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9日 09:04 來源:湖北日報
擔當「一主引領」新使命,武漢明確「十四五」新目標
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12月18日舉行的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為「十四五」武漢發展錨定新目標。會議提出,未來5年,武漢將重點實施「八大戰略」,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武漢貢獻。
努力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八大戰略」分別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雙循環發展戰略、交通支撐戰略、生態文明戰略、高效能治理戰略、和諧幸福戰略。
其中,創新驅動被擺上核心位置。武漢提出,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武漢要不斷提升創新策源功能,瞄準世界前沿,布局一批高水平實驗室,努力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盟,爭創更多國家級科創平臺,暢通科技創新面向經濟社會主戰場破局的「最先一公裡」。
同時,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後一公裡」,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高效協同,大力發展「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讓「躺在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產線,成為現實生產力。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加快推動院士專家引領十大高端產業發展計劃、「學子留漢」、助企引才、技能人才培育等工程,營造「熱帶雨林式」最優創新生態。
產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疫後重振,武漢數字經濟迅猛發展。面向「十四五」,武漢再次明確,把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積極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通數據應用瓶頸,開放數字應用場景,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
此外,做大做強「光芯屏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製造和服務、大健康和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大力發展網絡安全、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提升研發設計、商務會展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能級。
建設「一城、一圈、一群、一帶」
發揮在全省「一主引領」龍頭作用,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帶動區域發展、參與全球合作。這是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賦予武漢的全新使命。
落實省委要求,武漢明確發展路徑:建設「一城、一圈、一群、一帶」,引領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帶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一城」,就是要做大做強武漢自身,提升城市能級和競爭力。一方面,以「兩江四岸」為核心,打造國家中心城市「主中心」;同時,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加快建設光谷副城、車谷副城、臨空經濟區副城、長江新區副城,構建「主城做優、四副做強、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圈」,就是要發揮輻射引領作用,推進基礎設施聯通、產業協作發展、區域市場一體、公共服務共享、生態環境共治,帶動武漢城市圈升級發展,實現與「宜荊荊恩」「襄十隨神」同頻共振,共同支撐湖北「建成支點」。「一群、一帶」,則是要強化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地位,加強與長沙、合肥、南昌等兄弟城市協同合作,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武漢還提出,全面重塑內外聯動新優勢,打造「九州通衢」新樞紐。一方面,加快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打造「數字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內陸地區外資外企落戶首選地。同時,加快推進「超米字型」高鐵樞紐網建設,實施天河機場擴容工程,儘快形成武漢城市圈1小時通勤、長江中遊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綜合交通網。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