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大通道今日開建,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建成,打造武漢大都市區...

2020-12-27 瀟湘晨報

武漢「環+放射」路網結構體系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在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之間,將誕生一條新的環線。今天上午,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開工建設,這條新動脈將連接武漢、孝感、鹹寧、鄂州、黃岡等地,成為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建成後,將有效加強武漢城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武漢外圍組團路網結構,促進武漢城市空間格局高質量發展。

目前,湖北武漢已規劃建設「環+放射」的路網結構體系,總長約2135公裡,線網密度0.24公裡/平方公裡,相比原總規模增加規模約1010公裡高快速路;主城區範圍布局「三環+五射+快捷環」快速路,長約325公裡,路網密度0.59公裡/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10月,已建成高快速路962公裡,約佔總規模45%,未建成高快速路1173公裡,約佔總規模55%。

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

兩年前,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啟動了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的籌建。「當我們將武漢都市區環線高速公路通道方案研究的委託書交給湖北省交規院和武漢綜交院時,心裡就開始憧憬未來的樣子。」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回憶,這套方案在2019年9月被納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的《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為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的前期工作夯實了基礎。

2020年,取得抗擊疫情戰鬥決定性勝利的武漢復甦重生,城市經濟發展逐步滿血復活。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的2035年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的工作部署,響應國家發改委《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關於「超大城市積極推動產業和人口向一小時交通圈地區擴散」的相關要求,根據《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目標要求,結合武漢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疫後重振需要,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建設適時啟動,打造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

2020年4月,大通道走廊帶被予以明確。6月11日,交通運輸部與湖北省委、省政府舉行視頻連線,同意將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和武天高速等項目納入新一輪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

當前,武漢市正在按照「一個定位、兩個打造、三圈融合、四化發展」的思路編制交通「十四五」規劃,將以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定位,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區和疫後重振「武漢樣板」,加快構建國際層面綜合交通網、區域層面協同運輸網、市域層面立體交通網,推動國際化、一體化、現代化、生態化全面發展,為湖北「中部崛起」做出武漢貢獻。

360公裡大通道繞成環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位於武漢繞城高速公路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之間,北起黃陂,順時針依次經過黃岡紅安、新洲,建設雙柳長江大橋跨長江,經鄂州華容,利用黃鄂高速、鄂鹹高速,經鄂州梁子湖、江夏、鹹寧嘉魚,建設簰洲灣長江大橋跨長江,經漢南、蔡甸、孝感漢川、雲夢、孝南,再接回黃陂實現畫圓,全長360公裡。

其中,武漢境內157公裡、鄂州境內71公裡、鹹寧境內28公裡、孝感境內103公裡、黃岡境內1公裡;由武漢統籌建設205公裡,總投資約700億元,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全面建成。

備受矚目的雙柳長江大橋主橋為鋼桁架懸索橋,擬採用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41.5米的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接線擬採用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34.0米的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

大橋全線設置互通式立交7座,服務區1處,計劃將於2024年12月建成通車。

雙柳長江大橋所在的新港高速起於武漢市新洲區S111漢新線,跨越武英高速、江北快速路東延線(G347寧德線)、新港江北鐵路(在建)、S112陽楓公路、長江、沿江公路(規劃)、G316長同線、武岡城際鐵路,止於黃鄂高速,路線全長約34.686公裡,其中武漢段長24.145公裡,長江大橋主橋長1.63公裡,鄂州段長8.911公裡。

疫後重振帶動湖北全域發展

「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及放射線的建設是搶抓疫後重振政策機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需要。」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重大工程的建設,是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湖北省「一主兩翼」區域經濟布局,更好發揮武漢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城市群、城鎮帶發展,帶動湖北全域發展的需要。

據了解,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已列入經國務院批准的《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支撐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武漢四大經濟板塊建設,引領武漢大都市區發展,推動武漢城市圈一體化進程;同時將進一步優化武漢城市圈高速公路結構,增強過江通道供給能力,強化路網銜接與轉換,並為沿線地區經濟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建設意義重大。

「武漢要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城市圈交通大通道將能夠滿足未來城市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需要。」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方面介紹,在武漢將建設成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背景下,城市圈大通道項目將成為武漢做強腹地、帶活周邊,構建起一條有效銜接的快速通道,同時滿足武漢城市圈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的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需要。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由武漢統籌新建高速公路裡程約330公裡,總投資近1000億元。項目建成後,市域範圍高速公路裡程將突破1200公裡,路網密度有望進入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前三位。

■ 連結

武漢「環+放射」路網

武漢市域內分布有一環線、二環線、三環線、四環線(在建)、武漢繞城高速、武漢城市圈交通大通道(規劃),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

一環線:核心區交通集散環,全長約28公裡,圍合面積44平方公裡,1995年5月全線貫通。

二環線:中心城區快速交通輸配環,全長約48公裡,圍合面積137平方公裡,2015年4月全線貫通。

三環線:主城區與新城組群快速聯繫的轉換環,全長約88公裡,圍合面積525平方公裡,2010年12月全線貫通。

四環線:新城組群間的交通聯繫環、城市貨運交通主通道,全長約148公裡,圍合面積1326平方公裡,2020年底全線貫通。

武漢繞城高速公路:城市過境交通高速公路環(由G4、G42、G50、G70等4條國家高速公路圍合而成),全長約188公裡,圍合面積3261平方公裡,2007年12月全線貫通。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今日開建,計劃「十四五」時期內建成,打造武漢大...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建成後,將有效加強武漢城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武漢外圍組團路網結構,促進武漢城市空間格局高質量發展。當前,武漢市正在按照「一個定位、兩個打造、三圈融合、四化發展」的思路編制交通「十四五」規劃,將以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定位,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區和疫後重振「武漢樣板」,加快構建國際層面綜合交通網、區域層面協同運輸網、市域層面立體交通網,推動國際化、一體化、現代化、生態化全面發展,為湖北「中部崛起」做出武漢貢獻。
  • 武漢確立「十四五」發展目標:打造五個中心
    任勇 攝中共武漢市委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十四五」期間,該市將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五個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武漢市委政研室主任杜成會介紹,中共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於18日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該《規劃建議》提出,未來五年,武漢將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加快打造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武漢明確「十四五」新目標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擔當「一主引領」新使命,武漢明確「十四五」新目標  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 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原標題:打造「五個中心」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12月18日舉行的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為「十四五」武漢發展錨定新目標。
  • 「十四五」時期,宜賓這樣幹!
    四川在線記者 王吉南12月21日,中共宜賓市第五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宜賓市委關於制定宜賓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四五」時期,宜賓如何謀劃開局,發展目標和方向是什麼?
  • 江西五年建成鐵路920公裡、高速公路1233公裡
    江西五年建成鐵路920公裡、高速公路1233公裡力爭贛粵運河「十四五」開建12月23日,「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發布會第八場——江西省交通運輸工作成就新聞發布會召開
  • 武漢發展目標:打造五個中心,做強四個城市副中心,城市圈1小時可通達
    《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19日,中共武漢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全會相關精神。加快打造「五個中心」武漢市的《規劃建議》提出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錨定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目標任務。
  • 這個冬日 在武漢北赴一場聖誕童話嘉年華
    恆大水世界效果圖 全武漢向北看 板塊潛力獲高度認可 根據最新武漢大都市區規劃,武漢正在邁入「大六環」時代,近日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啟動建設,該通道北起黃陂,順時針依次經過黃岡紅安、新洲、鄂州華容等5市12縣,未來建成後,將成為武漢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核心架構,從紅安來往武漢將更加便捷。
  • 基本建成中部地區國際交通門戶,武漢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貨物從武漢發往世界各地;每天,來自全球的航班在天空中編織成密集的交通網往返於武漢及全球各地;每天,武漢消費者都在「家門口的全球直通車」內購買全球好物。頂級大秀落戶武漢,國際大展選擇武漢,武漢基本建成中部地區國際交通門戶,正加快新消費引領,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湖北兩大高鐵項目將開建!
    12月20日 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 西安至十堰高鐵湖北段 建設動員大會同步舉行 未來五年,將有兩條貫穿湖北東西、連結湖北南北的高鐵大通道,為湖北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注入強大動力
  • 武漢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網絡議政廳活動今日...
    ☟☟☟解答「十四五」規劃編制現狀武漢「十四五」規劃編制進展如何?發展目標與戰略定位是什麼樣?據了解,根據國家、省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相關部署要求,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總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給網友「畫藍圖」:對於「十四五」時期武漢發展目標與戰略定位,國家、省、市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努力打造國際化大都市。
  •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推動「大武漢」向「強武漢」邁進
    「『十四五』武漢完全有條件、有基礎、有能力,創造新時代更加輝煌業績。」12月20日,梅新育、張燕生等經濟學家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均表示,武漢疫後重振跑出「加速度」,看好武漢「十四五」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說,武漢前三季度GDP重回全國前十,為「十四五」實現經濟總量再進階奠定良好基礎。
  • 「『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大使圓桌會議召開 「十四五」「雙...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昨天(8日),「『十四五』時期的中國與世界」大使圓桌會議在北京舉行。圍繞「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擴大開放相關政策,「雙循環」新格局等主題,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與智庫學者展開探討。
  • 江門:「十四五」時期力爭投資2000億元構建內聯外通大交通格局
    珠西綜合交通樞紐的格局初步形成、內聯外通現代交通體系愈發清晰。2020年12月30日,開陽高速改擴建項目全線開放雙向八車道通行江門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提出,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力爭「十四五」時期完成交通投資2000億元。
  • 珠海力爭深珠鐵路「十四五」末開建
    記者從會議獲悉,珠海將力爭在「十四五」末開工建設深珠鐵路,加快建設樞紐型核心城市。會議強調,邁向「十四五」,珠海進入新發展階段,處於轉型發展的窗口期、跨越發展的關鍵期和破局突圍的攻堅期,必須以珠澳合作牽引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加快發展為主軸,通過五年苦幹實幹,在經濟發展、改革開放、生態文明、民生幸福、營商環境、幹部作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從「小而美」向「大而強」「大而優」轉型跨越,為珠海邁向特大型城市奠定基礎。
  • 威海「十四五」交通規劃出爐:擬建設59項交通項目,高鐵、高速覆蓋...
    三網三圈多樞紐」的綜合立體大交通格局(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幹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市域一體、國內通達、聯通海外,機場樞紐、物流樞紐、客運樞紐),將威海打造成面向東北亞輻射中西部和東南亞的國際中轉港,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城市。
  • 甘青大通道張扁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
    中國甘肅網張掖訊12月27日,歷經中鐵二十局等單位28個月的艱苦奮戰,甘青大通道張(掖)扁(都口)高速公路比原計劃提前半年正式建成通車。張扁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形成北通新疆、內蒙古,南至青海、四川的省際快速大通道,對加快河西走廊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在我國西部的布局,加強省際聯繫,重塑絲綢之路,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 武漢:加快形成至鄭州、重慶等城市的「一環八向」鐵路快速貨運網絡
    【大河財立方消息】12月10日,武漢市政府網站發布《武漢市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計劃提出,推動沿江高鐵重大項目建設,續建新港江北鐵路二期,推動武漢鐵路外繞線建設,加快形成武漢至鄭州、重慶、西安等城市的「一環八向」鐵路快速貨運網絡。
  • 武漢的新目標新舉措還有哪些?權威解讀來了
    打造交通強國示範城市 武漢要建設這些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徐斌介紹,「十四五」期間武漢將緊緊圍繞「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城市」目標,堅持交通引領、支撐城市發展,積極推進「通道+樞紐+網絡」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快建成「超米字型」高鐵網絡、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建設聯貫長江經濟帶、聯接
  • 湖北省發改系統綜合交通業務工作培訓班在武漢舉辦
    潘幼成指出,「十三五」時期,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推動下,全省發改交通系統共同努力,克難攻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綜合交通發展的決策部署,始終把大力發展綜合交通作為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搶抓機遇、謀發展、促改革,全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運輸服務品質大幅提升、轉型發展逐步拓展、改革不斷深化,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