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茜
ID:BMR2004
西貝莜麵村創始人賈國龍憑藉一己之力,讓西貝擁有了「熱搜」體質。
先是疫情期間「哭窮」,西貝獲得了浦發銀行4.3億元授信。近日,以「賈國龍」命名的西貝到家功夫菜體驗店,因「地面上吃飛機餐」「在餐廳吃外賣」等評論,引來關注。
據了解,2017年底,西貝莜麵村開始布局餐飲零售化,成立西貝甄選線上商城,售賣牛羊肉、五常大米、牛奶、應季蔬果等。到家功夫菜原來是2019年9月西貝推出的線上零售產品,通過冷鏈配送,消費者加熱煮熟食用的低溫冷藏半成品菜。此前以「羊蠍子」「蒙古牛大骨」「酸湯莜麵魚魚」為主。
為何「功夫菜」從線上走入線下?這類體驗店未來是否會擴張?以賈國龍命名的「功夫菜」,在西貝的發展戰略中佔據怎樣的位置?
「地面飛機餐」小貴,未來希望複製
這家位於北京金源燕莎購物中心的體驗店,距離同層的西貝莜麵村不遠。戴著「美食顧問」胸卡的服務員,拿著小盒試吃裝產品,向往來行人推薦。
菜單上,八大菜系和西北菜的代表菜品一共有近30個SKU,有川菜的老壇酸菜魚、重慶毛血旺,粵菜的腊味煲仔飯,淮揚菜的雞湯大煮乾絲、清燉獅子頭等。定價與莜麵村的中高端標準接近,有點小貴,比如廣式腊味煲仔飯31元一份,上海本幫紅燒肉88元一份,羊蠍子178元一份。
雖然菜單很長,但是在現場點餐,有一些菜還不全。
這家體驗店的特色在於,所有菜品不是現做,而是加工好的低溫預包裝食品。開放式廚房裡,「廚師」將餐盒放在燃氣爐上加熱,然後由服務員直接連盒上桌。
根據賈國龍功夫菜的官方介紹,這些「功夫菜」採用零下40度急速冷凍技術,鎖住「剛出鍋的味道」;全程冷凍運輸;採用環保鋁箔餐盒,可以直接上灶加熱,免洗鍋。
服務員向《商學院》記者介紹,這家體驗店是在十一國慶節開業,主要是為了宣傳到家功夫菜,顧客以後可以在西貝莜麵村公眾號下的甄選商城在線下單。買回家後,可以直接放燃氣灶上加熱,或者隔水蒸等。如果不馬上吃的話,可以冷凍起來,保質期為6個月。
因此也有顧客評論,在餐廳吃了個「大號罐頭」;「味道不差,性價比太低」;「預製菜,上菜速度慢」;「這個口味,外賣可以,堂食沒優勢」。
西貝品牌公關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商學院》記者採訪時表示,「功夫菜」處在發展初期,產品仍在打磨和沉澱中,目前只有北京一家體驗店收集顧客的建議反饋。
主打線上零售的「功夫菜」走入線下,這類體驗店是否會擴張,該負責人表示,如果金源體驗店能達到發展預期,足夠成熟後,會希望複製更多。「目前經營還不錯,依然在不斷吸收意見去完善。」
勺子課堂創始人宋宣向《商學院》記者分析,目前賈國龍功夫菜線下店只是一個體驗店,讓大家品嘗一下,不需要在各地全面擴張。這家店做得好不好,與賈國龍功夫菜這一項目的中長期發展,關係不大。最終主戰場依然是零售端,比如便利店、商超、盒馬鮮生以及電商等。
重倉零售,「功夫菜」先行
目前西貝莜麵村有360多家店,年銷售額50多億元。在正餐賽道之外,西貝近幾年一直在快餐路上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先後嘗試了燕麥工坊、燕麥麵、麥香村、超級肉夾饃、酸奶屋、弓長張六種模式,最終都以關停告終。
近日,賈國龍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發表演講,可看到「功夫菜」的戰略地位。在快餐領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之後,西貝選擇重倉零售化。
「西貝的未來和賈國龍功夫菜就應該是融為一體的。」賈國龍說。甚至,這將成為西貝餐飲集團未來十年的核心業務。
在正餐賽道之外,西貝近幾年一直在快餐路上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先後嘗試了燕麥工坊、燕麥麵、麥香村、超級肉夾饃、酸奶屋、弓長張六種模式,最終都以關停告終。
賈國龍總結,「正餐思維像一堵牆,擋著西貝人。」
經歷疫情後,他看到西貝的「羊蠍子」到家功夫菜銷售上漲,發現正餐零售化也是一個方向,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於是,開發了酸菜魚、梅菜扣肉、煲仔飯等三十多個菜品,正式啟用「賈國龍功夫菜」的名字。
宋宣認為,西貝的使命是開遍全世界的每一條街,這一底層邏輯也驅動西貝去做零售。
西貝能否站上餐飲零售風口?
經過快餐領域幾次不成功的嘗試,賈國龍總結,快餐是一個需要強大系統支撐的食品工業,與中餐根本不是一個行業。正餐以廚師為主,玩的是傳統烹飪,但快餐玩的是標準化、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
與快餐相比,零售更是追求標準化、規模化的食品工業。
資料顯示,2016—2017年,以方便自熱火鍋為代表的方便餐飲爆發增長,包括海底撈、自嗨鍋在內的幾十家專業品牌接連出現,方便米飯、方便冒菜等產品加速了正餐快餐化和快餐零食化。
即使在餐飲零售方面表現突出的海底撈,也是將零售和主業餐飲分開,由頤海國際來運營方便食品。自2017年頤海國際推出海底撈自熱火鍋後,2019年又推出自熱米飯。除了火鍋調味料,方便速食成為第二大營收貢獻品類,佔2019年營收的23.3%。
與常溫銷售的自熱火鍋,可復用海底撈火鍋調味料渠道不同,賈國龍功夫菜是低溫冷藏類的半成品。這類產品類似速凍食品、生鮮,在包裝、配送、溫控、供應鏈等方面都有更高要求。傳統餐飲企業要想深耕,挑戰很大。
對於消費者來說,與外賣相比,需要自加工的冷鮮方便食品並不便捷、新鮮,與一些自熱方便食品相比,儲藏、外帶也有許多不便。當疫情防控成為常態,消費者對於「羊蠍子」到家功夫菜的熱情是否依然高漲,還需要觀望。
不過,不可否認,方便正餐依然在風口之上。
零售賽道上,「功夫菜」能成爆款嗎?
2020年10月,自嗨鍋品牌宣布完成逾5000萬美元C輪融資,估值5億美金。自嗨鍋採用的是凍幹技術,自稱是第一家運用鋁箔餐盒的自熱食品品牌。
如果海底撈方便火鍋、自嗨鍋是真正走零售發展路線,而賈國龍功夫菜的營銷模式還是以開線下體驗店為主,可見其中的正餐思維。
雖然線下體驗店能讓部分消費者品嘗到「功夫菜」的鎖鮮味道,但是影響的人數畢竟有限。要想從線上會員、到店顧客等私域流量進入更廣闊的公域流量,西貝需要打造爆款。
在方便食品零售領域,能成為爆款的往往先是品類,最後才是品牌,比如螺螄粉、小龍蝦、自熱火鍋等。
已經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西貝,在品類上並不佔優勢。賈國龍功夫菜雖然精選了八大菜系和西北菜的當家菜品,但是每一款單拎出來都不夠「扛打」——在沒有價格優勢下,消費者為什麼不選擇餐館現做或外賣?
從直觀認知上,西貝要給消費者選擇的理由。
反倒是在疫情期間,西貝甄選線上商城裡表現不錯的「羊蠍子」「牛大骨」,更具爆款潛質,因為消費者會認為西貝做西北菜更專業。
在線下餐廳,如果有三十多道菜品,消費者會擁有更多選擇,滿意度會提升,但是面對流量競爭激烈的線上零售賽道,更多品類意味著更多競爭對手,消費者注意力也會分散。
其實,在食品加工工藝上,賈國龍功夫菜與信良記類似。這是新辣道集團創始人李劍二次創業創立的餐飲供應鏈品牌。
這家面向B端的供應鏈企業,以小龍蝦為切口,利用從收購、加工到餐飲、外賣的產業鏈閉環,進入C端市場後打造出爆款。
4月1日,在羅永浩直播首秀中亮相的信良記麻辣小龍蝦,當天售出46.5萬盒。據了解,信良記採用液氮速凍技術,將半成品急速鎖鮮,通過順豐冷鏈、菜鳥冷鏈配送,消費者到家後只需要加水煮熟即可食用。
目前除了小龍蝦,信良記還推出了酸菜魚、麻辣魚、梭邊魚、田螺等產品。
要想打通冷鮮供應鏈,非常「燒錢」。2019年7月,信良記完成3億元第三輪融資,此前,已經分別融資1.2億元和5000萬元。
在零售賽道上發力晚一步的西貝,也準備大舉進入。渠道擴張前,打造超大中央廚房被最早列上日程。
資料顯示,今年5月,西貝正式發布了對賈國龍功夫菜的規劃,計劃在天津設立生產工廠,主營中央廚房業務,輻射京津冀地區,預計其年營收將超過10億元。不過,10月又有報導,西貝正式將「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落戶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
是否是將天津中央廚房改到內蒙古,上述負責人並未回應,只表示還在規劃,內蒙古項目已經開始投入建設。
該負責人表示,產能需要結合市場需求,前提是把產品做好,把顧客體驗、產品認知做好。
據官方報導,該項目一期總投資6億元,佔地193畝,預計2021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年產值50億元,是西貝目前位於華北、華東、華南3大中央廚房總面積的6倍,也是國內餐飲企業建設規模和產能最大的中央廚房。
從2019年9月至今,「功夫菜」剛上線一年,賈國龍就計劃投入巨額資金建立新的中央廚房,決心可見之大。
不過,執首企業管理諮詢首席餐飲運營顧問穆劍認為,西貝現在主要精力應該通過提升性價比、推出新產品等方式把門店盤活,這時候分散精力做零售比較難。
確實,在大眾點評裡,關於西貝「性價比不高」,「越來越吃不起」,「太貴了」,「菜量越來越少」,「口味一般」的評論隨處可見。有顧客稱,139元的羊排就5根,是「仗著名氣大欺客」;有顧客認為,同樣的價格可以吃到更好的。有一些顧客因為想吃海底撈、眉州東坡但需要排隊,才到西貝就餐。
雖然評論裡只是部分顧客的反饋,但是西貝應該由此管中窺豹,做更廣泛的消費者調查,以及從同店銷售業績來發現產品和價格體系出現的問題。畢竟要留住老顧客,吸引新顧客,最終還是要靠與價格匹配、好吃的菜品,並非只是品牌聲量。
穆劍指出,雖然餐飲企業做新零售上手容易,但是要想做大,困難挺多。目前,還沒有餐企能夠真正把新零售跑通,收入佔比都不高。雖然有增長潛力,但是潛力多大,未來對線下主業會造成什麼影響,都還有待觀察。
接受資本,講新故事
2018年,海底撈上市時,賈國龍曾喊出」西貝永遠不會上市」,但是疫情改變了賈國龍對資本的態度。
在上述演講中,賈國龍講到,「我們平時很少跟銀行打交道,疫情停業了才發現現金根本不夠。」「要正確認識資本,所以我們就改了口了,我們不會再說得那麼絕對。」
關於賈國龍對資本態度轉變的原因,宋宣認為,疫情對西貝資金鍊的影響只是一個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本身餐飲行業在被資本化。
他分析到,近兩年資本投資餐飲的勢頭很猛,因為大消費行業本身比較受追捧,餐飲是其中一個重要模塊。隨著海底撈、九毛九等品牌的上市,西貝作為一個體量巨大的餐飲品牌,通過上市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很正常。而做企業都是因勢利導,在不同時間段做出不同決策,甚至要放下架子,這也是一種企業家精神。
關於西貝的上市計劃,上述負責人表示,現在仍處於早期階段,目前已經和一些有投資意向的資本在談。未來零售方面會是西貝的投入重點。
一方面,大舉向新零售布局需要巨額資金,另一方面,面對資本,西貝也需要講擁有更高「天花板」的新零售故事。
在4月份疫情期間,賈國龍提出,西貝要增加快餐和線上美食零售化業務,到2030年實現千億銷售。隨著 弓長張快餐項目的關停,千億銷售的重擔落在了賈國龍功夫菜和西貝莜麵村上。
企業家制定的頂層戰略和口號,往往都非常鼓舞人心。在擴張雄心下,能否在主業和零售賽道上走得遠、走得穩,只有屢敗屢戰的精神還不夠,還需要實現質的提升。
曾經賈國龍將「賈」字拆開做「西貝」,今天又將賈國龍功夫菜推到前臺,這個曾對外稱,把做餐飲當打遊戲,「遊戲人生」的企業家,能否在「功夫菜」領域找到開啟千億營收的鑰匙,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