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武林路女裝街租金高生意淡 30多家店鋪已關門

2021-01-11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8月01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曹婷婷)「再過幾個月這家店就要關了,老闆在商場也有店,我準備到那個店裡上班了。」小路在杭州武林路一家服裝店工作了3年,老闆做的是年輕人的服裝,風格偏可愛,進入2014年,小路明顯感覺生意慢慢淡了下來,「我們的單品基本千元以內,前些年一個月能做10多萬元,現在差不多降了一半,各類成本一攤,老闆覺得維持下去意義不大,就索性不開了。」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看到,店鋪雖依然營業,但門口寫著「出租」兩字,這樣情形在這條街上並不鮮見。這條大名鼎鼎的女裝街,似乎遠不如當初的繁榮,關門出租清倉不時可見。像城市名片般存在的它,轉型也許是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了。

  黃金時期一鋪難求,如今——

  30多家關店,10多家想轉讓

  本周一大熱天的中午,記者沿武林路從北向南細數,結果發現,雖然營業但門口掛著「出租」、「轉讓」字樣的店有10多家,而關門的有30多家。特別是昌化路附近,沿街一排11個店鋪有4個是關著的,安吉路邊上以及江山弄對面也有連續4家店鋪關門的情形。有些店玻璃上還留著「2014新款到店」的字樣,看起來關門沒多久。

  「4年前,我在武林路開第二家店。當時受之前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正好放出幾個空鋪,我趕緊拿下來了。第一家生意不錯,所以我不是特別擔心。」三十出頭的小胡很愛打扮,喜歡每天給自己做一套完整造型,並把開店作為少女時期的夢想堅持到現在。因此,她的店一直以老闆善於搭配吸引一大批老客。

  「開第二家也不是心血來潮,關注了好久。在武林路特別紅火的時候,你根本找不到空的鋪子,偶爾有一間,還得靠砸錢和別人搶。但現在不一樣了,看看我的第一家店就知道了。」

  小胡的第一家店並不臨街,開了7年,今年9月合同到期,也到了散場的時候。

  「店鋪清倉,全場5折」,這家店外白色牆紅底黃字的海報很醒目。店鋪裡,記者看不到幾年前幾位店員談笑風生、客人挑選試衣的熱鬧景象,只有一個店員和記者、一個客人。店員淡淡地對記者說:「再一個多月就關門了。」

  生意難做租金高

  「日子不那麼好過了」

  「租金太高,生意做不下去了。」電話另一頭,是三十出頭的老闆小盧。他開在武林路上的潮牌店2011年開張,當時一籤籤了5年,但如今他準備提前撤走,「幸好房東還算好說話,讓我早些通知他就行,沒有提及違約金。」

  30平方米的店鋪一年租金32萬(上一任租戶年租金為22萬,漲了10萬),剛開業時一個月銷售能做10多萬元,能承受,但如今即使租金不漲,小盧也吃不消了。「現在逛街的人少了很多,一個月只能做六七萬元了。店員4人,月薪3000元左右,每年還遞增。兩廂一擠壓,實在看不到這家店的前景了。」

  同樣地,小胡關店的最直接原因也是租金:「9月到期後房東提出漲價,我就索性不做了。兩年前就想撤出,當時有一些老客來挽留,因為她們都喜歡我們店的氛圍,就堅持下來了。年輕時候有夢想支撐,如今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武林路上最早的一批店鋪可追溯到1995年左右,比如威芸的老店。它也見證了多年來周邊店鋪的興衰。「1995年、1996年時,旁邊一個16平方米的店年租金兩三萬元,2000年開始漲,2002年時差不多要5萬多了(10元/1平方米·1天),之後5年漲得飛快,從12元、16元到30元往上翻,2007年時年租金奔20萬元去了,去年到25萬元,今年剛做了下調到20萬左右。」店鋪老闆告訴記者,「我自己另一家店大約80平方米,年租金60多萬元,當時是3年一籤,差不多從2005年的10多萬元,變成20多萬元、40多萬元直到現在的60多萬元。去年有些店開始下調租金,因為房東們意識到租不出去更麻煩。」

  一位專注做O2O網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發展需要,他一直關注武林路的店鋪。「2010~2013年是武林路店鋪租金巔峰期,當時普遍在每年每平方米11000~12000元甚至更高,2013年明顯回落,現在七八千元可能夠了。」他說。

  個性店少,價格便宜也無法抗衡電商

  女裝一條街期待轉身

  「本店轉讓,全場50元起。」武林路上很有名的「地中海」也準備關門了,不少老客一邊淘貨一邊惋惜。記者在幾家老店中看到,比起六七年前剛開店時,其服裝價格在下調。「但這樣依然抵抗不了電商的衝擊,很多人奔向網購。」小胡很無奈地對我說。

  曾經,逛街是多少女孩的愛好,但現在坐在電腦前動動滑鼠就能帶來視覺享受,消費習慣的改變是很大的原因。同時逛街越來越需要氛圍支持。一位同時在購物中心有店的老闆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為什麼決定撤出武林路:「現在Shopping Mall環境好,有吃有玩,最重要的是停車也方便。這裡停車太不方便了。另外,前幾年以本地女裝為代表的品牌店大批加入,武林路的個性已幾乎被磨平。沒有獨特之處,怎麼吸引顧客?」一位正在逛店的女孩告訴記者:「我家門口就有秋水伊人這樣的品牌店,平時不會特意跑來買,逛這裡主要是衝著幾家個性店來的。」

  有不少個性店老闆對「品牌店」頗有微詞,在他們眼裡,似乎正是財大氣粗的它們抬高了整條街的租金,同時「嚇跑」了不少個性小店,但如今品牌店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某知名女裝品牌曾因房東提價撤出,幾個月後房東未能租出,又降租請它回來開店。

  其實在國內,類似傳統商業街都歷經這樣的變革,比如上海的長樂路,也從旺鋪變成空鋪,再慢慢摸索轉型。「包括租金問題,這都是由市場決定的。但如今不少房東意識到問題,降租是未來的趨勢。」錢江晚報記者從武林街管委會了解到,街區轉型、提升體驗的相關舉措正在實施中,比如武林路wifi一條街已經開通,整條武林路上都可以享受;他們正在與阿里合作建立一個O2O平臺,街上7成商家會進入平臺。

  「我幾個月前租下80平方米的新店,租金7000多元/平方米·年,比以前便宜了。」奢侈品二手寄賣店巴黎站在武林路開了分店,同為奢侈品寄賣的翼管家也在武林鞋城邊上落腳。比起以往杭派女裝雲集,武林路如今更需要豐富而有特色的店鋪加入,比如皇后公園一帶的明星潮牌店和特色餐飲店,來改變目前低迷的人氣。

  杭州武林路

  店鋪租金

  變化

  中原房產馬愛萍曾對武林路店鋪的租金均價做過統計,每平方米的日租金為:

  2004~2005年:

  10.4~15.5元

  2006~2008年:

  16~21元

  2009~2011年:

  21~24.4元

  2012年以來:

  20~28元

  目前有些高租金的店鋪也是多年前租下的,如今轉手的明顯下調了。

相關焦點

  • 杭派女裝浪漫一身再關一店 已全面退出杭州市場
    對於70、80後的杭州人,尤其是杭州女人,「浪漫一身」是她們繞不開的青春記憶。杭州環城北路浪漫一身旗艦店已關閉大半年。白色的店鋪門頭,RMEO的logo還掛在上面,但是店裡已經樓去人空。不僅僅是店鋪室內設計上牛。
  • 杭城美食街「冷熱不均」 臺灣美食街一半店鋪鐵將軍把門
    作為杭城第一條打臺灣牌的美食街,2012年底剛開街時,聚集了不少人氣,但如今卻冷冷清清,鮮有食客光顧。400多米長的一條街,有10多家餐館,一半已經關門歇業。  晚上6點,正是吃晚飯的時候,記者來到美食街,街頭一家主打魚頭煲的餐館正新店開張,生意看上去還不錯,但越往裡走越是蕭條。
  • 深圳坂田市場:整條街關門倒閉,實體店已經蕭條到這個地步了
    深圳坂田市場是坂田最繁華的地方,但是最近小編去玩卻發現,一整條街都寫上了「拆"字,整條街的店鋪也都關門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步行街兩旁都停滿了車,並且店鋪很多都關門了,還看到有一棟正在裝修的房子,裝修的建築材料直接就堆放在路上,步行街已經不再是步行街,感覺更像個停車場。還有一條街,以前非常的熱鬧,人也非常的多,生意也很好,現在為了城市更新整條街都要拆了重建,店鋪直接關門了。整條街的店鋪都被封住了並且打上了拆遷的字,過不了多久,這裡都要拆完重新修建。
  • 這條街的商鋪月租金過萬,開張率90%,電商那麼火,他們為什麼還開...
    「一邊做生意,一邊看網課,客人們都很理解,我們還在店裡參加過『雲考試』。」小林介紹,圓圓臉女孩是她的同班室友,兩人之前一同去泰國進貨,一同在線上運營。圓圓臉比她早一個月開店,開在江蘇,這次為了幫她,丟下自己的新店大老遠跑到杭州。正說著,店裡客人多了起來,小林忙著招呼客人,圓圓臉接過話頭:「一開始是小林先喜歡古著,後來把我也帶進坑。
  • 玩轉杭州武林路:從煙火到精彩,從川味火鍋到大飽眼福
    要說到網紅餐廳,武林路一帶最多了。在以前,以杭派女裝出名的武林路,如今算是網紅一條街,集各種潮牌店、網紅餐飲店、古著店。加上最近的地攤經濟復甦,又帶動了熱熱鬧鬧的武林夜市,小吃、手辦、美甲……從結束工作的18點到22點回家,我跟小夥伴都能把自已安排得滿滿當當。
  • 福利互動|杭州的路名原來還有這麼多學問?
    作為千年文化古城,杭州市區內道路縱橫,街巷網布,現存一千多條街巷。這些街巷在命名上又各具特色,與杭州的地理環境、歷史古蹟、人物典故、風土人情,以及政治經濟等情況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扒一扒杭州那些路名背後的故事。
  •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杭海路四季青商圈豐收季,打造服裝產業新高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胡天立 攝/潘騏 通訊員/朱俐「中國服裝第一街」稱號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授予。秋高氣爽,杭城開啟時尚新篇章。所謂金九銀十,在一年一度的秋冬銷售旺季來臨之際,被譽為「中國服裝第一街」的杭海路四季青商圈,已進入緊鑼密鼓的「戰鬥狀態」。對於杭海路四季青人而言,今年秋天的營銷無疑有著特殊而決定性的意義。
  • 李亞鵬新店生意慘澹,謝霆鋒2億購店鋪租金猛跌
    02在與王菲離婚後,李亞鵬專心經營生意,或許是因缺乏一些經驗,他的創業也是接連已失敗收場。早年,李亞鵬斥巨資投資文化地產,35億的雪山藝術小鎮,因運營不利,產值下降負債纍纍,最終轉讓股份收場。據了解,李亞鵬由原來的4家公司到現在只有1家註冊僅有10萬的小公司還在正常運營。
  • 香港暴力示威衝擊各區經濟 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社會暴力事件遍布港九新界,相關地區的店鋪無法開門做生意閉門大吉,令這段時間「吉鋪」(店鋪轉讓)湧現。
  • 杭州五大特色商業街推薦
    那我會告訴你,杭州的購物很有特色,著名的不是那些燈光璀璨,一層層不同格局的百貨商場和大型購物中心,而是一條條風格獨特的特色商業街。武林路上,盡展女性的柔情,靚麗的服飾讓人眼花奪目,總想挑上幾件愛不釋手的寶貝。清河坊裡,雲集杭州傳統特色,多家百年老字號店商品琳琅滿目。小編特地整理了杭州五大特色商業街,一起來看看吧!
  • 深圳萬象城最大主力店昨夜關門停業!
    從現場看到,芮歐百貨負一樓已於去年關門,處於圍擋狀態。一樓剩下最多的是美妝櫃位,顧客不多,可以看到,一些櫃位的員工聚在一起。同時,部分櫃位已處於封閉圍擋狀態。此外,對於地產商來說,會更加注重租金收益,而近些年常聽說百貨店關門的消息,地產商選擇撤掉百貨店也屬於正常現象。
  • 杭州五大必去購物地點
    杭州就是其中之一。杭州除了風景優美外,多個購物商圈也為人津津樂道。國內,北上廣和香港是公認的購物天地。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後起之秀也慢慢崛起,聲勢直逼四大一線城市。杭州就是其中之一。杭州除了風景優美外,多個購物商圈也為人津津樂道。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杭城的五大購物街吧!
  • 香港街鋪大量空置,清倉大賣場頻現,有人覺得還挺好…
    一些實力雄厚的品牌還在苦苦支撐,但是不少店鋪已經停業甚至倒閉,街頭一時而且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一邊是各種奢侈品店、一邊是賣雜貨的大賣場。圖:中新社銅鑼灣希慎道一帶名店依然林立;租金貴絕全球的羅素街,鐘錶、珠寶店也並無倒閉,整條街道只有兩間鋪位空著。銅鑼灣希慎道一帶。但是另一側的駱克道及謝斐道就不一樣了,出現逾30間空鋪。
  • 杭州這裡聚集了8000多家工廠店!女裝只要一折
    要知道,現如今廠家們已從幕後走上前臺,在工廠裡或者附近街上開店,搞起零售業務。 在工廠店買衣服,不僅貨色全、款式新,還有你想不到的超低折扣。 比如,人氣比較旺的三鑫工業園,您可以坐杭州地鐵1號線到翁梅站,步行10分鐘就到。
  • 香港租金究竟多貴?周星馳3000萬買的店鋪,連撞球桌都放不下!
    不過香港的陸地面積不大,僅一千多平方公裡,但香港人口數量卻很多,香港有750萬左右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去了香港還發現他們的街道很窄,街邊基本很少有大商鋪,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香港租金太貴了,人口密度高加上經濟的繁榮發達,致使香港的房租不斷飆升,那麼香港的商鋪租金到底有多貴呢?
  • 疫情之下,他們採訪了30家實體店,結果……
    水木然  02-03 20:54暢銷書作家  內容來源:新商網  租金、人工、庫存、貸款……  這場疫情之下的馬拉松還沒能看到終點  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1月31日接受投中網專訪時表示,西貝全國60多個城市400多家西貝莜麵村堂食業務基本都已暫停,只保留100
  • 西安四府街多家店鋪門頭變黑白 商戶表示不吉利施工單位已拆除整改
    華商網訊 記者(張丹 劉超)原本紅底白字的門頭一夜之間變成黑底白字,這讓西安市蓮湖區四府街上的多家商戶很接受不了。在他們看來,這樣一個門面很影響生意,更讓人瘮的慌。目前經過媒體關注,四府街上的黑底白字招牌,已進行拆除整改。
  • 親歷|「強一線」城市杭州的租房市場:房東主動降價,租金已跌回三年...
    近日,一條「杭州人口持續流入,租金卻持續下跌」的消息在社交媒體瘋傳,引得很多人詫異不已。根據杭州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的數據,今年11月杭州房租水平(57.22元/㎡/月)最為接近的是2017年9月(56.27元/㎡/月),也就是說杭州11月的房租水平確實已跌回3年前。
  • 廣州韓餐一條街關店60%!韓國料理為何集體遇困?
    △韓餐一條街。紅餐網攝紅餐網(ID:hongcan18)走訪發現,在不到1000米的遠景路,高峰期曾分布大大小小近100家韓餐館,如今卻僅剩下30多家,數量銳減了六成。而兩年前,據當時媒體報導,以遠景路為中心,招牌使用了朝 鮮語的韓餐館還有88家。而倖存的韓餐館,生意也冷熱不均。金順、全州家、九尾狐、釜山海鷗等老牌韓餐館或連鎖店,生意依然紅火。比如金順炭火烤肉在遠景街有2家店,彼此相隔約200米,但兩家生意都很好,其中2號店座無虛席,門前等位顧客排了一大堆。
  • 韓餐一條街關店60%!韓國料理為何集體遇困?
    小編走訪發現,在不到1000米的遠景路,高峰期曾分布大大小小近100家韓餐館,如今卻僅剩下30多家,數量銳減了六成。10月16日晚上七點多,正是晚餐高峰期,位於三元裡大道和機場路之間、處身棠下村和棠景街道的遠景路韓國商業街,迎來了一天「最熱鬧」的時段。所有店鋪的霓虹招牌齊齊亮起,努力照射出最絢麗的色彩。沿路韓餐館的服務員都嚴陣以待,翹首迎盼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