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生這麼爛,我為什麼還追?

2021-02-12 君君電影院

一晃半月,43集的都市醫療劇《急診科醫生》已經播出大半了。

養肥後一口氣刷完34集,只能說一言難盡,五味雜陳。

這劇火不火?

火。

一連十多天,從沒跌破過電視劇熱搜榜前三的寶座。

這劇爛不爛?

爛,但個人感覺,追得下去。

目前豆瓣5.9,口碑已經撲街。

除《獵場》外,近期爭議最大的國產劇大概就是它了。

為什麼說它爛?

從專業醫生、到各大影評人、再到吃瓜群眾,一圈圈下來,想必也已經吐槽的差不多了。

總結下來,槽點最多的有這四點:

第一,劇情太狗血。


背負了20年血海深仇的女主、糖尿病小偷、精神病患者醫院殺人、廁所產子、搶奪專利.

無一不是慣有的國產劇套路,奇是奇,但太狗血。

再來對比一下四月份的《外科風雲》:

女主分別由娛樂圈失散多年的「雙胞胎」白百何和王珞丹飾演;

角色人設也幾乎一樣:

學霸,海歸,孤兒,對待患者有仁者之心;都背負著查明父母死因真相的重任;

最逗的是,白百何飾演的陸晨曦原本在胸外科,因得罪科主任而被調到急診,所以兩人連科室都一樣。

第二,不夠專業,不夠真實。


比如醫生無限制掏錢給患者看病這事兒,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存在的。

知乎上有位專業急診科醫生評論說:

我們一般不會醫生自己掏錢給患者治病,因為這樣的患者太多了,有真窮的,有耍無賴惡意逃費的,醫院現在自負盈虧,本身我們巨大的工作量就無法在我們的績效中得到體現,自己日子也就是一般小康水平,上有老下有小並不比誰好過多少,我沒有那麼多錢去給人墊付治病。

而王珞丹飾演的江主任,墊錢的手根本停不下來。

再比如哈佛博士畢業的女主,一回國就成了副主任醫師,這也不太合常理。

在醫生這個行當,不管從多牛逼的學校畢業,不管有多少科研成果,到醫院工作都要規培。

博士規培一年才是住院醫師,再到主治,然後才是副主任醫師,這個過程能力再強也不允許跳過。

畢竟醫學是經驗學科,不是學富五車就可以直接治病。

再來是細節上的不專業。

作為一部電視劇,而非紀錄片,劇中的病例怎麼樣,演員操作規不規範,這些其實無傷大雅。

(當然,如果能像美劇《急診室的故事》《豪斯醫生》,日劇《白色巨塔》,港劇《妙手仁心》等經典醫療劇一樣,高度專業,貼近現實,那自然最好。)

美劇《豪斯醫生》

雖然多數觀眾不會要求像紀錄片那樣完全生活化,但大家也不傻,太偏離現實的情節也會呵呵。

真實感取決於細節,哪怕是科幻電影,情節雖然虛構,細節卻源於生活。

劇中,當女主用英文打電話借錢,卻傳出流利中文的時候;當急診科醫生面對重病患者卻忙著撩妹的時候.

觀眾自然會覺得太離譜。

再來就是女主動不動就飈英語的設定,不僅違和感爆棚,而且畫蛇添足。

現實中,醫生說英語通常出現在以下幾個情況:


教學需要;和外籍專家或留學生交流;必要的學術交流。

片中這樣不專業的小細節一多,真實感也就越來越少了。

第三,家長裡短,幾乎淹沒了醫療的內核。


作為急診科醫生,除了治病救人外,固然有自己的生活,但劇情似乎更偏重醫生的私生活,而非醫療本身。

從主任到主治醫生到護士,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段坎坷的情感經歷:

劉慧敏的愛情婚姻;何健一的家庭愛情;江曉琪的親情愛情;喬娜的親情愛情;劉大夫的兄妹情深.

每個人的愛情來的也太快,就像龍捲風:海洋的愛情,張冷的愛情,喬娜的愛情.說來就來,比急診還急。

這樣一安排,那種「為了劇情而劇情」的感覺也就出來了。

再加上面面俱到,人人有份,不僅分散了主線,更弱化了醫療內核。

甚至被人吐槽是一出披著急診外衣的肥皂劇。


第四,想表達的太多,反而什麼都沒表達清楚。

醫院,尤其是急診科這樣攸關生死的一個大環境裡,生死離別、人情冷暖、社會現象都是最常見的。

這部劇野心不小,本想做個滿漢全席:

醫患糾紛、醫療制度、子女贍養、人性考驗等都想逐一揭露。

結果事情太多太雜,又不得不顧及,所以也只是點到為止,再用狗血劇情吸引觀眾,最後變成了一鍋大雜燴。

以上這幾個槽點,君君感同身受。

但君君開頭也說了,即便如此還是忍不住一口氣追了34集,並且有繼續追劇的欲望。

這麼爛,為什麼還追?


第一,衝著故事,劇中每個病人的故事,都戳進了心窩子。

劇中各種突如其來的急診故事,非常吸睛。

像是火鍋店爆炸那段,就戳中了不少人的淚點。


小夥子在生死關頭本能的護住了身邊的小女孩,自己被燒得面目全非。

而他是一個第二天要結婚的準新郎,新娘正在拼命趕來參加婚禮的路上。

最後,團聚變成了訣別,婚禮也變成了葬禮,不少人為此淚目。

這一段把人性展現的很真實。

他是英雄,但也是人

臨終前他說自己後悔了,他覺得自己應該跑:

我 我應該跑

一個小女孩在我旁邊 我一猶豫就沒跑

我後悔 我明天要結婚了 我 我應該跑

善良的本能驅使他去救人,但真實的弱點又讓他覺得應該自私一點。

這就是人之常情,也是區別於好萊塢式英雄主義的地方。

從人性的刻畫上來說,這一點顯得格外貼近生活。

劇中戳心的故事還有不少,比如家中的頂梁柱被攆斷了手指,全家陷入絕境;

再比如女人生孩子遇到危機,面臨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

很多人吐槽說這些案例太假。

但經歷過生老病死,或者看過紀錄片《人間世》《急診室故事》的人應該都能體會,這樣的故事並非子虛烏有。

在我們身邊,疾病和死亡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車禍、跳樓、難產、癌症、心梗、腦梗.

說危機四伏其實一點也不誇張,這也是劇中的故事格外戳心的原因。

第二,助演太給力,太逼真。

很多人忙著在吐槽劇情狗血,主演出戲的時候,都忘了劇中一個相當給力的存在:

群演和助演。

從打醬油的病患,到跑前跑後、和醫生周旋的病人家屬,分分鐘演技爆表。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母親。

女兒考試沒考好,她責罵了幾句,結果孩子一時衝動喝了農藥。


最後被醫生告知,孩子喝藥量太大,搶救不過來了,最多只能活一個月。

母親當場崩潰。悔恨,自責,內疚,痛不欲生,一股腦湧現在鏡頭裡:

劇中每一個助演和和群演幾乎都在用生命在表演,喜怒哀樂無一不觸動人心。

比起套路滿滿的狗血劇情和自帶流量的明星大腕,這些小人物才是最讓君君動容的地方。

第三,每集片尾的醫療小知識很貼心。

這部劇的每一集片尾,都會安利一到兩個醫療小常識。

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嘔吐腹瀉的應急方法?

煤氣中毒的急救方法? 

一邊追劇還能一邊收集乾貨,這對廣大吃瓜群眾來說,實用性很強,算是一個小小的追劇福利吧。

對於這部劇,爛卻火著,不是沒有道理。

而對於國產劇,在看到無數槽點的同時,但願也不要忽略了這些暖心的小細節。


昨天頭文,留言點讚前三的分別是

@lyla;@路@;@呀呀樂

這三位寶寶可任選一個視頻網站vip哦


▼一起電影,順便zan個吧

相關焦點

  • ​同是醫生,差距明顯 --我看《急診科醫生》有感
    看完《善良醫生》,心情久久放不下,不能再看類似日劇,隨即選擇了一個國產的、評論較高的連續劇《急診科醫生》看看。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觀看《善良醫生》過程中,我在詳細觀看每個細節,體驗每個情節,唯恐遺漏什麼。相比之下,《急診科醫生》,我是在1.5倍速度下觀看的,--那個拖拖拉拉的劇情和糟糕的細節描寫實在讓人不可忍受!
  • 急診科醫生原著小說結局人命關天改編 電視劇全集劇情介紹
    而最近,由張嘉譯、王珞丹主演的醫療題材劇《急診科醫生》正在熱播。《急診科醫生》是翻版《外科風雲》。《急診科醫生》講述了急診科主任醫生何建一與海歸醫生江曉琪從一開始的互相審視,到互相理解、漸生情愫,並攜手克服重重困難,救治患者,救贖自我的故事。小編看了一集,急診科的氣氛還不錯,張嘉譯,江珊,兩個老戲骨帶著王珞丹等一群小鮮肉,導演還是金婚和甄嬛的鄭曉龍,這部劇看來收視率應該不會低呀。但是看了一會,問題就來了。
  • 《急診科醫生》預言冠狀病毒?醫療劇還任重道遠
    《急診科醫生》劇照。新京報2月2日報導      近日的疫情,讓網友翻出來了2017年的《急診科醫生》,一時間「預言劇」的短視頻片段轉遍朋友圈。為什麼呢?有的人說這得怪編劇。的確,行業劇的寫作需要編劇有極高的行業知識水平,而醫療劇更需要編劇要麼曾經深入行業,最好有極為專業的醫學背景,要麼能夠快速做大量的功課,通過一段時間的信息收集來完成醫療領域的描寫。這就是為什麼有的醫療劇會請國內醫學領域的院長、主任或專家來擔任顧問的原因。但編劇其實不是最主要的。反觀國產電視劇,行業劇並非主流,所謂大部分行業劇都是披著行業外衣的愛情劇。
  • 看完《急診科醫生》,我才知道現在居然流行「殭屍美容」!
    最近在追《急診科醫生》,一口氣看完了已更新的十幾集,爽爆了!
  • 《急診科醫生》真的預言了冠狀病毒?醫療劇還任重道遠
    《急診科醫生》劇照。醫療劇的意義是讓大家對這個行業有更多尊重和了解其實,醫療劇也是行業劇的一種,但不知怎麼,國內電視劇一碰到行業劇就突然縮水,不論專業度還是劇情性都有些遜色。為什麼呢?《急診科醫生》有美化和戲劇化,但也有真實《急診科醫生》這部劇被大家認可,被很多觀眾叫好,則是這部劇在專業知識上尊重觀眾,做到了「讓大家更多地明白醫生這份職業是多麼不容易」。
  • 這 4 位醫生,為何離開急診科?
    話說回來,如果阿文還是呆在這裡,進步肯定沒有這麼快。二級醫院跟三級醫院的差距,接觸的病人,經手的診療和救治,從年輕醫生的成長,就可以看出一斑。成為腦外科骨幹的「金泰勇」醫生我們急診科有個個子不高,戴著眼鏡,長得像韓國影星「金泰勇」的醫生。
  • 那這部《急診科醫生》能打多少分?
    我仔細一想,平時醫院裡的急診科好像真的是這樣……很亂很吵病人很多!從普通老百姓這個角度來看,這就是我們印象中的急診科吧?不是只有豪華病房的醫院,也不是又乾淨又安靜的醫院。《急診科醫生》裡展現出來的,其實還是蠻接地氣的,也足夠真實。
  • 急診科醫生何建一得的是什麼病 大結局跟江曉琪在一起了嗎
    ­《急診科醫生》電視劇也是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啊,就連小編也是沒日沒夜的在追劇呢,搞得今天早上都要起不來了。那麼在最新的劇情中是怎樣的呢?而何建一和江曉琪之間的進展是不是覺得有些神速了啊。­這不在電視劇中我們也看到了其實這何建一已經開始慢慢的欣賞起了江曉琪了,而江曉琪也是一貫的強勢作風,這不還關心起了何建一了呢,這還真的是啊...另一方面呢劉慧敏的「私生女」得了白血病在住院,你們覺得他們會相認的嗎?
  • 《急診科醫生》熱播 分集劇情介紹(1-40全集)
    >《急診科醫生》《急診科醫生》改編自點點的原創《人命關天》,由娟子擔綱編劇,講述了急診科主任醫生何建一與高學歷海歸醫生江曉琪從一開始的互相審視,到互相理解、漸生情愫,並攜手克服種種困難,救治患者,救贖自我的故事,描寫了醫護人員面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選擇和擔當。
  • 急診科醫生:江曉琪鼓勵直言相告絕症 急診科被醫鬧糾纏大鬧
    醫院一位醫生的母親已出現臨終表現,何建一和江曉琪走進病房。何建一看了病人告訴醫生朋友,她母親就算轉進重症監護室去世也只是拖十幾個小時的事,不轉也就幾個小時的事。醫生頓時沒了主意,她希望聽到何建一的建議。江曉琪這時說,如果能讓她母親安詳地離開對她母親未嘗不是件好事,這樣能避免她母親進重症監護室創傷性搶救帶來的痛苦。江曉琪稱如果是自己母親,她就選擇讓老人就這麼離開。
  • 獨家對話鄭曉龍:從甄嬛、羋月到《急診科醫生》,我的立足點從未改變
    李星文:《急診科醫生》現在已經播了一段時間了,關於劇情和醫療專業知識有些議論。醫療劇也不是新鮮題材,這次《急診科醫生》裡頭,鄭導想突出表達一些什麼東西?我覺得它還是表達一種人文關懷,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包括一些倫理方面的故事,我覺得這是比較有意思的。各種病都是先到的急診科,所以說它也就是各個科室,各種病症都要碰到,病患的樣式也特別多,另外,人也特別複雜,有急病的,也有不是急病的,但是他跑急診科來看,裡面有很多人生百態的故事。面對這些患者,這些醫護人員的態度也反應出他們的精神面貌,和他們深刻的人性關懷。
  • 急診科醫生:醫院裡的「特種兵」
    他們幾乎每天都在跟死神「抗爭」,在快節奏的工作中,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在對患者醫療信息知曉極少的情況下,能迅速判斷病情實施救治,又時常默默忍受患者的不理解,他們就是被稱為醫生裡「特種兵」的急診科醫生。
  • 醫療劇做了那麼多,《急診科醫生》有什麼不同?
    《急診科醫生》並非鄭曉龍首次觸電醫療題材。他說,16年前,《永不放棄》的拍攝讓他尚未過癮。 鄭曉龍之所以對《永不放棄》念念不忘,是他覺得作品背後應當蘊含更強烈的人文關切。「我拍的東西,不太去談收視多好、影響多大,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有很多劇本在寫生存層面的故事,《永不放棄》中大量的結構、情節、細節都講的是人精神層面上的事。」
  • 張嘉譯新劇《急診科醫生》致敬白衣天使
    大型醫療情感劇《急診科醫生》1月27日登陸廣東衛視,該劇由鄭曉龍、劉雪松執導,張嘉譯、王珞丹、江珊、柯藍等領銜主演,講述的是急診科醫生們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攜手克服種種困難,並實現自我救贖的故事。主演張嘉譯曾感慨:當演員比當醫生輕鬆太多。   導演鄭曉龍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高質量的保證,《甄嬛傳》《羋月傳》等均是高分劇。《急診科醫生》將視角對準了醫療行業,鄭曉龍表示這是他自己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 「急診科女超人」於鶯尚未找到下家 欲當全職醫生
    談到辭職的原因,於鶯表示自己不是「被辭職」,主要是「不願和科研考核大夫的評判體系玩了,未來想做一名全科醫生」。  微博爆料不是辭職的主要原因  「急診科女超人」於鶯本月8日在微博上發布要從北京協和醫院辭職的消息發布後,引起眾多議論。
  • 劇集 | 《急診科醫生》收視口碑兩級分化下,除工業化不足還缺好故事
    近日,繼《外科風雲》之後,又一部醫療大劇《急診科醫生》開播,在開播前,其「專業」的標籤就聲名在外,而鄭曉龍導演的「不怕挑刺」更是給觀眾吃了一顆定心丸。讀娛君從雲合數據了解到,《急診科醫生》自10月31日開播以來,其電視劇市場市佔率呈直線上升趨勢,並連續一周佔據電視劇霸屏榜榜首位置。該劇每日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如下圖所示:
  • 《急診科醫生》領銜國產醫療劇「翻紅」
    文|一點劇讀,作者|肖曉「我爸媽在家,電視上不是疫情新聞就是《急診科醫生》。」《急診科醫生》再度翻紅了。另一面,奮戰在前線、搶奪每一線生機以生命庇佑生命的醫護人員,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抖音快手上流傳著大量現場醫護人員視頻,騰訊愛奇藝等相繼開發了疫情專題,致敬抗疫前線的「最美逆行者」。#致敬疫情前線醫護人員#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5億,#老婆你的病人交給我請放心#等也一次次牽動著大眾的心。
  • 看完《急診科醫生》,有幾個槽要吐……
    刪除請聯繫小編微信號:yyxxzz520導語:由鄭曉龍導演,張嘉譯、王珞丹、江珊等主演的醫療題材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已播放到第17集。由鄭曉龍導演,張嘉譯、王珞丹、江珊等主演的醫療題材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已熱播中。
  • 急診科醫生什麼病都會看,是不是比專科醫生水平高?
    感覺電視中的醫療劇最喜歡拍的就是急診科的故事,戲劇性強。急診科醫生每天能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和事。在普通人眼裡,急診科醫生是很厲害的,什麼都要會,什麼病都能看,感覺很神。但是,你知道嗎?事實和你想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很多醫生心中都有一條默認的鄙視鏈,越專的科室,越覺得上檔次。
  • 《急診科醫生》口碑平平 為何醫療劇層出不窮卻鮮少爆款?
    繼《外科風雲》之後,又有一部國產醫療劇登上了電視螢屏,那就是《急診科醫生》。未播之前,《急診科醫生》就已經備受期待。該劇由鄭曉龍執導,張嘉譯、王珞丹和江珊主演,還特意邀請北京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來把關劇情。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急診科醫生》都具有爆款潛質,有望跟上半年的《外科風雲》一爭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