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的團圓飯,吃到豌豆尖才算真的過年!

2021-02-13 成都同城會

小時候珍而重之的年味,因貧瘠而豐富。

長大後,曾經只有年飯桌上才能吃到的大魚大肉,早成了家常便飯,不甚稀奇,而那些青葉葉菜卻成了搶手貨。

我明明是個肉食動物,偏偏被蔬菜降服。

團圓飯早就孕育出了返潮文化,往「蔬菜即正義」的路上飛馳得越來越遠。在成都,一定要吃過這些蔬菜才算真的過年。

01

要說飯桌上的人氣選手,沒有哪道菜比得過豌豆顛兒。

嫩氣的一把綠,用手一掐都要掐出水,從上桌的那刻開始,眼睛就開始冒光。吃它更要拿出百米衝刺的速度,動作一慢盤子頭就空了。

冬天好吃不過豌豆尖,就是對它的最高評價。

一頓完美的年夜飯,最好要有豌豆顛兒來結束戰鬥,不然肯定膩得惱火,心欠:」要是來份兒豌豆顛兒就巴適了「

不管是清炒還是水煮,這種高級的食材都能將人俘獲。

任何寡淡的菜裡面加兩根豌豆顛兒,瞬間都變得有靈魂起來。吃羊肉燙一點是對羊肉湯最起碼的尊重,煮酥肉也要來幾根,雞湯裡面更不能少…

最巴適的還是要初幾頭早上下碗面,加一把豌豆顛兒進去,剛剛過一下水,那就已經是人間至味。

豌豆顛兒對於成都人不僅家的惦念,更是味覺的歸屬。

到了豌豆顛兒的季節總想來一口,但外地產的始終缺點感覺。只有過年回蓉吃進嘴的那一瞬,才知道自己真的到家了!

02

折耳根作為南方專屬菜,其他地方根本上不了戶口。

外地人第一次吃都會皺起眉頭,對於成都本地人來說,這可是飯桌上絕不能少的靈魂食物,誓死都要捍衛的美味。

碰到過年那幾天暖和一點,地裡頭的折耳根就開始抽芽芽,順到一鋤頭挖下去,那雪白細嫩的長條簡直就是心尖尖上的寶貝。

年飯桌上一菜兩吃,才算是對它的物盡其用。

一份涼拌做前菜,一份炒臘肉做熱菜,就足以秒殺一切米其林。尤其是和著剛秋好的鮮臘肉,眯起眼睛炒都好吃,折耳根晚點下,炒十來秒就完全夠了。

作為靈魂菜餚,它的吃法當然不止一兩種。

洋芋花兒或者臭豆腐裡面加點折耳根渣渣,就是靈魂的升華;煮火鍋丟幾捆進切,粉糯耙軟的口感就是完美的代名詞…

就連葉子都千萬別扔,曬乾去酸,加白糖泡水,清熱去火的一級養生聖品非它莫屬。

03

要了解四川人的美食哲學,先吃一碗冬季限定的兒菜。

作為對冬天才有的限定款,菜市場哪裡都有它。幾角錢就能買到一斤,物美價廉這個詞都是為它量身定製。

四川人叫它兒菜也是貼切,一顆主幹上長滿層層疊疊的芽包,就像一母多子,這就是兒菜名稱的來由。


論吃法的多樣性,沒有幾種比得上兒菜。

清水煮出來軟糯化渣;炒臘肉是經典搭配;素炒出來足夠清脆爽口;做成泡菜就是一家家一戶戶的人間煙火,日子鮮活。

而醃成榨菜才是兒菜的終極歸宿,只需要一小碟子就著,白稀飯就可以幹上三大碗。

也只有碗裡有了兒菜,才算是吃了年夜飯。

雖普通平常,卻就像媽媽做的家常菜,沒有風起雲湧,只有溫暖如初。更是因著它特殊的季節屬性,成了年的標誌物。

煮飯剩下的米湯或者煮臘肉留下的湯水,和著兒菜坨坨慢煮,熱滾滾的一鍋端上桌,聞見味兒就知道這就是年的味道了。

04

都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養生倒是其次,好吃才是首要。

冰天雪地裡長出來的蘿蔔,糖分完全聚集起來,入口清甜,就算清水慢燉不沾一點油葷,也是一等一的美味。

好吃的停不下來的才不是炫邁,而是白蘿蔔。

年飯桌上,就算是不愛吃蔬菜的奶娃兒,也能用手抱著一塊燉好的白蘿蔔,一小口一小口的抿來吃乾淨。


別看白蘿蔔產量大價格賤,它卻偏偏是文人墨客的最愛。

「茅柴酒與人情好,蘿蔔羹和野味長」,一沾染了筆墨,立馬高級起來。詩人陳著讚美它,梁秋實、汪曾祺對它也是不吝筆墨。

年飯桌上沒有燉白蘿蔔,總是覺得缺了什麼。

蘿蔔和著酥肉慢燉,老遠就聞到香,心都跟到打顫顫。肉酥爛未成渣,蘿蔔煮透未成泥。

湯呢?熱、濃、稠、香,喝上一口是清甜,是家家戶戶團聚,臉上舒展開的笑臉。

當鞭炮聲響起,廚房的熱氣開始升騰,歸家的人圍滿桌。

思家心切的人們,惦念的年味卻都成了一抹綠。是紅油菜回口的微苦,是冬寒菜熬成的一碗濃稠,是折耳根霸道的畫龍點睛…

要我說,成都人的年夜飯,要吃了這些菜才算是過年。你說喃?


- END -

成都同城會出品

文 |那田

圖 |來源網絡(侵刪)

主編 | 張姝豪

合作 | 15184436981(微信電話同號)

相關焦點

  • 過年必吃的福清菜,吃完才算圓滿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
  • 過年新方式 馬來西亞餐廳業者推團圓飯外帶服務
    顏錦旭透露,儘管團圓飯外帶需求逐年增加,但實際上到餐館吃團圓飯的人還是佔大多數,大約只有3成的顧客有團圓飯外帶需求。和麗軒宴會廳酒樓董事經理陳信州則透露,相比團圓飯外帶,今年預定到該酒樓享用團圓飯的反映較好。
  • 年夜飯——團圓飯
    江 蘇對江蘇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除夕那頓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飯桌上蒸騰的是濃濃的親情,說不出的幸福和溫情。年夜飯菜單:鹽水鴨、大煮乾絲、櫻桃肉、竹香風鵝、溧陽扎肝、無錫醬排骨、蟹黃湯包、糟扣肉、獅子頭等。
  • 在家吃團圓飯,8個上海家常菜,全家福,湯糰水鋪蛋,樸素而溫馨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團圓歡慶的日子,此時遠在各地打工工作的人們都會在春節前夕趕回家中,不遠千裡得趕回家中就是為了在春節可以全家團圓,全家一起歡歡喜喜的過春節,全家一起團團圓圓的吃上一頓團圓飯,家裡的團圓飯就是最好的年味。
  • 在成都人眼裡,會吃宮廷糕點才是真的風雅.
    即算西式甜品「入侵」,成都人對這些麵粉味兒濃重的宮廷桃酥的愛也絲毫沒有減退,個把月不吃,總會覺得缺少點兒什麼。吃著馬卡龍,喝著英式下午茶,這就是風雅生活了?不,在成都人眼裡,會吃宮廷糕點,才是真的風雅。
  • 冬至大如年 記得回家吃團圓飯
    這一天,你吃的團圓飯是餃子還是湯圓?冬至日最早在帝堯時確定最早確定冬至日是帝堯時的天文官和叔。他發現,當西方七宿中的昴宿日落時出現在中天時,這一天白晝最短。他還用圭表測影法測量日影,發現這一天陽光投射在地上的杆影最長。
  • 除夕團圓飯吃什麼傳統食物 大年夜除夕什麼菜寓意好
    中國人過節,最講究的就是吃,不管是古代貧苦的人們,還是現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們,對待節日,一定都要好好犒勞自己一場。那麼在吃方面如此講究的中國人眼裡,除夕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在大年夜吃團圓飯的時刻,吃什麼菜寓意好?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除夕夜團圓飯的食物推薦。
  • 記憶中的成都春節:千萬成都人的童年!
    老成都人篤信,灶神是上天派到人間掌管善惡之神,到了這天便會上天稟報這家人這年的善惡。因此,老成都家家戶戶都貼有灶神像,主婦們更是每天將灶臺打掃得乾乾淨淨,一點積水油漬不見。過年自然少不了置辦年貨。東大街便是成都人最愛逛的地方之一。華燈初上,街中遊人便開始趕集,直至二更才散。這裡貨品豐盛、價格低廉,是掏相因的好去處。
  • 【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消防員陳柏翰:只要全家在一起,就是團圓飯
    (沒有開工與收工的消防隊員陳柏翰,總是把過年歡樂的上班氣氛傳回家;親子天下劉潔萱攝)全年排班制的消防隊員
  • 江西各地冬至習俗大全,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
    冬至飲食一直都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說法。不過,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那麼,在江西冬至時節都吃些什麼呢?江西的冬至習俗,除了吃餃子,還有吃熱豆腐、吃雞、吃糯米飯、吃湯圓、打麻餈果、打糯米粑等。有沒有流口水?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1、撫州:釀腸。
  • 牛王廟,三十年來成都人的吃麵舊事
    然後吃麵的這撥人,自然又順滑地加入到這一曲小型室內喝面協奏。聽,哥老倌喝面的聲音來自成都Big榜00:0000:05面前一個大叔,點了三兩排骨。面還沒到,他就已經開始張羅麵湯了,忙裡忙外地,倒像老闆兒。
  • 這桌團圓飯,他們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這不,春節來臨,苴力鎮慄子園村楊恩輝老人一家從事教書的、跑生意的、辦廠的、跑運輸的等11口人,趁著春節都回到了家裡一起吃團圓飯。吃著這些可口的過年美味,楊恩輝感慨地說:「我已經88歲了,能趕上這樣的好日子感到很幸福。
  • 這些天 這些人|遲到的團圓飯
    人們都說,世界再大,春節也要回家,過年團聚,對於中國人有著特別的意義。然而,今年春節,為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G60滬昆高速衢州段工作的朱曉峰、鄭嫣「夫妻檔」,堅守崗位一線無法與家人吃上團圓飯。然後到衢州是吧?(駕駛員:對。)這邊例行檢查下,測下體溫,請你配合一下。(駕駛員:沒問題,沒問題。需要下來嗎?)就這裡就行了,不用沒事。」
  • 冬至《團圓飯》吃餃子 被韓劇附體《狐仙》虐到胃穿孔
    今天冬至吃餃子大團圓 今晚《團圓飯》完美收官大結局
  • 江安人過年,必吃這幾樣農村土菜,你吃過幾樣?
    就是吃起來,有芥茉的療效,吃起來容易流淚(不適合失戀者品嘗)。選起苔的青菜,去皮,切段,放點小油生炒,炒到斷青半熟起鍋,放在深碗裡密閉捂上一兩小時。如果需要衝味更濃,可以加一片生青菜葉蓋在上面。兩小時後,可以像拌其他涼菜那樣,攪和攪和,就可以吃了。
  • 臺灣人過年一定要吃這四樣東西 其中一樣新加坡人都愛吃
    鯧魚本來就是臺灣人愛吃的魚種,也不知是誰起的頭,說吃鯧魚「繁盛昌隆」、「吉祥昌運」,於是便順理成章的成為年夜飯的桌上佳餚。這不算是所謂臺灣的過年傳統,而是近二、三十年來才出現的風潮。 鯧魚外觀討喜、肉質細嫩少刺,不論幹煎、清蒸、糖醋、紅燒都極為合適。
  • 迎婿日|盡一份孝心,吃一次團圓飯!
    女兒女婿應盡一份孝心,與父母吃一次團圓飯!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女兒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兒,當姑姑的必須要給侄兒紅包。回娘家並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國陝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關,俗謠云:「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
  • 9人 x 24小時|成都過年圖鑑
    本期推文,我們採訪了9位就地過年的「職人」,跟他們聊了聊「留守」成都的生活。油頭鴨自由插畫師VLOGER這是一家我2016年第一次來成都就打卡的冒菜。當時大學畢業來成都玩,做了攻略七拐八拐的才找到了這家中午排隊10幾個人的冒菜。假如你是第一次來吃,千萬不要被他的外表嚇到,你可能會說:「這也太「蒼蠅館」了吧!」
  • 大年三十團圓飯,就吃金元寶餃子,寓意來年財源滾滾,做法很簡單
    在我們山東,年夜飯必須有的就是餃子,不吃餃子就不叫過年。而且這過年的餃子,一定要特別才行。以前都是包的普通的餃子,只不過會在餃子裡包上硬幣,誰能吃到那個硬幣就說明來年能發大財。今年打算試試這金元寶餃子。
  • 魔都新年去哪吃?6家五星級酒店團圓飯現在訂還來得及!
    新年團圓飯你準備好去哪裡吃了嗎?在今天的《美食價到》直播間,美食探長橙子精選了上海6家適合團圓飯好去處的星級豪華酒店,還親自探店打卡了其中4家,老扎臺型了!還可以根據不同家庭人數需求,制定了4-6人迎新春團圓飯套餐和8-12人慶團圓團圓飯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