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六中上海援疆教師積極主動分擔封閉管理期間教學工作

2020-12-23 瀟湘晨報

為最大限度減少寄宿制學校在校人員的社會面接觸,確保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自2020年12月5日起,喀什第六中學開始進入封閉管理階段。在此期間,全校教師將分批次上班,輪流休整。留守校園期間,在校教師需吃住在學校,不能外出,而且需承擔幾乎翻倍的工作任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成為喀什第六中學領導班子亟需解決的難題。

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學校黨委研究封閉管理階段的教學工作主要以線下教學的形式開展,在人員安排困難的情況下,以線上教學手段為補充,盡最大努力保證教學進度和教育質量。再加上學校要組建防疫消殺和環境監控兩支專業隊伍,部分教師還要承擔這兩項異常繁重的工作。

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上海援疆教師自發聚在一起討論如何幫助六中老師分擔工作量,後向上海援疆教師總領隊、喀什第六中學校長周鳳林表示作為學校的一份子,在當前學校面臨巨大困難的關頭,不能置身事外,要和六中的同事們戰鬥在一起,共同承擔肩頭的重擔,一起挺過這段最艱難的日子。

來自上海浦東新區的黨員援疆教師張雲峰老師動情地說:「作為一名身處和平時期,身在繁華都市的80後,援疆期間讓我真正明白什麼是責任、使命。既然我身邊的戰友都已經衝鋒陷陣,現在該輪到我承擔更多的工作安排。」今年11月已到退休年齡,來自上海寶山區的援疆教師李華軍老師說:「我們的學生今年已經上了很長時間的網課,孩子們既然現在回都到學校了,怎麼能再讓他們上網課呢?雖然我已經是六十歲的人了,但我增加工作安排也沒有問題,希望學校把我們和六中教師同等對待。」

就這樣,老師們將滿是鮮紅手印的請戰書交到了學校黨委書記安立坤的手中,28顆鮮紅的手印背後是28顆裝著振興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紅心,是28支點燃少數民族孩子求知慾的火炬。

在上海援疆教師的支持下,學校封閉管理期間,每位上海援疆教師都承擔了幾乎翻倍的工作量,而且主動放棄輪休。這樣一來,老師們大多都是每周二十節課,還要承擔課下輔導、組內帶教等工作。有了上海援疆教師的支援,喀什第六中學實現了僅僅用半數左右的教師就開全開齊了三個年級的完整課程目標,這背後是全校老師們的巨大付出和忘我精神。一天五六節課上下來,老師們的嗓子都啞了,每天備課批改作業熬到凌晨,眼睛都布滿了血絲。老師們的辛苦換來的是六中孩子們沒有落下一節課,六中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幾乎沒有受到較大影響。

今年以來,喀什第六中學的上海援疆教師發揮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今年下學期,學校開學推遲,在得知學校將如期線上開學進行網課教學後,上海援疆教師積極響應,用極短時間就做好了線上教學的準備。由於存在時差,很多教師常常因為上課而錯過飯點,或者因為直播教學而影響到家人休息,但他們毫無怨言,不僅認真備課、耐心答疑解惑,不少老師還通過線上交流的形式為六中學生開展心理疏導,鼓勵同學們調整心態,克服不良情緒。在包括上海援疆教師在內的喀什第六中學全體教師的努力下,學校順利完成線上開學、網上授課、停課不停學的任務,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積極評價。

心中永遠裝著學生,一刻不忘教育初心使命,這就是新時代的上海援疆教師。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做一名「四有教師」的信念,他們奮鬥在祖國的邊疆,奉獻在教育扶貧的一線,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偉業,但他們樸素的話語、真誠的舉動,表達的卻是對教育援疆責任的理解,對為國育才的執念,對教育強國的企盼。

天山雪融浦江水,玉蘭香潤喀什城。在這不同尋常的一年裡,這批來自黃浦江畔的援疆教師,以他們卓越的業績,出色地完成上海人民交託的神聖使命,贏得了喀什人民的信任。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還將繼續著平凡而偉大的事業,為喀什地區的教育現代化貢獻出上海智慧。

【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教育| 上海援疆教師助力喀什六中開通校園英語廣播
    教育 | 上海援疆教師助力喀什六中開通校園英語廣播 2020-12-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援疆教師助力喀什六中開通校園英語廣播
    進入喀什六中的課堂沒多久,來自上海的援疆教師張雲峰就深切的感受到南疆民族孩子對英語的喜愛。然而受制於住校,除了課堂上能聽講英語,孩子們學習英語的渠道並不多。如何為他們創造更多機會講英語、學英語成為張老師腦海中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從一次聽學校廣播播放通知的經歷中,張老師靈光一現,「為什麼不開辦一個校園英語廣播電臺呢?」
  • 濱職教師李新:竭力助推喀什職業教育 不負「援疆人」之名
    剛到不久,她參與了喀什地區教育局組織的4所職業高中升格中職的評估、學校2021年4個新上高職專業和5個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申報的論證,評審了學校組織的4場說課比賽,聽了4節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她深刻感受到喀職院年輕的高職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教師先進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研究能力迫切需要提高。
  • 胸懷大愛立德樹人——來自喀什六中上海教師的心聲
    5月5日下午,應喀什六中校長周鳳林的邀請,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侯繼軍來到上海援疆支教教師駐地,親切看望了剛剛結束醫學隔離觀察即將投入工作崗位的支教老師們,並給大家帶來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 2020「喀什光明行」啟動 手術教學+培訓實現「造血式」援疆
    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黨委副書記、喀什地委組織部副部長鄧澤宇主持儀式。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喀什地委副書記張成偉致辭  張成偉在致辭中說,對口援疆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之一,脫貧攻堅是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助力受援地脫貧攻堅,歷來是山東援疆的重要內容。
  • 毛坦廠中學黨政班子慰問援疆教師:隆冬三九送暖意禮讚萬裡援疆情
    毛坦廠中學黨政班子慰問援疆教師隆冬三九送暖意,禮讚萬裡援疆情1月12日上午,毛坦廠中學黨政班子餘存寶、奚新平、周忠、楊思軍、王先青、劉洋、姚雲飛等領導走訪慰問楊正好、翁仕明兩位援疆教師,向他們致以真誠的問候和親切的關懷,並送上鮮花和慰問金。
  • 湖南援疆教師,線上開設服裝教學課程
    本報吐魯番訊 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是吐魯番市唯一一所高職學院,為了更好的發揮援疆教師在教育教學、專業建設、傳幫帶、技能競賽指導方面的作用,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於2020年10月籌建了「紅石榴」服裝工作室並試運行,旨在提高學院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操作和理論水平、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 基層調研後一位援疆教師的思考:教育始終在路上,要重視「三下」理念
    對教師來說,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育的新視角、新理念、新方法,我們要向前看、往遠看、擇優看。我援疆支教的單位是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對口學前教育專業。援疆至今,經過與學院教師分批下鄉調研,我們趕赴喀什地區11個縣共計33所幼兒園,聯繫到11個教育局,共做了623份調查問卷。
  • 省「最美教師」提名獎丨新河小學英語教師林小鷗:兩度援疆,用赤誠...
    二次援疆已經結束半年多,但新河小學教師林小鷗總會回想起那個曾經奮鬥過的地方,回想那兒的孩子,懷念他們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聽不大明白的維吾爾語……自東海之濱赴萬裡之遙的西陲阿克蘇,初始在庫車教學點,後至阿克蘇教育學院,4年的援疆工作經歷在他的生命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 ...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指導舉辦2020年南疆環球港校園招聘會
    4月22日,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指導月星集團喀什南疆環球港舉行了2020年「助力穩就業」校園招聘會。南疆環球港拿出近100個管理、技工、服務等多種類型崗位,來自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和喀什技師學院的近200名應屆畢業生參加了招聘會。
  • 臨渭區育紅小學教師權雪利:疫情期間網絡教學工作反思
    作者簡介:權雪利,本科學歷,二級教師,從教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及語文學科教學工作。先後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等稱號。疫情期間網絡教學工作反思隨著疫情形勢更加的嚴峻,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這學期對於社會,對於家長,對於教師,甚至對於學生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對於我們這些從來未有過網絡授課經驗的教師來說,也是一次挑戰。
  • 動態| 理清思路 凝聚合力 奮力前進 —— 專題學習上海援疆前方...
    申情無限大愛興疆4月23日,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上海援疆醫療隊臨時黨支部舉行了進疆後的第二次黨組織生活
  • 廣東醫生畢偉:接過援疆「接力棒」,開啟南疆帕金森病診療新徵程
    他常規開展每周一次教學查房、每周一次帕金森病業務學習、每周一次疑難病例討論、每兩周一次帕金森病MDT活動,並首次提出聯合影像科實行綜合影像的集體閱片制度,為保證醫療安全、提高醫療水平和診斷質量、促進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發展提供新方向。
  • 學校封閉管理,教師建議在校度假
    受訪者供圖  學校:學生返校後封閉式管理,「五一」期間不允許外出  4月8日,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發布通知稱,4月17日起安排學生分批次有序返校報到。同時,該校發布「五一」期間工作安排通知,要求學生「五一」期間無特殊情況不得離開學校,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要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和各項日常服務保障,合理安排教學與業餘生活,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 康柏利:四次援疆 萬裡送教不止步
    在和田地區教育學院,康柏利負責教師培訓工作和兩個幼教班數學課的教學任務。他將每周的課程安排得很滿,每天多達7節課。學校條件有限,提供不了設備,為更好的教學,他掏錢購買了設備。他為和田地區培訓了1000多名教師,當年參加培訓的教師大多數成為學校的骨幹力量,有的還走上領導崗位。  第一輪支教很快結束了,和田教育學院領導主動提出希望康柏利能夠留下來,再次援疆。他思慮再三,最終決定舍小家為大家,第二次踏上援疆路。和田地區教育學院為了轉型發展職業教育,聘任他做理科部主任。
  • 「十三五」期間中國特檢院援青援藏援疆工作紀實
    發揚「四特」精神 譜寫助力西部發展新讚歌——「十三五」期間中國特檢院援青援藏援疆工作紀實□ 韓 旭 左 珊 本報記者 孫 圓作為特檢行業的開拓者和領頭羊,「十三五」期間,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特檢院)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提供公益服務,引領行業發展,充分發揮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技術支撐作用,為保障特種設備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其中,援青援藏援疆工作成效顯著。
  • 親愛的老師,節日快樂——津南區優秀教師集體、優秀教師事跡展播
    範立娜津南區教學研究室教研員正高級教師,津南區特級教師、首批名師工作室領銜專家,人教社特聘部編教材培訓專家,全國優秀培訓專家,天津市六周期繼續教育課程組專家。她以自己的工作熱情感染、帶動身邊的青年骨幹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出版專著《我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
  • 新粵牽手心連心喀什綻放木棉花
    廣東省針對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等情況,積極探索實施「組團式」支援模式,助力提升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學科建設和人才梯隊建設水平。  新疆日報訊(記者馬伊寧 甄世新攝影報導)6月初的喀什,萬木蔥蘢。廣東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駐喀什辦公樓上「粵新樓」3個大字熠熠生輝,門前綠草如茵,花園生機勃勃。  「帕米爾的月光,照著珠江的水。我們來自嶺南,紮根西北。
  • 校領導赴新疆拜訪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看望慰問我校...
    10月21日,徐建平一行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拜會了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並參觀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紀實展覽。喀什地委副書記、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侯繼軍,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地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唐曉冰,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張斌,喀什地區教育局副局長、指揮部社會發展組組長宋磊,喀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趙斌等出席。
  • 讓當地醫生成長和進步 援疆醫生林進團在喀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
    為了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林進團援疆期間多次參加巡回醫療,為老百姓送醫送藥。6月17日林進團跟隨隊伍從塔縣向南出發,經過200公裡坑窪不平、陡峭的山路,翻越兩座海拔4500米的達坂,顛簸8個小時來到了熱斯喀木村。林進團將村委會大院作為臨時「診所」,開始了義診,連續4個多小時,為40多名村民看了病,向每一位就診的村民都詳細詢問病史,做仔細的體格檢查,給出治療方案,並免費發放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