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額終身壽險熱炒背後:險企做大規模對衝風險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陳晶晶北京報導

在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保險成為過去式的背景下,另一類險種產品正在迅速成為人身險公司銷售的主力。

近日,一款被營銷人員宣傳成「年化收益率突破3.5%」、跑贏通脹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一上線即遭到瘋狂搶購,甚至導致一家保險中介公司系統癱瘓,引發了業內對該類產品熱議。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繳費完成之後,增額終身壽險的有效保額開始以固定複利進行增值,並一直持續終身。因此,很容易被「包裝」成回本快、實際收益高的短期「理財產品」。

高收益真相

記者注意到,近日一些營銷自媒體宣傳最新的一款增額終身壽險時,不指明複利收益,而是重點突出產品的年化單利收益。如「保單現金價值快速增值,到了90歲時,現金價值是保費的21.93倍,年化單利高達23.26%」。

增額終身壽險收益真這麼高嗎?其實不然。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保險公司、保險中介銷售人員,所宣稱的增額終身壽險固定收益率達到3.6%~4%,實際上指的是保單每年的有效保額增速,而這並不等於保單現金價值真實的增速,也不等於增額終身壽險的實際收益率。

例如,華貴人壽一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資料演示,一位30歲男士,每年繳費10萬元,繳費3年,那麼到第4個保單年度末的時候,現金價值超過保費,等於307810萬元。由此可知,用四年的時間獲取了7810元的回報,收益率為2.6%,而非以3.6%複利遞增。

一家中型人壽保險公司年金險培訓講師王先生對記者表示:「真正意義上的複利增值,應該是從保險消費者在繳納保費的首年就開始,例如交了30萬元,以30萬元為基礎,現金價值進行複利滾存。然而增額終身壽險則需要兩到四年的回本,雖然在回本期內,保單現金價值快速攀升,很快超過已交保費,但是此階段的保單可視為零收益率,所以宣傳增額終身壽險年化收益率達到3.6%或者4%是存在誤導的。」

「通過精算模型設計,大部分增額終身壽險在保單第7年或者第8年以後,現金價值才會按照每年複利3.48%或者3.47%滾動。直至五、六十年後,保單最終年化收益率趨近於3.5%。」一位保險經紀人趙先生對記者表示。

上述培訓講師王先生進一步稱,「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增速是多少,監管並未明確規定。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保險公司開始變相『創新』,將保額增速設計成3.6%、3.8%甚至達到4%。一些銷售人員也不講壽險保障,只提現金價值、退保收益,將增額終身壽險包裝成短期理財產品,吸引保險消費者投保,拉升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

年金險替代品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壽、愛心人壽、華貴人壽、中英人壽等十餘家人身險公司加入推新陣營,截至目前,已有四十多家人身保險公司推出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其中,一些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上線不到一個月,便狂攬保費超億元。一些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增額終身壽險已經成為其推薦的主力產品。

保險公司緣何熱衷增額終身壽險產品?

據了解,與傳統終身壽險側重風險保障功能不同,增額終身壽險保障身故或全殘賠付金額較少,按照保險合同約定,計算年度有效保額和現金價值。也就是說,增額終身壽險主要利用「時間+複利」來實現儲蓄帳戶收益最大化,並能隨時通過「減保取現」或者「退保」,來獲得「理財」效果。

同時,對比目前預定利率為3.5%的年金保險,增額終身壽險的「魅力」還在於繳費期剛結束,或繳費結束之前,其保單現金價值(即退保能拿到的資金)很快就能超過所交保費。其次,現金價值高,也意味著在消費者急需用錢的時候,可通過現金價值貸款的方式,獲得資金。

一家人身險公司產品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中短期保險產

品被監管限制,以及預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保險逐步淡出歷史舞臺背景下,市場對具有『保本理財』性質的保險產品需求依然很旺盛,急需替代品。而增額終身壽險恰好滿足短期返本,存取靈活市場需求,因此立刻能『上位』。而且保險公司為了保費規模,也樂於推出這類產品。」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增額終身壽險保障功能弱化的現狀,與監管提及的「保險公司開發的定期壽險產品、終身壽險產品,應重點服務於消費者身故風險的保障規劃,並不斷提高此類產品的風險保障水平」相悖。

險企對衝利率風險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增額終身壽險的承保利潤率比年金險要低一些,不過為了獲取更大的保費規模,從權益類市場獲得超額收益,對衝利率風險,保險公司還是比較樂於承保此類產品的。」一家位於南部地區的保險公司高管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是人身險公司仍然整體實現了盈利,淨利潤累計達124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人身險公司累計投資收益3571億元,同比大漲33.52%。顯然,投資收益是支撐人身險公司盈利的重要因素。

業內人士表示,資本市場步入紅火期,為壽險公司提供了向上的投資環境,因此壽險公司從權益類資產獲取更高收益的動機更強。同時,今年以來,利好保險投資端政策頻出,鬆綁權益類配置上限也有助於險企在利率下行趨勢下,縮短資產負債缺口,獲得信用價差,適度提高權益資產佔比,提升保險投資的收益率水平。

近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賈飆公開表示,目前人身保險業利差損風險整體可控,但利差損風險在加大。賈飆還指出,人身保險業將採取四個方面的措施來防範利差損風險,其中包括兜住安全底線,提高保險資金運用水平。豐富風險對衝工具,適度鼓勵權益類投資,改革投資管理能力監管。

不過,華創證券研報顯示,未來險資投資壓力和機會並存,一方面,長端利率繼續上行空間較小,長期下行趨勢未改,另一方面,權益投資利好政策長期提升和穩定投資收益率水平,對衝利率下行產生的潛在風險。

相關焦點

  • 增額終身壽險、萬能險和年金險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一些?
    說回理財工具,目前除去風險比較高,叫著保險卻一點也不保險的投連險以外,目前大家可以接觸到的用於理財的保險大致有三類:· 增額終身壽險· 萬能險· 年金險1、增額終身壽險如同字面的意思,就是保額不斷增長的,保障期限為終身的壽險。壽險:以被保險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且以被保險人的生存或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人身保險。
  • 小雨傘增多多增額終身壽險和愛心守護神哪個好?
    我們就先來比較一下,愛心守護神和小雨傘增多多增額終身壽險的IRR,30歲男性,15年交為例:從上圖可以看到,小雨傘增多多增額終身壽險的優勢很突出,一直都比愛心守護神的IRR高,最後幾乎接近3.5%上限。再看下,真正的能支取的錢,也就是現金價值,兩者究竟相差多少?
  • 小雨傘保險:增額終身壽險或是未來理財規劃新方式
    小雨傘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利率的不斷下行,增額終身壽險或是用戶對未來理財規劃新方式。  所謂增額壽險,是指保額會隨著年限不斷增加的人壽保險,即保單存續時間越長,保障越高。  小雨傘保險以此前與和泰人壽聯合發布增多多增額終身壽險為例,「增多多」的保額以3.6%的複利進行增值,具備加保和減保功能。  同時,該產品投保門檻低月繳200元起、追加100元起,保費繳納支持躉交、3年、5年、10年、15年、20年等多種靈活方式。
  • 4.025的年金下架後 小雨傘增多多增額終身壽或成主流
    來源:時刻頭條日前,小雨傘保險與和泰人壽在深圳福田區金融科技城聯合舉辦產品發布會,推出增多多增額終身壽險。相對於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的一大特點在於可以通過減保或退保的方式,實現更加自主靈活的領取方式,未來一段時間內增額終身壽險極有可能替代4.025的年金險,逐漸成為主流產品。
  • 買壽險,到底應該買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
    但是問這個問題,就說明對壽險的本質並沒有一個深刻的了解,也不清楚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到底起的是什麼作用。 首先什麼是壽險?壽險保的是什麼? 壽險保的是人的生命。當被保人身故或者全殘的時候才給付保險金。
  • 從發達市場看中國壽險產品演變:老齡化倒逼養老健康險、經濟降速...
    屆時增額強制分紅養老保險(以兩全形態為主)和增額強制分紅終身壽險成為主流。 階段三 健康險大幅發展(1990-2000年) 隨著市場開放,中國臺灣壽險市場已處於完全競爭狀態。中國臺灣壽險業引入國外的生前給付理念,重疾險和重大疾病分紅終身壽險開始熱賣。
  • 買個壽險和大病險,一場大病,壽險卻沒了:說好的壽險保終身呢?
    針對重大疾病保險,有住院報銷型和一次給付型,仔細看上圖,從中可以看到保障終身。從這點來看,住院報銷型保險保障期間一般是一年,用一年交一年的費用,不用不交費且沒有了保障。一次給付型一般是保障到特定年齡或者終身。從這分析,這款保險為一次給付型。第二,這是一款複合型險種。
  • 原來,終身壽險還有這麼多用途,買它!
    於是,有些人覺得終身壽險派不上什麼用場: 要麼死了有錢拿(受益人受益),自己用不上,沒意思;要麼滿期有錢拿,那也得到100歲以後才能拿,不現實。 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會去購買終身壽險呢?今天我們來好好聊聊終身壽險。
  • 懶人存錢神器,信泰如意尊增額終身壽險
    終身,保障一輩子,活多久保多久 增額,保額遞增,只要你多活一天那保額就在增加 壽險,保身故,用壽命和保險公司對賭 總的來說,增額終身壽就是保一輩子的保額遞增會長大的保身故的保險。
  • 守護家庭全生命周期,一家新銳險企的長期主義之路
    疫情是一場大考,也是對險企健康度的一次檢驗。  《黃帝內經》有言,「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對於壽險業而言,「治未病」已成為必須面對的課題:老齡化的加速吞噬著人口紅利,改變著保險業的演進邏輯;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新舊動能的轉換尚未攻關;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之下,競爭維度進入多維空間;「不確定性」成為常態,挑戰著險企應變能力背後的進化力。
  • 支付寶好醫保推終身防癌醫療險,保爸媽一輩子的保險是否值得買?
    我們支付寶保險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越來越多的父母在面對重大疾病時,有底氣去尋求最好的結果。基於這份初心,我們推出了這款「好醫保·終身防癌醫療險」。不論覆蓋人群、保費還是報銷範圍,我們這款產品的目標,都是給中國絕大多數父母,帶去絕對的安心:保得了:70周歲以內、三高人群,甚至滿足健康告知條件的輕度甲狀腺癌患者,都能投保。
  • 上市險企開門紅分歧加劇;平安革命傳統壽險丨保險周報(2.17--2.23)
    >  2019年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近三成  專家測算今年流入A股增量資金規模或達5000億元  2019年四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0.6萬億元,增長12.2%  今年1月保險資管機構債權投資計劃註冊規模超500億  56家險企超600種保險擴圍納入新冠肺炎  保險行業捐款捐物總額達3.15億元
  • 頂流增額終身壽長這樣為你揭秘小雨傘增多多終身複利增長的秘密
    最近和泰保險聯合小雨傘保險推出了一款名叫「增多多」的增額終身壽險,預定利率3.5%,適合做長期的現金流規劃。產品形態方面非常簡單: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會產生疑問,之前不是總說不用給孩子買保險壽險嗎,怎麼現在又可以了呢?此壽險非彼壽險。之前說的是傳統壽險,它的作用是把身故後產生的家庭財務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小孩去世一般不會給家庭造成巨大的財務危機,所以傳統壽險一般給家庭經濟支柱配置。增額終身壽不太一樣,先從身故保額說起。
  • 壽險是該買定期還是終身?
    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相比,不單是價格上貴了不少,因為保障期限是終身,所以其作用也不相同。終身壽險更多的是注重財富的傳承。那麼你的壽險是該購買定期的還是終身的呢?今天,奶爸就帶著大家從自身的需求出發,看看是定期壽險比較適合我們,還是終身壽險比較適合。
  • 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哪種好?價錢差好幾倍,到底選哪個?
    很多人也有疑惑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哪種好,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區別又是什麼? 一、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意義 定期壽險:是以人生命為保險標的的一種保險。
  • 中國人壽推出國壽福終身壽險(慶典版)保險產品組合
    此次中國人壽推出的國壽福終身壽險(慶典版)保險產品組合為「國壽福」系列的第四代產品,是中國人壽70周年司慶獻禮產品,承保病種全面提升至180種,同時更有投保人、被保險人雙重保費豁免功能和強大的終身壽險保障。該保險產品組合還可實現終身壽險和附加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基本保險金額的差異化投保,是一款不可錯過的保障類保險新品。
  • A股5大上市險企1月保費5284億 增速分化兩大險企下滑
    A股5大上市險企1月保費5284億 增速分化兩大險企下滑 關注中金在線:
  • 11家壽險公司2017年單筆最大理賠超億元 車禍與癌症成保險客戶兩大...
    近期,壽險公司陸續披露了本公司的 「2017年十大理賠案例」。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披露相關數據的險企包括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合眾人壽、百年人壽、中郵人壽、交銀康聯、農銀人壽、光大永明、國華人壽等11家險企。從單筆理賠金額來看,上述險企中,單筆最大賠額為1.18億元,理賠緣由為意外身故。
  • 最好的兒童終身重疾險,舊定義的,是哪款?
    這是我們給孩子選保終身重疾險產品的保障前提,沒有這個責任,一般不建議給孩子買!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給孩子買保定期20年-30年的重疾險,要選單次賠?而孩子的終身重疾險,要選多次賠呢? 之前精算君已經解釋過!
  • 壽險是什麼東東,如何配置?
    試想一下,如果商人在世的時候給自己配置了足額的壽險,情況會怎麼樣呢?他的親人也會很傷心,但商人給自己配置了壽險,可以獲得一大筆收入來源,保障年邁的父母能度過晚年,妻子兒女能過上一個穩定的生活,不會發生上面出現的這樣。說這個故事,不是做保險推銷的,而是告訴大家一些保險的知識,學會自己去配置保險,不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