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對同伴說「苟富貴,無相忘」,後來信守承諾了嗎

2020-12-23 勇哥讀史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有一篇《陳涉世家》。這篇文章裡寫道: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裡的陳涉,指的是秦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陳勝是陽城(今河南省平輿縣陽城鎮)人,年輕時曾經和別人一起被僱傭耕地。有一天,陳勝正在耕地時,走到田埂上休息,失意地抱怨了很久,說:「如果將來誰富貴了,可別忘了一塊吃苦受累的窮兄弟啊。」同伴們都取笑他:「咱們都是賣力氣給人家種田的人,哪兒來的富貴?」陳勝嘆息說:「哎,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在這段話裡,誕生了兩個成語,一是「苟富貴,無相忘」,二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陳勝是一個胸懷遠大的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聯合吳廣,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澤鄉起義。飽受暴秦統治之苦的窮苦百姓,紛紛響應他們的起義,加入他們的隊伍。隨後,陳勝、吳廣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張楚。將國都定在陳縣(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陽市),陳縣頓時成了天下的反秦中心。

為什麼陳勝、吳廣建立的政權叫「張楚」呢?這是有「張大楚國」的含義。因為他們當初發動大澤鄉起義時,就曾經打出楚國名將項燕的名頭。同時,陳縣在兩周和春秋時期,曾經是陳國的都城。戰國後期,又曾經是楚國的國都。

張楚建立後,陳勝自立為王,並封吳廣為假王。到這裡,陳勝已經富貴了,實現了自己的「鴻鵠之志」。現在,他會按照自己的承諾,厚待當年跟自己一起過苦日子的窮兄弟嗎?

別說,《陳涉世家》還進行了「跟蹤報導」。

《陳涉世家》記載,陳勝當了王后,從前與他一起被僱傭耕地的同伴聽說了,興衝衝地來到城縣找他。同伴敲著宮中的大門,說:「我要見陳勝!」把門的官兵見此,竟然要將他捆綁起來。同伴反覆解釋,才沒被捆綁起來。把門官兵放開他後,不肯為他通報。

同伴只好等在宮門外,等待陳勝出來。過了好久,終於見到陳勝前呼後擁地出來了。同伴趕緊攔住隊伍,大聲叫陳勝的名字。陳勝聽到叫喊聲,這才召見同伴,將他留在宮中。同伴見到宮中的殿堂房屋、帷幕帳簾後,驚嘆不已:「陳勝大王的宮殿真是高大深邃啊。」

同伴在宮中生活時,閒著無聊之餘,有時候會跟身邊的人講陳勝的一些舊事。有人就對陳勝說:「您的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於您的威嚴。」

陳勝聽了後,立即殺死了這位可憐的同伴。從此之後,陳勝的故舊知交都紛紛自動離去,再也沒有親近陳勝的人了。

不僅是同伴,就連陳勝的嶽父,都受了他的冷遇。

陳勝稱王后,他嶽父前去見他。他心裡想,女婿一定會熱情款待自己吧?沒想到,陳勝見了嶽父後,態度冷漠,沒有行見長輩的跪拜之禮,僅僅是行了抱拳之禮。嶽父很生氣,說:「你依仗著叛亂有了點成績,就超越本分自封帝王的稱號,並且對長輩傲慢無禮,連基本的禮儀都不顧了,你不會有好下場的!」

陳勝聽了,慌忙行跪拜之禮,可嶽父已經拂袖而去,不理不睬。

陳勝最終失敗了,原因雖然有很多,其中必然有眾叛親離——陳勝被秦朝名將章邯打敗後,就是被跟隨自己數月的車夫莊賈殺害,成為千古遺恨。

【參考資料:《史記·陳涉世家》等】

相關焦點

  • 陳勝起義失敗的根源,取信於民眾,卻失信於民眾
    當時地主僱用陳勝一幫農民耕田,等到休息的時候,他們坐在田埂上,陳勝感慨惱恨對大家說:「假如誰將來富貴了,大家相互不要忘記了(苟富貴,無相忘)。」而其他受僱傭的農民笑著說:「你是被僱給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貴呢?」陳勝嘆息著說:「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陳勝,雖志向遠大,卻遠遠不夠做一個帝王
    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擁者笑而應曰"若為擁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當時正值秦朝的殘暴統治時期,階級壓迫極深。百姓深受壓迫和剝削。農民被迫繳納收穫物三分之二的賦稅,還被徵去建造宮殿墳墓,修築長城,鎮邊境地區。秦朝的法律很殘酷,往往人犯罪處死,親屬也得一起處死,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 為什麼陳勝死得比吳廣還慘,一個被兄弟算計,一個卻被車夫所殺,是人心易變還是不懂規矩
    點擊上方「魚羊秘史」關注,每晚八點推送
  • 陳勝吳廣拉開了秦朝末年起義的序幕,結果一個被兄弟算計,一個卻被車夫所殺,是人心易變還是不懂規矩?
    一路進攻鄧說駐守的郟縣(今河南郟縣),一路進攻伍徐駐守的許城(今河南許昌東)。鄧說聽到秦軍來襲,立馬就逃跑了。伍徐迎戰,結果戰敗,也逃了。二人不約而同地帶領殘兵逃到張楚政權的首都陳縣(今河南淮陽),向張楚王陳勝報告實情。陳勝一看敗軍之將,氣就不打一處來,伍徐雖弱,畢竟抵擋了一陣,可恨鄧說不戰而逃,因命左右推出斬首。
  • 陳勝吳廣一起起義,為什麼陳勝稱王,吳廣卻被同事殺害呢?
    這使得與他們同行的戍卒更加驚恐,越發覺得陳勝此人深不可測。 就這樣,陳勝吳廣兩人順利地奪得了大家的支持,並在殺死同行秦官後宣布起義。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陳勝稱王,逐漸失去本心 俗話說得好,「有的人一起吃苦容易,一起富貴就很難」。陳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陳勝:那個說要共享富貴的人最後眾叛親離
    陳勝果斷將哥們誅殺。陳王只有威嚴,哪有不堪的往事。 陳勝嶽父和大舅哥來投靠已經為陳王的他,陳勝以普通賓客的禮節接待,氣得老丈人就差一口老血噴薄而出。小子,你如此傲慢,肯定不會長久。拂袖而去。 從此,那些與陳勝親近的故人也逐漸散去,留下陳勝一人在那深邃的宮殿之中稱孤道寡。
  • 從有關陳勝的四句名言,來看陳勝的格局以及他為什麼會失敗?
    陳勝是陽城人,少年的時候曾作為僱農給人種地。據說有一次,他蹲在田間,咬牙憤慨,說出「苟富貴,勿相忘」這樣一句話。旁邊一起種田的人就嘲笑他,說如果一直種田的話,哪裡有富貴呢?陳勝不屑的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到了公元前209年,秦朝徵發第四梯隊男子戍守漁陽郡。
  • 漢字找茬:你能3秒分辨「苟」和「茍」的區別嗎?什麼意思?
    認識漢字「苟」和「茍」先給你3秒鐘,你能分辨出來這兩個漢字有什麼不同嗎?.這兩個漢字長得很像,但意思可不一樣。左邊這個「苟」字讀gǒu,右邊這個字「茍 」讀jì。二者的區別便是上面的部首。是不是有點亂?
  • 手下大將自立為王,陳勝惱火欲攻打,大臣:不僅不能打,還要祝賀
    陳勝這個人其實很厲害,他本來只是一個賣力氣活的農民,卻能接連說出很厲害的話,比如「苟富貴,勿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幾句話,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絕對說過或者聽過。然而,陳勝說的很冠冕堂皇,但是他自己卻做不到。陳勝稱王以後,日子也變得瀟灑起來。
  • 陳勝吳廣起義的聲勢那麼浩大,為何僅僅半年就涼了?
    曾幾何時,語文課本中一篇《陳涉世家》,讓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陪伴了一代學子的青蔥校園生活。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氣概,「苟富貴,無相忘」的情誼,無不在一次次背誦與考試中,成了莘莘學子們最難忘的回憶。然而,課本中的陳勝吳廣起義雖然豪情萬丈,可歷史上陳勝吳廣的下場並沒有那麼美好。
  • 陳勝:起兵抗秦第一人,擁兵數萬稱王卻被一個車夫暗殺
    古往今來憑藉起義成就大事的英雄豪傑數不勝數,但要說哪位英雄是起義歷史上的第一人,那就非陳勝莫屬了。作為起兵抗秦第一人的陳勝,更是成為了後世無數人紛紛效仿的對象。 陳勝在起兵之後,得到了附近飽受秦法之苦百姓們的積極響應,他們紛紛「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加入到了起義隊伍當中。
  • 緊緊握著青花信物信守著承諾是什麼歌 周傳雄青花歌詞全文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非常熟悉又經典的老歌,歌詞大意是「緊緊握著青花信物信守著承諾」。據了解,這首歌是周傳雄演唱的歌曲《青花》。緊緊握著青花信物信守著承諾是什麼歌  「緊緊握著青花信物信守著承諾」這首歌叫做《青花》,是由陳信榮作詞,周傳雄作曲、編曲並演唱的一首歌。發行於2007年10月25日。
  • 為什麼陳勝的張楚政權只存在了六個月
    隨後,陳勝組建了多支隊伍東徵西討,他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陳餘北攻趙地,鄧宗南徵九江,周市奪取魏地。後來吳廣攻滎陽受挫,最後甚至因內訌反遭遇部下所害。「張楚」政權是如何衰敗的?吳廣受挫後,陳勝改派周文(也叫周章)進攻秦國都城鹹陽,戲水(古水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
  • 陳勝起義:豪情萬丈的陳勝終究沒能突破小農意識的天花板
    其中有一個人看著周圍的哥們,說了一句:「以後誰要是混出來了,別忘了我們這群窮兄弟。」周圍的朋友無不笑他異想天開,而他卻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一天並不知名,甚至可以說有些平淡。但是在這一天這個農民留下了兩句話,分別為「苟富貴,勿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去吳廣?司馬遷《史記》說出原因,年輕人要牢記!
    如果說死在君主的劍下是可悲的,那死在同盟者的劍下應該是最可悲的事情了。對於起義的吳廣來說,雖然沒有死在秦軍的手裡,卻逃不過部下的刺殺,臨死前還得了一個無釐頭的罪名:不知兵權,不可與計。
  • 閱讀與欣賞《史記陳涉世家》之 陳勝起義
    陳涉世家(節選)陳勝起義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譯文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勝年輕時,曾同別人一起被僱傭給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息了許久,說:「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著回答說:「你一個受僱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 陳勝吳廣起義,才不過半年就被秦軍打趴下了,為什麼沒人來幫忙?
    陳勝等人都是苦出身,他們不求別的,只求有一口飯吃。可現在,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暴雨完全是無法避免的因素。離朝廷規定的期限越來越近,陳勝等人也越來越絕望。到了後來,陳勝眼見生還無望,於是,毅然對吳廣說道:「朝廷的刑罰已經苛刻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現在我們繼續去漁陽是死,逃跑被抓也是死。既然沒有活路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地作一番大事業呢?
  • 俗語:「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祖輩們的處世之道
    「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你知道這種俗語是什麼意思嗎?言輕莫勸人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俗語「言輕莫勸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很沒分量,那就不要嘗試著勸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人首先要貴有自知之明。齊國的齊威王當上國王之後,便把自己曾經夢想的宏圖偉業忘記了,每日只知道吃喝玩樂,還特別愛聽別人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