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的屁股問題

2020-10-05 挪威talk


文 | 挪威

第 338 篇文章


昨天周末,得空去看了電影《八佰》,發現和我看前的預想有很大不同,而我看前的預想,很大一部分,是受了知乎微博一些評論的影響。

比如「屁股歪論」,比如「洗白論」,比如「商女不知亡國恨論」,等等。

總之,給人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歪著屁股昧著良心洗白同時諷刺那些闊人闊太太不只有國的電影。

再加上導演管虎吃飽了撐的去拜訪孫元良的後代秦漢,以及華誼不那麼妥當的宣發,更加坐實了這種特點。

所以一開始進電影院時,是懷著失望心態。

看了之後才發現,電影拍的,和網上傳的,截然不同,甚至完全是兩碼事。


以下有部分劇透。

觀影前:我以為《八佰》的屁股,如流傳所言,就是歪的。整部電影就是用來洗白的。

觀影后:《八佰》根本沒有屁股,只是四行倉庫的戰鬥主體確實是國軍,所以拍了國軍。


如果《八佰》非要有屁股的話,不能是國軍,而是國人,是被卷進去那場戰鬥中的中國人,無論是河這邊的,還是河那邊的。

國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軍人,守在四行倉庫裡,和日軍殊死搏鬥;一部分是租界裡的闊人闊太太,以及戲班子、妓女、混混等租界的底層小人物。

電影一開始,軍人亦怕死,一大幫逃兵壓根沒想過抗日,也不覺得抗日和自己有什麼關係,整天琢磨的就是怎麼逃出去。

河那邊,租界裡的國人,那些闊人闊太太,那些底層小人物,該打麻將打麻將,該唱戲唱戲,該飆歌飆歌。

中國記者以向日本人出賣情報換取報酬,對兩個外國人打賭「日軍3小時內必破四行倉庫」也不在意,鏡頭特意在一沓錢上晃過去。所有人都只在乎自己的生活。

電影結尾,怕死的逃兵拿起了槍,愣頭青一樣的端午(歐豪)操著槍站在天台對著日軍的飛機狂射,戰鬥結束後才意識到自己被子彈擊中了;

油滑的老鐵(姜武)從頭到尾都像烏龜一樣縮著,被罵「瓜慫」也不在意,最後獨自一人上了樓頂,操著高射炮掩護部隊撤退。

租界裡的國人,也不覺得這場戰鬥和自己沒有關係:

賭場混混一開始想著的是,要不要撤退,怎麼才能保下生意,後來豁出命把電話線送到了對面倉庫;

賭場老大把封藏的嗎啡全部拿出來,給逃過來的士兵用。嗎啡原先是被鎖在柜子裡的,老大直接操起斧子把柜子給砍了。之前藏得多瓷實,拿出來時就有多悲壯。

還有很多這樣的鏡頭,這樣的轉變。

八百人之所以是《八佰》,加了個人字旁,整部電影的重頭戲,確實都在人。

由分散到團結,由懦弱到勇敢,由人性的幽暗到綻放著光輝,由事不關己到意識到我們是同一族群,我們腳下的土地是共同的家園。

這是一種超越了「屁股」的樸素愛國,它的對象不是某個特定人群,就是中國人;國家在這裡也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腳下的土地被佔了,身邊的親人被殺了,老婆被強姦了,好好的日子全沒了,現在槍頭逼到你額頭上,你打不打?當然打。

你還能退嗎?你不能退。退無可退,無路可退。

所以杜淳演的謝晉元說要用這場戰鬥喚醒四萬萬國人。

這種樸素的愛國,不僅適用於四行倉庫戰鬥,適用於發生在那個年代的每一場抗日戰鬥,國與家血脈相連,國破家亡,所以必須挺起胸膛拿起槍。

觀影前:我以為這場電影的重頭戲應該是孫元良等腐敗無能的精英高層,至少也要有相當一部分戲份。

觀影后:整部電影裡,孫元良根本沒有出現。這部電影的主體,從戰爭角度看,是一群在報戰損時只會用一串數字代替的底層士兵,是那個混亂時代下像難民一樣活著的普通中國人。

沒有浪費鏡頭在上層的政治面,都是小人物的懦弱、憤怒、掙扎、蛻變,到最後報團取暖。

這是本片彌足珍貴的地方,但也是缺點所在。

小人物的視死如歸當然偉大,但如果能花一些鏡頭在當時國軍高層的腐敗無能、組織潰散上面,故事會更飽滿,也會更貼近史實,畢竟你拍戰爭片,離不開政治。

政治無能,戰爭就只能是場悲劇。

小人物的偉大,尤為悲壯,因為此刻,他們就只是棋子,捨生取義某種程度上就是自我感動。

駐守四行倉庫的守軍是孫元良麾下,孫元良是個什麼人呢?

人稱民國第一逃跑將軍,以至於南京戰役結束時,孫元良麾下的旅長要求槍斃他,被自己的屬下要求槍斃,他可能是第一人。


觀影前:我以為這部電影就是渲染「商女不知亡國恨」的。

觀影后:這部電影特別好的表現了真實人性,人的貪生怕死、懦弱、求生欲、精緻的利己都淋漓盡致,在租界的富人區有,在四行倉庫的士兵中也有。

而最重要的是,這些人性的幽暗,後來,在一場場戰鬥中,在一條條人命中,慢慢變成了光輝的一面,變成了勇敢、無所畏懼、捨生取義、家國至上。

難能可貴的是,電影緩慢地呈現了這個過程,這才應該是真實的。

人性偉岸不是灑雞血,從貪生怕死到捨生取義,這是用子彈餵出來的,用鮮血餵出來的,用身邊一個個兄弟倒下餵出來的。


然後你才會拿起槍和對面拼命,這個過程,極為痛苦。

所以這部電影,本身並不批判貪生怕死,也沒有嘲諷河對岸那邊的人「不知亡國恨」,它包容著人性幽暗軟弱的一面。

有些人被喚醒了,電影即將末尾,租界區組織捐款,一位混血女性都熱血騰騰地把錢砸了出來,更不用講其它國人了。

有些人沒有被喚醒。「老算盤」(張譯)懦弱得很徹底,一直懦弱到電影結尾,除了眼睛裡閃出一道光,也沒有他捨生取義的鏡頭(可能後來去救人了),但你又不能罵他,槍斃他。

他是一個文職,沒有拿過搶,有著極強的求生欲,不想死,談了親事,連老婆都沒見過,你怎麼能忍心罵這樣一個人不去以死赴國。

電影在講人性光輝的一面,也同樣包容著人性軟弱的一面,它並沒有製造對立,那些無法拿上檯面的情緒,都被處理得很合理。

所以真實,很真實。

寫在最後:

這確實是一部好電影,但也確實略顯單薄,不豐滿。

我能很明顯地感覺到導演的主線:四行倉庫是種子,血液與子彈是料,最終目的是喚醒國人,所以小人物以身赴國,壯烈而偉大,國人緩緩覺醒。

但整部電影就只強調了偉大,甚至有點過度煽情的味道,而忽視這場戰鬥偉大背後的本質,那就是悲壯。

悲壯在於他們想打,而他們的上峰想和;悲壯在於他們用身體綁著炸彈去炸日本人,但上峰是把這些當成表演呈現給外國人看的;悲壯在於他們是戰士,但上峰擔心他們再打下去就是添亂。

最悲壯的是,有些人已經沒有退路了,但那些有退路的人,卻從不回頭看看。END


*我們的公眾號:挪威TALK

*我們的微博:@愛新覺挪威 @許天大詩人

相關焦點

  • 盯著《八佰》的屁股,沒必要
    今天要承認的是,《八佰》好,但不夠好,前幾天怕劇透沒細講,今天展開聊聊。首先是結構上的問題。前半部分與後半部分護旗開始幾乎是割裂的。這些問題,令《八佰》不及預期,也不夠好。但瑕不掩瑜,按照現代影視評價的客觀標準來看,哪怕不算上情懷分,7.8的豆瓣評分,基本合適。02然後是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八佰》在洗白嗎?在這裡,洗白無非兩層含義。
  • 盯著《八佰》的屁股,沒必要
    今天要承認的是,《八佰》好,但不夠好,前幾天怕劇透沒細講,今天展開聊聊。首先是結構上的問題。前半部分與後半部分護旗開始幾乎是割裂的。從抵抗,到護旗,到撤退,這三部分沒有被注入太多的順滑劑。這些問題,令《八佰》不及預期,也不夠好。但瑕不掩瑜,按照現代影視評價的客觀標準來看,哪怕不算上情懷分,7.8的豆瓣評分,基本合適。02然後是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八佰》在洗白嗎?
  • 管虎的《八佰》,錯生在一個愛看屁股的時代
    在電影上映前,知乎就展開了熱烈討論,在話題《八佰》下面,無數的高贊在還沒有看過電影,就宣判了管虎的罪狀——屁股歪了。可以說直到那時,人們談起管虎時多是聊他的作品,並沒有人關注管虎的屁股問題。直到《八佰》的出現。
  • 八佰拍的不是「屁股」,是脊梁
    二說,它「洗白」,屁股歪。先擺明態度,看完電影後,Sir對這兩點都不同意。電影,並非100%史實,《八佰》的改編在合理範圍內。而史觀上,《八佰》也沒有美化(看過就知道,裡面根本沒出現孫元良)。具體理由,還有關於這部電影被熱議的細枝末節,Sir後續會用單獨的文章跟進。今天,《八佰》第一篇。
  • 歪屁股的《八佰》,救得了誰?
    但那些上來就抵制八佰的人,又是何居心?八佰,顧名思義,講的是1937年死傷慘重的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一場註定結局悲壯的無畏抵抗戰。還未上映時,就被扣上了「歪屁股」的帽子。
  • 管虎:《八佰》的屁股歪不歪?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那麼在一個月以後的今天,塵埃落定之時,硝煙散盡之日,我們再來看看,《八佰》這部電影屁股到底歪沒歪?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其實歷史上八佰壯士最精彩的其實是四行倉庫戰後之戰。在撤退到租界之後,八佰壯士即被繳械,然後關押在戰俘營裡。期間,因為謝團副不肯跟汪偽合作,而被汪偽收買了叛徒刺死。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租界被日軍攻陷,八佰壯士又被日軍押赴南洋。好不容易等到戰爭結束了,讓人最尷尬的場景發生了,南京國民政府不承認這幫人,以至於倖存下來的百餘人不得不依靠著謝晉元的遺孀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
  • 逐一反駁批《八佰》的「屁股端正者」
    看完《八佰《八佰》是有不少有缺憾的地方,但抱著一種意識形態不放一頓亂噴那就等於電影白看。批評,也要就事論事的批評,它作為電影作品的瑕疵是有目共睹的。​二是人物線太離散,可能是閹割的原因部分角色沒頭沒尾的,《八佰
  • 八佰三問|壹:導演的屁股歪不歪?
    從2017年舉行電影發布會以後,《八佰》就引起我的注意。2018年底,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已經把《八佰》列入必看片單。2019年初,《八佰》進入宣發階段。本來一切都很順利,觀眾的胃口也被成功吊起,坐等電影上映。
  • 《八佰》屁股不正?先看電影再雲點評
    很顯然,沒有片方願意在行情不穩定的時候上映自己的片子,所以影院復工大部分時間是在重映已經放過的片子,票房當然也不盡人意,哪怕是在周日票房峰值才不到5000萬,直到一部幾經撤檔的片子《八佰》上映,在口碑良好的情況下才讓影院當日票房峰值衝上一億,但是《八佰》的上映是受到過很多爭議的。
  • 他為《八佰》「獻身」,卻被觀眾遺忘,滿背傷痕出境只被記住屁股
    直到他出現在了電影《八佰》當中。確實是這樣的一件事,電影《八佰》現如今票房已經突破22億。可觀眾問的最多的一件事還是「電影裡還有俞灝明」。相信看過八佰的網友們對戰士排隊洗澡這一段記憶深刻。而是屁股,因為他是這場戲中鏡頭最長的演員。俞灝明說過「《八佰》這部電影是一個演員從業路上的重要裡程碑!
  • 《八佰》到底哪裡賣國了?
    緊急撤檔對電影來說當然不算好事,但對《八佰》來說,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宣傳了。《八佰》為什麼會被突然取消放映,它的政治尺度有多大?什麼時候能定檔?我們還能看到160min的《八佰》嗎?在《八佰》「消失」的那些日子裡,關於它的討論和猜測從沒有停止過。《八佰》是一部註定充滿爭議的作品。
  • 《八佰》是一部洗白孫元良的電影嗎?
    (為了說明白問題,以下有輕微劇透)1,《八佰》真洗白孫元良了?事實是,沒有。電影的第一場戲,講的是湖北馳援上海的部隊到了上海郊區,結果發現傳說中的大城市,就像個雜草叢生的荒原。這一切,只要你看過電影,就能很容易得出結論,不會再糾結這到底是洗白還是抹黑的問題。2,《八佰》美化國民黨了嗎?關於《八佰》另一個很激烈的爭議,是《八佰》傳達出的對國民黨的態度。
  • 八佰口碑兩極分化,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八佰自點映以來就爭議不斷,在知乎豆瓣上更是口碑嚴重兩極分化。說它好的人把它誇到天上,在拉踩一波戰狼,說他差的連著歷史政治等問題把它罵的一文不值。我自己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也閱讀了大量跟這部電影有關的影評。首先需要肯定的是,這部電影的視覺節奏,場面調度,剪輯等確實屬於上乘,比如白馬,老鼠,戲臺這些意向大大增加了這部電影的餘味和藝術效果,可見製作人的確是用了心的。
  • 《八佰》的問題在於,不合常理的情節太多了
    備受矚目的《八佰》去年曾遭遇撤檔風波,讓人想不到的是,今年它得以重見天日,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它上映之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一些觀眾對影片持支持和表揚的態度,認為《八佰》拍出了國際大片風範,攝影、配樂、場景均是一流水準,最重要的是,他們被感動了,看哭了。
  • 《八佰》真有那麼爛嗎?
    可是,《八佰》真的如同一件華袍,上面沾滿蝨子嗎?「屁股」歪不歪《八佰》到底是不是愛國題材影片?早在《八佰》上映前,「屁股論」就甚囂塵上。說《八佰》「屁股歪」的人,出發點正是影片過於吸引眼球的「取材」——國民黨正面戰場。駐守四行倉庫的400守軍,番號是「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一營」。彼時,正面戰場全線失利,大軍西撤,524團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帶領一營進入四行倉庫,斷後掩護。為了迷惑日軍,也為了提振士氣,他們自稱有「八百」。
  • 《八佰》:烈酒澆喉
    八佰》剛點映第一天,我就去看過了。有人說它不符合歷史,就有人說藝術本來就不是還原歷史,有人說它屁股不正,為罪人洗地,就有人說它基本沒涉及到孫元良,人家拍的是脊梁,不是拍屁股。也有一些圍繞電影本身的評論,分析得頭頭是道,哪裡好,哪裡不好,群像塑造得怎麼樣,人物的轉變合不合理。不僅僅是網上專門寫評論的,我身邊很多朋友,也是這麼點評這部電影的。
  • 《八佰》:票房還是能說明問題的
    2020-11-16 17:58:30 來源: 春卷 舉報   《八佰
  • 管虎的《八佰》,為何會成為他最有爭議的作品?
    可以說直到那時,人們談起管虎時多是聊他的作品,並沒有人關注管虎的屁股問題。直到《八佰》的出現。4「國軍」抗戰的題材,在大陸的輿情中本身就並不討喜,可不可以拍,怎樣拍,都需要仰仗各個時代的政治環境,經常被看做是兩岸關係的晴雨表。
  • 《八佰》的屁股歪嗎?我只看到了家國大義
    經歷了半年的停工和無數次的「影院解禁」謠言,它終於回來了,而《八佰》作為 「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的開路先鋒上映啦,在朋友圈掀起一股熱浪洗白,三觀不正,歪屁股。但我不這麼看,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翻開地圖可見,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是一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樓。
  • 八佰到底怎麼了
    八佰自點映以來就爭議不斷,在知乎豆瓣上更是口碑嚴重兩極分化。說它好的人把它誇到天上,在拉踩一波戰狼,說他差的連著歷史政治等問題把它罵的一文不值。我自己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也閱讀了大量跟這部電影有關的影評。首先需要肯定的是,這部電影的視覺節奏,場面調度,剪輯等確實屬於上乘,比如白馬,老鼠,戲臺這些意向大大增加了這部電影的餘味和藝術效果,可見製作人的確是用了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