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年輕人不是非買房子不可

2021-03-03 各自讀

昨天,臺灣名嘴陳文茜新書《樹,不在了》在首都圖書館舉行首發式,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助陣亮相,現場兩人妙語連珠,暢談全球經濟、年輕人的成長等話題,國內幾十家重要媒體及門戶網站紛紛給予了重點報導及專訪。

陳文茜 年輕人不是非買房子不可

在華文天下推出的新書《樹,不在了》中,陳文茜向年輕人解讀房價、經濟、教育、貧富差距、石油等問題的影響。央視名嘴白巖松前來對談,他說:「文茜為年輕人寫的東西已經不少了,我能感覺到整個金融危機讓文茜進入到一個更世界化的思考,也回到了她經濟方面的強項。文茜更多的看到了這一代青年人身上的不容易。」

  從經濟全球化談起,兩人感慨起當下中國年輕人對買房的渴求。陳文茜調侃道:「傻瓜才在現在買房子。全球每一個地方都在罵高房價,年輕人租房子的有福了,但買房子的人『傻了』。你們有青春,不是非有一個房子不可,等房價跌下來那一天再去買房子,我買房子那一年45歲。」

  白巖松透露在有第一套房子之前他搬了8次家,超過30歲才享受福利分房,「排到我的時候,房管處的人說可能朝向糟糕,不是朝西就是朝北。我說『沒關係,朝下都行』。」白巖松稱中國大陸年輕人買第一套房子的年齡約在27歲到29歲之間,「這太神奇了!美國、德國、日本、英國都做不到。」白巖松在報紙曾看到一對外地人北漂,結婚時在京買房的代價是,兩人在農村的父母把家裡房子賣掉,換了一個小的,「我說了兩個字—混蛋。」

白巖松 國人在國外購物是件好事

  陳文茜在新書中提到,今年春節中國人在日本購物達60億日元,「很多國人覺得外國東西便宜,買馬桶蓋、買包,帶回中國去,這是由於經濟全球化造成的,對老百姓是一件好事。」

白巖松表示,去年中國大陸出境遊的人次首次超過1個億,「人數多了,自然出去花的錢就多了。我去年去法國的時候,人民幣對歐元匯率還是8:1,現在是6.5:1,等於打了8折。」白巖松稱現在中國人的消費觀由過去想要擁有,變成了現在要買好的,「二三十年前中國人去日本都是省吃儉用要買彩電,現在日本生產彩電的企業瀕臨倒閉,因為中國已經把它做到了非常牛的地步。我非常高興看到『國人去日本買馬桶蓋』這樣一條新聞,標誌著人們的消費在升級,並且這種行為會督促大陸很多企業提升產品品質」。

白巖松評價陳文茜 喝咖啡是一種自我閱讀

被現場年輕人問起在「信息爆炸」的社會如何篩選信息時,白巖松建議多讀書,但他認為「屏幕閱讀」不等於真正意義的閱讀,「領導人都在推薦讀書,但我感覺既高興又悲哀,為什麼讀書到了要推廣、要提醒各位的地步呢?千萬不要把你在屏幕上的閱讀等同於閱讀。有一句話令我非常喜歡:『手機的確讓人類消磨無聊的時間,但是那些陪伴著無聊的偉大的東西也隨之消失了。』我們現在只要無聊就掏出手機了,遊戲、看新聞、跟人聊天,你很難有無聊的時光,但一些創意就是在發呆中誕生的。」

  白巖松笑稱,他注意到陳文茜特別愛喝咖啡,「這是一個多好的發呆和放空的時光啊,表面上是喝咖啡,其實是另一種對自我的閱讀和對時間的閱讀。所以提醒各位有時間多讀書。否則,你就有時間抱怨了。」

以上信息來自:華文書坊

搜索號碼「hwtx00」就能找到我們啦


相關焦點

  • 【訪談】陳文茜:你們有青春,為何非要一個房子不可
    日前,在北京首都圖書館舉行的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新書《樹,不在了》發布會現場,陳文茜和前來助陣的央視名嘴白巖松面對現場主持人的提問,妙語連珠,暢談全球經濟、年輕人的成長等話題。經授權,精編對話內容,以饗讀者。
  • 【風雲】陳文茜:年輕人,請珍惜你的幸運!
    她鼓勵年輕人只要找準跑道,「下一個取代郭臺銘的人就會在現場產生。」陳文茜認為,當下不是最好的網絡時代,而是競爭最激烈、最不公平的時代。她借《樹,不在了》這個書名發問:當政治經濟環境這棵老樹日漸凋零,遮蔽我們眾人安然的新樹,又在何方?她希望把這本書送給年輕人。「因為你們還來得及。因為你們最重要的資產是你還很年輕。如果你面對未來時發現根本就不對了,你就要趕緊換跑道。」
  • 當馮侖、陳文茜被問到「假如年輕人不care你們了怎麼辦?」
    90後:我們就是年輕人。80後:我們還算年輕人。70後:我們接近年輕人。50後、60後:哦,你們聊,我們先走了。對於50後、60後來說,今天的的確確有一種危機叫「年輕人的世界精彩無限,卻跟你無關」。但偏偏有一類自詡「1890後」的人,完全不在意這種聲音。
  • 陳文茜VS.阿信─年輕人跑起來(下)-《我相信.失敗》選摘
  • 我沒有用直覺思考的習慣——陳文茜
    陳文茜用小人物的眼光看大世界,提醒你這個世界已經是「大江大海」,何必再去看《大江大海》;而當「房價」、「股市」、「幸福指數」等詞彙衝昏了年輕人「還太年輕」的頭腦,她又笑啟朱唇輕輕調侃,「世界上大部分年輕人在他們30歲左右的年紀根本沒有能力置房,只有中國大陸的年輕人可以。」
  • 陳文茜VS.阿信─年輕人跑起來(上)-《我相信.失敗》選摘
    ● 我們做的很多事情,有時候要跟世界對抗,有時候要跟世界妥協。每個堅持自我的人一定要注意,有什麼是你可以妥協的。● 如果你沒有夢想,那就找有夢想的朋友,陪著他一起作夢。很多時候,快樂都是從你朋友身上得到的,而都不是從自己身上得到的。● 其實我在每一次寫歌時,就不是五月天阿信,而是跟十幾年前住在鐵皮屋裡的那個大學生一模一樣,但是多了很多敵人,就是以前的我。
  • 陳文茜: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漫讀
    到現在,許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我為什麼再忙每個禮拜非寫《商業周刊》的專欄不可?因為只有這支筆,是我出生到現在,從來不變的精神力量。」於是很意外地喜歡,但不好意思慢慢細看,於是第二天還給他的時候告訴他,真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下次來大陸給我帶一本。他當下就乾脆地送給了我,豎版繁體文的。這樣,我算是可以細細品讀到這個女人的文字,簡練但是不乏很多超越女性思維的觀點,獨到而精彩。
  • 陳文茜致青年:你的憤怒 誰的商機?
    中國自己也在種樹,所以現在有一個名稱叫新常態,在全球的經濟增長裡頭,過去那種雙位數字的增長,本來就是很特殊的狀況,它不可持續,甚至7%的GDP的成長,在全世界的未來,我相信再過十年後的中國,也不可能是7%的增長,發達國家的增長都是3%就非常好了,4%就已經非常好了,所以這種不可持續的增長模式,中國需要有一段時間來轉換。
  • 陳文茜:妖姬暮年,壯心不已
    她重讀了一些書後發現,1919年五四運動時,「青年導師」胡適對其全然支持,然而隨著事態變化、智識成熟,中年胡適開始反省,認為學生意志尚未成熟,幹預政治容易走入歧途。最後,胡適落得「鎮壓學生運動劊子手」的罵名。半個世紀過去了,猶言在耳。沒有孩子的陳文茜希望為失落的年輕一代引路,語重心長。她在新書的序言裡提醒臺灣人,「我們從來不是世界的中心,更不是大陸政治經濟唯一的重點。」
  • 名嘴陳文茜寫給年輕人的18條人生忠告
    陳文茜:臺灣知名的媒體人、作家,名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是蔡康永的多年好友。她曾在自己的微博裡給年輕人留下18條簡訊,以廣闊的視野和深沉的情懷,道出了許多時代與人生的答案。永遠莫執著於以單一角度論斷一個大事件,所有的歷史都是多重結構交互影響的。單一角度地看待事務,有時是偏執、有時免不了盲從,有時甚至你高舉的正義之旗,是非正義。
  • 陳文茜丨我要麼沉默,要麼說真話
    陳文茜,作家、時評家,生於1958年,自1998年起先後在多家電視臺擔任節目主持人,影響力橫跨臺灣政壇、商界與傳媒,新作《樹,不在了》於今年3月出版
  • 【周刊推薦】對話犀利姐陳文茜
    這是記者對臺灣著名主持人陳文茜的第一印象。  說話直接,毫不客氣,指東打西縱橫捭闔,思路清晰滔滔不絕,也難怪李敖稱她為「我所見過最聰明的女人」。  3月25日,她迎來了自己57歲的生日,可是和她對談,你會有一種錯覺,似乎她還是那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 美豬開放昨非今是,陳文茜說重話:蔡英文連羞恥心都沒有
    民進黨當局日前宣布明年元旦起,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過去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從地方縣市首長到「中央」民意代表、基層黨員都是高呼反對進口,如今「昨非今是」,仍引起諸多質疑聲浪。蔡英文等人過去上街頭抗議進口臺灣政論節目「TVBS少康戰情室」推出周一特別企劃,邀請資深媒體人陳文茜上節目,與主持人趙少康大談時事議題。
  • 陳文茜新作書寫為愛奔波
    臺灣知名媒體人陳文茜新作《為愛奔波:毛小孩們教我的生死課》近日由華文天下出品,陳文茜表示這不是為疫情書寫的書籍:但她決定讓它在此刻發表。陳文茜半生與愛犬毛小孩為伴,行至中年,陪伴十幾載的毛小孩相繼離世,期間陳文茜又罹患肺腺癌,照顧毛小孩及自身治療期間,她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體悟,《為愛奔波:毛小孩們教我的生死課》是陳文茜接連痛失心愛的毛小孩及自身患病期間的人生感悟。
  • 【人物】陳文茜:一個難以歸類的女人
    和這個世界上身不由己的大多數人不一樣,陳文茜似乎從來都是跟著感覺走。  1976年,陳文茜輕鬆考入臺灣大學法律系,但畢業後沒有像其他同學去做律師,「律師的工作,會迫使我用智慧抓法律漏洞,老天生我,父母養我,不是讓我將聰明用在這個地方的。」 陳文茜慢慢道出自己的感悟:「我常跟別人說,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比你成為一個聰明的人更重要。
  • 陳文茜提問侯孝賢:為什麼不讓舒淇露胸?
    部分對話被整理成文字上傳至「臉書」後,引起網友熱議,紛紛指責陳文茜「不做功課」、「不懂電影」;作家張大春也在臉書上指出陳文茜「失禮」。以下全文轉自當天與會的臺灣影評人翁煌德的社交網頁,僅是訪問的片段。(1)陳文茜問起侯導他小時候的故事,但陳不斷打插,說:「不是!你小時候應該不是這樣!是這樣…」侯導說:「不是!是這樣的……」陳文茜:「不是!我讀到一個報導不是這樣說的,是這樣…」侯導:「不是這樣啦!是這樣……」陳文茜:「不是吧?不是這樣!
  • 房子不是很大,可公婆非要來和我們一起住,應該怎麼辦?
    大家好,這裡是心靈之音的空間,房子也不是很大,公婆非要和你們一起住,聽起來你是不想讓你公婆來的,而且不僅僅是你家房子小,你其實內心是介意公婆來的。其實,很多明智的公公婆婆都會理解兒媳婦不願意和他們住在一起,畢竟兩代人在一起生活,會有很多的不方便。
  • 為什麼年輕人會喪失「欲望」?不結婚不生娃,不買房子不買車
    他們不是不抵抗,而是覺得抵抗也沒結果。倒不如老老實實的啥也不做,還有人飼養著。人也是一樣,當掙扎過後,沒有結果,也會出現放棄的現象,仍由這個社會擺布。曾經的狼性和鬥志已經喪失的產不多了,近7成的年輕女性成了宅女,近4成的年輕人不想結婚生育。他們不買房不買車,不求事業,蝸居在小房間裡,成了真正的「佛系青年」。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年輕人失去了活力,任何措施都難以推動經濟的發展。而這種風氣,漸漸地蔓延到國內。
  • 陳文茜觀光獻策12計 大爆韓國瑜「曾暗戀潘越雲」
    陳文茜向韓國獻策高雄觀光12計,並爆料韓國瑜曾「暗戀潘越雲」。(圖/ETtoday新聞雲)    擔任高雄市2月份觀光大使的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向韓國瑜提出12點觀光建議,其中還有項「愛河無人機送球書」、「禿頭時尚節」引起許多人注意,韓國瑜表示,陳文茜在各個領域中都有獨到的見解,也隨時歡迎提供意見,23日在「陳文茜給高雄觀光的情書」記者會中,陳文茜更大爆料「韓國瑜曾暗戀潘越雲」,讓一旁的韓國瑜不知如何是好。
  • 對話 陳文茜:「越驚世駭俗,我越開心」(下)
    陳文茜,臺灣知名人士,作家、政客、媒體人,與趙少康、李敖並稱臺灣三大名嘴。上接昨天『陳文茜:「越驚世駭俗,我越開心」(上)』你當年從政,即使離開政界也一直參與公共生活,這給你帶來了什麼?陳文茜:我去分析這個爭議從哪裡來。真的是我做錯事嗎?是我不誠實嗎?是我不正直嗎?我傷害了人嗎?都不是,爭議只是我做了一個他們不希望、或者你們不期待、不預期的女性。我如果符合他們的價值我不就是個俗人嘛,是吧?!不管是作為一個女人或者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或者作為一個媒體裡的角色,所有對你的爭議,是你傷害了誰嗎?是你做了很不正確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