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玟
中國的四大名著,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紅樓夢》和《西遊記》了吧?男孩子可能會更喜歡《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其實很多人也都很想讀讀名著,感受下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的魅力,但看到那麼一大部頭的書,就像大冷天的突然被淋了一身水,熱情都都澆沒了。特別是平時沒什麼閱讀習慣的人,要讀經典文學是很困難的。
那麼有什麼方法是既可以感受經典文學的魅力,又比較容易入手,過程又能輕鬆愉快呢?
當然是有的,我們可以先從影視劇入手。這幾部經典文學作品都有大量的影視劇作品,翻拍了不少電視劇、電影、舞臺劇等等。
就拿我今年接觸紅樓夢的經歷來說吧。紅樓夢的大部頭原著以前也讀過幾次,但都是讀了前幾回就實在讀不下去了。人物關係太多太複雜,一下子也很難弄清楚。其實讀國外文學也會遇到這樣的困難,名字特別長,根本分不清誰跟誰。因為弄不清楚人物之間的關係,之前努力了很多次都放棄了。今年我想再把紅樓夢拿出來讀一讀,首先是這麼經典的文學巨著不讀可惜了,再者,被別人知道說連紅樓夢都沒讀過,還稱什麼讀書人。
於是我打開愛奇異,看看都有什麼影視作品,聽說最經典的是87版的電視劇版紅樓夢了。那就看這個吧,篇幅不是很長,總劇集36集。空閒的時間一天看兩三集,幾天就也能看完了。看劇又一個很好的優點就是不需要自己思考劇情的進展和人物之間複雜的關係。看著看著就能明白這個人是誰,他跟某某是什麼關係,人物形象也具體和豐滿起來了。如果直接去讀小說,一是人物關係搞不明白,二是人物的形象也很模糊,因為完全都要靠自己想像。而一部優秀的影視劇作品,人物形象都是經過審慎的挑選和打造出來的,會非常接近原著想要表達的意思。
完整的一部劇看下來,對人物形象和劇情發展有個比較大概的了解。如果還想知道更多細節,感受真正的文學魅力,那就可以再讀一下原著。不過有些影視劇作品是將原著進行了大篇幅的改編,這時候再讀原著,可以對比下編劇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改編,是改編得更好了還是原著更好。
看完電視劇版紅樓夢之後,我讀紅樓夢的原著,其實一開始也不容易能讀懂,後來還是配合著蔣勳老師的《蔣勳說紅樓夢》一起讀的。先讀一章原著,然後讀一遍蔣勳老師的講解。蔣勳老師真的是對紅樓夢非常有研究,很多細節他都讀到了讀出味道來了。
就這樣慢慢的從第一回讀到了80回,整本原著也差不多過了一遍。不得不說,紅樓夢是一本百科全書,包羅萬象,曹雪芹先生真的厲害,能寫出這樣的一部經典。如果這輩子只讀一本書,我想說那讀紅樓夢就夠了。
蔣勳老師說他從十幾歲就開始讀紅樓夢,讀了幾十遍。紅樓夢是一本讀了就想一讀再讀的書,而且當你通讀完全書,對整個故事有個梗概的時候,以後想再讀就不需要從頭讀起了,風吹哪頁讀哪頁,也就是說,每一個章回都可以當成獨立的小故事來讀,每一個小故事都有很深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閱讀是愉悅身心的行為,所以選書的時候,就選能讓自己讀得進去、能感受到愉悅的書。有一些很晦澀的大部頭,如果不是專業或者學術所需,大可放一邊不讀它也不會怎麼樣。讀一些自己能得的進去的書,感受到開心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你可以把你讀到的故事講給別人聽。講給身邊的朋友或者家人,當然還可以講給小孩子聽。講故事的過程就是對讀過的書進行再加工的過程,很多細節你可能讀過一遍就忘了,但想到你要講給別人聽,還是趕緊再複習一下吧。這樣經過複習再講出來,你會對這本書的印象非常深刻,最受益的當然是自己。同時,通過講故事,你跟朋友之間也能建立更深的交流,你們可以對其中的某個觀點進行討論,也就不擔心聚會的時候沒話題聊了。
當然,自從開始自由寫作之後,我也會把自己的感受以及一些書中比較好的觀點記錄下來,經過思考和加工,變成自己的文章。很多人都說寫文章沒什麼主題可以寫,其實寫文章只需要用心多觀察生活,多思考,有很多內容可以寫。
最後,優秀的作品都值得一讀再讀,常讀常新。有空了就拿起來讀一讀,當不同心境、不同時間,讀同一本書,感受也會有很多不同。以前讀一本書,讀完就過了,導致過了一段時間,看到封面只隱約記得這本書我肯定是讀過,但裡面講了什麼,卻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好書,自然是值得反覆翻閱反覆讀。
就這樣,通過看影視作品,對整個故事的梗概、人物關係、人物形象等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還想深入了解學習的話就對照著讀一遍原著;最後再把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完整的一遍下來,讀什麼樣的大部頭都不再害怕的了。而且有些書是越讀越有意思,越有味道的,有空就可以拿出來讀一讀。
四大經典,你都讀了哪些?一起來讀書吧!
--END--
我是嘉玟,熱愛閱讀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期待和你共同成長。歡迎關注和我互動交流。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