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環+放射」路網結構體系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在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之間,將誕生一條新的環線。今天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開工建設,這條新動脈將連接武漢、孝感、鹹寧、鄂州、黃岡等地,成為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建成後,將有效加強武漢城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武漢外圍組團路網結構,促進武漢城市空間格局高質量發展。
目前,湖北武漢已規劃建設「環+放射」的路網結構體系,總長約2135公裡,線網密度0.24公裡/平方公裡,相比原總規模增加規模約1010公裡高快速路;主城區範圍布局「三環+五射+快捷環」快速路,長約325公裡,路網密度0.59公裡/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10月,已建成高快速路962公裡,約佔總規模45%,未建成高快速路1173公裡,約佔總規模55%。
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
兩年前,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啟動了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的籌建。「當我們將武漢都市區環線高速公路通道方案研究的委託書交給湖北省交規院和武漢綜交院時,心裡就開始憧憬未來的樣子。」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回憶,這套方案在2019年9月被納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的《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為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的前期工作夯實了基礎。
2020年,取得抗擊疫情戰鬥決定性勝利的武漢復甦重生,城市經濟發展逐步滿血復活。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的2035年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的工作部署,響應國家發改委《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關於「超大城市積極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的相關要求,根據《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目標要求,結合武漢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疫後重振需要,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建設適時啟動,打造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2020年4月,大通道走廊帶被予以明確。6月11日,交通運輸部與湖北省委、省政府舉行視頻連線,同意將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和武天高速等項目納入新一輪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
當前,武漢市正在按照「一個定位、兩個打造、三圈融合、四化發展」的思路編制交通「十四五」規劃,將以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定位,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區和疫後重振「武漢樣板」,加快構建國際層面綜合交通網、區域層面協同運輸網、市域層面立體交通網,推動國際化、一體化、現代化、生態化全面發展,為湖北「中部崛起」做出武漢貢獻。
360公裡大通道繞成環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位於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之間,北起黃陂,順時針依次經過黃岡紅安、新洲,建設雙柳長江大橋跨長江,經鄂州華容,利用黃鄂高速、鄂鹹高速,經鄂州梁子湖、江夏、鹹寧嘉魚,建設簰洲灣長江大橋跨長江,經漢南、蔡甸、孝感漢川、雲夢、孝南,再接回黃陂實現畫圓,全長360公裡。
其中,武漢境內157公裡、鄂州境內71公裡、鹹寧境內28公裡、孝感境內103公裡、黃岡境內1公裡;由武漢統籌建設205公裡,總投資約700億元,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全面建成。
備受矚目的雙柳長江大橋主橋為鋼桁架懸索橋,擬採用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41.5米的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接線擬採用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34.0米的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
大橋全線設置互通式立交7座,服務區1處,計劃將於2024年12月建成通車。
雙柳長江大橋所在的新港高速起於武漢市新洲區S111漢新線,跨越武英高速、江北快速路東延線(G347寧德線)、新港江北鐵路(在建)、S112陽楓公路、長江、沿江公路(規劃)、G316長同線、武岡城際鐵路,止於黃鄂高速,路線全長約34.686公裡,其中武漢段長24.145公裡,長江大橋主橋長1.63公裡,鄂州段長8.911公裡。
疫後重振帶動湖北全域發展
「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及放射線的建設是搶抓疫後重振政策機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需要。」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重大工程的建設,是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湖北省「一主兩翼」區域經濟布局,更好發揮武漢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城市群、城鎮帶發展,帶動湖北全域發展的需要。
據了解,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已列入經國務院批准的《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支撐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武漢四大經濟板塊建設,引領武漢大都市區發展,推動武漢城市圈一體化進程;同時將進一步優化武漢城市圈高速公路結構,增強過江通道供給能力,強化路網銜接與轉換,並為沿線地區經濟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建設意義重大。
「武漢要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將能夠滿足未來城市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需要。」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方面介紹,在武漢將建設成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背景下,城市圈大通道項目將成為武漢做強腹地、帶活周邊,構建起一條有效銜接的快速通道,同時滿足武漢城市圈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的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需要。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由武漢統籌新建高速公路裡程約330公裡,總投資近1000億元。項目建成後,市域範圍高速公路裡程將突破1200公裡,路網密度有望進入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前三位。
■ 連結
武漢「環+放射」路網
武漢市域內分布有一環線、二環線、三環線、四環線(在建)、武漢繞城高速、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規劃),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
一環線:核心區交通集散環,全長約28公裡,圍合面積44平方公裡,1995年5月全線貫通。
二環線:中心城區快速交通輸配環,全長約48公裡,圍合面積137平方公裡,2015年4月全線貫通。
三環線:主城區與新城組群快速聯繫的轉換環,全長約88公裡,圍合面積525平方公裡,2010年12月全線貫通。
四環線:新城組群間的交通聯繫環、城市貨運交通主通道,全長約148公裡,圍合面積1326平方公裡,2020年底全線貫通。
武漢繞城高速公路:城市過境交通高速公路環(由G4、G42、G50、G70等4條國家高速公路圍合而成),全長約188公裡,圍合面積3261平方公裡,2007年12月全線貫通。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