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驚喜」的FIRST青年影展,電影人在西寧抱團取暖

2020-11-25 騰訊網

前評委會主席婁燁曾經說:「從前幾屆來看,FIRST影展的驚喜就是華語電影屆的驚喜了。」

作者:王閃閃

原標題:帶來「華語電影驚喜」的青年影展開場,一群電影人在西寧「抱團取暖」 | FIRST影展系列報導

飛機落地青海西寧,志願者們舉著醒目的「FIRST」「撒野」的牌子。一個染了藍頭髮的女孩熱情地為我們引路,自我介紹來自中國民航大學,通過層層報名、審核,來這裡過個不一樣的夏天。一位與我們同車的年輕人,說他從武漢來,作為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學生,疫情期間在家裡已經上了半年的網課,現在和一些朋友約好來進行「現場觀摩」。

7月26日至8月3日,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在此舉行。海湖新區的萬達廣場,電影的氛圍無處不在。鬧市之中的小廣場,已經支起了大幅幕布,顯然即將作為露天放映的一個場地。穿過一個商場,整面牆掛著FIRST的明星嘉賓海報——但卻是2019年的胡歌、海清,看起來已經在這裡掛了一年之久。

「今年就讓我們抱團取暖吧。」啟程前,影展宣傳人員說。因為疫情,人們已經有半年沒進過電影院。FIRST的確感受到大家的「暖意」,全程、半程觀影票一經開售,就迅速被搶光。500人的媒體微信群——人數已經遠遠超過我2017年參加時的大概200人——從一周前就開始興致勃勃地討論,間歇著開始「比稿」預熱,丟進幾篇前瞻報導。

而早在「大部隊」到來之前,由導演曹保平、演員段奕宏擔任導師的新人訓練營,已經於19日起籌備劇組,拍攝短片。這些習作將於影展期間完成,接受觀眾的檢驗。

左二三分別為段奕宏、曹保平

訓練營拍攝現場

前評委會主席婁燁曾經說:「從前幾屆來看,FIRST影展的驚喜就是華語電影屆的驚喜了。」FIRST前身是2006年由中國傳媒大學創辦的大學生影像節,2011年起落地西寧。影展主要評選國內年輕新導演的處女作長短片作品,為那些難以在影院亮相的優秀作品提供機會,也讓青年電影人有機會出現在媒體和投資人的眼中。

電影是一個成本和風險都頗高的行業。默默無聞的新人們,往往傾其所有,將前途賭在處女作上,使用通用的路徑:在電影節先闖出榮譽,得到進入市場的機會。在國內,FIRST影展越來越成為一個「驚喜」的原因中也包括一條:新導演的選擇並不多。除了上海、北京國際電影節,臺灣金馬以及香港金像這幾大綜合性影展,從2000年至今,國內北京、南京等「民間」四大獨立影展,都由於受到電影審查政策的限制、經費有限等原因,相繼停辦。

曾參加過FIRST短片競賽的文牧野,因為《我不是藥神》而聲名大噪。2014年,忻鈺坤憑藉《心迷宮》在FIRST上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那部成本170萬元的懸疑片,被稱作近年來最好看的國產懸疑片之一。最近幾年間,FIRST還推出了《春江水暖》《郊區的鳥》《北方一片蒼茫》《平原上的夏洛克》《八月》等佳作,受到了業界和越來越多普通觀眾的關注。

第13屆FIRST最佳劇情長片《春江水暖》

為了讓影展順利開幕,影展創始人宋文、李子為夫婦,和他們的團隊忙活了大半年。疫情對影視行業造成衝擊,也使得影展的資金籌備和徵片、評審工作都變得更困難。競賽單元在保持數年投遞數量增長的趨勢後,國內影片今年較去年減少36%,5年來首次低於700部。今年為創作者提供的現金類獎項數量銳減,往年共設置13個劇本發展金獎,今年只有7個。

最終共有34部電影入圍競賽單元,包括劇情長片13部、紀錄片8部、短片13部。在搖擺的2020年,這份入圍片單仍展現出青年電影的一些蓬勃姿態。初審評委會寫道:「顯而易見的是技術手段的提升和工業化程度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這些電影的可看性,但也折損了作者的實驗性和批判精神。小成本的作品反而更真誠,也更具有開拓性。」

終審評委會主席由導演陳可辛擔任,藝術家曹斐、演員郝蕾、剪輯指導孔勁蕾、編劇劉恆、導演章明、聲音指導趙楠擔任評委會成員。最終的獎項歸屬,將由這些人決定。

我們也將見到幾位明星——黃渤、易烊千璽、黃軒、井柏然將出席閉幕式。

開幕影片定為曹斐2019年的電影作品《新星》,閉幕影片則選擇了丁蔭楠導演1988年的作品《電影人》。選擇丁蔭楠導演32年前的作品《電影人》修復版來到2020年的銀幕,「是現實境遇對影片的一次重讀,也是所有電影人回歸電影的一次見證。」

相關焦點

  •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FIRST青年影展公布「西寧鏡像」展映單元片單 而對於FIRST影展來說,一個專注於推廣青年導演處女作和早期作品的電影展,雖然少有這樣闊氣的主題展映單元,但獨具魅力和人情味的策展意識所催生的主題展映單元,都讓7月西寧電影節帶著迷人的氣質。    今年,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將於7月21日至30日在青海西寧舉行。在陸續公布了競賽單元片單之後,影展組委會今日發布了首個策展單元,即「西寧鏡像」單元。
  • 第14屆FIRST影展盛典點亮西寧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3日夜,萬眾期待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紅毯與盛典如約而至,夏都西寧的夜晚因為FIRST而格外耀眼。本屆影展邀請黃渤、黃軒、井柏然、文牧野、易烊千璽、謝飛、曹保平、郝蕾、段奕宏、馬伊琍、王傳君、周一圍、祖峰、齊溪、高群書、梁靜、章明、孔勁蕾、趙楠等電影人亮相紅毯,現場氣氛熱烈、星光熠熠。
  • 走進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
    月份在青海西寧舉辦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2006年以來,FIRST持續為業界推出極具價值的新銳導演,同時作為電影文化的交流平臺,也倡導青年電影文化介入當代生活,是一處電影、媒體等文化人「撒野」的地方。而每個來FIRST影展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沉浸在裡面,享受形式多樣的影片帶來的各類體驗,當然也會用文字記錄下這種感受。下面讓我們走進海妖吖的西寧FIRST影展日記,看看他們是怎樣「撒野」的?
  • 獨家專欄 | 西寧First影展首日:久違了,電影節
    金老師第一次來FIRST影展,一臉懵逼;我雖然2017年來過,但對西寧有限的記憶也在變了容顏的城市面前,比如唐道637,也真的有點慌。誰讓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長成了這個樣子,又是誰讓電影節成了一部分人的剛需呢?
  • First影展觀察:影迷的狂歡,與西寧無關
    在6月8日,聽到2020FIRST青年影展正式官宣將如期在7月26日至8月3日在西寧舉行時,電影人和影迷內心五味雜陳。彼時北京爆發了第二波疫情,影院復工再陷陰霾,多個電影節先後延遲,First能不能成功舉辦還是個未知數。好在疫情控制的很好,First也如期舉辦。
  • FIRST,年輕人都該知道的影展
    每年夏天的這個時候,都會有一幫年輕人自發的集結到西北邊陲城市西寧。他們跋山涉水而來,在此齊聚一周之後,又會奇蹟般的消失。這種神秘現象,就是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青年電影展,是國內一個專注發掘、推廣青年電影人及其作品的電影節形態服務平臺。
  • FIRST青年電影展的11年:回歸電影本體
    攝影|《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董潔旭 FIRST青年電影展的11年:回歸電影本體《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李行FIRST青年電影展把每年的新聞發布會定在5月4日。今年,已經是這個電影展的第11年。「並不是每一個民間影展都能做11年,FIRST做到了,這背後的麻煩和阻力,也許只有影展的人能夠體會。
  • 葛優擔任FIRST青年影展評委:不怕看片怕打招呼
    網易娛樂6月6日報導  近日,第八屆中國·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的終審評委的隊伍,終於以評委葛優的加入而吹響了集結號。七大男性評委被青年電影人們親切的稱作「男神天團」。之後,葛優與諸位名導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姜文導演《讓子彈飛》中狡猾智慧的馬邦德、馮小剛導演《天下無賊》中陰黠毒辣的黎叔……他以樸實飽滿的變現力賦予各種電影角色以華彩,贏得了無數「葛粉」,在導演中的評價度更有口皆碑。如今,葛優轉換角色,從被評價者的身份中暫時跳離,成為青年電影評價者,出任FIRST青年電影展專業評委。
  • FIRST影展公布提名影片 給你不得不去西寧的理由
    終於,近日,第12屆FIRST影展38部入圍影片經過第12屆FIRST影展覆審工作組的一輪輪角力,最終29部提名影片將在西寧決出9個獎項的獲獎影片。》《記憶大師》等的海外發行;北京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策展人楊洋參與創辦北京酷兒影展、策劃舉辦北京女性影展,並參與多個電影節的策劃與選片工作,曾任62屆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評委。
  • 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7月底舉行 電影《花這樣紅》入圍主競賽單元
    沉默已久的中國電影行業,即將通過一場影展喚醒活力。
  • 在高原看電影——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印象 質量略平平,但有驚喜
    今年的西寧FIRST電影展(第14屆)是疫情期間第一個確定日期並如期開展的影展,在7月26日開幕,8月3日閉幕。西寧在高原之上,夏季氣溫宜人,而且漫長的疫情期、長時間孤立自閉的生活,令人感到壓抑,FIRST影展使得大家藉此機會進行精神釋放。由此本屆參與人數似乎並未受疫情影響,上座率高,現場互動熱烈。我是本屆FIRST影展的覆審評委,第一次參與這個電影展。
  • 陳國富出任FIRST影展評委主席
    (記者袁雲兒)第十二屆西寧FIRST青年影展近日公布評委陣容,趙薇任形象大使,陳國富是評委會主席,創投會評委有劉震雲、姚晨、張楊……今年FIRST影展吸引大咖的能力依然強大。除了由導演陳國富出任評委會主席,今年評委會的其他6名成員還有紀錄片導演周浩、資深攝影師廖本榕、編劇蘇照彬、影像藝術家楊福東、法國製片人菲利普·伯拜和電影配樂大師裴曼·雅茨達尼安。陳國富建議青年導演,「要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而該影展的青年電影人訓練營每年都會邀請國際電影人為12名學員進行訓練,去年的訓練營導師是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
  • 電影《皮繩上的魂》確定為第十屆FIRST影展開幕影片
    中新網西寧7月8日電 (張海雯)繼閉幕影片《哭聲》之後,8日西寧FIRST影展正式公布電影《皮繩上的魂》將作為第十屆影展的開幕影片,於本月21日在西寧展映。屆時,淘票票將作為指定售票平臺為本屆影展提供售票服務。圖為電影《皮繩上的魂》劇照。 影展組委會供圖 攝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影展,同時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影展致力於發掘推廣新生代導演及其早期電影作品。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FIRST在場沙龍,放映了張楊導演的《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幾乎是在同時期開始籌備。
  • 懷疑、對話、校準,又一年FIRST青年影展來了!
    FIRST年度主題短片《BACK TO FIRST, BACK TO FUTURE》製作:FootnoteCut關於FIRST青年影展,我知道,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需要了解的是,國內真正留給青年人和年輕導演的影展或影節,真的沒有什麼了。所以,每年還是會幫他們推,幫他們轉內容。因為從心裡,還是希望能在其中看到更多有潛力的人或是作品。
  • First影展 | 陳國富:電影喧囂與落寞間,締造可能的藝術家
    每個人在影展穩定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個基本的印象,可能每個印象會有片面和誤讀,但所有人的印象集中在一起就是可靠、公允的。陳國富主席表示,青年電影人的優勢和弱勢是同一個,市場沒那麼大,導演在創作時會很忠實自己,有很多資源的條件會使他們受限,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看導演們怎麼運用了。 從金馬影展創始人,到臺灣新電影運動的核心力量,再到兩岸三地華語電影流域的整合與開創,陳國富締造了一部部類型電影的典範。《雙瞳》、《風聲》、《功夫》、《大腕》、《臥虎藏龍》、《20、30、40》、《天地英雄》等等。
  • 對話FIRST陳國富:青年電影人「能被看到」已經不得了
    5月4日,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正式公布了各個單元的評委成員。在主競賽單元裡,陳國富接棒婁燁,成為這一屆評委會主席。每逢7月末,FIRST青年電影展都會在西寧如期而至,並本著以為青年電影人提供平臺,促進電影節與電影本體研究與交流為初衷。在盛夏來臨前夕,娛樂獨角獸特對話陳國富,以探他眼中的「FIRST」。
  • FIRST上她們這樣說...
    今年FIRST閉幕熱點簡直不要太多:胡歌、朱亞文、王傳君先後獻上即興脫口秀,男女中生代演員們爭論究竟誰「活好又便宜」,海清拉上姚晨梁靜發表「女演員宣言」,第四五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互相「抱團取暖」,婁燁獲得首次設立的「年度面孔榮譽」… 一陣陣笑聲和喝彩背後,留下的是對中國電影現狀、中國電影人自我認知的嚴肅思考,這是一個影展的重要意義所在。
  • 在高原看電影——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印象
    今年的西寧FIRST電影展(第14屆)是疫情期間第一個確定日期並如期開展的影展,在7月26日開幕,8月3日閉幕。西寧在高原之上,夏季氣溫宜人,而且漫長的疫情期、長時間孤立自閉的生活,令人感到壓抑,FIRST影展使得大家藉此機會進行精神釋放。由此本屆參與人數似乎並未受疫情影響,上座率高,現場互動熱烈。
  • 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開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7月26日至8月3日,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在西寧舉辦,電影展將為國內外影迷帶來一場青年電影盛宴。FIRST青年電影展作為國內專注發掘、推廣青年電影人及其作品的電影節形態服務平臺,從舉辦至今已有14個年頭,為中國電影行業輸送了許多優秀的電影人及作品。
  • 韓導演《哭聲》7月中國首映 壓軸FIRST影展閉幕
    組委會供圖 攝  中新網西寧6月21日電 (張海雯)21日,FIRST影展組委會對外公布,第十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影片確認為韓國導演羅泓軫的第三部長片作品《哭聲》,影片將於7月27日上午在西寧和中國觀眾見面,這也是《哭聲》的中國首映。屆時,羅泓軫導演將親臨現場與影迷及中國電影人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