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影展公布提名影片 給你不得不去西寧的理由

2021-01-07 1905電影網
第十二屆FIRST影展評委會


1905電影網訊 如果說入圍片單形塑了FIRST的氣質和樣貌,把新一批優秀的青年導演及其作品帶進大眾的視野,那麼提名片單就更加清晰地彰顯出FIRST所推崇和鼓勵的創作方向,其背後蘊含著豐富的價值選擇和嚴謹的評價體系。終於,近日,第12屆FIRST影展38部入圍影片經過第12屆FIRST影展覆審工作組的一輪輪角力,最終29部提名影片將在西寧決出9個獎項的獲獎影片。


在FIRST影展競賽章程中明確寫道每個獎項的提名數量為3-5部,今年的提名片單,除最佳動畫/實驗獎項在入圍階段即已空缺外,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四項大獎皆提滿五部影片,不僅是評委在優質影片中難以抉擇,也是為了儘可能多地鼓勵青年影人在創作初期的探索與嘗試。今年,紀錄片首次納入「最佳藝術探索」獎項的評選範圍中,拓展獎項邊界的同時,更是在主動改變影展對紀錄電影的詮釋和觀看視角。


第12屆FIRST影展競賽·覆審工作組


相比去年,今年的覆審工作組減少了媒體人身份的評委,讓整體評審方向更貼近創作層面,從影片本身出發,從劇作、美學、視聽語言、表演、作者性、導演意識等多方位進行評價和選擇。


覆審工作組中,獨立紀錄片製作人馬佔冬拍攝製作紀錄長片、短片十餘部,作品在德國、荷蘭、冰島和國內影展展出放映,長片作品《五月一天》獲香港華語紀錄片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剪輯師李博,作品有《風沙線上》《錘子鐮刀都休息》《塑料王國》。《塑料王國》獲第54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剪輯。


編劇、影評人、作家顧小白的編劇作品包括《紅色康拜因》《人山人海》《冰之下》《山楂樹之戀》《我是證人》《心理罪》等,間或獲得過釜山國際電影節費比西影評人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銀熱氣球獎。


導演、編劇黃進憑短片《三月六日》提名第49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入圍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電影節、全州國際電影節,導演作品《一念無明》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


第12屆FIRST影展競賽提名影片


愛奇藝燦然戲劇工作室總經理、製片人齊康,擔任《無證之罪》製片人,其執行製片作品《藍色骨頭》獲得紐約電影電視節最佳犯罪劇集銅獎與最佳原創音樂提名;


Global Road國際業務部總監宋點此前在萬達影視擔任國際發行總監,負責萬達片單包括《唐人街探案2》《記憶大師》等的海外發行;


北京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策展人楊洋參與創辦北京酷兒影展、策劃舉辦北京女性影展,並參與多個電影節的策劃與選片工作,曾任62屆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評委。

 

「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相呼應 作者性電影集中出現

 

每年的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最能展示出影展所欣賞和鼓勵的影片樣態,在變幻莫測的青年電影創作流域中,評價本身的定力與變化,當青年電影人在創作之初無法身處成熟的電影工業製作體系,無法掌控創作的所有資源,甚至在自身的創作觀念上都不甚清晰,青年電影的評價標準中蘊含著繁複的視角。從「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兩項提名重合與呼應的部分,我們或許能看出FIRST對青年電影作品的深刻反思與重新定位。


《郊區的鳥》


十部劇情長片中,《郊區的鳥》成為最受矚目的影片之一,包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最佳藝術探索四項提名。影片採用平行時空的創意結構,將少年、青年、中年三個時空以獨到的視聽語言和前後呼應的象徵符號有效串聯,打通不同時空的方式充滿電影感和陌生感,體現了導演極強的謀篇布局能力。龔子涵飾演的小夏昊在少年時空中的戲份尤為突出,兼具少年感和成人感,在微妙的邊界中把握住了詩意和情愫,獲得最佳演員提名。徐燃俊的攝影也呈現出令人驚喜的質感,鏡頭語言意圖模仿鳥的視角,新穎獨特,並與影片氣質融貫統一,獲得最佳藝術探索提名。


《美麗》


《美麗》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演員、一種立場三項提名,這部爭議較大的女性題材電影在反覆觀看和評估中逐漸展示出其不可忽視的現實價值。女主角池韻的精彩演繹進一步加強了戲劇張力,使強敘事的故事內核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甚至為電影開闢了更大的觀看空間。此外,在當前華語電影市場中,女性題材電影的稀缺是不可忽略的現狀,《美麗》所提供的跨性別立場顯得格外珍貴,因此獲得一種立場提名。


《吾神》


《吾神》提名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導演進行了類型本土化的有效嘗試,在一部尖刻的本土類型片中將信仰缺失和鄉村嫁接在一起,在精神荒野中尋找和否定信仰的過程中,實現了強烈的作者性表達。


《冬去春又來》


《冬去春又來》的完成度得到評委的一致認可,已達到中國院線長片的技術標準,呈現出職業導演的成長進路。在青年導演普遍不重視技術的局面下,FIRST一再提高對技術的重視度,技術支持創作,以推動更多作品以更好的視聽質感進入市場與觀眾交流。女主角張銘益同時具備了輕盈的質感和成熟的氣韻,獲得最佳演員提名。


《柔情史》


《柔情史》以極其細膩準確的筆觸勾勒出一段屬於母女二人的柔情史,生動的對白和融貫的影片氣質都是導演風格的彰顯,獲得最佳劇情片提名。


《太行》


《太行》拍出了中國銀幕上難得一見的少年感,從平面的生活看出一個立體的世界,在較高的完成度上實現了豐富的個人表達和城市書寫,獲得最佳導演提名。


《旺扎的雨靴》


《旺扎的雨靴》作為藏語電影,突破了少數民族題材的固化限制,探討宗教信仰的同時又不落入俗套,找到更大的詮釋和討論空間。飾演旺扎的周拉多傑表演清新靈動,小演員的控制和調教同時挑戰了演員和導演的功力,影片最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演員兩項提名。


《造訪》


《造訪》的故事中含有少見的神性和多義性,對「回魂」的表達詩意而不落俗套。導演具有敏銳的感受力和自覺的導演意識,獲得最佳導演提名。


作為第一部入圍FIRST競賽單元的動畫長片,《步行指南》獲得了最佳藝術探索提名。在眾多應用電影既有的語言,做實驗電影的影像中,《步行指南》不一味遵從傳統電影語言的方式,而是在為觀眾「製造觀看」。導演主動跨越藝術家的身份進入電影領域,其嘗試是成功且可貴的,同時在試探和重塑觀眾與評論的邊界。

 

紀錄片作者的個人思考受關注 尋找紮實深入的紀錄影像

 

在紀錄片的部分,評委綜合考慮影片的社會意義、作者立場和人文關懷,在今年入圍紀錄片題材新穎多樣的情況下,評委希望看到更加紮實和深入的紀錄影像,並格外重視導演端正的創作態度和豐富的個人思考。


《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以真實的生活細節和可愛的人物獲得評委喜愛。中國紀錄片導演大多將鏡頭對準苦難進行血淚控訴,少有這樣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的人物和溫暖動人的生活狀態得到記錄。雖然拍攝的是家庭生活,仍清晰可見導演功力,在大量瑣碎的素材中完成剪輯,挖掘出博大的人生觀和日常生活中的無限詩意。


《公務員》


《公務員》關注備考公務員的考生群體,在這一極少、極難被拍攝到的群體外圍,找到了有效的切入口,遊走在真誠與不真誠之間的人物提供了較大的思考空間,導演拋棄了憤怒或諷刺的作者態度,以純粹旁觀的方式呈現出群像的掙扎和抉擇。


《馴馬》


《馴馬》的影像和人物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展現厚重時代感中個人的突圍與彷徨,技術層面的高完成度格外突出,專業的攝影、剪輯和聲音設計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影像的質感,獲得最佳紀錄片提名,導演古濤同樣獲得剪輯方向的最佳藝術探索提名。


《狂熱自白》


《狂熱自白》通過紀錄導演加入反扒群體的經歷,體現了作者的主觀,懷疑,困惑,這種坦誠的懷疑和否定在紀錄片中是少見的。紀錄片無法抵達絕對的客觀,影像意義不僅在鏡頭內,也在鏡頭未涉及的畫面,這一觀念的突破具有超越影像的意義,獲得最佳紀錄片和一種立場兩項提名。


《入戲》


《入戲》以充滿戲劇性的鏡頭記錄了一場集體主義社會實驗,同時也側面反映出國內當下劇組的生態與權力關係。在紀錄片中呈現出劇情片的質感,帶來少見的觀影體驗,演員的從眾心態處在「表演」和「入戲」兩種狀態之間,微妙的衝突和平衡賦予影片更豐富的詮釋可能,獲得最佳紀錄片和一種立場兩項提名。


《梧桐樹》


《梧桐樹》關注殘障人群,導演避開了獵奇的拍攝方式,並未落入消費弱勢族群的窠臼,以強烈的鏡頭形式感讓觀眾與殘障人群產生通感,放大了存在我們當中已被忽視的情感,獲得一種立場提名。

 

短片單元展現獨特形式感 在動情和有趣中尋得平衡

 

今年的入圍短片普遍展現出較高的水準,導演們漸能把握住區別於長片的短片架構,使得短片單元不再僅被當作拍攝長片前的試驗場,開始具有獨特的形式感和藝術價值。在提名階段,評委力圖在動情和有趣中尋得平衡,既鼓勵影像創作中真摯的情感表達,也欣賞新銳導演旺盛的結構創意。


《紅毛皇帝》


《青少年抑制》像夏夜裡昏昏沉沉的夢境,寫實風格中又有寓言式的個人表達,文學性充分融入視聽語言當中,以間離和反諷的方式重新闡述信仰對生死的意義。


《2號球衣》的表演引人注目,各種情緒的流露既真實又凝練。排球從第一個鏡頭的靜止不動到衝突高潮時成為武器,同時也代表兩人的動機,設計絕妙,表面的語言背後蘊含著無限餘緒。


《母親的樂園》以充沛的情感和細膩的表達獲得評委認可,深思熟慮的鏡頭運用體現導演強烈的自主性,旁白的運用恰到好處,和畫面的搭配形成平淡故事中的戲劇張力,人物背後的時代感餘韻深長。


《你的電影我的生活》製作精良,具備短片的架構和要素。作為元電影類型,以「電影和生活的邊界」扣問每一個創作者的內心,張弛有度地展現了中產階級藝術家的內心欲望和彷徨。


《運轉法則》所採用的表現主義手法在評選階段引起較大爭議,但其中作者性和視聽語言的突破具有藝術價值,探討生死時形式感十足的鏡頭起到了間離的效果,體現作者深沉的思考和追尋終極答案的勇氣。

 

在相對於來說,製作和創作觀念都更加成熟、多樣的國際部分入圍影片視野內,覆審評委在影像質感之外,綜合考慮了題材、表現方式的多樣性,並從中感受蘊藏的生機與活力,如何區別於世界電影流域已應用泛濫的電影語言,體現作者獨特的風格。


《幸福定格》

 

在每一年的提名影片中,我們都試圖尋找一套普適的標準,但標準總會被青年導演的創造力所顛覆,也會因電影市場傳來的回聲而不斷改變。不變的是,在這份提名中,FIRST始終期待看到青年導演的成長空間,即使這成長可能會以冒險、失落和不被理解為代價。FIRST也始終在尋找拓寬類型與技術邊界的可能性,並積極推動影片與大眾對話。在這些被堅持的標準當中,有融貫鮮明的作者性,有前衛先鋒的電影觀念,有導演意識的控制,有美學與視聽體系的多重樣態……最終,這些標準匯聚成青年電影的統一氣質,並通過這份提名片單傳達給關注青年電影的每一個人。


第12屆FIRST影展人物海報·趙薇 

 

7月21日至7月30日,38部入圍影片將在西寧與觀眾見面,而獲得提名的29部影片將抵達評委會的手中,接受主席陳國富、廖本榕、周浩、蘇照彬、裴曼·雅茨達尼安、楊福東、菲利普·伯拜的評選與審視,最終決出九項大獎的獲獎影片。


相關焦點

  •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而對於FIRST影展來說,一個專注於推廣青年導演處女作和早期作品的電影展,雖然少有這樣闊氣的主題展映單元,但獨具魅力和人情味的策展意識所催生的主題展映單元,都讓7月西寧電影節帶著迷人的氣質。    今年,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將於7月21日至30日在青海西寧舉行。在陸續公布了競賽單元片單之後,影展組委會今日發布了首個策展單元,即「西寧鏡像」單元。
  • 走進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
    而每個來FIRST影展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沉浸在裡面,享受形式多樣的影片帶來的各類體驗,當然也會用文字記錄下這種感受。下面讓我們走進海妖吖的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FIRST影展日記文:海妖編輯排版:飄來源:海妖電影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裝置藝術與西寧之夜27號看了三部電影《新星》、《雲陽》和《藏曆一年》。
  • First影展觀察:影迷的狂歡,與西寧無關
    在6月8日,聽到2020FIRST青年影展正式官宣將如期在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寧舉行時,電影人和影迷內心五味雜陳。彼時北京爆發了第二波疫情,影院復工再陷陰霾,多個電影節先後延遲,First能不能成功舉辦還是個未知數。好在疫情控制的很好,First也如期舉辦。
  • 電影《皮繩上的魂》確定為第十屆FIRST影展開幕影片
    中新網西寧7月8日電 (張海雯)繼閉幕影片《哭聲》之後,8日西寧FIRST影展正式公布電影《皮繩上的魂》將作為第十屆影展的開幕影片,於本月21日在西寧展映。屆時,淘票票將作為指定售票平臺為本屆影展提供售票服務。圖為電影《皮繩上的魂》劇照。 影展組委會供圖 攝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影展,同時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影展致力於發掘推廣新生代導演及其早期電影作品。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FIRST在場沙龍,放映了張楊導演的《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幾乎是在同時期開始籌備。
  • 第14屆FIRST影展盛典點亮西寧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3日夜,萬眾期待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紅毯與盛典如約而至,夏都西寧的夜晚因為FIRST而格外耀眼。本屆影展邀請黃渤、黃軒、井柏然、文牧野、易烊千璽、謝飛、曹保平、郝蕾、段奕宏、馬伊琍、王傳君、周一圍、祖峰、齊溪、高群書、梁靜、章明、孔勁蕾、趙楠等電影人亮相紅毯,現場氣氛熱烈、星光熠熠。
  • 帶來「驚喜」的FIRST青年影展,電影人在西寧抱團取暖
    作者:王閃閃 原標題:帶來「華語電影驚喜」的青年影展開場,一群電影人在西寧「抱團取暖」 | FIRST影展系列報導 飛機落地青海西寧,志願者們舉著醒目的「FIRST」「撒野」的牌子。一個染了藍頭髮的女孩熱情地為我們引路,自我介紹來自中國民航大學,通過層層報名、審核,來這裡過個不一樣的夏天。
  • 獨家專欄 | 西寧First影展首日:久違了,電影節
    金老師第一次來FIRST影展,一臉懵逼;我雖然2017年來過,但對西寧有限的記憶也在變了容顏的城市面前,比如唐道637,也真的有點慌。這個時候忽然想起劉歡老師的歌詞,「我已經變得不再是我」,下一句可能要改改,「其實你也不再是你」。變化不只是西寧,也是FIRST。
  • FIRST,年輕人都該知道的影展
    2011年落地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逐漸得到了西寧當地政府、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的支持,評價體系也更趨專業。隨著8月3日晚間的青年電影盛典的結束,歷時9天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也落下了帷幕。
  • 12屆FIRST影展獲獎影片揭曉 作品獲陳國富盛讚
    屬於FIRST的今年盛夏在宣告閉幕之時,留下了十部千挑萬選的獲獎影片,從今天起,關於它們的討論與觀看將久久環繞。FIRST影展很野?FIRST影展很有特色?評委會暢議青年電影評委會主席陳國富及評委會成員廖本榕、蘇照彬、周浩、楊福東、菲利普·伯拜、裴曼·雅茨達尼安,已於昨日評選出所有競賽獎項的歸屬。
  • 葛優擔任FIRST青年影展評委:不怕看片怕打招呼
    「不怕看片,怕人打招呼」自1985年首次參演秦志鈺導演《盛夏和她的未婚夫》以來,葛優以其張力十足的表演藝術贏得了國內外眾多電影節的提名及獎項,更憑藉演繹張藝謀導演《活著》中命運多舛、大悲大喜的福貴,成為首位奪得坎城影帝的華人演員。
  • 第14屆西寧FIRST電影展閉幕,黃渤加盟,易烊千璽人氣高
    FIRST影展,入行電影媒體這些年去過的大大小小的電影節也不少,但於我而言——從沒有像今年這樣,如此迫切地渴望得來參加FIRST電影展。女他》,入圍了上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提名。在影片中,導演周聖崴以現實身份出演,並邀請了眾多的當代藝術家客串出演。片中導演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藝術家「劉剛」的死亡事件,以這樣一個假定情景,去測試和捕捉現環境中人們對此事的態度。
  • First影展 | 陳國富:電影喧囂與落寞間,締造可能的藝術家
    前幾天,一波第12屆FIRST影展新聞發布會預熱的視覺衝擊,相信很多人著實被晃到了。這讓業界對於即將公布的FIRST影展全新內容有了無限遐想。五月四日發布會當日,謎底揭曉。 發布會現場,一段創意推介視頻也以影像的方式道清了FIRST影展組委會的考量,正如電影事務部總監段煉所說:在世界範圍內,去競賽化、弱競賽化變成一個趨勢,大影展也變的更加細分和區域化,也有很多新影展出來。
  • 韓導演《哭聲》7月中國首映 壓軸FIRST影展閉幕
    組委會供圖 攝  中新網西寧6月21日電 (張海雯)21日,FIRST影展組委會對外公布,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影片確認為韓國導演羅泓軫的第三部長片作品《哭聲》,影片將於7月27日上午在西寧和中國觀眾見面,這也是《哭聲》的中國首映。屆時,羅泓軫導演將親臨現場與影迷及中國電影人進行交流。
  • 陳國富出任FIRST影展評委主席
    (記者袁雲兒)第十二屆西寧FIRST青年影展近日公布評委陣容,趙薇任形象大使,陳國富是評委會主席,創投會評委有劉震雲、姚晨、張楊……今年FIRST影展吸引大咖的能力依然強大。此外,第十二屆FIRST影展的徵片於5月15日截止,創投電影計劃截止到5月8日,影展將於7月21日在青海西寧開幕。
  • 坎城「一種關注」《獵兇風河谷》北美公映之前,你只有在FIRST才能看到
    繼公布大使策展單元後,FIRST影展於今日公布開幕電影為美國著名電影編劇、導演、演員泰勒·謝裡丹自編自導的電影長片處女作《獵兇風河谷》,這部充滿了戲劇張力與人性思考的懸疑電影,斬獲了第70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導演大獎。可以說,比起以往任何一年,今年FIRST影展的開閉幕影片都顯得更加自洽與呼應,開幕影片公布之後,或許大家可以假以猜測閉幕影片的選擇。
  • FIRST影展片單全盤點,影迷感受深體驗
    而每個來FIRST影展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沉浸在裡面,享受形式多樣的影片帶來的各類體驗,當然也會用文字記錄下這種感受。 下面讓我們走進海妖吖的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
  • 【FIRST影展】您有一封新的消息,請注意查收
    本次春季巡展是希望以影像的力量喚起廣大學生群體對自身存在和個人價值的思考,從影片中回顧自己的過去,思考自己的未來。為了學生的未來、學校的利益,面對學校、家庭和李仁明家人的壓力,陳軍不得不做出隱瞞李仁明父親去世消息的決定。導演:陳維佳 |國家:中國類型:劇情短片從少年感化院出來的不良少年盧斌被分配到一家烹飪學校學習。沉默寡言又性格倔強的盧斌剛被分配到導師李佩榮的名下第三天,學校財務準備發給老師的獎金就不翼而飛了。
  • 第14屆西寧FIRST電影展閉幕:電影節、音樂節、易烊千璽!
    在6月8日,聽到2020FIRST青年影展正式官宣將如期在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寧舉行時,電影人和影迷內心五味雜陳。所以對於參加今年的FIRST影展的每一個影迷而言,都是一份特別的體驗。按照慣例,本號每年都會邀請影迷分享來FIRST影展的感受和體驗。今天這篇文章就由一位和我一樣不遠千裡去西寧看電影的影迷所寫,一篇更為私人化的電影節觀影日記。
  • 趙薇 · 第12屆FIRST影展大使
    伴隨著徵片開啟和大使趙薇的加入,FIRST影展也將在新的一年鋪陳開來。過去一年來,《老獸》《笨鳥》《川流之島》《囚》《強尼·凱克》等八部影片從FIRST影展之後同時入圍金馬。這些影片的成長路徑,似乎讓FIRST影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注視。亦是他們的豐富讓FIRST還未陷入價值趨同的陷阱,讓外界對於這個電影節的想像還沒有那麼的淪於庸常,接觸風格多樣的創作意志,以此在潮流中葆有趣味,韜光養晦。
  • 西寧FIRST,少年的你
    ,不得不說,憑藉《少年的你》圈粉無數的「一號人物「之一易烊千璽,給本屆FIRST青年電影展帶來了不小的關注度,光是昨天的熱搜,就有好幾個。少年》,還有同為紀錄片的《告別十二歲》《光之子》,以及和《少年的你》題材的校園暴力劇情片《加害者,被害人》.等等。《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