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 FIRST 影展背後的 Apple

2020-08-28 果核Group

8 月 3 日的晚上,FIRST 影展舉辦了紅毯儀式,演員井柏然、易洋千璽等壓軸在最後的頒獎典禮上致辭。但避開這些焦點,我們在 7月 30 日上午走進了舉辦地酒店的一個小小的工作間。


剛來到場地時,負責這一次 FIRST 影展青年訓練營 DIT 技術支持的張梓軒在門口迎接了我們。剛到工作間門口,他卻讓我們稍微等一等。


因為影展組委會的安排特別緊密,所以這次 DIT 另一位主要的負責人楊帆老師昨晚熬了大夜剛起床。沒幾分鐘,楊老師就睡眼惺忪地走了出來,我們趕緊打了個招呼。


楊老師略顯侷促地讓我們進去坐,一邊指了指自己的身體說要臭了,說了聲抱歉,邊抓緊去洗澡。


進到房間以後,整個感覺和想像中的影視後期工作室完全不同。其實這都稱不上是一個工作室,它在承擔這個工作之前,顯然只是一個普通的雜貨間。幾張桌子,隨意堆放的椅子。


而當看到一排緊貼在一起的椅子以後,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工作間裡根本沒有床,而楊老師就是躺在這樣梆硬的椅子上睡覺的。



我們的採訪,就在這個「雜貨間」裡開始了。


「如果是 Windows ,接線就要花很長時間」


FIRST 影展和平時的影片製作還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本次影展特別設置了訓練營環節,在這個訓練營中,學員們要在一周之內完成自己的影像製作,並為數字電影放映準備 DCP(數字電影放映包),這其實對於後期團隊提供了非常高的要求。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因為所有設備都需要提前運輸到現場,甚至是在到達現場之前,張梓軒都不知道都會有哪些設備,所有的這些設備並不是只要插上就可以使用,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工作流程有序地進行重新匹配安裝和調試。


因此搭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耗時的工作。


張梓軒老師


好在這一次所有的設備都是採用 Apple 設備,讓搭建流程大幅度簡化。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接口統一帶來的便利,只需要一根雷靂 3 的線纜幾乎就可以串聯起所有的設備。


這一點我們在現場就可以明顯有所感知,即使在有十幾臺設備的情況下,依然沒有看到雜亂的布線,所有臺面都非常的乾淨整潔。


幾乎所有的設備都是一根電源線,一根連接線。


要麼是 Mac Pro 連接 Pro Display XDR,要麼是 iMac Pro 連接 Pro Display XDR,甚至是一些主要的機器上,還連接了 iPad Pro。


而這一切也正是只有真正完整的硬體生態才能實現,缺一不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便利,為 7 部電影搭建一個後期流程中心,也才僅僅是用了半天時間。


「如果是 Windows 電腦,光各種接線就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說到這裡,張梓軒做了一個簡單的類比。


好搭建不是關鍵,好用才是關鍵。


追求快是一方面,但是對於影展這樣的特殊環境,穩定性尤為重要。在這次影展的訓練營中,有 7 部不同的影片同時在後期製作。這其實某種意義上就是相當於 7 個電影劇組在同時拍攝。


由於設備的數量畢竟有限,所以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就要求這些 Mac、iPad 需要全負荷的不間斷運轉。其實這讓整個 DIT 組都非常的擔心,因為只要有任何一臺設備出現任何故障,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工期問題,這很有可能意味著有一部電影就無法如期進行展映。



但是慶幸的是,沒有任何一個設備出現問題,所有的設備都在高負荷下穩定運行。


其實我也有觀察到,幾乎所有的電腦已經使用了最新的 macOS Catalina 系統。這是一件非常少見的事,因為對於這些真正的專業生產力用戶,很少願意升級最新的系統。因為每一次新系統的升級,就意味著要重新部署摸索以及面對穩定性的考驗。


尤其是想要說服楊帆老師這樣具有多年影視後期經驗的老師更是如此。但是 19 歲的張梓軒則更願意嘗試新事物,所以他特意向楊老師推薦了 macOS Catalina 的隨航功能。


這一功能實現了 iPad Pro 在影視後期中的應用,通過連接 iPad Pro 可以當作調色後期中的示波器。這樣節省了更多的屏幕面積,讓調色師可以聚焦在作品本身。


當然,經過多日的使用,macOS Catalina 還是經受住了穩定性的考驗。


「在好萊塢,劇組到處都是 iPad」


不過,說到 iPad Pro,本來我們以為在劇組中頂多就是作為一個「副屏」而已。但是當和兩位老師真正的深入了解以後,才知道 iPad Pro 在影視製作中,早就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


楊帆老師


我們前面提到的隨航功能真的不是一個小功能,而是真的大有用處。因為劇組在外地拍片子時,真的不可能帶全所有的顯示器,尤其是那些幾十萬的。


但是 iPad Pro 本身的色彩顯示非常的準,而且最重要的是, iPad Pro 配合 Apple Pencil 可以作為手繪板。


其實手繪板在影視工作中也是有需求的,如楊帆老師所說,在以前很多組都是需要配備 Wacom 的數位板,他自己的公司甚至有一段時間都會在考慮批量購買。


但是他們發現使用傳統的 Wacom 數位板,不僅非常笨重,還必須連接線,而且價格還不低。而如果是使用 iPad Pro,不僅功能上可以完全代替,甚至還可以實現很多數位板無法達到的效果。


經過幾番聊天,我們才發現張梓軒本身也是一個核心果粉,幾乎使用過所有的 iPad。


說著說著,他就直接拿出了自己的 iPad Pro,展示了這一次 DIT 部門非常完整的設備部署圖,而這張圖正是他使用 iPad Pro 上的 Goodnotes 這款軟體繪製的。他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規劃,到了現場以後只要按照圖紙連接即可,非常方便。



其實這就是 iPad Pro 的優勢,它擁有極致的便攜性和多用性。而這樣的特性,恰好就是影視製作中最為需要的。


據楊帆老師說,他們在和國外的同行交流中發現,基本上國外的好萊塢團隊已經開始規模化使用 iPad Pro。


這可是在已經高度工業化的好萊塢,他們做出任何決定都是需要經過嚴密的商業效率考核的。其實現在國內的很多劇組也是如此,一進組就準備了幾十臺 iPad Pro,然後給不同的部門按需分發。


楊老師也為我們舉了幾個例子。


比如場記部門,會用 Movie Slate 這個非常專業的場記 App。傳統的場記板,能提供的信息其實非常有限,但是像 iPad Pro 這樣的綜合場記板可以做到的就非常多。


它可以直接通過拍照、錄音、視頻等各種方式準確地傳達導演的意圖,例如哪一個畫面穿幫了,就直接可以拍攝下來,立刻讓道具組明晰。


比如作為監視器。在以前,因為監視器資源相對稀缺,各部門只有湧到導演的大監視器面前才能回看,但是現在每一個 iPad Pro 都是一個無線的監控器。


無論是使用 Qtake 這款軟體,還是在使用 VUER 這個軟體,可以通過藍牙直接連接 BlackMagic 攝影機,都解放了大家的監片場景。


而且負責部門可以通過 Videohub 這個軟體打造一個網關來控制信號分配,給不同組設置不同的權限,從而看到不同的畫面。



但最有意思的是,其實很多導演和片方甚至會要求使用 iPad Pro 來觀看顯示效果,因為畢竟現在的內容消費基本上已經是以網際網路為主,所以 iPad Pro 可以看到最終的實際呈現效果,更能貼近接近觀眾的享受。


正如楊帆老師所說:


「很多時候片方不在乎是不是幾十萬的監視設備,他們只在乎在 iPad Pro 上看起來如何。」


「不好使,是不會買的」


楊帆老師的性格非常直爽,還沒有等我們提出問題,就已經開始主動和我們分享一些自己的設備使用經驗。而且是一開口就讓大家感受到了一種「直接的真誠」。


「不好使是不會買的。」這是和楊帆老師採訪上來的第一句回答。


楊帆老師自己用非常簡單的幾個字評價了自己對這些 Apple 設備的看法。楊帆老師在業內可以說早就是名聲在外,他所在的喜悅電影基本上在中國的影視後期領域無人不曉。我們看到的許多膾炙人口的院線電影,都是出自這家公司。


對於這樣的影視公司來說,基本上都是批量採購 Mac Pro 這樣的產品。其實專業用戶和普通用戶之間對於產品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很多人認為 Mac Pro 這樣的產品應該是標準的桌面設備,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移動可能。但是對於劇組來說,「機動性」幾乎是一定要考量的要素之一。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工作間裡張梓軒特意給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酷的設備,這是一套完整的影視後期工作箱。


在這個箱子中,包含了上一代 Mac Pro,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垃圾桶。除此以外配備了存儲模塊、輸入模塊、以及顯示模塊。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容納在了這一安全箱中。


這樣的箱子會肩負不同的工作,比如展示的這一臺箱子就是用來專門「拷卡」,也就是匯集素材。


所以是不是能夠說帶走就帶走,就變得尤為重要。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考量標準,包括像是 iMac Pro 這樣的產品也深受劇組的喜愛。因為只要一臺機器、一根線,到現場以後就可以快速開始使用,集合了高性能的主機和高素質的顯示器。


而另一個重要的不同,就是對待價格的看法。很多人認為像是 Mac Pro 或者是 Pro Display XDR 這樣的產品都是價格非常高昂的。但是只要你真的了解對應的市場,則會發現其實事情是完全相反的。


楊帆老師特意提到了 Pro Display XDR。其實市面上支持杜比視界、HDR10 和 Hybrid-Log Gamma (HLG) 播放的顯示器,基本上動輒就是十幾萬起步的。


而 Pro Display XDR 的價格基本上只有三分之一。對於這些大公司來說,還不僅僅是一臺的差價,基本上很可能是數十臺的差價,其中成本的節省不言而喻。


這對一些小型工作室也是一種友好,「Mac Pro + Pro Display」的性價比是非常高的,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也節省了時間成本。



而談到最新推出的 Mac Pro 時,楊老師也是讚譽有加,特意提到公司最近剛剛購買了一臺來使用。相比上一代垃圾桶,這一次的 Mac Pro 性能和擴展性是絕對質的飛躍。


尤其是通過 Afterburner 加速卡, Mac Pro 可實現解碼最多達 6 個 8K ProRes RAW 視頻流、16 個 4K ProRes 視頻流或 23 個 4K ProRes RAW 視頻。從渲染到實時剪輯, 4K 不用轉碼。


而且 Mac Pro 的架構為多模塊化圖形處理器設計,通過 MPX 模塊可以非常方便地配置和升級所需要的圖形處理器。而兩個 10 GB 乙太網埠,也可以讓團隊直接寫作,傳導素材更加高效。


作為對比,用 Windows 打 DCP (把素材轉換成數字影院放映的數字包)的話基本上是 3 幀每秒,8 個小時才能完成 2 小時電影的DCP。


使用 Mac Pro 輕鬆實現軟體上限 24 幀每秒,而且此時處理器才用了 55%。這在一些高規格製作,例如 8K 的電視劇製作中非常重要。


是技術,更是藝術


在楊帆、張梓軒兩位老師聊天的過程中,你能感受到他們對於專業的敬重。而最有意思的是,恰好兩位老師又是兩種不同的風格。


對於張梓軒老師來說,自小就對於這些數字設備有著濃厚的興趣,年僅 19 歲的他正在加拿大求學。從他的身上,我們能看出活力和熱忱,在和我們分享關於他所有的設備時,都是如數家珍。他非常敢於創新,也敢於實踐,特別喜歡嘗試新事物。


而對楊帆老師,多年的職業素養讓他對一切設備都抱著最為專業嚴謹的態度,他不在乎一些花頭或者是噱頭,一件設備能夠產生價值,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就使用,否則用他自己的話說:


「是不會買的。」



但無論是勇於創新還是保持嚴謹,最終都在 Apple 生態上找到了一個交匯點。對於兩位老師的工作來說,他們都需要既掌握嚴謹的技術知識,也需要有著很好的藝術敏感度,也正因為如此,往往對於使用的設備有著更高的要求。


這也是為什麼如楊帆老師所說,業內主流的劇組基本上都是在用 Apple 產品來打造自己工作流。不同的設備之間可以連續互通,而基於穩定系統的高質量應用又可以提高效率,不僅節省人力和時間成本,產出的效果也遠遠超過前期的投入。


這某種意義上,也是所謂科技和人文交匯點的隱藏含義。


尾聲


聊著聊著,我們才意識到已經打擾兩位老師許久,深知兩位老師時間的寶貴,便主動結束採訪準備離開。


回到上海以後,我們看了 First 的直播。訓練營的多部影片受到了媒體和影迷的高度好評,尤其是《出圈》和《37.2》更是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讚譽。


而這也讓我突然意識到了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獎賞不僅屬於演員和導演,也屬於在「雜貨間」裡,並排的四個椅子上後期到天亮的每一個幕後工作者。


不僅是 Mac 背後的他們,更是熒幕背後的他們。


作者 | @Derrick Zhang

編輯 | Nicole

相關焦點

  • FIRST,年輕人都該知道的影展
    影展分別在10個獎項頒出11塊「板磚」獎盃,還包括一個特殊時期頒發給所有電影工作者及觀眾的年度面孔榮譽獎。榮譽背後,又有多少青年影人將順勢起飛,我們拭目以待。新星的起跑線十四年來,已有數百位電影新銳力量在FIRST影展收穫了電影藝術上的尊重和肯定。他們大多數當時都籍籍無名,通過FIRST影展才走進大眾視野,慢慢為觀眾所熟知。
  • 青年導演雷磊「公園日記」季竹青「加害者,被害人」入圍FIRST影展
    近日,第十四屆FIRST影展公布競賽片單,CAA客戶、導演雷磊和季竹青分別憑藉動畫短片《公園日記》、劇情長片《加害者,被害人》入圍其中,兩部影片將在本次影展上參與角逐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短片在內的十大競賽獎項。作為國內重要的新銳影人成長平臺,FIRST影展專注發掘、推廣青年電影人及其優秀作品。
  • First影展 | 陳國富:電影喧囂與落寞間,締造可能的藝術家
    從金馬影展創始人,到臺灣新電影運動的核心力量,再到兩岸三地華語電影流域的整合與開創,陳國富締造了一部部類型電影的典範。《雙瞳》、《風聲》、《功夫》、《大腕》、《臥虎藏龍》、《20、30、40》、《天地英雄》等等。除卻商業票房上驕人的成績,背後最真實的陳國富,是打通電影作者性與市場可能的「藝術家」。
  • 陳國富出任FIRST影展評委主席
    (記者袁雲兒)第十二屆西寧FIRST青年影展近日公布評委陣容,趙薇任形象大使,陳國富是評委會主席,創投會評委有劉震雲、姚晨、張楊……今年FIRST影展吸引大咖的能力依然強大。此外,第十二屆FIRST影展的徵片於5月15日截止,創投電影計劃截止到5月8日,影展將於7月21日在青海西寧開幕。
  • 趙薇 · 第12屆FIRST影展大使
    伴隨著徵片開啟和大使趙薇的加入,FIRST影展也將在新的一年鋪陳開來。過去一年來,《老獸》《笨鳥》《川流之島》《囚》《強尼·凱克》等八部影片從FIRST影展之後同時入圍金馬。這些影片的成長路徑,似乎讓FIRST影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注視。亦是他們的豐富讓FIRST還未陷入價值趨同的陷阱,讓外界對於這個電影節的想像還沒有那麼的淪於庸常,接觸風格多樣的創作意志,以此在潮流中葆有趣味,韜光養晦。
  • egg是雞蛋,apple是蘋果,那「egg apple」是什麼意思呢?猜不到!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吧~egg appleegg apple不是雞蛋蘋果,再說也沒有這樣的蘋果啊~所以egg apple是一種形象的比喻說法,意思是指「茄子」。在英語裡,茄子最常見的表達就是eggplant和egg apple,在英式英語裡則是aubergine。
  • FIRST影展公布提名影片 給你不得不去西寧的理由
    所推崇和鼓勵的創作方向,其背後蘊含著豐富的價值選擇和嚴謹的評價體系。終於,近日,第12屆FIRST影展38部入圍影片經過第12屆FIRST影展覆審工作組的一輪輪角力,最終29部提名影片將在西寧決出9個獎項的獲獎影片。
  • 專訪 | FIRST影展創始人宋文:電影是一種小宗教,FIRST是虔誠的信徒
    FIRST進入第12年,獲獎作品和影展本身的受關注度越來越高。眾多從FIRST走出的導演,被稱作「FIRST系」,FIRST自身也被稱作「小金馬」。除了競賽和頒獎,FIRST影展在近年拓展了更多板塊。訓練營、創投會,從劇本階段為新人新作鋪路。並馳實驗室,為電影項目和製片公司搭橋,同時也提供一層保護膜。
  • 婁燁新片解禁 拍攝幕後大揭秘 | 柏林影展速遞-02
    在本屆柏林影展中,《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入選「全景單元」,播映現場,片頭龍標一亮出,觀眾情不自禁地鼓掌丶歡呼,頻傳被禁的片子,幾經轉折,終於可以公開投映在戲院的大銀幕上了。柏林不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以下簡稱《風雨雲》)的世界首映場次,在2018年11月份,本片就在TGHFF(金馬影展)率先讓華語電影地區的影迷們一睹大師風採。
  • 原來,B站是所有年輕人的「FIRST」
    值得一提的是,官宣海報設計得非常有心,以「回到影院」為口號,眾多出自FIRST影展的電影人物們與B站電視機同坐在影廳內,幕後放映機燈光重新閃耀起來,電影院也重回生機盎然。 一處是中國年輕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一片是關注中國青年創作者的電影熱土,在此次雙方官宣合作背後,激情碰撞的濃烈氣息也四散開來。 B站與FIRST影展的聯手,恰有種命運喜相逢的感覺。
  • 走進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
    而每個來FIRST影展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沉浸在裡面,享受形式多樣的影片帶來的各類體驗,當然也會用文字記錄下這種感受。下面讓我們走進海妖吖的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FIRST影展日記文:海妖編輯排版:飄來源:海妖電影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裝置藝術與西寧之夜27號看了三部電影《新星》、《雲陽》和《藏曆一年》。
  • FIRST影展片單全盤點,影迷感受深體驗
    而每個來FIRST影展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沉浸在裡面,享受形式多樣的影片帶來的各類體驗,當然也會用文字記錄下這種感受。 下面讓我們走進海妖吖的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
  • 帶來「驚喜」的FIRST青年影展,電影人在西寧抱團取暖
    前評委會主席婁燁曾經說:「從前幾屆來看,FIRST影展的驚喜就是華語電影屆的驚喜了。」 作者:王閃閃 原標題:帶來「華語電影驚喜」的青年影展開場,一群電影人在西寧「抱團取暖」 | FIRST影展系列報導 飛機落地青海西寧,志願者們舉著醒目的「FIRST」「撒野」的牌子。一個染了藍頭髮的女孩熱情地為我們引路,自我介紹來自中國民航大學,通過層層報名、審核,來這裡過個不一樣的夏天。
  • 【FIRST影展】您有一封新的消息,請注意查收
    詳情可登陸FIRST青年影展官網:www.firstfilm.org.cn-END-
  • 懷疑、對話、校準,又一年FIRST青年影展來了!
    5月4日,是五四青年節,也是一年一度的FIRST青年影展啟動儀式的時候,今年的FIRST,仍然很熱鬧。
  • 季竹青「加害者,被害人」FIRST影展首映獲好評,真摯鏡頭表達現實思索
    該片還在第22屆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國際電影節進行了世界首映,並獲得「觀眾選擇獎銀桑樹獎」,此次在FIRST影展中首次與國內觀眾見面,也獲得了普遍好評。 《加害者,被害人》海報回顧《加害者,被害人》的創作過程,季竹青組建的跨國幕後團隊一直是被關注的焦點。
  •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而對於FIRST影展來說,一個專注於推廣青年導演處女作和早期作品的電影展,雖然少有這樣闊氣的主題展映單元,但獨具魅力和人情味的策展意識所催生的主題展映單元,都讓7月西寧電影節帶著迷人的氣質。    今年,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將於7月21日至30日在青海西寧舉行。在陸續公布了競賽單元片單之後,影展組委會今日發布了首個策展單元,即「西寧鏡像」單元。
  • First影展觀察:影迷的狂歡,與西寧無關
    在6月8日,聽到2020FIRST青年影展正式官宣將如期在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寧舉行時,電影人和影迷內心五味雜陳。彼時北京爆發了第二波疫情,影院復工再陷陰霾,多個電影節先後延遲,First能不能成功舉辦還是個未知數。好在疫情控制的很好,First也如期舉辦。
  • 繪本講解 ▎第31本:I am an Apple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cover first. What do you see on the cover? We see a girl. 封面上除了這個女孩,還有一顆結滿了蘋果的蘋果樹。We also see an apple tree and many red apples on the apple tree. 女孩在哪裡?
  • 這部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棒!少年》定檔
    豆瓣8.8分,被譽為FIRST青年影展最強黑馬電影《棒!少年》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兩大獎項。影片豆瓣目前評分8.8分,被媒體譽為「本屆FIRST最強黑馬」。在放映現場,觀眾席笑聲與眼淚交加,首批觀眾表示該影片「顛覆了對紀錄片的認知」、「沒想到比劇情片還好看」,影片也收穫了影展映後最的掌聲和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