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欄 | 西寧First影展首日:久違了,電影節

2020-08-27 奇遇電影

奇遇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電影節的價值,真的是要在沒有電影節的日子裡,才能體現出來。

柏林之後長達4個多月沒有電影節的日子裡,出現戒斷反應的大概不止我一個人。

這四個月裡我也深刻地理解到了電影節的關鍵詞之一,「聚眾性」(conviviality)。

圖源:@FIRST青年電影展 官博


這個詞在沒被學術化之前,其實最準確的翻譯是「喝大酒」,歡樂;高興;宴樂;宴飲交際的意思。

線上電影節辦了這麼多,最初好似一切都可以在雲上進行,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啊生活教育了我。

實話說想念坎城,其實根本不是想念坎城的海風或者是神仙陣容的片子,而恰恰是某種身體體驗,包括看片聊天吐槽爭論,甚至回想起排隊都不那麼痛苦了。


可見如懶,宅,社恐,大概都是有前提的。

所以上海電影節和FIRST影展儘管撞車,兩邊都是一票難求。

大概我懷念的就是大銀幕,是開場前的黑暗,是燈光亮起的那一刻,是放映機的那束光,是散場後的吐槽,是深夜的酒局,乃至是寫稿的這個時刻。

圖源:@FIRST青年電影展 官博


不能說義無反顧,但也在猶豫之後來了西寧。

順便拐帶了放映屆的老司機,天津影迷幼兒園園長,業餘相聲名家金老師。

金老師第一次來FIRST影展,一臉懵逼;我雖然2017年來過,但對西寧有限的記憶也在變了容顏的城市面前,比如唐道637,也真的有點慌。


這個時候忽然想起劉歡老師的歌詞,「我已經變得不再是我」,下一句可能要改改,「其實你也不再是你」。

變化不只是西寧,也是FIRST。

攝影:小徐


有些環節依然在繼續,比如每次必有的李子為老師訴苦大會。

熟悉的激情燃燒的脫口秀風格,今年在幾何書店的觀眾廳舉行,還加上了宋文老師主持的觀眾互動環節,簡直就是個開放麥的現場。

圖源:@FIRST青年電影展 官博


總是未解決的老問題和層出不窮的新問題,總是資金困難,總是把每一次都當最後一屆來辦。

但,FIRST今年經歷重大變局,將來會走向何方?

李子為老師沒提這個茬兒,我們也不好多操心,只能送上美好的祝願。


FIRST的媒體群聽說都不止一個了。

我在一個500人的媒體群裡,發言比較踴躍的除了拼團旅遊的,大多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據說還有高中剛畢業的。

很多媒體也都運營短視頻,這讓我不由得覺得自己早已過時了。


前幾天的公眾放映場裡面,媒體的預約是從午夜12點開始,大概20秒會全部約滿。並不知道30%容積會放出多少張票,只是這個搶票的節奏讓人肝顫。

要知道坎城排隊最彪悍的就是拿著坎城三日遊證件的,26歲以下的年輕人,我有點難以想像FIRST媒體場的排隊盛況。

不過想一想老司機如妖靈妖老師都看不上電影,今年這種特殊情況,似乎我也並不能太抱怨。

誰讓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長成了這個樣子,又是誰讓電影節成了一部分人的剛需呢?


今年電影業這個熊樣,好在FIRST還能抗住;

一批人正在老去,好在永遠有人年輕。

圖源:@FIRST青年電影展 官博


西寧人民真的很奔放,電影院之外的世界已經恢復正常,口罩或者社交距離大概真的不是個事兒。反正我有種身處佛羅裡達的海灘的幻覺,人潮洶湧到摩肩接踵的程度,比我2017年來的那次還要熱鬧。

只有入場的時候出示青海健康碼才能儀式性地提醒自己原來今年與眾不同,也只有電影還與眾不同。


這也真算是符合了FIRST影展「撒野」的口號,看來FIRST落戶西寧不是沒有原因的。

萬達廣場裡吃晚飯的時候已經要排隊等位了。吃完飯去排隊入場晚上的露天放映,順利入座,眼見著聚了雲,眼見著起了風,加衣服的時候一滴雨水落在我眼鏡上,心道不好。


果然一分鐘之內就開始下雨,五分鐘之後就變成了那種極為尷尬的雨,打傘有些不太值得,不打傘又下得讓人惱火。

也是活該我不長記性,昨天跟金老在東關那邊吃飯,也是遇到了黃昏時下起的說大不大的雨,誰讓我又沒帶傘……

主辦方引導眾人開始避雨,藉機回酒店拿了傘又灌了一杯熱茶,這才又來排了一次隊。


運氣還好,有座。

所謂好事多磨,所謂風雨無阻;眾人要看電影的熱望大概聚集成了一個結界,風雨再沒來侵擾。


不過露天放映並不能算是很好的體驗。

核心商圈的光汙染是一個,場外圍觀群眾聊天是一個,更要命的是在這種核心商圈,周圍傳來大功率的歌聲,不知道是廣場舞還是室外卡拉OK。

圖源:@FIRST青年電影展 官博


倒是想起了第二屆平遙影展的主題「讓電影回歸市集」,這次真的是在鬧市中看電影了,不知道賈科長看到這般盛況會作何感想。

第一場露天放映是「雷克薩斯特別展映」,放映內容是短片單元3的5部影片加上「世界首映」的雷克薩斯品牌短片《任務》。


前兩部故事片都來自臺灣,「破碎家庭」故事都很有觀眾緣,相當成熟紮實。

遊珈瑄導演的《家庭式》是部挺完整的學生短片,入圍了臺北電影節,中學少女的小心思抓得非常準確,不過最後那個主觀鏡頭真的挺值得商榷。

《家庭式》海報


林柏瑜導演的《少年阿堯》雖然故事過時了點,陳以文的角色跟《陽光普照》也沒有特別顯著的差別,但是視聽實在是純熟,演員也十分到位,感覺他如果遇到個趁手的劇本應該會有所作為。


另外三部都是動畫片,入圍過學生奧斯卡的宋思琪導演的新片《硬幣》還是關於家庭、記憶、異國經驗的題目,羊毛定格動畫的方法並不是特別新穎,但嘗試去表達主觀幻覺還是比較有挑戰性。


周小琳的《四月》的技法是剪紙動畫,分層的剪紙在體積感上有種很奇妙的空間表現力,某種程度上是把平面和立體效果做了個混合。


雷磊的《公園日記》自然不用多說了,在鹿特丹看到的時候就覺得技巧高超至極,資料庫-後記憶-政治性-found footage等等先進的觀念和技巧隨手拈來,真的可以為它寫一篇論文,大概率我會為它在今年的個人年度十佳裡留一個位置。


這次重看又發現其實上次沒留意到的「打碟」技法,不僅是對音軌的處理上,而且影像上也有打碟帶來的「鬼畜感」。不過這部片子大概不太討喜,尤其是在這麼一個露天放映的場合。


最後則要說說「世界首映」的雷克薩斯短片《任務》,王俊凱主演,片子難度不太大,完成得也比較到位。主要討論的是個「後人類」議題,機器/機器人與人的關係。

要拿科幻的標準去衡量,科幻的方面大概止於設定上三字弟弟扮演的機器人;要按品牌短片的標準去衡量,倒是展示了車的性能,包括城市、山路和沙灘的場景。


不過車和這個科幻故事,無論是在設定、劇情還是主題上,都沒有什麼特別密切的關係。

可能不太適合用那套寶馬品牌短片的標準來衡量,但是,怎麼可能不會想起那些足以在視聽語言課和導演課上反覆分析的短片呢?


品牌短片是FIRST的另一個重要的維持渠道,根據李子為老師的說法,FIRST電影節會收取「一點點點點」的佣金來付辦公室的房租,然後跟「FIRST系」的導演合作來完成短片。

據說雷克薩斯這套品牌短片將有三部,除了這部《任務》,還有張大磊的一部在做後期。


不過說起「FIRST系」導演的品牌短片,蔡成傑的《悟空》和張大磊的《法茲》都是相當值得一看,這麼一說便還是有點期待了。

露天電影散場後,除了繼續研究一下「conviviality」還有什麼更應該去做的事呢?對,就是喝酒。


奇遇電影的老朋友高鳴導演組局,為星期一的《回南天》中國首映預熱。

本文發出來的時候,《回南天》已經在西寧首映了


當然酒端上來的時候正值午夜,顧不上喝酒的我也沒能預約到28號的放映,所幸還有一場露天放映保底,啊,我又要去看露天放映了。

曝個照,高鳴與胤祥 攝影:高鳴


跟幾位新老朋友聊得著實開心,思念了一下社長和遠在上海節的奇遇親朋友們,也算應了電影節的題中之意。

本來嘛,無論哪個電影節,電影和conviviality都不可辜負。

何況久別重逢。


作者:胤祥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

本文是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相關焦點

  •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5、6月份,影迷們可以短暫的狂歡中,耽美於大師經典,流連世界佳片新作,這是電影傳統和當下在電影節中相遇的私密空間。而對於FIRST影展來說,一個專注於推廣青年導演處女作和早期作品的電影展,雖然少有這樣闊氣的主題展映單元,但獨具魅力和人情味的策展意識所催生的主題展映單元,都讓7月西寧電影節帶著迷人的氣質。    今年,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將於7月21日至30日在青海西寧舉行。在陸續公布了競賽單元片單之後,影展組委會今日發布了首個策展單元,即「西寧鏡像」單元。
  • 獨家專欄 | 西寧First影展日記:來電影節,應該幹點啥?
    電影節的片子到底有沒有門檻?換句話說,看電影需不需要學習?這就牽涉到電影節的功能和定位了。這個問題其實相當困擾策展人。那麼,FIRST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呢?所以,來電影節是幹什麼的?除了來工作、談生意和談戀愛的,電影節不是只有conviviality啊。來電影節,不就是要看平時看不到的電影嗎?不就是要看那些有想法,有創意,遠離觀影舒適區的電影嗎?
  • 獨家專欄 | 西寧First影展日記:一些硬核總結和大實話
    ,我這個專欄也暫告一段落。小徐 攝今年的西寧節,達成了一個個人的小成就,差一點就堪稱完美。內地電影節向的藝術電影,是需要跟別的電影節競爭的,今年的包括《花這樣紅》 《回南天》,以及《藏曆一年》。,比如塔林的《未見蓮華》,鹿特丹的《花這樣紅》和《回南天》 ,尼翁真實電影節的《情詩》,烏迪內遠東電影節的《加害者,被害人》;而《藏曆一年》《歌聲緣何慢半拍》《枝棲》,本來就是FIRST電影節基本盤的影片該有的樣子。
  • 走進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
    而每個來FIRST影展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沉浸在裡面,享受形式多樣的影片帶來的各類體驗,當然也會用文字記錄下這種感受。下面讓我們走進海妖吖的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FIRST影展日記文:海妖編輯排版:飄來源:海妖電影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裝置藝術與西寧之夜27號看了三部電影《新星》、《雲陽》和《藏曆一年》。
  • 帶來「驚喜」的FIRST青年影展,電影人在西寧抱團取暖
    作者:王閃閃 原標題:帶來「華語電影驚喜」的青年影展開場,一群電影人在西寧「抱團取暖」 | FIRST影展系列報導 飛機落地青海西寧,志願者們舉著醒目的「FIRST」「撒野」的牌子。一個染了藍頭髮的女孩熱情地為我們引路,自我介紹來自中國民航大學,通過層層報名、審核,來這裡過個不一樣的夏天。
  • FIRST,年輕人都該知道的影展
    國內眾多電影節也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可謂是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每年夏天的這個時候,都會有一幫年輕人自發的集結到西北邊陲城市西寧。他們跋山涉水而來,在此齊聚一周之後,又會奇蹟般的消失。這種神秘現象,就是FIRST青年電影展。
  • First影展觀察:影迷的狂歡,與西寧無關
    在6月8日,聽到2020FIRST青年影展正式官宣將如期在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寧舉行時,電影人和影迷內心五味雜陳。彼時北京爆發了第二波疫情,影院復工再陷陰霾,多個電影節先後延遲,First能不能成功舉辦還是個未知數。好在疫情控制的很好,First也如期舉辦。
  • 第14屆西寧FIRST電影展閉幕:電影節、音樂節、易烊千璽!
    在6月8日,聽到2020FIRST青年影展正式官宣將如期在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寧舉行時,電影人和影迷內心五味雜陳。所以對於參加今年的FIRST影展的每一個影迷而言,都是一份特別的體驗。按照慣例,本號每年都會邀請影迷分享來FIRST影展的感受和體驗。今天這篇文章就由一位和我一樣不遠千裡去西寧看電影的影迷所寫,一篇更為私人化的電影節觀影日記。
  • 電影《皮繩上的魂》確定為第十屆FIRST影展開幕影片
    中新網西寧7月8日電 (張海雯)繼閉幕影片《哭聲》之後,8日西寧FIRST影展正式公布電影《皮繩上的魂》將作為第十屆影展的開幕影片,於本月21日在西寧展映。屆時,淘票票將作為指定售票平臺為本屆影展提供售票服務。圖為電影《皮繩上的魂》劇照。 影展組委會供圖 攝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影展,同時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影展致力於發掘推廣新生代導演及其早期電影作品。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FIRST在場沙龍,放映了張楊導演的《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幾乎是在同時期開始籌備。
  • FIRST影展公布提名影片 給你不得不去西寧的理由
    終於,近日,第12屆FIRST影展38部入圍影片經過第12屆FIRST影展覆審工作組的一輪輪角力,最終29部提名影片將在西寧決出9個獎項的獲獎影片。覆審工作組中,獨立紀錄片製作人馬佔冬拍攝製作紀錄長片、短片十餘部,作品在德國、荷蘭、冰島和國內影展展出放映,長片作品《五月一天》獲香港華語紀錄片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剪輯師李博,作品有《風沙線上》《錘子鐮刀都休息》《塑料王國》。《塑料王國》獲第54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剪輯。
  • 第14屆FIRST影展盛典點亮西寧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3日夜,萬眾期待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紅毯與盛典如約而至,夏都西寧的夜晚因為FIRST而格外耀眼。本屆影展邀請黃渤、黃軒、井柏然、文牧野、易烊千璽、謝飛、曹保平、郝蕾、段奕宏、馬伊琍、王傳君、周一圍、祖峰、齊溪、高群書、梁靜、章明、孔勁蕾、趙楠等電影人亮相紅毯,現場氣氛熱烈、星光熠熠。
  • First影展 | 陳國富:電影喧囂與落寞間,締造可能的藝術家
    據介紹,5月7日,第12屆FIRST訓練營學員招募將正式開啟,在線報名通道,請關注「FIRST青年電影展官網http://www.firstfilm.org.cn」。騰訊影業作為本屆FIRST訓練營戰略合作夥伴,佳能作為獨家設備支持方,也將共同參與一場極致創作實驗。
  • 趙薇 · 第12屆FIRST影展大使
    伴隨著徵片開啟和大使趙薇的加入,FIRST影展也將在新的一年鋪陳開來。過去一年來,《老獸》《笨鳥》《川流之島》《囚》《強尼·凱克》等八部影片從FIRST影展之後同時入圍金馬。這些影片的成長路徑,似乎讓FIRST影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注視。亦是他們的豐富讓FIRST還未陷入價值趨同的陷阱,讓外界對於這個電影節的想像還沒有那麼的淪於庸常,接觸風格多樣的創作意志,以此在潮流中葆有趣味,韜光養晦。
  • 第14屆西寧FIRST電影展閉幕,黃渤加盟,易烊千璽人氣高
    點擊發送文章的這一刻,意味著本屆影展的正式結束,也為我個人的這趟電影節之行畫下了句號。所以今年雖然各行各業都受到了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原本作為旅遊城市的西寧遊客數量都驟減,但讓人意外的是,今年參加FIRST影展的媒體和普通觀眾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明顯增多。 疫情帶給了電影行業極大的困難,本屆FIRST影展在籌備舉辦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疫情限流導致影院只能保有30%的座位,這就造成了電影節搶票的難題。
  • 葛優擔任FIRST青年影展評委:不怕看片怕打招呼
    FIRST對葛優的覬覦實非偶然,影展組委會負責人戲稱:中間經歷了至少一屆世界盃的努力,基本是從2010年南非世界盃就開始轟炸了,但一直因為檔期等各類原因未能如願,今年終於締結了這場姻緣。被問及擔任影展專業評委的擔憂,葛大爺以其一貫的幽默風格表示:「擔任電影節評委,最怕人打招呼。都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想著就累。
  • 韓導演《哭聲》7月中國首映 壓軸FIRST影展閉幕
    組委會供圖 攝  中新網西寧6月21日電 (張海雯)21日,FIRST影展組委會對外公布,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影片確認為韓國導演羅泓軫的第三部長片作品《哭聲》,影片將於7月27日上午在西寧和中國觀眾見面,這也是《哭聲》的中國首映。屆時,羅泓軫導演將親臨現場與影迷及中國電影人進行交流。
  • FIRST電影展獨家登陸海信聚好看,讓青年導演被看見
    沉寂了大半年,中國電影終於在西寧迎來了久違的熱鬧。8月3日,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落下帷幕。海信自主研發的晶片和PureView全色光源架構讓嘉賓們感受到了媲美熒幕的光影層次,聚好看獨家上線的8k幀選頻道,更是以5840萬+家庭的流量優勢,讓更多人一窺中國新銳電影的魅力。
  • 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7月底舉行 電影《花這樣紅》入圍主競賽單元
    沉默已久的中國電影行業,即將通過一場影展喚醒活力。
  • FIRST影展片單全盤點,影迷感受深體驗
    而每個來FIRST影展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沉浸在裡面,享受形式多樣的影片帶來的各類體驗,當然也會用文字記錄下這種感受。 下面讓我們走進海妖吖的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
  • 陳國富出任FIRST影展評委主席
    (記者袁雲兒)第十二屆西寧FIRST青年影展近日公布評委陣容,趙薇任形象大使,陳國富是評委會主席,創投會評委有劉震雲、姚晨、張楊……今年FIRST影展吸引大咖的能力依然強大。此外,第十二屆FIRST影展的徵片於5月15日截止,創投電影計劃截止到5月8日,影展將於7月21日在青海西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