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今日開建,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建成,打造武漢大...

2020-12-23 楚天都市報

武漢「環+放射」路網結構體系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在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之間,將誕生一條新的環線。今天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開工建設,這條新動脈將連接武漢、孝感、鹹寧、鄂州、黃岡等地,成為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建成後,將有效加強武漢城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武漢外圍組團路網結構,促進武漢城市空間格局高質量發展。

目前,湖北武漢已規劃建設「環+放射」的路網結構體系,總長約2135公裡,線網密度0.24公裡/平方公裡,相比原總規模增加規模約1010公裡高快速路;主城區範圍布局「三環+五射+快捷環」快速路,長約325公裡,路網密度0.59公裡/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10月,已建成高快速路962公裡,約佔總規模45%,未建成高快速路1173公裡,約佔總規模55%。

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

兩年前,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啟動了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的籌建。「當我們將武漢都市區環線高速公路通道方案研究的委託書交給湖北省交規院和武漢綜交院時,心裡就開始憧憬未來的樣子。」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回憶,這套方案在2019年9月被納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的《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為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的前期工作夯實了基礎。

2020年,取得抗擊疫情戰鬥決定性勝利的武漢復甦重生,城市經濟發展逐步滿血復活。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的2035年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的工作部署,響應國家發改委《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關於「超大城市積極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的相關要求,根據《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目標要求,結合武漢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疫後重振需要,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建設適時啟動,打造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2020年4月,大通道走廊帶被予以明確。6月11日,交通運輸部與湖北省委、省政府舉行視頻連線,同意將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和武天高速等項目納入新一輪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

當前,武漢市正在按照「一個定位、兩個打造、三圈融合、四化發展」的思路編制交通「十四五」規劃,將以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定位,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區和疫後重振「武漢樣板」,加快構建國際層面綜合交通網、區域層面協同運輸網、市域層面立體交通網,推動國際化、一體化、現代化、生態化全面發展,為湖北「中部崛起」做出武漢貢獻。

360公裡大通道繞成環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位於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之間,北起黃陂,順時針依次經過黃岡紅安、新洲,建設雙柳長江大橋跨長江,經鄂州華容,利用黃鄂高速、鄂鹹高速,經鄂州梁子湖、江夏、鹹寧嘉魚,建設簰洲灣長江大橋跨長江,經漢南、蔡甸、孝感漢川、雲夢、孝南,再接回黃陂實現畫圓,全長360公裡。

其中,武漢境內157公裡、鄂州境內71公裡、鹹寧境內28公裡、孝感境內103公裡、黃岡境內1公裡;由武漢統籌建設205公裡,總投資約700億元,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全面建成。

備受矚目的雙柳長江大橋主橋為鋼桁架懸索橋,擬採用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41.5米的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接線擬採用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34.0米的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

大橋全線設置互通式立交7座,服務區1處,計劃將於2024年12月建成通車。

雙柳長江大橋所在的新港高速起於武漢市新洲區S111漢新線,跨越武英高速、江北快速路東延線(G347寧德線)、新港江北鐵路(在建)、S112陽楓公路、長江、沿江公路(規劃)、G316長同線、武岡城際鐵路,止於黃鄂高速,路線全長約34.686公裡,其中武漢段長24.145公裡,長江大橋主橋長1.63公裡,鄂州段長8.911公裡。

疫後重振帶動湖北全域發展

「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及放射線的建設是搶抓疫後重振政策機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需要。」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重大工程的建設,是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湖北省「一主兩翼」區域經濟布局,更好發揮武漢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城市群、城鎮帶發展,帶動湖北全域發展的需要。

據了解,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已列入經國務院批准的《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支撐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武漢四大經濟板塊建設,引領武漢大都市區發展,推動武漢城市圈一體化進程;同時將進一步優化武漢城市圈高速公路結構,增強過江通道供給能力,強化路網銜接與轉換,並為沿線地區經濟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建設意義重大。

「武漢要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將能夠滿足未來城市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需要。」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方面介紹,在武漢將建設成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背景下,城市圈大通道項目將成為武漢做強腹地、帶活周邊,構建起一條有效銜接的快速通道,同時滿足武漢城市圈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的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需要。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由武漢統籌新建高速公路裡程約330公裡,總投資近1000億元。項目建成後,市域範圍高速公路裡程將突破1200公裡,路網密度有望進入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前三位。

■ 連結

武漢「環+放射」路網

武漢市域內分布有一環線、二環線、三環線、四環線(在建)、武漢繞城高速、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規劃),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

一環線:核心區交通集散環,全長約28公裡,圍合面積44平方公裡,1995年5月全線貫通。

二環線:中心城區快速交通輸配環,全長約48公裡,圍合面積137平方公裡,2015年4月全線貫通。

三環線:主城區與新城組群快速聯繫的轉換環,全長約88公裡,圍合面積525平方公裡,2010年12月全線貫通。

四環線:新城組群間的交通聯繫環、城市貨運交通主通道,全長約148公裡,圍合面積1326平方公裡,2020年底全線貫通。

武漢繞城高速公路:城市過境交通高速公路環(由G4、G42、G50、G70等4條國家高速公路圍合而成),全長約188公裡,圍合面積3261平方公裡,2007年12月全線貫通。

相關焦點

  • ...圈大通道今日開建,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建成,打造武漢大都市區...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建成後,將有效加強武漢城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武漢外圍組團路網結構,促進武漢城市空間格局高質量發展。當前,武漢市正在按照「一個定位、兩個打造、三圈融合、四化發展」的思路編制交通「十四五」規劃,將以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定位,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區和疫後重振「武漢樣板」,加快構建國際層面綜合交通網、區域層面協同運輸網、市域層面立體交通網,推動國際化、一體化、現代化、生態化全面發展,為湖北「中部崛起」做出武漢貢獻。
  • 武漢明確「十四五」新目標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擔當「一主引領」新使命,武漢明確「十四五」新目標  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武漢確立「十四五」發展目標:打造五個中心
    任勇 攝中共武漢市委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十四五」期間,該市將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五個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武漢市委政研室主任杜成會介紹,中共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於18日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該《規劃建議》提出,未來五年,武漢將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加快打造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原標題: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12月18日舉行的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為「十四五」武漢發展錨定新目標。
  • 基本建成中部地區國際交通門戶,武漢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貨物從武漢發往世界各地;每天,來自全球的航班在天空中編織成密集的交通網往返於武漢及全球各地;每天,武漢消費者都在「家門口的全球直通車」內購買全球好物。頂級大秀落戶武漢,國際大展選擇武漢,武漢基本建成中部地區國際交通門戶,正加快新消費引領,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推動「大武漢」向「強武漢」邁進
    新開工不久的華大智造全球智能製造及研發基地項目正在快馬加鞭施工,將在「十四五」期間建成基因測序儀配套診斷試劑及晶片的生產基地,並開展人工智慧設備、質譜儀、影像、可穿戴設備等高端設備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帶動一批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快速聚集。
  • 武漢發展目標:打造五個中心,做強四個城市副中心,城市圈1小時可通達
    18日召開的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19日,中共武漢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全會相關精神。加快打造「五個中心」武漢市的《規劃建議》提出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錨定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目標任務。
  • 武漢:加快形成至鄭州、重慶等城市的「一環八向」鐵路快速貨運網絡
    【大河財立方消息】12月10日,武漢市政府網站發布《武漢市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計劃提出,推動沿江高鐵重大項目建設,續建新港江北鐵路二期,推動武漢鐵路外繞線建設,加快形成武漢至鄭州、重慶、西安等城市的「一環八向」鐵路快速貨運網絡。
  • 強化「一主引領」帶動武漢城市圈升級發展,光谷科創大走廊「闖」出...
    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強化武漢「一主引領」龍頭作用,引領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帶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武漢光谷黃岡科創公司總經理胡沁剛介紹,項目建成後,力爭通過2到3年時間,將項目及周邊打造成環境優美、配套完善、品質高端、創業氛圍濃厚的高新企業孵化基地,以創業帶動就業,有效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武漢要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帶動城市圈升級發展。
  • 武陽高速決戰四季度,武漢段年底基本建成,武漢黃石南昌之間將3小時...
    記者李永剛攝這兩日武漢陰雨不斷,大型施工雖無法作業,但項目上的月度生產推進會卻沒停,分析上月完成情況,督促部署下月計劃,一環接一環。武漢至陽新高速公路是國務院批覆的《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武漢至南昌間最便捷的高速公路大通道,是湖北省「九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布局中的武漢放射線之一,項目已列入《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是省政府重點項目,由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 湖北兩大高鐵項目將開建!
    12月20日 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 西安至十堰高鐵湖北段 建設動員大會同步舉行 未來五年,將有兩條貫穿湖北東西、連結湖北南北的高鐵大通道,為湖北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注入強大動力
  • 武漢的新目標新舉措還有哪些?權威解讀來了
    打造交通強國示範城市 武漢要建設這些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徐斌介紹,「十四五」期間武漢將緊緊圍繞「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城市」目標,堅持交通引領、支撐城市發展,積極推進「通道+樞紐+網絡」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快建成「超米字型」高鐵網絡、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建設聯貫長江經濟帶、聯接
  • 武漢將規劃建設武漢圖書館新館、武漢戲曲藝術中心
    市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介紹,我市將堅定不移繁榮發展武漢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到2035年,武漢將建成文化強市。發布會現場。記者任勇 攝該負責人說,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勾勒了建設文化強市的美好願景:到「十四五」末,武漢的文化魅力更加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精神特質充分展現,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文化旅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到2035年,武漢將建成文化強市。
  • 鐵水聯運暢達亞歐「九州通衢」通達全球,武漢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
    「九州通衢」交通樞紐網不斷完善,打造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武漢優勢明顯12月初,武漢城市圈大通道開工,武漢城市圈高速路網建設又邁出一大步。12月20日,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漢揭牌。當天,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西安至十堰高鐵湖北段啟動建設。
  • 市委用一天時間開展「頭腦風暴」,為武漢「十四五」發展把「脈」開...
    12月15日,市委用一天時間召開工作務虛會,圍繞謀劃和制定我市「十四五」規劃開展「頭腦風暴」。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主持會議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武漢時的殷殷囑託,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錨定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目標不放鬆,科學謀劃「十四五」,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武漢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立山出席會議。
  • 武漢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網絡議政廳活動今日...
    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給網友「畫藍圖」:對於「十四五」時期武漢發展目標與戰略定位,國家、省、市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努力打造國際化大都市。建成覆蓋全市中小學的高寬帶網絡,班均帶寬逐步達到100M。06推進歷史文化之城建設網友「木頭人0204」:近幾年來,把武漢打造成為歷史文化之城的呼聲越來越高,具體如何實施?
  • 光谷渡江發展,新城建設提速,打造武漢「星谷」 新洲蓄勢待發
    武漢航天產業新城效果圖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治濤 通訊員 程書雄 何升望 王林軍 裴斌 實習生 程維文江漢朝宗,兩江四岸的大城繁華,正在沿江而下。隨著雙柳大橋、光谷大橋的陸續開建和規劃,扼守武漢東大門的新洲,開始以全新的姿態,揭開面紗。「十四五」期間,新洲將瞄準「四區一高地」的發展定位。
  • 併入武漢?一條微信帶你了解乘風破浪的鄂州
    (中南建築設計院供圖)作為全球第四大亞洲第一大專業貨運機場鄂州機場建成後1000公裡半徑內、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全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和5大國家級城市群距離世界主要城市也不過一夜之隔武漢地鐵11號線延伸至鄂州11號線三期葛店段總長3.7公裡是武漢首條延伸至市外的地鐵線
  • 深圳上海武漢等五地智慧城市新政解讀
    智東西1月13日報導,近日,包括深圳、上海、南京、蘇州、武漢等地紛紛推出支持智慧城市發展的新方案,正式開啟2021「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智慧城市「新賽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一度打亂國民生活生產部署,全球經濟格局、貿易環境更加複雜、多變。在這種不確定性盛行的風險社會,數位化成為企業乃至產業轉型的一大明確方向。
  • 湖北省發改系統綜合交通業務工作培訓班在武漢舉辦
    潘幼成指出,「十三五」時期,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推動下,全省發改交通系統共同努力,克難攻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綜合交通發展的決策部署,始終把大力發展綜合交通作為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搶抓機遇、謀發展、促改革,全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運輸服務品質大幅提升、轉型發展逐步拓展、改革不斷深化,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