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時間和世俗阻礙,變得「自由」,又不被誰打擾,無須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的行為,正可謂是平等地賦予現代人的最佳治癒!
上回去個學生的「私廚」,發篇食評,不想炸出個老相識——我高中同屆的王同學。王同學發來一條微信:「別光顧著跟小孩玩了,來見識見識真·私房菜。」
見信愕然。小時候雖然不大熟,但王同學女中豪傑的名號早已如雷貫耳。畢業至今十年未見,只知她投身了奢侈品行業,不知何時做起了飯店掌柜?
想到這裡,叔,又餓了……
不論如何,女俠發來英雄帖,沒有不接的道理,故擇一吉日,攜師母按圖索驥,直奔女俠私廚而去。
私廚位於上海市中心,埋藏在舊法租界的小洋房深處,鬧中取靜,名曰「夕食」。「飧」本是一個字,音同「孫」,意即「夕陽西下時吃的飯」,也就是晚飯,不得不感嘆古人造字的貼切。店如其名,夕食只做晚飯。店裡沒有固定菜單,由女俠根據客人的喜好和忌口提前選定。
小店看不到招牌,有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然而,即使沒有招牌,這店也真是夠好認的……
綠野仙蹤一般的外牆和頗具現代氣息的大玻璃窗,與周邊建築畫風迥異
為時尚早,女俠一邊帶著我們參觀,一邊痛訴她的裝修血淚史。一間食之無肉棄之可惜高不成低不就的老樓,經半年的折騰,效果可以用脫胎換骨、偷梁換柱來形容——毫不誇張,據王女俠自己說,房子除了外殼基本都動過,連天花板高度都重排了。如今的店內裝潢中西合璧,頗具古風而不古板。全店沒有大廳,僅有的30多個座位都在包廂裡。包廂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很好地保護了食客的隱私。王女俠說,客人們為什麼不去吃更高檔的大酒店,卻來這樣的私廚?除了味道和食材,更看重的是不被打擾。所以夕食的環境最適合談不可告人的事情……
一樓是茶室兼酒櫃,女俠在這會見各路英豪。這個店裡每樣東西,包括每一個碗,每一個杯子,都是女俠自己搭配的。
酒柜上是各種世界名酒,價格都比市面上低,甚至有打三折的。「酒賣得這麼便宜,怎麼掙錢呢?」「幹以前的工作有了很多渠道,可以從進口商上遊拿貨,這些酒本就不該那麼貴。」「那不是可以利潤更高嗎,不是說開飯店的主要是靠酒水賺錢嘛~」「因為我自己也喜歡喝酒呀,好喝的就想讓大家都喝得痛快。」女俠說,她們店的酒不論價格高低,品質都是上乘,因為她只把自己看得上的酒放上架子。可惜琴師酒量奇差,沒得機會與女俠痛飲。
會客室角落有個小東西,是俠女的寵物——女俠果然骨骼清奇,愛好也非同一般。小傢伙的圖片盜自女俠的朋友圈。
最大的一間包廂,名曰「牡丹亭」
細長的樓梯,走路時不由得小心翼翼
另一間包廂,中國畫風格的牆壁,配上簡約現代風的桌椅
頂樓是廚房。女俠說,他們的廚房隨時參觀,歡迎參觀。中餐廳當中有膽量開放廚房的,琴師這是第一次看到。菜品都是當天從零開始烹飪,實際上能做到這點的餐廳鳳毛麟角。
下面是正題!
雖然事先溝通過,對菜品已經知道個大概,不過女俠還是很具儀式感地呈上了手寫的菜單。
呃……雖然字寫得比我好很多,還是可以再練練的
什麼?都過去半個月了才寫?拖延症害死人…嗯,太多了,挑幾個印象深的說。
====桂花蜜漬三寶====
頂上有一隻萌萌噠小兔子。聖女果酸甜,黃甜椒香脆。另外還有最適合夏天食用的苦瓜,清熱爽口。汆水恰到好處,口感並未變軟但苦澀味道已經去除大半,配上桂花蜜,苦中帶甘,令人慾罷不能。菜上了不到一半,這盤就被消滅了。嗯,盤子不錯,想起一句詩:清泉石上流。
====松仁金錢菇====
金錢菇其實就是香菇的一個小型化品種。然而這盤金錢菇並沒有香菇特有的那種刺鼻味道,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名狀的醇香氣息。口感嫩滑,一朵下去,每一次呼吸都可以讓人感受到松仁的油脂芳香。
====古法嗆蝦====
盤子很漂亮有木有!
應該就是醉蝦吧,沒有烹飪環節,成敗無非三大要素:食材、醬料、時機。食材:當天從寧波運來的鮮活基圍蝦,肉質緊,個頭不大不小。大了無法入味,小的不知是吃肉還是吃殼。醬料:女俠好酒,用的黃酒自然是上品,酒精中混雜著雜糧風味。配料根據上海人的口味進行了改革,口感鹹中有甜。時機:醉的時間短了肯定不行,不入味,太長也不行,因為液體濃度差的關係,醃製過程中蝦體內的水分會不斷向外滲透,醉得太久會讓蝦肉脫水,影響口感。
那這盤如何呢?浸泡時間夠久,蝦殼容易剝落。一口下去,蝦肉帶著醬汁在唇齒間爆開……這份感覺只可意會。
====一品鮑魚紅燒肉====
拍晚了,鮑魚被吃光了。紅燒肉酥軟,鮑魚Q彈,海鮮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與肥肉中的脂類大分子在長時間烹煮的過程中產生酚類物質,散發出迷人的香氣——好吧琴師不懂化學,關於分子美食學的內容都是瞎說的。
夕食使用的豬肉都來自一個叫「兩頭烏」的品種,因為要達到五層肥瘦均勻相間的效果,每天送來的豬肉中能符合紅燒肉標準的也只有二分之一。
琴師覺著,這道菜的品相一點都不不亞於下面這塊肉。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紅燒肉石
====秘制竹蟶王====
也是寧波來的。女俠頗為得意地說,在上海市面上比這大的活竹蟶是找不著了~蒸的做法是很難把控的,貝類尤其如此。時間短了還沒熟,時間稍微長個半分鐘一分鐘口感就跟橡皮筋似的。
作為在海邊長大的人,琴師從小到大吃的竹蟶不計其數,而這次不論是食材還是技法都是超一流的。蟶肉鮮嫩可口,汁水中帶著新鮮海產特有甘甜氣息。烹飪過程中加了檸檬汁,檸檬酸有效分解了海鮮的腥味,反而給舌頭兩側帶來春天郊野的生氣,令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金包銀炒飯====
是的!象徵發起總攻的戰歌,留給這盤看似最不起眼的炒飯!
一勺入口,那芳香、那青脆、那絲滑在舌尖擴散開來……不,這不是一勺入口,這是一発入魂!
這是女俠親手炒的。
炒飯一定要用豬油,才能有那股香氣,女俠說,青脆是青椒末的味道,絲滑一方面是因為放了碎木耳,一方面是因為蛋。
馬薩卡?難怪有蛋的鮮味,然而為什麼看不出蛋花?
一般人蛋炒飯先放蛋,後放飯,炒出來的叫銀包金,蛋是成形的。我是先放飯和其他配料,最後加入蛋液,因為我自己喜歡溼一點的口感,所以蛋下去翻幾下就起鍋了,還沒全熟。
這裡每天下班都要凌晨一點了呢,可精神還興奮著,睡不著,我就用剩下的邊角料,做個這樣的炒飯,跟男朋友一起吃了。吃出那股特別的鮮味了嗎?是鹹菜。一點點的鹹菜,可以在炒飯中起到提鮮的作用,也是試出來的~
原來如此……這盤炒飯不論食材工序都遠不及其他菜品,然而味道完全不落下風,包裹著蛋液的米粒自口腔經食道進入胃裡,使人內心踏實、溫暖。因為這道菜就誕生在一天的勞累之後,伴隨著一對青年男女度過一天中最溫馨的時刻。
這世界上有為別人做的菜,也有為自己做的菜;有為別人活的人生,也有為自己活的人生。為別人做的菜,酸甜苦辣都由別人的味覺決定,可你永遠無法替代別人的舌頭;為別人活的人生,學歷、工作、教養取決於別人的評判標準,而人便在社會機器中物化。為自己做的菜,蒸煮炒炸追隨本心,可未必能讓別人花錢買單;為自己活的人生,喜怒哀樂從心所欲,但難保不成為他人眼中的另類。而做到極致,做菜和生活都不分為己為人,即便是為自己做的菜,也能喚起食客的共鳴——不負自己,亦不負美食,這大概便是料理的真正奧義吧。
以上。
感謝這對年輕的料理人——王女俠和她帥氣的俄羅斯族男朋友~
我默默看一眼王女俠,每天晚上吃一道「為自己做的菜」,跟學生時代相比確實圓潤了不少……
王女俠親切會見作者併合影
=======我是廣告的分割線=======
夕食最近推出蛋黃酥,歡迎大家搶購!
盒子,都是手摺的
預訂晚餐或購買蛋黃酥,請掃碼加夕食的微信:
憑校友身份騙到了女俠的私人微信,對,就是這頭山魈!
王女俠在法租界,隨時歡迎大家前來暢飲。有酒的時候她是這個畫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