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兒連踹媽媽20下,白巖松:不合格的父母,才會養出熊孩子

2021-02-08 時代家居人

之前有一個9歲的女生上了熱搜,連白巖松都評論她。

女生上熱搜不是因為成績優秀,也不是因為天賦出眾,而是因為太可惡了!可惡到令人髮指的!

事情是這樣的:女孩和媽媽一起坐地鐵,不小心下錯站了。女兒把一切都歸咎於她母親。

從動畫中可以看出,母親背著大大小小的袋子,女兒不幫著提空袋子。相反,她用左右腳連環踢她媽媽超過1分鐘,超過20次。

令網友憤怒的是,母親只管被踹,卻沒有說什麼教育的話。被踢了一腳,她只是轉頭看著女兒,一言不發,好像已經習慣了。

對此,白巖松犀利地評論到:絕不是生理上當了父母,我們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大行當。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所承擔的責任,起碼51%控股。不要總是埋怨別人,先改變自己吧,否則,熊孩子會越來越多的。」

什麼樣的父母,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還記得去年引起軒然大波的新聞嗎?

兒子逃課退學,媽媽卻在廣場上當著所有人的面跪下求他上學去。

男孩不僅對母親的做法無動於衷,還非常得意,翹著腿悠閒地坐著玩手機,拍下照片發在朋友圈,配上文字「開心每一天」。

以上兩個例子中的父母,都是家庭教育中的「討好式家長」。他們想盡辦法免除孩子的責任,把錯誤和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生怕孩子遭受損失和磨難。

在他們眼裡,孩子太小不懂事,都是鬧著玩兒的。

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都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得到庇護和縱容。社會的威嚴和規則在他們眼裡都是空話,是可以打破的。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為了孩子好,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討好式家長」以為自己對孩子好,會感恩回報,卻忽略了教育最重要的是原則和底線。

你知道,跪著的父母永遠教不了站著的孩子。

沒有分寸感的父母,是害不是愛

中國:有句古話叫「慣子如殺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對孩子的愛沒有分寸感,一味地慣著,反而會害了他。

之前有個很受歡迎的教育節目《少年說》。郝睿涵,是一名女學生,17歲,不會使用筷子。原因是父母從小太嬌生慣養,不會用筷子就用勺子。

錄節目的前幾天,她才學會一個人獨立倒熱水,平時家長就是供著慣著,就連插個電源都擔心她會觸電,典型的高分低能。

過度溺愛剝奪了孩子體驗生活的權利。

為什麼有那麼多啃老族和「巨嬰」在家不肯上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慣壞了。小時候被「保護」的太好,基本的獨立生存技能都沒學會。當步入社會,他們會發現這不行,那也不行,到處碰壁。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開支也會越來越大,當父母不能再滿足孩子的要求時,親子關係還會惡化,上演悲劇。

白巖松:好父母,51%控股

前面也提到,女兒連踹母親多腳這件事兒,白巖松發表了挺長的一段評論。

其中最值得大家深刻借鑑的,應該就是這句好父母,51%控股。意思就是說,家長是大股東,但孩子也有自己發聲的權利。

父母持股51%,子女持股49%,額外2%的父母實際上是父母的知識、教養和教育,對家庭代際傳承和孩子未來的生活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好父母不是高高在上,有100%話語權的人;也不是跪下連1%的聲音都沒有的卑微之人。51%到49%,這是最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的大方向負責,對大局把關。

剩下的49%持股,孩子可以獨立思考和判斷,有相對的自由和犯錯的權利。

具體怎麼做?我們來實際舉個例子:孩子伸手打奶奶,家長該怎麼辦

第一步: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會讓奶奶很痛。

第二步:搞清楚孩子打人的原因,是想吃飯、看電視還是玩玩具。長輩不同意才會打人。

第三步:認真溝通。打人不能滿足自己的想法。想吃零食,那就把三餐都全部吃完,媽媽會獎勵你的。如果想看電視,就先把作業做完,媽媽才會給你開。

很多家長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時,難免會迷茫,尤其是一些新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教育家盧梭說過,世界上最無用的三種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和刻意感動。但是這三種方法也是很多家長最喜歡使用的教育方法。

先對孩子循循善誘,一條條道理擺出來給孩子看;一旦發現講道理不行父母就不再壓制怒火,開始發脾氣去批評孩子,怒吼或是動手打孩子;或者是苦口婆心地說自己多麼辛苦和不容易來試圖感化孩子。

講道理誰都會,但對著孩子講道理很多時候就和"對牛彈琴"差不多,發脾氣,用"苦情"來感化孩子,更是不明智的做法。父母應該學會變通,而不是一直使用著錯誤的手段去管教孩子。

如果我們總是用講道理、批評和打擊的方式來教育,會很快發現教育的效果越來越差,我們也會教育得越來越吃力。

培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的「博士老爹」蔡笑晚也說:孩子的智力相差無幾,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才是讓孩子成材的第一步,而關鍵就在於小學階段。

如果你沒有幫孩子規划過小學6年,缺乏科學的育兒經驗和方法,帶娃全靠一時興起。如果方法都是東拼西湊,道聽途說的,無疑是在耽誤孩子,不利於健康發展。

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系統的講訴了不同年級,父母應該做什麼?孩子應該做什麼。

作者是擁有20年小學教育經驗的高級教師,按章節把小學階段該進行的家庭教育做了梳理。

這本書非常接地氣,配了案例展開討論,讀完後能學到很多實操方法,是一本非常貼心實用的枕邊家庭教育工具書。

1年級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2年級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3年級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求知習慣;4年級教會孩子分清重點,提高效率;

5年級平衡學業和人際關係;6年級鍛鍊心態,迎接小升初考試。

通過這本書,家長能清楚的知道小學6年該如何引導教育孩子,培養各項基礎的學習能力,不會摸著石頭過河,毫無頭緒,耽誤孩子。

點擊下方《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陪孩子的初中三年》《你是在為自己讀書》三本只要99元↓↓↓

相關焦點

  • 地鐵站內,女兒連踹母親20多腳,白巖松怒了:好父母,51%控股
    她原本坐地鐵去天河機場,結果不小心下錯了站,詢問旁邊的人後,得到提示「坐下一班就好了」。就因為這,她就得罪了和她一同乘車的女兒。只見,眾目睽睽之下,什麼也沒有幫媽媽拿的女兒,把兩隻手酷酷地插進上衣口袋裡,用腳一個勁兒踹媽媽。踹到激動處時,這個女兒甚至兩個腳輪流踹,邊踹邊罵罵咧咧。
  • 女孩當眾連踹媽媽六腳,白巖松點評提醒家長.愛要帶點鋒芒?
    在央視《新聞周刊》節目中,白巖松提醒各位父母:要先改變自己,否則「熊孩子」會越來越多!↓↓↓連踹了6腳後,旁邊的路人看不下去了,上前擋了一下。上車後,這位媽媽還在安慰女孩,連說沒事,讓她別生氣」看到這一幕網友紛紛留言「這孩子也太過分了!」
  • 小孩連踢帶踹,媽媽卻不敢還手:這幾種家長,最容易養出白眼狼
    前段時間一個視頻刷了屏,一個男孩,在短短一分鐘之內,連踢帶踹媽媽八腳,嘴裡還不停的說,我想要手機你都滿足不了,以後還能給我好生活麼。最可氣的是這位媽媽,面對孩子連連踢踹,不敢阻攔,只是一味的往後躲閃。出現這些問題,源頭在哪,其實就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這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其中這3種父母,最容易養出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 媽媽坐錯地鐵,被女兒踢踹數腳,溺愛的父母,養不出孝順的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經常上網的人,一定會看到女兒連續踢踹母親的視頻了。事情是這樣的:10月12日,一位母親和女兒一起外出,母親弄錯了終點站,坐錯了地鐵。下車後,女兒情緒失控,不停地踢踹母親。圍觀的人紛紛上前勸阻,女兒不但沒有絲毫收斂,反而開始動手打人。
  • 10歲男孩連踹媽媽5腳:那些愛發脾氣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
    一旁的奶奶試圖阻止孩子,但他完全無視。看視頻用「飛踹」這個詞,真的一點也不誇張。上面三種類型的孩子,最讓父母頭疼的必然是「難養型」氣質。女兒做錯了事,想要靜一靜。女兒:我想靜一靜,又怎樣?媽媽繼續問:你今天的事情是錯了還是對的?女兒聲音開始變大:錯了,那又怎樣?媽媽繼續批評:你到現在還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女兒開始大吼:我已經承認錯誤了,你還想怎樣?
  • 1歲孩子坐飛機,媽媽的一個舉動,引網友狂贊!
    電影院因此損失上萬元,而事發之時「熊孩子」的家長對自家孩子爆踢銀幕的行為並未進行制止。 而「熊孩子」惹禍的事例比比皆是。青海倆「熊孩子」偷開他人汽車發生事故、 「熊孩子」連掰14輛奔馳車標、「熊孩子」掰壞博物館2萬元玻璃球...
  • 女孩當眾連踹母親6腳,白巖松點評提醒家長!優秀的父母,都有點 ……
    在央視《新聞周刊》節目中,白巖松提醒各位父母:要先改變自己,否則「熊孩子」會越來越多!↓↓↓寫青島某處的風景作文  一個大浪打來,我被嗆了一口海水,讓我品嘗了一下海水的味道。那鹹鹹澀澀的味道讓我永遠不能忘記。
  • 佟麗婭遭4歲兒子「嫌棄」,可別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小小的男孩,就已經懂得心疼父母,實在讓人感慨。要知道,父母最高級的炫富,並不是送孩子上貴族學校,也不是給孩子買最貴的衣服,而是養出真正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短短幾秒之內,踹了6腳。經路人了解,原來是媽媽帶女兒乘錯了地鐵,還要多等一趟車。看著被打的母親一動不動,女孩似乎不解氣,又伸出手用力推搡,將母親狠狠推向一邊。一旁的路人看不下去,上前阻攔,女孩一看沒有踢到母親,竟然還想動手打這名路人。
  • 女孩因坐錯地鐵公眾場合踢踹母親,白巖松:父母先改變自己吧
    近日,一則地鐵站女孩踢踹母親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許多網友評論:真正應該教育的是母親!白巖松直言:「絕不是生理上當了母親,我們就是天然的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大行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承擔的責任起碼51%控股。不要總是埋怨別人,先改變自己吧!
  • 可憐天下父母心|如何做個合格的父母
    最近發生了兩件事情,放在一起看的話,不由得讓人感嘆,做個合格的父母真是太難了。第一個事件。
  • 佟麗婭和兒子對話刷爆全網:不想養出白眼狼,要讓孩子吃這3種苦
    10月19日,佟麗婭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與4歲兒子的一段對話,一下子就衝上了熱搜。對話裡開始的時候,4歲兒子不太高興,佟麗婭就問:「怎麼了寶寶?」小小的人兒嘆了一口氣:「唉,媽媽你都瘦成什麼樣了?你每次吃大餐的時候多吃一點吧!」
  • 女孩地鐵站狂踹母親6腳!小小年紀暴脾氣,問題到底出在哪?
    突然,女孩情緒火山爆發般,抬起腳,對著自己母親就是一頓猛踹。每一腳都卯足了勁,左右腳輪著上,踹完還使勁推搡,嘴裡罵罵咧咧。起點君看到這裡也是驚呆了,什麼仇什麼怨???原來,母女倆本要坐地鐵去天河機場,可是母親下錯了站,因此惹惱了女兒。
  • 佟麗婭和兒子對話刷爆全網:不想養出白眼狼,一定要讓孩子吃這3種苦
    在武漢的地鐵2號線,一位母親從車上下來,手裡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在她旁邊,跟著雙手插兜、兩手空空的女兒。 可是隨後,女兒一個舉動震驚了周圍所有人,她抬起腳瘋狂的踹向自己的母親。
  • 「熊孩子」也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要懂得細心挖掘,孩子才會更優秀
    丫丫媽很頭疼,因為她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熊孩子」,自從丫丫3歲後,就經常亂扔東西,有時候抓到什麼就扔什麼,家裡的好多新東西都被丫丫扔壞了,丫丫媽很生氣,說,你如果再扔東西,我以後什麼都不給你買了。可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丫丫嚎啕大哭,甚至撒潑往地上滾,下次依舊是我行我素。
  • 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是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他們擔心孩子哭鬧會打擾到同艙乘客,於是貼心地給其他乘客準備了一份小禮物,並附有溫馨提醒小卡片:「我是哎呀,剛剛一歲,這是爸爸媽媽第一次帶我坐飛機,他們有點小緊張,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祝您旅途愉快。」媽媽的貼心與替旁人著想的行為,無一不體現著她為人父母的高素養。
  • 看到這些「熊孩子」,我卻放下了剛揚起的手......
    這幾天,一段地鐵站裡「熊孩子」猛踹親媽的視頻引起公憤。 視頻中母親大包小包地拎著行李,一旁的女孩兩手空空。兩人在地鐵站內發生爭吵,原因是女孩媽媽上錯了車。下車後,女孩就用腳猛踹母親和行李箱。這位媽媽走開後女孩又踹了幾腳在母親身上,甚至還打了前來勸阻的路人。
  • 3歲娃視頻暖哭無數網友:滿分的父母,養不出及格的孩子
    父母之愛子,無不傾其所有,為何結果總是不遂人願?無非是我們的努力出現了偏差。前不久,一條毀三觀的新聞被推上了熱搜:29歲的徐青大學畢業後一直閒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僅如此,還把女朋友帶回家讓父母「一起養著」。老兩口苦口婆心勸說,希望兒子能找份工作自己養活自己,他卻回懟父母:生我下來,就有義務養我到死。
  • 熊孩子公交車上多次踢踹乘客,最終被打,網友:熊孩子選錯對象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優秀,聽話懂事,但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和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教育,不是每個孩子都一直在往好的方向變化。當一個孩子變成了熊孩子,會讓父母變得頭疼起來。一個小男孩在坐公交的時候,不老實,總是用腳去故意地踢踹身邊的男子。
  • 強按孔雀合影還拔毛給孩子玩:熊孩子背後,都是熊父母的人性之惡
    最近,在昆明野生動物園裡,一個媽媽帶著孩子為了和孔雀合影,圍追堵截孔雀,媽媽死死地按壓著孔雀,據說還拔下了孔雀的羽毛給孩子玩。在媽媽的暴力演示下,女兒也毫不客氣地一腳踹向孔雀。有這樣的媽媽,也不奇怪養育出這樣的孩子。有一次親戚帶自己兒子來我家做客,那個孩子看上了喬治的一個玩具汽車,臨走時,要帶走喬治的汽車,親戚對我講:「我兒子喜歡,就送給他吧!反正你家孩子那麼多玩具汽車呢!」我回答,你可以問問喬治願不願意送給哥哥。
  • 熊孩子在公車上多次踢踹乘客,勸阻無果忍無可忍,乘客發起反擊
    調皮、搗蛋是熊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在家長的寵溺下,變得非常驕縱、目中無人。通常來說,大人都很少會跟這些熊孩子計較,但若是熊孩子做得太過了,那成年人也會忍無可忍、使用手段反擊。熊孩子在公車上多次踢踹乘客,勸阻無果忍無可忍,乘客發起反擊在四川遂寧的一輛公交車上,大家都在低頭玩手機,一名7歲的小男孩卻管不住自己的腳,多次朝陌生男子踢踹,該男子多次勸誡無果,甚至警告孩子讓他不要這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