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南重北輕」的經濟地理新格局是大趨勢,應該以人民幸福為...

2021-01-13 網易新聞

網易研究局稿件未經同意禁止一切媒體轉載,包括友商。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

作者|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2020年12月29日,2020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接受網易研究局專訪,深入分析了2021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問題,採訪內容整理如下:

經濟發展需順應客觀規律

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口在空間上重新布局的過程,即,經濟地理的再布局。

過去1500年以來,中國的人口最開始集中在中原一帶。古代中國的農業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中上遊,隨著秦漢以來新制度的形成和確立,黃河流域的生產力獲得迅速發展,先後經歷了戰國和漢代兩次農業生產的高潮,鐵犁和牛耕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從生產力布局看,北方的黃河流域一直以來都是魏晉之前古代中國的經濟中心,與生產力布局相適應,古代中國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關中、河南、河北、山東等區域,經濟和人口呈現「北重南輕」的格局。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伴隨著南方長江流域的土地開發、水利設施的修整以及水稻種植技術的成熟,長江以南地區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以宋代為例,南方一年兩熟的水田畝產量約為北方旱地三倍有餘。從生產力布局來看,全國的經濟中心也從黃河流域逐漸轉移到長江以南地區,這一經濟中心的「南移」過程自魏晉南北朝開始發端,隋唐繼續發展,中唐之後開始確立,到宋代最後完成。與生產力布局的「南移」相適應,人口分布稠密區域擴展到長江流域、成都平原,至明代,經濟和人口「南重北輕」的格局基本形成,所謂「湖廣熟、天下足」,長江三角地區、湖廣地區成為人口最為稠密的區域。至清代及近代,隨著近代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總體來看「南重北輕」的經濟和人口格局不斷得到加強。

這是人口流動的基本趨勢,人口永遠在流動,就像氣侯永遠在變化,這是大周期,是基本規律。

同樣在國外,比如德國、英國都有這個規律。經濟地理的格局變化,從大的圖景來講有以下幾點推動因素:

1、交通因素。所以一般沿江沿海經濟發展稍微好一點。

2、市場因素。以德國為例,德國南部更靠近中東歐的市場,所以南部巴伐利亞發展得比較好。

3、資源要素。比如中國東北鞍山當年發展好,就是因為有煤、有鐵礦石。

4、宜居條件。宜居條件非常重要,但談得不夠多。在古代,北方更宜居,因為夏天傳染病比較少,所以大部分朝代建都在北方。但現在有了現代技術,包括抗生素,一般的傳染病都能克服,而且微型傳染源,比如蚊子等,也基本控制住了。另外還有空調。相比之下,北方的宜居性優勢大幅下降。 所以一般北半球國家人口分布的趨勢都是朝南移,比如英國經濟南移,德國往巴伐利亞移,美國南方的德克薩斯州現在也是經濟重鎮。

經濟地理的布局有其客觀規律,如市場、氣侯、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等規律,所以我們的經濟發展要順應這個格局。

城市建設要「以人民為中心」

未來城市投資、城市建設首先要順應百姓遷徙的意願。不能為了某個地區的GDP總量上升,就在這個地方建很多基礎設施,比如公園、廣場,結果沒人去。相反很多地方,老百姓願意去,但又不給土地,住房搞得很貴,公共設施跟不上。一定要貫徹中央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人民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一個人最大的決策就是搬家,政府、社會當然可以引導,但說到底還是個人決策,得順應它。

人口增加會造成房價上漲是最大的誤解

中國經濟格局正在從地方政府競爭資本、競爭項目變成競爭人口——從前認為人口是包袱,人口多了以後養老壓力大;現在認為人口是寶貝。雖然這和我們的政策有關,比如財政轉移支付和人口掛鈎等,但即便不考慮財政因素,人口多了,經濟發展就好辦,產業也好發展。各個地方政府在這方面開始覺醒了。

人口增加會造成房價上漲是最大的誤解。北京房價高的原因中,最根本的一條是部分地區供地不足。可能很多人認為北京房價最貴的地方是CBD,但事實上,CBD的住宅房價不如清華大學旁的五道口,就是因為五道口供地不足。清華大學附近有大量的土地被用來辦公而不是住宅,所以住宅房價貴。究其原因,是因為建辦公樓能獲得更多的GDP——每平方米投資強度高,每平方米稅收高,而建住宅只是一錘子買賣,隨房價上升的增值部分的收益往往是歸房產所有者本人,而不是歸地方政府。這反映的是政府與市場關係必須調整,政府應該幫著整個市場發展,而不是只看財政收入。

地區發展要認清自己的優勢

北京的氣侯條件不是最好的,但它有優勢,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所以京津冀有發展潛力,但不能簡單地把這個潛力和珠三角比較,珠三角有入海口,有市場和很好的氣侯條件。

被公眾熱議的「南盛北衰」現象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可能是兩點:一是氣侯,二是市場(這點未來可能有一定緩解),現在要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國對國外市場依賴度會降低,因此成都、重慶、西安等地以後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問題的核心在於:一要順應老百姓的意願;二要幫助人口流出地區有更好的發展。我認為,經過五至十年的努力,我們應該能夠打造出一個更好的經濟地理新格局。北方有北方的優勢,北方要做得更好。比如,東北不是沒有自己的比較優勢:第一,東北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第二,東北的旅遊資源豐富;第三,更重要的是,東北適合發展裝備製造業、汽車業等不太依賴氣侯的產業。南方要做得更大,通過順應人才流入趨勢,進一步發展經濟。有理由相信,通過經濟地理的充分、有效再布局,中國經濟將能實現人口流出地區和流入地區人均收入同步增長,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總體而言,我們要順應歷史發展趨勢,政策應該積極應對、對衝、引導,而不要逆著趨勢。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以人民的幸福為本,讓流出的人開心,留下的人過得更好,大家都能夠提高收入、提升幸福感,這是關鍵。

網易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網易研究局是網易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網易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精彩推薦】 點擊進入網易研究局·中國版>>

相關焦點

  • 李稻葵:「南重北輕」的經濟地理新格局是大趨勢
    從生產力布局來看,全國的經濟中心也從黃河流域逐漸轉移到長江以南地區,這一經濟中心的「南移」過程自魏晉南北朝開始發端,隋唐繼續發展,中唐之後開始確立,到宋代最後完成。與生產力布局的「南移」相適應,人口分布稠密區域擴展到長江流域、成都平原,至明代,經濟和人口「南重北輕」的格局基本形成,所謂「湖廣熟、天下足」,長江三角地區、湖廣地區成為人口最為稠密的區域。
  • 李稻葵:2021年經濟可能有8%甚至8%以上的增速
    李稻葵,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2021年總體上講經濟形勢可能看起來不錯,8%甚至於8%以上的增長速度,因為2020年的增長速度比較低,所以2021年按照6%的強度去增長,表現出來的增長速度可能是8%。在這個形勢下,我們一定要頭腦清醒,一定要非常非常明確,雙循環這個新格局的根本是什麼?根本就是一定要打造中國經濟內在的增長動力。
  • 李稻葵:從寒冷往暖和的地方走 「北方弱南方強」或是客觀規律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今日對媒體表示,當前正在出現的「北方弱、南方強」這個新的態勢,「恐怕是一個客觀的規律」,「任何像中國這麼一個大的地理環境的國家,都是這麼一個態勢」。「從秦朝統一到改革開放初年,這2000年我們的經濟地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開始的經濟中心在西安,在陝西,在甘肅,秦朝是從甘肅起源的,後來又延續到了河南,後來又延續到了河北、北京這一帶,後來又延續到了南方,南方指的是江南,還不是廣東。這是2000年的變化。」李稻葵說。2000年的尺度有什麼基本的規律?
  • 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重回清華大學全職任教
    據中國網消息,11月27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理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會上表示,我建議應該成立相對獨立的科技金融,或者是數字金融監管機構,為什麼要相對獨立呢?你的人必須要和這些搞數字金融,跑第一線那幫人的能力匹配,不能落後太多。
  • 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將參加2017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頒獎禮 與川...
    「榜樣中國·2017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重量級嘉賓亮相!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確定將參加「榜樣中國·2017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頒獎禮,並發表主題演講。作為國內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教授長期關注經濟改革與發展的研究。
  • 經濟地理丨搭乘商合杭 中東部全方位深層次合作提速
    商合杭高鐵日前全線貫通,豫皖浙三省實現高鐵「無縫對接」,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資源隨之加速流動融合,三省經濟地理格局也正迎來新一輪的重塑。北接中原,縱貫江淮,直通長三角,商合杭高鐵這一中原腹地通往長三角的新通道,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促進中部崛起帶來了更多可能。
  • 李稻葵:華為事件不影響大格局 「多事之秋」到此為止
    (央視財經 記者趙媛媛)今天上午,2018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正式召開,在「經濟學家看經濟」分論壇上,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郝福滿、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常務副理事長王靈桂探討當前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對2019年的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進行展望
  • 《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對話李稻葵
    2020年新版的《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依然聚焦社會熱點,遍訪重量級嘉賓,楊瀾作為該節目的領軍人物繼續帶領團隊「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經濟陷入停擺,在人們對經濟形勢感到恐慌的時候,有一位經濟學家形象地比喻說,經濟的運行就像是走夜路一樣,只要能夠清楚地告訴大家,天亮之後的路是怎樣的,再長的黑夜都可以順利度過。
  • 杜大偉對話李稻葵:川普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中美貿易,而是國家...
    【6月1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Freeman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對話美國布魯斯金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從中美經濟關係談到美國國內政治。李稻葵教授對川普時期的關係保持樂觀態度,但杜大偉教授似乎並不那麼認為,他們各自的依據是什麼?中美關係未來會如何發展?國際局勢動蕩,國內危機四伏,對川普來說,他面臨的最大問題又是什麼?
  • 黃益平:以金融改革、開放與創新支持經濟發展新格局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徐兵 丁倩 文 朱哲 攝影)「當下我們為什麼要討論經濟發展新格局?簡單地說,是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和第二個百年目標所面臨的的挑戰大不一樣了。過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新階段將失去效力,下一步需要的是改革、開放和創新。」
  • 【智庫思享】 從三方面打造中長期經濟增長新動力
    ACCEPT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曹靜、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馮煦明應邀出席。
  • 拉丁美洲經濟地理之極簡況——全球最富饒,沒有之一
    美洲起初並不為人所知,後來被為西班牙皇室效力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並誤認為是印度。再到後來,以義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的名字命名並沿用至今。在自然地理上,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有時也被分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然而,在政治地理上則把墨西哥以北的地方稱為北美地區,墨西哥以南的美洲統稱為拉丁美洲,今天我們講講拉丁美洲的經濟地理簡況。
  • 美術研究|南宗以柔取韻,重於用筆;北宗以剛取勢,重於用墨!
    北宗則李思訓父子著色山水,……南宗則王摩詰始用渲染,一變勾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關、董、巨……」[6]從董的口吻裡,感覺到有崇南貶北的傾向,並且是以繪畫的風格圖式來區分南北的。當然,此說並未從地貌特點和作者籍貫角度入手,而是從文人畫和作家畫視點辨析,這種稍顯偏頗的觀點曾經影響深遠。
  • 民生實事為人民 南京火車站北廣場五座公廁展新顏
    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但當記者於近日來到南京站北廣場,參觀了已經開放的廣場西公廁和即將開放的廣場東公廁後,才知道孫建寧之前的表態並非妄言。北廣場東公廁由原來的二類公廁改造提升為一類A級,西公廁由原二類升級為一類B級,負一層轉換大廳公廁由原二類升級為一類C級、負一層計程車道公廁由原三類升級為二類、神武路公廁由原三類升級為二類。
  • 「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 濟南釋義城市發展新格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苑文颯 濟南報導1月12日,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上審查、批准《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綱要》,濟南將構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著眼促進全域資源合理布局、科學配置,強化市級統籌,完善協調機制,突出抓好重點載體建設,促進錯位特色發展,加快形成更加有效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內涵式發展。
  • 跨過落基山、遙望大平原,北美地區經濟地理之極簡況
    上一期我們講了歐洲的經濟地理簡況,歐洲雖然陸地面積不大,但大西洋給歐洲打開了一扇大門,歐洲得以藉助海上通道,從非洲和美洲汲取自然資源發展自己,尤其是得益於自然資源超級豐富的美洲。本期,我們開始講講美洲的經濟地理之極簡況。
  • 我們為什麼要「北改」?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全面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提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十字方針,推動人口經濟空間布局與資源環境稟賦相適應。 十字方針回答了為何要「北改」這一時代命題。
  • 重慶向北向西,樓市卻要一路向南?剛需購房,巴南成首選!
    國家成渝雙城戰略,重慶一路向北20年後,迅速轉身一路向西,西區門戶雙碑橋隧堵成狗,西區忙建橋開隧「抱」北區大腿……不曾想,巴南的龍洲灣早已自己成長起來,巴濱路藉助18號線的規劃和親水半島優勢,各品質樓盤也是亦備受追捧。
  • 一場特殊的婚禮:從北臥到南臥 沒有鮮花沒有宴席卻幸福滿滿
    為了不留遺憾,為了有結婚的儀式感,新郎決定辦一場「從北臥室到南臥室的婚禮」。雖然沒有宴席,沒有鮮花,沒有原定的親友在場,但簡約的婚禮一點也不簡單。一對新人、新郎的父母滿臉喜悅,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從手機裡傳出,新郎的父親念著美好的祝福詞,幸福的笑聲傳遍了整個房間。
  • 新豐吉祥三寶亮相文體廣場,祝福新豐人民吉祥幸福!
    新豐吉祥三寶祝福新豐人民吉祥幸福~ 佛手瓜寶寶 佛手瓜寶寶代表活力四射,取型於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廣東人民最喜愛的土特產」——佛手瓜,象徵著新豐是個福壽連綿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