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陳晶晶北京報導
在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保險成為過去式的背景下,另一類險種產品正在迅速成為人身險公司銷售的主力。
近日,一款被營銷人員宣傳成「年化收益率突破3.5%」、跑贏通脹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一上線即遭到瘋狂搶購,甚至導致一家保險中介公司系統癱瘓,引發了業內對該類產品熱議。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繳費完成之後,增額終身壽險的有效保額開始以固定複利進行增值,並一直持續終身。因此,很容易被「包裝」成回本快、實際收益高的短期「理財產品」。
高收益真相
記者注意到,近日一些營銷自媒體宣傳最新的一款增額終身壽險時,不指明複利收益,而是重點突出產品的年化單利收益。如「保單現金價值快速增值,到了90歲時,現金價值是保費的21.93倍,年化單利高達23.26%」。
增額終身壽險收益真這麼高嗎?其實不然。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保險公司、保險中介銷售人員,所宣稱的增額終身壽險固定收益率達到3.6%~4%,實際上指的是保單每年的有效保額增速,而這並不等於保單現金價值真實的增速,也不等於增額終身壽險的實際收益率。
例如,華貴人壽一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資料演示,一位30歲男士,每年繳費10萬元,繳費3年,那麼到第4個保單年度末的時候,現金價值超過保費,等於307810萬元。由此可知,用四年的時間獲取了7810元的回報,收益率為2.6%,而非以3.6%複利遞增。
一家中型人壽保險公司年金險培訓講師王先生對記者表示:「真正意義上的複利增值,應該是從保險消費者在繳納保費的首年就開始,例如交了30萬元,以30萬元為基礎,現金價值進行複利滾存。然而增額終身壽險則需要兩到四年的回本,雖然在回本期內,保單現金價值快速攀升,很快超過已交保費,但是此階段的保單可視為零收益率,所以宣傳增額終身壽險年化收益率達到3.6%或者4%是存在誤導的。」
「通過精算模型設計,大部分增額終身壽險在保單第7年或者第8年以後,現金價值才會按照每年複利3.48%或者3.47%滾動。直至五、六十年後,保單最終年化收益率趨近於3.5%。」一位保險經紀人趙先生對記者表示。
上述培訓講師王先生進一步稱,「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增速是多少,監管並未明確規定。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保險公司開始變相『創新』,將保額增速設計成3.6%、3.8%甚至達到4%。一些銷售人員也不講壽險保障,只提現金價值、退保收益,將增額終身壽險包裝成短期理財產品,吸引保險消費者投保,拉升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
年金險替代品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壽、愛心人壽、華貴人壽、中英人壽等十餘家人身險公司加入推新陣營,截至目前,已有四十多家人身保險公司推出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其中,一些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上線不到一個月,便狂攬保費超億元。一些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增額終身壽險已經成為其推薦的主力產品。
保險公司緣何熱衷增額終身壽險產品?
據了解,與傳統終身壽險側重風險保障功能不同,增額終身壽險保障身故或全殘賠付金額較少,按照保險合同約定,計算年度有效保額和現金價值。也就是說,增額終身壽險主要利用「時間+複利」來實現儲蓄帳戶收益最大化,並能隨時通過「減保取現」或者「退保」,來獲得「理財」效果。
同時,對比目前預定利率為3.5%的年金保險,增額終身壽險的「魅力」還在於繳費期剛結束,或繳費結束之前,其保單現金價值(即退保能拿到的資金)很快就能超過所交保費。其次,現金價值高,也意味著在消費者急需用錢的時候,可通過現金價值貸款的方式,獲得資金。
一家人身險公司產品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中短期保險產
品被監管限制,以及預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保險逐步淡出歷史舞臺背景下,市場對具有『保本理財』性質的保險產品需求依然很旺盛,急需替代品。而增額終身壽險恰好滿足短期返本,存取靈活市場需求,因此立刻能『上位』。而且保險公司為了保費規模,也樂於推出這類產品。」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增額終身壽險保障功能弱化的現狀,與監管提及的「保險公司開發的定期壽險產品、終身壽險產品,應重點服務於消費者身故風險的保障規劃,並不斷提高此類產品的風險保障水平」相悖。
險企對衝利率風險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增額終身壽險的承保利潤率比年金險要低一些,不過為了獲取更大的保費規模,從權益類市場獲得超額收益,對衝利率風險,保險公司還是比較樂於承保此類產品的。」一家位於南部地區的保險公司高管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是人身險公司仍然整體實現了盈利,淨利潤累計達124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人身險公司累計投資收益3571億元,同比大漲33.52%。顯然,投資收益是支撐人身險公司盈利的重要因素。
業內人士表示,資本市場步入紅火期,為壽險公司提供了向上的投資環境,因此壽險公司從權益類資產獲取更高收益的動機更強。同時,今年以來,利好保險投資端政策頻出,鬆綁權益類配置上限也有助於險企在利率下行趨勢下,縮短資產負債缺口,獲得信用價差,適度提高權益資產佔比,提升保險投資的收益率水平。
近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賈飆公開表示,目前人身保險業利差損風險整體可控,但利差損風險在加大。賈飆還指出,人身保險業將採取四個方面的措施來防範利差損風險,其中包括兜住安全底線,提高保險資金運用水平。豐富風險對衝工具,適度鼓勵權益類投資,改革投資管理能力監管。
不過,華創證券研報顯示,未來險資投資壓力和機會並存,一方面,長端利率繼續上行空間較小,長期下行趨勢未改,另一方面,權益投資利好政策長期提升和穩定投資收益率水平,對衝利率下行產生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