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2020-12-22 瀟湘晨報

原標題: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12月18日舉行的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為「十四五」武漢發展錨定新目標。會議提出,未來5年,武漢將重點實施「八大戰略」,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武漢貢獻。

努力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八大戰略」分別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雙循環發展戰略、交通支撐戰略、生態文明戰略、高效能治理戰略、和諧幸福戰略。

其中,創新驅動被擺上核心位置。武漢提出,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武漢要不斷提升創新策源功能,瞄準世界前沿,布局一批高水平實驗室,努力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盟,爭創更多國家級科創平臺,暢通科技創新面向經濟社會主戰場破局的「最先一公裡」。

同時,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後一公裡」,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高效協同,大力發展「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讓「躺在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產線,成為現實生產力。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加快推動院士專家引領十大高端產業發展計劃、「學子留漢」、助企引才、技能人才培育等工程,營造「熱帶雨林式」最優創新生態。

產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疫後重振,武漢數字經濟迅猛發展。面向「十四五」,武漢再次明確,把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積極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通數據應用瓶頸,開放數字應用場景,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

此外,做大做強「光芯屏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製造和服務、大健康和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大力發展網絡安全、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提升研發設計、商務會展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能級。

建設「一城、一圈、一群、一帶」

發揮在全省「一主引領」龍頭作用,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帶動區域發展、參與全球合作。這是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賦予武漢的全新使命。

落實省委要求,武漢明確發展路徑:建設「一城、一圈、一群、一帶」,引領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帶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一城」,就是要做大做強武漢自身,提升城市能級和競爭力。一方面,以「兩江四岸」為核心,打造國家中心城市「主中心」;同時,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加快建設光谷副城、車谷副城、臨空經濟區副城、長江新區副城,構建「主城做優、四副做強、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圈」,就是要發揮輻射引領作用,推進基礎設施聯通、產業協作發展、區域市場一體、公共服務共享、生態環境共治,帶動武漢城市圈升級發展,實現與「宜荊荊恩」「襄十隨神」同頻共振,共同支撐湖北「建成支點」。「一群、一帶」,則是要強化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地位,加強與長沙、合肥、南昌等兄弟城市協同合作,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武漢還提出,全面重塑內外聯動新優勢,打造「九州通衢」新樞紐。一方面,加快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打造「數字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內陸地區外資外企落戶首選地。同時,加快推進「超米字型」高鐵樞紐網建設,實施天河機場擴容工程,儘快形成武漢城市圈1小時通勤、長江中遊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綜合交通網。(謝慧敏)

(責編:關喜豔、周恬)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漢明確「十四五」新目標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武漢明確「十四五」新目標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9日 09:04 來源:湖北日報 >  擔當「一主引領」新使命,武漢明確「十四五」新目標  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武漢確立「十四五」發展目標:打造五個中心
    任勇 攝中共武漢市委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十四五」期間,該市將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五個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武漢市委政研室主任杜成會介紹,中共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於18日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該《規劃建議》提出,未來五年,武漢將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加快打造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打造五個中心,武漢起步就衝刺!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會點上,武漢錨定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總體定位,提出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熱氣騰騰,武漢這樣奮鬥啟航。
  • 武漢發展目標:打造五個中心,做強四個城市副中心,城市圈1小時可通達
    19日,中共武漢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全會相關精神。加快打造「五個中心」武漢市的《規劃建議》提出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錨定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目標任務。
  •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推動「大武漢」向「強武漢」邁進
    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目標。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武漢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 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武漢正當其時
    武漢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正當其時【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武漢正當其時】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武漢打造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優勢明顯。
  • ...貴陽以「五個一」為抓手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杆城市
    聚焦城市治理難點與痛點、聚焦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強化服務「不缺位」、保障「不缺失」、保護「不越位」、打擊「不手軟」;用「數治」推動社會治理由「各自為政」轉為「集成服務」…… 近年來,貴陽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平安建設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共建共治共享,著力構建「五個一」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杆城市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今日開建,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建成,打造武漢大...
    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的2035年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的工作部署,響應國家發改委《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關於「超大城市積極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的相關要求,根據《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目標要求,結合武漢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疫後重振需要,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建設適時啟動,打造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武漢樣板」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拓面提質,12月2日,武漢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召開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會。
  • ...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新徵程——訪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新篇 開新局】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新徵程——訪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  開欄的話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第一個五年。
  • 武漢將規劃建設武漢圖書館新館、武漢戲曲藝術中心
    記者任勇 攝該負責人說,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勾勒了建設文化強市的美好願景:到「十四五」末,武漢的文化魅力更加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精神特質充分展現,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文化旅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到2035年,武漢將建成文化強市。
  • 鐵水聯運暢達亞歐「九州通衢」通達全球,武漢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
    空中俯瞰武漢陽邏港。記者任勇 攝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武漢打造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優勢明顯。多位專家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武漢承東接西、迎南接北,地處長江經濟帶核心,長期積累的交通區位好、產業基礎強、市場空間大、科技資源多等優勢更加凸顯,武漢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高標準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
  • 【印尼《印華日報》】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繼瀋陽、杭州、南京等中國多個城市角逐「國家中心城市」後,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臺灣海峽西岸的福建省會城市福州也開始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力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在6日開幕的福州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福州市市長尤猛軍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城市。
  • 大武漢要發達了!國務院正式發話,明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為中心積極打造平板顯示產業鏈,支持武漢、合肥建設存儲器產業基地●打造鄭州、合肥、蕪湖、武漢、南昌、長沙等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支持武漢建設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建設武漢、長沙、鄭州、●加快河南鄭州、武漢東湖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早在11年前,當時的建設部在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首次提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一概念。
  • 武漢15個區擼起袖子加油幹
    12月18日,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會議決議》。全會錨定武漢未來五年發展目標: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長春:凝聚發展共識 奮力建設現代化都市圈中心城區
    長春:凝聚發展共識 奮力建設現代化都市圈中心城區 2020-12-23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讓武漢成為新發現新發明「最活躍」區域
    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目標。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武漢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 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這樣安排
    長江網12月19日訊(記者宋磊)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第一動力,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19日,中共武漢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相關精神。
  • ...圈大通道今日開建,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建成,打造武漢大都市區...
    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的2035年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的工作部署,響應國家發改委《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關於「超大城市積極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的相關要求,根據《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目標要求,結合武漢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疫後重振需要,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建設適時啟動,打造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 奮力建設高品質現代化中心城區 城關區將以六方面重點工作為抓手...
    、社會治理、深化改革等六方面重點工作,奮力建設高品質現代化中心城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在蘭山區域打造脫毒馬鈴薯、油用牡丹、藜麥等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大力發展中高端商貿業,引進北京王府井等知名商業中心,推動主城區商圈提檔升級。大力發展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數字產業,加快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申報「小店經濟」試點縣區,加快打造五泉老街、東方紅廣場地下商業街等夜間消費集聚區,推動正寧路、酒泉路等夜市提檔升級,點亮城市「夜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