灣長榮海運二季度業績令人驚豔,創10年新高海運新聞國際船舶網2020-08-18 15:08:51閱讀:8受益於運價運量雙雙上揚以及油價下跌,臺灣長榮海運二季度業績令人驚豔,不但成功扭虧為盈,獲利更創下近十年來新高
  • 長榮海運將何去何從?!|...
    有趣的是,市場一直有這樣的傳言:總有一天台灣長榮集團創始人張榮發四子張國煒會帶著星宇航空「捲土重來」,儘管長榮航空依舊是世界頂級的航空公司,但困難的航運市場已讓長榮海運成為該集團內的不良板塊。的確,面對這樣的大型吃瓜現場。作為航運媒體的我們不得不將一些疑問拋給長榮海運,儘管短期內可能該船東也不好回應什麼。
  • 長榮海運旗下貨櫃船遭遇強風,36個貨櫃落水
    2020年12月30日,臺灣長榮海運「EVER LIBERAL」號貨櫃船在從釜山港駛向洛杉磯途中遭遇強風,導致36個貨櫃船落水。
  • 首次發行海外債券,長榮海運籌集3億美元資金!
    搜航網獲悉,臺灣班輪公司長榮海運(Evergreen Marine Corporation)將向海外投資者籌集3億美元的資金,以支付公司的運營費用。這是長榮首次吸引海外投資者。五年期債券的收益將用於營運資金、購買燃料、訂購新船,以及以融資租賃的方式收購船舶,債券的利率尚未確定。
  • 臺灣長榮海運領10個月本薪 長榮航空卻是0
    據臺媒今天(9日)報導,疫情衝擊下,臺灣航空業經營慘澹,全靠貨運維持命脈,華航則規劃每人發放3萬元年終獎金,但長榮航空前3季稅後虧損36.4億元,確定「沒有年終」,長榮空服員大嘆很失落。不過,同屬於長榮集體的「長榮海運」2020年竟然可以發放10個月的年終獎金。臺塑企業4大公司近日也公布年終獎金為3.66個月本薪,雖然比去年的4.94個月相比少了1個月。
  • 「外行」鄭貞茂正式掌舵陽明海運
    鄭貞茂 10月1日,陽明海運發布公告董事會期許鄭貞茂帶領陽明海運開創新局,再締佳績。 鄭貞茂自2018年起擔任陽明董事,至今已經超過2年。陽明海運指出,鄭貞茂對公司營運已有相當程度了解,加上鄭貞茂學經歷與財經專業,全體董事一致認同並推選擔任董事長暨總執行長一職,期許帶領陽明海運開創新局,再締佳績。
  • 「誰掌長榮」進入關鍵劇集?遺囑激化兩房矛盾
    與臺塑一樣,在臺灣經濟的發展中,長榮集團的成功故事也和臺灣人如影隨形。只是誰能料到隨著長榮創辦人張榮發辭世,集團和臺塑一樣都上演了一出真實版的「接班風暴」。  22日上午,長榮新任總裁張國煒進入集團總部,只是在大房長子張國華釋出廢除總管理處、總裁的消息後,他已淪為「兩日總裁」,甚至連長榮航空董事長的寶座也難保。
  • 臺灣海運市場走出多年陰霾,陽明海運第三季度盈利27.36億臺幣
    陽明海運發布第三季財務報告,盈利27.36億元臺幣,這是陽明海運近10年來單季最佳成績;長榮海運第三季盈利81.85億元臺幣,Eps達1.7元;萬海航運盈利17.96億元臺幣,臺灣貨櫃海運三巨頭紛紛交出好成績。
  • 二房上天,大房變天,長榮500億新臺幣爭產大戲驚心動魄
    大房子女透過長榮集團公關體系發出聲明,表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一事,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  張榮發有兩房,大房林金枝有三子一女,二房李玉美僅有獨子張國煒。張國煒目前是長榮航空董事長,也是張榮發子女中,唯一在長榮集團內擔任管理要職者。
  • 「誰掌長榮」進入關鍵劇集 遺囑公開激化兩房矛盾
    只是誰能料到隨著長榮創辦人張榮發辭世,集團和臺塑一樣都上演了一出真實版的「接班風暴」。  22日上午,長榮新任總裁張國煒進入集團總部,只是在大房長子張國華釋出廢除總管理處、總裁的消息後,他已淪為「兩日總裁」,甚至連長榮航空董事長的寶座也難保。3月,長榮航空董事會上,大房將策動董事成員提案更換他。長榮接班風暴之所以愈演愈烈,與張國煒自行公布遺囑有關。
  • 財報季|臺灣三大船司一盈兩虧,長榮、陽明的虧損引發合併猜測
    日前,臺灣三大船公司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和萬海航運,均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長榮海運與陽明海運不同程度地虧損,萬海航運繼續保持盈利,但淨利潤同比減少。▲萬海保持盈利,長榮和陽明的虧損引發合併猜測2020第一季度,陽明海運錄得2700萬美元的虧損,長榮海運報告淨虧損1500萬美元。萬海航運保持盈利,實現利潤為300萬美元,但是遠低於去年同期3500萬美元的利潤水平。
  • 長榮公告 張國煒律師批不符張榮發遺囑
    長榮大房二房爭產再衍爭議,張國煒的律師宋耀明今天指出,長榮國際公司昨天發布公告「長榮集團島內外各公司須陳報至長榮國際公司事項」,此舉等於將過去張榮發先生在世時設立之長榮集團管理總部,移到長榮國際公司運作,不符張榮發的遺囑。
  • 長榮36個40尺高櫃落水!!!
    經確認是長榮旗下一艘運力8452TEU名為「EVER LIBERAL」貨櫃船所遺失,共36個40尺高櫃落水。據悉,事發時該輪正從韓國釜山港駛往美國洛杉磯港的途中。事故造成36個40尺高櫃落水,28個高櫃從堆垛倒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根據船訊網數據顯示,該輪於北京時間1月2日12時左右已停靠在臺北港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