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起兵抗秦第一人,擁兵數萬稱王卻被一個車夫暗殺

2020-12-28 騰訊網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古往今來憑藉起義成就大事的英雄豪傑數不勝數,但要說哪位英雄是起義歷史上的第一人,那就非陳勝莫屬了。作為起兵抗秦第一人的陳勝,更是成為了後世無數人紛紛效仿的對象。

陳勝在起兵之後,得到了附近飽受秦法之苦百姓們的積極響應,他們紛紛「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加入到了起義隊伍當中。在陳勝的率領下,起義軍順利攻取蘄縣,不到一個月又連克銍縣、酇縣、苦縣、柘縣、譙縣等五縣,很快陳勝又把起義的火把帶回了自己的家鄉中原大地。

在當時雖然陳勝接連攻佔了好幾個郡縣,但由於這些城池並不算是富庶之地,戰略位置也不算重要,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陳勝起初的起兵還算不了什麼,而身為領袖的陳勝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從長遠考慮,決定攻佔戰略要地陳縣。陳縣在兩周和春秋時期,曾經是陳國的都城。到了戰國後期,這裡又曾作為楚國的國都。後來秦滅六國,秦始皇又把陳縣定為郡治,足以見得其位置之重要,如果陳勝能夠佔領陳縣,那麼無疑會對秦國帶來重大打擊。

於是,陳勝率領起義軍進攻陳城。這時候,他手下的起義軍已擁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一千多人,步卒有數萬之眾。面對強大的起義軍,陳地郡守和縣令早就聞風喪膽,逃之夭夭,只留下了郡丞等人待在城內,繼續抵抗。

最終在起義軍的強大攻勢下,陳縣很快就被陳勝順利攻佔,後來他為長遠打算,召集當地有聲望的老人,共同商討大計。在商議之後,陳勝等人決定以「張楚」的國號,意為張大楚國,從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

在陳勝建立「張楚」政權後,天下的豪傑們也紛紛揭竿而起,起來反對秦國的統治,而陳勝的勢力也不斷地擴張,一度殺到了秦國的腹地,關中地區。這時才徹底驚動了秦二世胡亥,他迫不得已秦國任用大將章邯,釋放了60萬的罪犯,並讓他們組成軍隊去對抗來勢洶洶的起義軍。

而陳勝等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秦國軍隊時猝不及防,接連敗退。而就在這個關頭,陳勝居然也開始擺起大王的架子,雖然他曾經說過「苟富貴,勿相忘」的話語,可當有一次他的朋友來找他,後來陳勝身邊人說了這個朋友壞話後,陳勝立馬就把朋友給殺了。從此,沒有人再敢來找陳勝這個老朋友了,而陳勝也徹底淪為了「孤家寡人」。

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陳勝處於敗退的局面之後,秦國大將章邯為了迅速瓦解起義軍,採取了「攻心」策略,他用重金誘惑了陳勝的車夫莊賈,讓他暗殺了陳勝。沒想到抗秦第一人的英雄陳勝就這樣死在了一個小小車夫手裡,而這件事也成為了千古的遺恨。

雖然後來陳勝的部將也為他報仇雪恨,殺死了莊賈,但無奈陳勝已死不能復生,一世英雄就這樣含恨九泉,讓人想來多少會覺得有點惋惜。直到劉邦稱帝後,他追封陳勝為「隱王」,還專門派了30戶丁役守護陳勝墓,並按照王侯的待遇對陳勝年年殺牲祭祀。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觀看。

相關焦點

  • 陳勝起兵伐秦後,自稱楚王,見嶽父不拜,他嶽父評價「不能久矣」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陳勝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成為以後無數的英雄豪傑起兵的口號。各郡縣的百姓都苦於秦法的殘酷苛刻,因此爭相誅殺當地長官,響應陳勝。陳地中有聲望的地方人士和鄉官請求立陳勝為楚王,但也有人勸他不要先稱王,因為只是攻佔一個縣城就稱王,無疑是向天下人顯露自己的私心,但陳勝沒有聽從陳勝不聽從這一意見,即自立為楚王,號稱「張楚」。對比之下可看出朱元璋的聰明之處,朱元璋當初憑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思想最後實現一統天下,建立大明。
  • 有名的起義戰爭,輝煌半年就被鎮壓,頭領竟然被自己的車夫害了
    陳勝激勵大家說:「我們遇雨誤期,按法都應處死,……大丈夫死也要有個名堂,不如闖一闖,也許可以闖出王侯將相的命運來。」大家齊聲贊同。他們設壇盟誓,有兵器的舉起兵器,沒有兵器的,斬下樹枝,掮上鋤頭,竹竿上縛塊白布,打著「大楚」的旗號,就這樣掀起了一場起義。起義軍很快佔領蘄縣,接著又攻下附近的幾個縣,到達了淮陽,這時軍隊已經很多人了,騎兵千餘,步兵數萬。他們以陳為根據地。
  • 掀起抗秦第一幕的陳涉為什麼在秦末的洪流裡被淘汰?
    他和他的好朋友吳廣,掀起了秦末抗秦的第一桿大旗。此時的大秦帝國,少主登基,宦官奸佞當道,大秦帝國的統治風雨飄搖;天下怨聲載道,猶如一個積蓄力量已久的火藥桶;而陳涉,則點燃了這個導火索;天下豪傑紛紛響應,「當是時,諸郡縣苦秦法,爭殺長吏以應涉(《資治通鑑》第七卷)!」
  • 陳勝吳廣聲勢浩大,為何摘桃子的是劉邦項羽?陳勝到底做錯了什麼
    吳廣把狐狸的叫聲模仿得惟妙惟肖,在夜間的篝火叢中,以狐狸的名義預言了陳勝必將稱王的未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在大澤鄉振臂高呼,用這簡單的八個字激起近千名戍卒的渴望,於是,他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憑藉這一股勇氣,反了。
  • 如果陳勝不被車夫殺死,項羽、劉邦還能崛起嗎?劉邦還能稱帝嗎?
    秦末率先挑起反秦大旗的人是陳勝,就是那個選擇在陳縣稱王、後來被劉邦追封為陳隱王的陳勝,陳勝稱王六個月,就被自己車夫殺死了。如果陳勝沒有被自己的車夫殺死,項羽、劉邦還能崛起嗎?劉邦還能稱帝嗎?首先,縱使陳勝不被車夫殺死,也已是強弩之末了。
  • 世人皆知陳勝兵敗被人殺害,但鮮有人知道,吳廣下場更加悽慘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公元前209年,在一個暴雨夜裡,這句話從一個農民口中說出,從此掀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領900名百姓揭竿而起,旨在推翻暴秦統治。陳勝、吳廣率領軍隊先後佔領大澤鄉,攻下薊縣。
  • 世人皆知陳勝兵敗被殺,卻甚少有人知道吳廣的下場,比陳勝還慘
    這座城池過去是楚國的領土,也是楚國大將項燕抗秦戰死之地。此時,距離楚國滅亡僅14年,這些苦於徭役和暴政的舊楚百姓聽聞陳勝起兵是為了恢復楚國,紛紛表示支持。於是,陳勝就勢徵兵擴軍,又拿下了銍縣、酇縣、苦縣、柘縣、譙縣。接下來,陳勝大軍又將矛頭對準了陳郡郡治陳縣。
  • 陳勝吳廣起義,才不過半年就被秦軍打趴下了,為什麼沒人來幫忙?
    吳廣聽後很是佩服陳勝的膽略,兩人一拍即合,馬上開始謀划起義。之後,陳勝、吳廣等人殺死了朝廷的官兵,舉起了反秦的大旗。陳勝率先起義後,全國各地響應他的英雄人物層出不窮。劉邦、項羽、英布、彭越等人相繼起義,反秦鬥爭達到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但是,在其他起義隊伍逐漸壯大的時候,最先起義的陳勝卻陷入到了秦軍的重重圍困之中。
  • 陳勝起義:豪情萬丈的陳勝終究沒能突破小農意識的天花板
    1: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打響反秦第一槍自古以來史學界公認陳勝就是一個低層出身的農民,但是近些年來網絡上有一股風不斷鼓吹陳勝是名門之後。他們的觀點很是新奇,他們認為陳勝是地方豪強,不然不可能當上屯長。但事實上屯長在秦國也不是什麼大官,秦國五十人設立一屯長,說穿了屯長也不過是一個低級軍官。如果陳勝真的是一個豪強地主,那還會是一個小小的屯長嗎?當時陳勝跟著900多人去漁陽服役,這900人中少說也有十幾個屯長,陳勝的身份在這裡真的不突出。
  • 陳勝吳廣起義背後有什麼蹊蹺?
    項羽作為抗秦名將項燕之孫,名門之後,項家在楚地根深葉茂,盤根錯節,廣有威望,與各大豪門望族交好,項梁老成持重,項羽孔武有力,生有異相,胸懷大志,簡直就是天底下最適合反秦的人選。因此被反秦的黃老之士們一致認定,輔佐項氏集團反秦,成事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光看好還不行,還得項氏集團證明自己有這個實力,值得輔佐才行。
  •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吳廣為何死於部下和車夫之手?兇手結局也不好
    陳勝吳廣起義地址一、吳廣之死我們課本上所學的陳勝吳廣起義,只是一個開端,那也僅僅只是故事的開始。秦將章邯田臧的行為,陳勝的獎賞,使吳廣的死亡蒙上了一層面紗。為何陳勝獎賞田臧,也成了解開吳廣死亡之謎的關鍵。
  • 陳勝吳廣一起起義,為什麼陳勝稱王,吳廣卻被同事殺害呢?
    最終,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掀開了打擊暴秦的序幕。 關於陳勝吳廣的這次起義,司馬遷是極為推崇的。史記中的世家一般都是記載諸侯的,陳勝吳廣因為首次反秦,於是被司馬遷載入世家。而在《史記·陳涉世家》中,司馬遷更是稱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 劉邦贏天下,陳勝卻早亡的真正原因:得兄弟者得天下!
    比如,我們說到劉邦時,會自然想到蕭何樊噲曹參夏侯嬰等;說到朱元璋時,會自然想到徐達常遇春胡大海沐英等;說到劉備時,會自然想到關羽張飛趙雲等;縱便是孤傲的項羽,手下還有英布季布龍且鍾離昧等一幹強將;唯獨說到陳勝時,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到吳廣一人而已。
  • 陳勝起義深得民心,原本勢頭很好,為何最後卻被車夫給殺了?
    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長廊裡,農民起義很多,黃巢起義,太平天國起義,這裡我們要說一說陳勝吳廣起義,歷史教科書上給這次起義也冠上正義之師的名目,可見它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得到了歷史的認可,可是作為領袖的陳勝卻在當初慘遭眾叛親離,一代英雄竟然被一個小車夫殺害,落得一個悲慘下場,我們來看看這事怎麼回事
  • 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陳勝,雖志向遠大,卻遠遠不夠做一個帝王
    陳勝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為了餬口去做長工,但是他骨子裡是一個不甘平凡和奴役的人,休息時就對同伴說:"以後如果有誰富貴了,可別忘了一塊吃苦受累的窮兄弟"。結果大夥都笑話陳勝異想天開,都是一群賣苦力的人哪有什麼富貴,陳勝長嘆一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勝這話的意思是:目光短淺的人,怎麼能知道有遠大抱負的人的志向呢?
  • 聲勢浩大,一度打到秦國無還手之力的陳勝吳廣起義為何失敗
    張楚政權的建立無疑向一面大旗一樣,各地民眾紛紛效仿陳勝吳廣,以張楚軍之名起事,響應著陳勝的號召。在農民革命洪流的推動下,一些貴族殘餘勢力也紛紛收羅舊部,起兵反秦。此時的陳勝吳廣感受到了權力的誘惑,開始端起「王」的架子,疏遠基層民眾的力量。
  • 陳勝吳廣起義後,殷通勸說項梁造反,為何反被項梁殺死?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讓六國野心家看到了機會,紛紛起兵響應,一時之間大江南北硝煙四起。其中,身為會稽郡守的殷通也蠢蠢欲動。《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
  • 為什麼陳勝的張楚政權只存在了六個月
    於是,兩人琢磨著出個計謀,利用迷信鬼怪之事煽動勞工情緒,為自己稱王起義作輿論準備,隨後吳廣假裝醉酒羞辱軍官,陳勝在軍官失控時配合吳廣拔刀刺殺軍官。兩人開了個頭,其他勞工紛紛揭竿而起,響應陳勝的起義。就這樣,大楚興,陳勝王。公元前209年,「張楚」政權誕生了。
  • 陳勝起義失敗的根源,取信於民眾,卻失信於民眾
    陳勝,字涉,秦末陽城(今河南商水)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年少的陳勝是秦帝國統治下最基層的農民,當時整個社會階級矛盾嚴重,陳勝雖是一介布衣,但他不甘心受人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