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王曉潔)種桑養蠶是我國的一項傳統農業技藝,歷史悠久。早在殷商時期,甲骨文上便已有「桑」字存在。近日,在中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這一看似普通的植物有望為千千萬萬的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玉玲、申竹芳牽頭,歷時20餘載研發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降血糖原創天然藥物——「桑枝總生物鹼」,於2020年3月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成為近10年首個獲批的降血糖創新中藥,適應症為「2型糖尿病」。這也是「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中藥領域的標誌性成果。
為進一步探討「桑枝奇蹟」為中國新藥研髮帶來的啟發,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在京舉辦了「守正創新 講好中國故事——中西合璧的桑枝生物鹼研究」學術研討會。
據悉,桑枝總生物鹼是以種桑養蠶的副產物「桑枝」為藥材,變廢為寶,經現代科技支撐,提取分離得到的生物鹼有效組分,是國內也是全球首個植物有效組分降血糖原創天然藥物。該藥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物質基礎明確,作用機理清楚。桑枝總生物鹼單獨使用,即可實現中高強度的降糖化血紅蛋白和降血糖效果,改變了以往中藥降血糖只能作為輔助用藥的局面。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張勤表示,藥物所的科研人員歷經20餘載的潛心研究,迎來了桑枝總生物鹼的成功上市,是我國在醫藥研發領域把握機遇、自主創新的案例。
「桑枝總生物鹼為我們提供了踐行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樣本案例。」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鹹澤表示。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副司長陳昕煜表示,新藥創製重大專項實施十二年,我國藥物研發創新能力取得長足進步,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期待廣大科研人員能夠不斷研製出好藥、新藥,助力健康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