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石龜要供奉

2021-02-18 靈異說書

張老漢是村裡有名的倔老頭,有一次他家的牛跑了,張老漢追著拉住了韁繩,往回拖。那牛犯了犟勁,不肯回去。張老漢也犯了倔,也不讓別人幫忙,一人一牛就站在村口較起勁來。正是晚飯時間,村裡人都端著碗跑出來看張老漢和牛拔河,嘻嘻哈哈看到天都黑了,牛才算低了頭,跟著張老漢回了家。張老漢的兩隻胳膊脫了力,好幾天都抬不起來。村裡人都說這老頭,比牛還倔呢。

這一天,張老漢突然奇想,要在屋子旁邊挖個菜窖。其實家裡有的是地方儲存糧菜,不需要再多個地窖。可張老漢說要挖,他老婆子也勸不動。張老漢也不叫人幫忙,獨自揮著鐵鍬就挖上了。

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張老漢挖到點燈時分,才也挖了一米多深,累得氣喘籲籲,張老漢不服氣,用鐵鍬使勁往下一鏟,「鐺」的一聲,好像挖到了石頭上。張老漢咬牙發力,果真土裡挖出一塊大石頭來。

可看樣子,方方正正的,有鑿過的痕跡,倒像是個石頭匣子。

張老漢抱著石匣子回了屋,在燈底下琢磨了大半夜,居然真讓他給找到了合縫的地方,張老漢又敲又撬,把這石匣子打開了。裡面空空蕩蕩,只有一個石頭刻的烏龜,這烏龜刻的不咋樣,勉強有個龜的樣子而已,龜背上橫七豎八地刻著幾道線條,不是字,也不是畫,倒像是小孩子玩兒的東西。他老婆子說,估計是從前哪家的孩子藏的吧,一塊破石頭能當成寶貝藏起來,也就小娃兒能想得出來。

張老漢翻看半天,也沒看出什麼門道來,把石龜往柜子上一扔,上炕睡覺去了。

張老漢累極了,躺下就打起呼嚕來,睡得很熟。

夢裡張老漢來到一片茫茫大霧裡,不知身在何處。張老漢正四處張望,面前突然出現一個尖嘴猴腮的中年人,對著張老漢厲聲喝道,你這老頭,見了本仙還不跪下?

張老頭眼睛一瞪,說你是什麼仙?怎地讓我跪你?

那猴臉男人得意洋洋,說他是那石龜的真身,謂之龜仙。可是法力無窮,只要張老頭將他供奉起來,自然能保佑他富貴長命,若是張老頭不敬他,他就讓張老頭全家倒大黴。

張老頭脾氣上來,呸了一聲。說他老頭子這對膝蓋,跪天跪地跪雙親,就是不跪他這龜兒子。

那猴臉男人氣得臉都歪了,說你個不知好歹的糟老頭,本仙非給你點顏色看看不可。

張老頭把嘴一撇,說啥仙人啊,被埋土裡出不來,要不是我把你挖出來,你現在還能在我面前張狂嗎?

那猴臉男人被張老頭氣得吱哇亂叫, 還要再恐嚇他,只聽得三聲雞鳴,天亮了,那猴臉男人化作霧氣散了。

張老頭醒來還記得夢中情形,走到柜子跟前,對著那石龜,嘿嘿笑了兩聲,抬手敲了幾下,說可是你在作妖鬧怪?一個石頭龜,還想讓我下跪供奉,想得美!

到了第二天晚上,張老頭夢中又出現了一個白鬍子老頭,說他也是龜仙法相,只要張老頭供奉石龜,他便許給張老頭一場大富貴。

張老頭說他吃得飽穿得暖,再多富貴,也是一日三餐。不要。

之後每晚,張老頭在夢裡都能見到不同樣貌的人,都說是龜仙真身。甚至還有各色人首蛇身,人身狼頭的古怪樣貌,對老張頭威逼利誘,皆是讓老張頭供奉龜仙,說是有求必應。

張老頭哈哈大笑,說我一個糟老頭子,守著老妻田地過日子,別無所求,你們無事獻殷勤,必定不是什麼好鳥。我偏偏就不讓你們如意,看你們能拿我怎樣?

過了大半個月,張老頭陪著老婆子去道觀上香,他和道觀裡的老道士相熟,每次都要喝茶聊天下幾盤棋才走。

這次張老頭跟老道士說起石龜的事情,張老頭說管它是個啥,還能犟我張老頭?

老道士聽了也覺得很驚奇,索性跟著張老頭下了山,去他家見見這鬧騰著要供奉的龜仙長啥樣?

到了張老頭家裡,老道士仔細端詳那石龜,也笑起來。

老道士說,這石龜是以前道士用的一個小法器,用來鎮壓鬼怪的。不是什麼仙人。至於為何夢裡會出現那麼多的「真身」,怕是這石龜鎮壓的鬼怪太多,自身倒成了精呢。

老道士讓張老頭打了盆清水,將石龜浸在水裡,上面蓋上紅布,捏了個指訣,向上一挑,嘴裡喝道:咄,還不快快出來!

只見那紅布上一絲絲升起白霧,聚成一團,扭曲變化不斷,幻化出許多臉孔身形來。一個尖尖的聲音,哭著求說,老神仙饒命啊。

那聲音說他們皆是被石龜鎮壓的鬼怪,幾百年來聚在石龜裡,不生也不滅,都想有朝一日能重回世間。終於等到有人將石龜挖出,只需日日香火供奉,他們就能恢復法力,衝出這石龜的禁錮。至於許諾的那些銀錢美女的好處,都是引誘人心的,若是遇上貪財好色的,他們就得逞了。

只可惜這些鬼怪遇到的是個倔老頭,這些日來眾鬼怪想盡辦法,也沒讓張老頭動心,都恨得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

老道士也覺得好笑,說張老頭你這個倔倒是救了你一命啊,免得這些鬼怪放出來為禍人間,可是功德一件啊。

老道士將那石龜帶回了道觀,也未趕盡殺絕,加了幾道符咒封禁,仍是深深埋到地下,說那些鬼怪若是有心向善,也許還有再見天日的機會, 不然就永遠深埋著吧。

這故事傳開以後,那些喜好酒色財氣的人,都捫心自問,若是自己遇上了這等事情,恐怕真的就會擋不住誘惑,偷偷供奉起來,結果惹禍上身吧。

相關焦點

  • 泉州有個鎮海宮,民間籌資300萬修建,供奉的英雄很少見
    泉州是閩南佛都,宗教文化繽紛多彩,這裡有中國最多的廟宇,供奉著最為琳琅滿目的神人。在泉州洛江一個鎮海宮裡,我就又認識到了一位英雄,平日裡絕對見不到他,恐怕也只有在泉州,一個寬容開放的城市,才會供奉著不同的英雄。這個鎮海宮,位於大名鼎鼎的洛陽橋西端,兩者相距不遠。
  • 民間故事:老人不但救了狐狸,還供奉它為保家仙
    今天要和諸位分享的,是我奶奶經歷的#真實#事情。本文是《民間故事》第13期,若您也喜歡民間故事,不防留個關注,方便日後交流!從我記事起,就知道我家堂屋裡掛著一張狐仙的畫像,供奉著一個狐仙,而且我奶奶對這個狐仙十分的尊敬。
  • 過去西北民間供奉的這種「貓仙」,傳說能往家裡搬運財物!
    #長輩講過的民間故事其三,據說貓鬼神還能為供奉人家守財。傳說貓鬼神是個小氣鬼,喜歡拿別人的東西,卻決不讓別人拿自己的東西。所以,大凡供奉貓鬼神的人家,鄉鄰們都不敢去借東西,甚至連他家的茶都不敢喝,怕貓鬼神報復。
  • 民間傳說的神仙這麼多,原來廟宇供奉最多的是這位神仙
    中國民間傳說的神仙多不勝數,比如我們熟悉的佛祖,觀音菩薩,財神爺……,當要說民間廟宇,供奉最多的神仙,那肯定是土地公公了。在沒有城市這個概念的古代,最小的行政區域是以村劃分,不管村多小,基本都供奉著「土地」這個神仙,富麗堂皇大廟,村口一顆老樹下,幾塊磚頭砌起的小廟,不誇張,有人的地方就有「土地」,而且誕辰日農曆二月初二,甚至是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土地」廟前香火便格外鼎盛。土地的真身,即原型人物是誰?主要有兩個說法。
  • 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是不是東魯時期的孔子
    我一直有個疑問,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是不是東魯時期儒家思想家創始人孔子?這同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封號幾乎吻合,但孔子畫像同大成至聖孔子先師神像並不相同,這是為什麼?海南民間供奉大成至聖孔子先師神像,國字臉,側臉型,大耳,濃眉,兩眼黑白分明,正嘴型,端坐官椅,左手放官椅上拿笏,右手放官椅上自然,座前有斷案桌,左右兩邊分別站立,左膀撐印大將軍,左臂撐筆大將軍。
  • 天下第一財神廟,寺內供奉了「五顯財神」,民間傳說求財十分靈驗
    導讀:杭州香火鼎盛的天下第一財神廟,距今1600年的古寺,求財很靈驗杭州旅遊景點眾多,西湖、靈隱寺、清河坊、南宋御街等這些著名的景點是遊客必須要去的。一來西湖是杭州風景的標誌,二來是尋找南宋臨安城的蛛絲馬跡。
  • 細數中國民間供奉的9位財神爺,他們各司其職,不能隨便亂拜哦
    而在華夏先人的傳統信仰之中,便自然擁有了管理財富和接受世人供奉的專有神話形象——財神。千百年的時間流轉之中,財神也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民間文化淵源。如今,萬家燈火之下多數人早已沒有了往日在家中供奉神靈的習慣。但財神的形象仍然始終保留,身穿華服,手持元寶,莊嚴威武卻不失慈祥的財神模樣也早已深入人心。
  • 湛江及廣東民間供奉的「華光大帝」,歷史上真有其人嗎?
    其實上面這四世故事很長,而且有很多靈異的情節,在這裡只能簡要說一下。因為民間的傳說,總是層層加工,到最後已經看不到事件的真相了,只能姑且聽之。比如之前我寫的康王,就有幾個版本的傳說,其中有一個是這樣的——「康王的真名應該叫崔文瑞,是宋朝的邊關大將,一生忠義,他一直遠在千裡守護邊關。
  • 民間故事:狐仙紫姑
    紫姑是狐仙,當時民間很多做生意的人私下都在供奉。劉子青聽了後,託人請了尊紫姑供在家裡,每日焚香燒紙,虔誠禮拜。過了有半個月,某天夜裡,劉子青還沒有入睡,突然聽見門口有人在叫他的名字招呼他,聽聲音非常急促,容不得他拒絕。
  • 為何供奉神仙前都要開光?
    第一種是:說開光一詞其實源自畫龍點睛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人畫龍非常逼真,只要點上眼睛龍就會活起來飛走,相當誇大,表示龍在沒有點眼睛之前是死物,點上眼睛之後,活靈活現有了生命。畫匠畫眼睛這一動作稱開光。第二種說法是:「開光」是道經中的專有詞彙,道教以及華夏的民間信仰都有此說,而佛經中是沒有「開光」一說的。
  • 靈異故事:「五大仙」又叫「五顯財神」,受民間供奉-殭屍王
    這「五大仙」又叫「五顯財神」,受民間供奉。老百姓認為它們的靈智最高,也是最容易仙化成精的動物。你要供奉它們,保佑你來年風調雨順。反之捉弄你、報復你,讓你家破人亡,雞犬不寧。  五大仙開了靈,有了智,也分好分壞。  好的懂報恩,如《白蛇傳》裡面的蛇仙娘娘,《聊齋》裡面的狐仙。
  • 民間為啥供奉火神,他三頭六臂分別是誰的?每個手裡拿的是什麼?
    豫北某縣城,一座火神廟裡供奉的火神,他有三頭六臂。火神是中國神話中民間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中華各民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風俗。(王子瑞 攝)火神其實就是一個三頭六臂的化身 ,有著六隻胳膊 ,每隻胳膊分別拿著弓,箭,寶劍兩把,火葫蘆一個等法器,渾身金盔金甲,看著兇神惡煞,話說掌管著民間的火,常常拜奉他的人家裡不會出現火災或者其他的災難。其實火神是古代一位將軍的化身,他當年忠君報國,但是當朝皇帝聽信宦官讒言將他用火困在深林裡,他為了救自己的母親而被火燒身亡。
  • 民間故事:師父,我最近黴運纏身,道長:是因為你養了古曼童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古曼童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古曼童,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甚至許多出國旅遊的人都會當特產買幾個回來,當成首飾佩戴。
  • 民間故事:老榕樹下的鬼寶
    #民間故事集一天晚上,一位80歲的老人對前來挖寶藏的人說:「我曾聽爺輩說過,商人臨死前說了一句話:『誰要不勞而獲得到我的珠寶,他們必遭死劫,斷子絕孫!」那些前來尋寶的人聽了,縱然有貪念之心,也是顧忌幾分,因為他們也怕遭天譴!於是膽小的人就放棄了挖寶的念頭走了。可前來尋寶的人當中,有個李氏家族,他們一行十幾人,老大恃著人多,就說:「我們這麼多人怕什麼,今晚就去把財寶挖回來!」
  • 民間故事|烈傑太子
    湖州烏程縣的縣衙前面有一座廟,裡面供奉的神仙是「烈傑太子」,相傳在元朝末年時,有一位少年糾集鄉兵起義,與張士誠作戰而死。當地人為了紀念他,便建了這座廟,平日裡雖然沒有多少香火供奉,但至少還是很受人尊敬的。
  • 民間故事:黃皮子報恩
    而要說二狗媽媽這人呢?心善,平時連個螞蟻都不敢去踩,二狗媽也是個素食主義者,在當時的大興安嶺算得上是一股子清流了。她從來不允許二狗打獵,更不允許二狗殺生。由於二狗媽不允許二狗打獵,這家裡邊呢?也就少了一些經濟來源,只能靠著種地去維持生活。
  • 民間故事:女鬼黃三姑
    請你一定要說清楚!黃三姑就說,大人知道前兩任知縣的死因嗎?張少書回答說,這是件怪案,都說是鬼做的,至今還沒有結案,你知道這其中的真相嗎?黃三姑笑道,豈止知曉,這兩人便是死在了我的手下。張少書聞言一驚,問道,如此說來,你今日來是想來投案,還是害我?黃三姑回答說,都不是,人怎麼能處置鬼呢!有些事需要詳細去為你說明,大人且聽我慢慢道來,便知這其中的隱情。
  • 齊天大聖廟供奉的竟然不是孫悟空,此人的能耐比孫悟空大的多
    尤其是打破了蟠桃會這一仙界不公平的聚會形式,讓養尊處優的天庭知道了民間疾苦。這種正義的形象讓孫悟空成為廣大勞苦大眾的代言人。在這個基礎上,加之西遊記裡連玉皇大帝都承認了孫悟空齊天大聖的身份,如此一來,大家都認為齊天大聖的名號是吳承恩專門為孫悟空創造的。
  • 民間故事:老闆貪心井水兌酒,家產沒了
    店夫人忙答道:「客官可不敢這麼說,那是俺幾輩子供奉的魯舉老爺呀!」魯舉樂得哈哈大笑,看來仙人也經不住幾句誇獎的話兒。魯舉一高興,就使了個法術。打那,這酒家的酒罈裡有賣不完的香醇可口的酒,來喝酒的人也越來越多。
  • 民間故事:上轎為啥要「哭肉」
    江浙一帶民間風俗,大姑娘出嫁,做娘的總要大哭一通。口口聲聲「我的肉呀、肝肉呀、寶貝肉呀」,這就叫「哭肉」。傳說很早以前有個姑娘,不滿父母包辦的婚姻,又無力反抗,被迫上轎後,在轎內用剪刀自殺了。為了防止「花帥」作怪,有人想了個辦法:新娘上轎前,先要搜轎。搜轎人一手拿點燃的蠟燭,一手拿一面鏡,仔細搜尋一遍,認為轎內確實沒有可殺身的東西後,才讓新娘上轎。另外,新娘要穿紅衣裳、紅褲子,扎紅頭繩,戴紅頭市,全身火紅火紅,像個要入殮的死人,然後由兄弟抱她上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