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意見|《爆炸新聞》:福斯新聞網沒有新聞
《爆炸新聞》中的三位女主角,有兩位多次入圍了頒獎季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儘管查理茲·塞隆和瑪格特·羅比身處死亡小組,獲獎機率渺茫,但故事本身和兩位演員的高光表現仍然值得我們的討論和注意。《爆炸新聞》開局不錯,電影的規格和題材都非常引人注目。
-
《爆炸新聞》爆炸新聞
相比於很多其它類似的新聞傳記片(如聚焦 華盛頓郵報)爆炸新聞其實更具大眾性,事件本身也更具可看性。但導演的目的似乎局限在講這個故事本身,這讓影片中間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而且這個片子的攝影是個新手吧,鏡頭有虛焦情況不說,整體攝影很晃 而且直接給推鏡頭 我可以理解為是為了營造真實感,但學學保羅格林格拉斯 婁燁,晃鏡頭要張弛有度,要不然很容易讓觀眾出戲。最後影片的音樂相當好,值得表揚。
-
《爆炸新聞》逆天
介紹一家大名鼎鼎的新聞集團和一個屹立於新聞界頂端長達三十餘年的大佬。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沒人懷疑這位大佬的權勢。然後展開一個新聞界工作場景。高強度,懟總統,勾心鬥角。甚至政治站隊。卻沒想到外表風光無限的新聞人私底下也是被壓榨和性侵。而這個人並不是別人,正是新聞集團的大佬。這種強大的權勢籠罩下,女性反擊的勇敢和精神尤為可貴。
-
精緻利己無往不利——《爆炸新聞》
精緻利己無往不利——《爆炸新聞》今天聊聊電影《爆炸新聞>《爆炸新聞>《爆炸新聞縱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對《爆炸新聞》感到不爽。《爆炸新聞》提名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兩項大獎,最終獲獎的卻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
《爆炸新聞》爆炸拍法
2、無關政治,但是社會、政黨、員工、民眾在聽說到這個爆炸新聞後的反應是什麼?也沒有描述,全篇都是較為亂糟糟的狀態,也許會有人說這就是新聞臺的日常,但是這麼沒有人物性格的日常卻不是電影所需要的。
-
《爆炸新聞》一份敷衍的作業
跟早間新聞(the morning show)同樣級別的卡司,整個事件的基本核心相同,且爆炸新聞還是基於真實事件有真實人物參照,觀感卻高下立判。也許跟早間新聞的導演裡有四位是女性有關。印象最深的是羅比演繹的緊張,驚恐和在電梯裡的隨時崩潰狀,打電話時的哭戲也不錯,但後面卻把Kayla去找律師舉報的戲徹底省略,連一個簡單掠過的無聲小鏡頭都沒有。
-
《爆炸新聞》新聞的自由
新聞的自由: 新聞工作者有多少權限,輿論是否自由,看完電影《爆炸新聞》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了,世界很大,可國與國之間區別也大。電影是以真實事件改編,人物卻是用化名,說的是一家福克斯新聞臺,因為潛規則事件,許多曾經受到過同樣待遇的女性都自覺的上訴,控告她們的掌舵人羅傑,這幾十年來有很多女性都有這樣的經歷,羅傑總是以工作來威脅,利誘她們。
-
《爆炸新聞》:媒體大亨的垮臺大戲
《爆炸新聞》(Bombshell)是去年一大話題性作品,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手打造出福克斯新聞網的媒體大亨Roger Ailes的最終垮臺。 本片這個名字啊…(我又要英語老師上身了),起得非常好。一語雙關,正好就是這個故事的兩面。
-
[電影][爆炸新聞][百度雲1080P資源]
爆炸新聞 Bombshell (2019)導演: 傑伊·羅奇編劇: 查爾斯·倫道夫主演: 查理茲·塞隆 / 妮可·
-
查理茲塞隆出席新作《爆炸新聞》BAFTA特別放映會
塞皇查理茲塞隆新作《爆炸新聞》BAFTA特別放映會高清現場照,大佬每一張都致命美麗!查理茲·塞隆、妮可·基德曼、瑪格特·羅比主演的豪華陣容新片《爆炸新聞/性感炸彈》。影片改編自發生在福克斯新聞的性騷擾事件。影片於12月20日北美上映,傑伊·羅奇(《特朗勃》《規則改變》)執導,查爾斯·蘭道夫(《大空頭》)編劇。
-
三大影后聚首,獻「整容」級演技,《爆炸新聞》點燃輿論場?
不過,《爆炸新聞》的先期口碑呈兩極分化:在爛番茄上《爆炸新聞》的新鮮度為68%,表徵觀眾喜好度的爆米花指數則達到84%,《爆炸新聞》的豆瓣平均分為7.4分(459人評價),顯示《爆炸新聞》在媒體和影迷中並不一致。
-
爆炸新聞
爆炸新聞Bombshell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好電影,值得一看!bombshellbombshell,名詞,除了有炸彈、突發事件的意思外,還有引起震驚的人或事的意思。hooray & Fox Newshooray,即可用作名詞、動詞也可用作感嘆詞,指的是萬歲、呼萬歲、好極了的意思;Fox News,福克斯新聞,為美國的一知名新聞社。tangle uptangle up,指的是纏繞在一起、夾帶著的意思。
-
《爆炸新聞》(Bombshell)美國總統大選,必看電影
,以及Fox電視新聞臺的種種內幕,那當然我強烈推薦您看這部2019年12月上映發行,並獲得2020年獲得奧斯卡三項提名,一項獲獎的《爆炸新聞》-Bombshell。2014年,凱利被《時代》雜誌將評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一。
-
爆炸新聞:三大女主強勢坐鎮
《爆炸新聞》,查理茲 塞隆,妮可 基德曼,「小丑女」瑪格特 羅比三大女主坐鎮 最讓我佩服的是,影片毫無忌諱的懟川普,還特意用真實畫面相互穿插 話說,塞隆是整容了還是怎麼滴,這部影片裡完全認不出來,真奇怪
-
美國演員工會獎提名揭曉《爆炸新聞》成大熱門
來源:新浪娛樂《爆炸新聞》海報新浪娛樂訊 據外國媒體報導,12月12日,第26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提名揭曉,電影類《爆炸新聞》大熱,影片中主演查理茲·塞隆、妮可·基德曼、瑪格特·羅比均獲得提名,與《好萊塢往事》、《愛爾蘭人》攜手以四項提名領跑。
-
曼谷鬧市炸彈爆炸_正在直播_澎湃新聞-The Paper
泰警方在鄭王橋爆炸現場調查取證後,初步推測製造鄭王橋爆炸案與此前在叻差巴頌路口製造爆炸的是同一人所為,因為兩起爆炸案使用的炸彈與引爆方法相同。
-
《Argon》Argon丨新聞媒體人的自我職業修養
講述的是在假新聞泛濫的世界裡,「Argon」新聞小組仍然執著於,通過找尋事實真相來進行新聞報導。整個故事既不過分黑暗,也不會過分是光明,像嵌了金邊的烏雲,下個瞬間,太陽就要掙脫烏雲的鉗制躍出黑暗,讓大地再次感受溫暖的陽光。
-
美國化妝與髮型師工會獎揭曉 《爆炸新聞》成最大贏家
《爆炸新聞》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國化妝師與髮型師工會獎本屆獎項頒出,電影類《爆炸新聞》獲最佳現代妝、特效妝和現代髮型設計3項大獎,成電影類最大贏家。全部獲獎名單如下:電影類最佳現代妝《爆炸新聞》電影類最佳年代/角色妝《小丑》電影類最佳特效妝《爆炸新聞》電影類最佳現代髮型設計《爆炸新聞》電影類最佳年代/角色髮型設計
-
《後真相時代,傳統媒體的掙扎》 ——觀《新聞編輯室》S03有感
利用手機獲取信息乃如今常態,人們再難像以往般手持一份報紙耐心瀏覽,或定點坐在電視機前,從三十分鐘的新聞播報中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新媒體的快捷已讓傳統媒體難以望其項背。因此,歷史上傳統媒體間「第一時間」的競爭已不復存在。猶如劇中面對波士頓爆炸案後,推特消息沸沸揚揚,ACN電視臺卻不能進行新聞播報一樣,許多傳統媒體面對此類突發事件,能做的只有乾瞪眼。
-
過度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是沒修養
理智上我明白自己的孩子的優點和缺點,感情上又本能地去美化他——當了家長,必須在這種主觀和客觀、理智和情感之間切換。但遺憾的是,有些家長,處於非理性的時段實在太多了,把對寶寶的誇耀、美化甚至是神化,延伸到公共空間,完全不管受眾關不關心、愛不愛、在不在意,恨不得把他孩子的喜怒哀樂弄到《新聞聯播》裡每天向全國人民現場直播——實不相瞞,這種毫無節制的行為,就會有些惹人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