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8年《2001太空漫遊》開始,到1999年最後一部《大開眼戒》,庫布裡克的電影裡從來都不會缺少古典音樂的蹤跡。庫布裡克是導演隊列中少有的既精通導演電影,還通曉攝影藝術,熟知古典音樂的全能大拿。
他的影片應當算是科幻片及暴力美學電影的鼻祖了。在古典音樂配樂的運用上,庫布裡克可謂是先鋒派了。沒錯,許多暴力血腥的景別,被他安排了大量的古典音樂做為襯託,這種強烈的反差恰恰形成了庫布裡克電影獨樹一幟的風格及標誌。
▼庫布裡克自拍照,於1949年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庫布裡克電影裡最具代表性的5部影片配樂。
《2001太空漫遊》
影片一開始,庫布裡克就選用了理查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樂曲響起,震人心魄,觀影的我們已然預感到導演將要講述一個宏偉的、震懾人心的故事,把觀眾引入一個至高無上的時空。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聽覺感受!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之日出---理查施特勞斯
而運用在影片中的《藍色多瑙河》則一反常態版本的面貌,在原曲的基礎上改編了配器和一些旋律線,厚重的管弦樂緩緩道來,引人入勝。隨後速度加以改編,進入了人們耳熟能詳的主旋律。華麗無比,心緒隨之飛揚。
▼藍色多瑙河約翰施特勞斯
匈牙利作曲家裡蓋蒂的《氣氛》,與影片的氛圍高度契合。無調性音樂所產生的不協和旋律類似於機器發出的音波,給人一種耳鳴之感,加之高頻的噪聲,令人產生錯覺,好似置身於外太空,彷徨失措,卻深陷其中,就像被吸進了宇宙黑洞,暗合了電影中的黑幕。
▼氣氛裡蓋蒂
《發條橙》
庫布裡克選擇配樂時,最大的特點就是強烈的反差,下面這首著名的《第九交響曲》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大家都知道《貝九》表現的是光明、博愛以及自由平等的精神。
而影片中這部樂曲則被用來描繪納粹閱兵,和暴力血腥的場面,這種音畫的對立,更能反襯出劇情的黑暗和殘酷。
▼第九交響曲 合唱貝多芬
《閃靈》
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第五樂章,名為《女巫安息日夜會之夢》。以魔女之舞與"末日經"持續並行,由弦樂器的迴旋主題與管樂器的"末日經"同時演奏以構成。極賦緊張感的主題旋律,與電影中的畫面完全契合:一輛孤零的小汽車沿著一條蜿蜒的山路,開進被大雪淹沒的崇山峻岭之中。奠定了影片不言而喻的恐怖基調。
▼幻想交響曲第五樂章-柏遼茲
《巴裡·林登》
電影通篇圍繞著主旋律《薩拉班德主題》進行,在不同的場景下配器和音效都有所變化,就像一條命運的繩索貫穿全片。隨著劇情的發展,配樂高潮迭起。著實令人難忘。
▼薩拉班德主題-亨德爾
《大開眼戒》
影片開頭就響起了蕭士塔高維奇爵士組曲中的《第二圓舞曲》,使得觀眾心中陣陣暗湧。在上世紀二十年的蘇聯,社會把爵士樂視為資產階級的「靡靡之音」,是禁忌的。而當時一向沉鬱的蕭士塔高維奇卻對爵士樂深深著迷,並寫出了著名的《爵士組曲》。其實雖名為爵士組曲,卻並非爵士風格,更像是一種致敬吧。
▼爵士組曲 第二圓舞曲-蕭士塔高維奇
該作品被運用在諸多電影中,比如《蝙蝠俠大戰超人》、《我的英格蘭》、《鳥瞰德國》、《女性癮者》、《變向》等。可謂導演們炙手可熱的不二之選,足見它的魅力所在。
最後,以歐洲當紅小提琴家率領管弦樂隊演奏的《第二圓舞曲》作結。
古典音樂浩瀚如海,不論是對於導演本身還是觀眾,都是一種啟示。如果把電影比作一根導線,劇情是電流,那麼音樂一定是推著電影走的電壓,這樣才使得一部影片能夠發熱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