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敗屢戰之後,西貝賈國龍的「功夫戲」怎麼演?

2020-12-20 BMR商學院

文/圖:陳茜

ID:BMR2004

西貝莜麵村創始人賈國龍憑藉一己之力,讓西貝擁有了「熱搜」體質。

先是疫情期間「哭窮」,西貝獲得了浦發銀行4.3億元授信。近日,以「賈國龍」命名的西貝到家功夫菜體驗店,因「地面上吃飛機餐」「在餐廳吃外賣」等評論,引來關注。

據了解,2017年底,西貝莜麵村開始布局餐飲零售化,成立西貝甄選線上商城,售賣牛羊肉、五常大米、牛奶、應季蔬果等。到家功夫菜原來是2019年9月西貝推出的線上零售產品,通過冷鏈配送,消費者加熱煮熟食用的低溫冷藏半成品菜。此前以「羊蠍子」「蒙古牛大骨」「酸湯莜麵魚魚」為主。

為何「功夫菜」從線上走入線下?這類體驗店未來是否會擴張?以賈國龍命名的「功夫菜」,在西貝的發展戰略中佔據怎樣的位置?

「地面飛機餐」小貴,未來希望複製

這家位於北京金源燕莎購物中心的體驗店,距離同層的西貝莜麵村不遠。戴著「美食顧問」胸卡的服務員,拿著小盒試吃裝產品,向往來行人推薦。

菜單上,八大菜系和西北菜的代表菜品一共有近30個SKU,有川菜的老壇酸菜魚、重慶毛血旺,粵菜的腊味煲仔飯,淮揚菜的雞湯大煮乾絲、清燉獅子頭等。定價與莜麵村的中高端標準接近,有點小貴,比如廣式腊味煲仔飯31元一份,上海本幫紅燒肉88元一份,羊蠍子178元一份。

雖然菜單很長,但是在現場點餐,有一些菜還不全。

這家體驗店的特色在於,所有菜品不是現做,而是加工好的低溫預包裝食品。開放式廚房裡,「廚師」將餐盒放在燃氣爐上加熱,然後由服務員直接連盒上桌。

根據賈國龍功夫菜的官方介紹,這些「功夫菜」採用零下40度急速冷凍技術,鎖住「剛出鍋的味道」;全程冷凍運輸;採用環保鋁箔餐盒,可以直接上灶加熱,免洗鍋。

服務員向《商學院》記者介紹,這家體驗店是在十一國慶節開業,主要是為了宣傳到家功夫菜,顧客以後可以在西貝莜麵村公眾號下的甄選商城在線下單。買回家後,可以直接放燃氣灶上加熱,或者隔水蒸等。如果不馬上吃的話,可以冷凍起來,保質期為6個月。

因此也有顧客評論,在餐廳吃了個「大號罐頭」;「味道不差,性價比太低」;「預製菜,上菜速度慢」;「這個口味,外賣可以,堂食沒優勢」。

西貝品牌公關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商學院》記者採訪時表示,「功夫菜」處在發展初期,產品仍在打磨和沉澱中,目前只有北京一家體驗店收集顧客的建議反饋。

主打線上零售的「功夫菜」走入線下,這類體驗店是否會擴張,該負責人表示,如果金源體驗店能達到發展預期,足夠成熟後,會希望複製更多。「目前經營還不錯,依然在不斷吸收意見去完善。」

勺子課堂創始人宋宣向《商學院》記者分析,目前賈國龍功夫菜線下店只是一個體驗店,讓大家品嘗一下,不需要在各地全面擴張。這家店做得好不好,與賈國龍功夫菜這一項目的中長期發展,關係不大。最終主戰場依然是零售端,比如便利店、商超、盒馬鮮生以及電商等。

重倉零售,「功夫菜」先行

目前西貝莜麵村有360多家店,年銷售額50多億元。在正餐賽道之外,西貝近幾年一直在快餐路上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先後嘗試了燕麥工坊、燕麥麵、麥香村、超級肉夾饃、酸奶屋、弓長張六種模式,最終都以關停告終。

近日,賈國龍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發表演講,可看到「功夫菜」的戰略地位。在快餐領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之後,西貝選擇重倉零售化。

「西貝的未來和賈國龍功夫菜就應該是融為一體的。」賈國龍說。甚至,這將成為西貝餐飲集團未來十年的核心業務。

在正餐賽道之外,西貝近幾年一直在快餐路上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先後嘗試了燕麥工坊、燕麥麵、麥香村、超級肉夾饃、酸奶屋、弓長張六種模式,最終都以關停告終。

賈國龍總結,「正餐思維像一堵牆,擋著西貝人。」

經歷疫情後,他看到西貝的「羊蠍子」到家功夫菜銷售上漲,發現正餐零售化也是一個方向,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於是,開發了酸菜魚、梅菜扣肉、煲仔飯等三十多個菜品,正式啟用「賈國龍功夫菜」的名字。

宋宣認為,西貝的使命是開遍全世界的每一條街,這一底層邏輯也驅動西貝去做零售。

西貝能否站上餐飲零售風口?

經過快餐領域幾次不成功的嘗試,賈國龍總結,快餐是一個需要強大系統支撐的食品工業,與中餐根本不是一個行業。正餐以廚師為主,玩的是傳統烹飪,但快餐玩的是標準化、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

與快餐相比,零售更是追求標準化、規模化的食品工業。

資料顯示,2016—2017年,以方便自熱火鍋為代表的方便餐飲爆發增長,包括海底撈、自嗨鍋在內的幾十家專業品牌接連出現,方便米飯、方便冒菜等產品加速了正餐快餐化和快餐零食化。

即使在餐飲零售方面表現突出的海底撈,也是將零售和主業餐飲分開,由頤海國際來運營方便食品。自2017年頤海國際推出海底撈自熱火鍋後,2019年又推出自熱米飯。除了火鍋調味料,方便速食成為第二大營收貢獻品類,佔2019年營收的23.3%。

與常溫銷售的自熱火鍋,可復用海底撈火鍋調味料渠道不同,賈國龍功夫菜是低溫冷藏類的半成品。這類產品類似速凍食品、生鮮,在包裝、配送、溫控、供應鏈等方面都有更高要求。傳統餐飲企業要想深耕,挑戰很大。

對於消費者來說,與外賣相比,需要自加工的冷鮮方便食品並不便捷、新鮮,與一些自熱方便食品相比,儲藏、外帶也有許多不便。當疫情防控成為常態,消費者對於「羊蠍子」到家功夫菜的熱情是否依然高漲,還需要觀望。

不過,不可否認,方便正餐依然在風口之上。

零售賽道上,「功夫菜」能成爆款嗎?

2020年10月,自嗨鍋品牌宣布完成逾5000萬美元C輪融資,估值5億美金。自嗨鍋採用的是凍幹技術,自稱是第一家運用鋁箔餐盒的自熱食品品牌。

如果海底撈方便火鍋、自嗨鍋是真正走零售發展路線,而賈國龍功夫菜的營銷模式還是以開線下體驗店為主,可見其中的正餐思維。

雖然線下體驗店能讓部分消費者品嘗到「功夫菜」的鎖鮮味道,但是影響的人數畢竟有限。要想從線上會員、到店顧客等私域流量進入更廣闊的公域流量,西貝需要打造爆款。

在方便食品零售領域,能成為爆款的往往先是品類,最後才是品牌,比如螺螄粉、小龍蝦、自熱火鍋等。

已經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西貝,在品類上並不佔優勢。賈國龍功夫菜雖然精選了八大菜系和西北菜的當家菜品,但是每一款單拎出來都不夠「扛打」——在沒有價格優勢下,消費者為什麼不選擇餐館現做或外賣?

從直觀認知上,西貝要給消費者選擇的理由。

反倒是在疫情期間,西貝甄選線上商城裡表現不錯的「羊蠍子」「牛大骨」,更具爆款潛質,因為消費者會認為西貝做西北菜更專業。

在線下餐廳,如果有三十多道菜品,消費者會擁有更多選擇,滿意度會提升,但是面對流量競爭激烈的線上零售賽道,更多品類意味著更多競爭對手,消費者注意力也會分散。

其實,在食品加工工藝上,賈國龍功夫菜與信良記類似。這是新辣道集團創始人李劍二次創業創立的餐飲供應鏈品牌。

這家面向B端的供應鏈企業,以小龍蝦為切口,利用從收購、加工到餐飲、外賣的產業鏈閉環,進入C端市場後打造出爆款。

4月1日,在羅永浩直播首秀中亮相的信良記麻辣小龍蝦,當天售出46.5萬盒。據了解,信良記採用液氮速凍技術,將半成品急速鎖鮮,通過順豐冷鏈、菜鳥冷鏈配送,消費者到家後只需要加水煮熟即可食用。

目前除了小龍蝦,信良記還推出了酸菜魚、麻辣魚、梭邊魚、田螺等產品。

要想打通冷鮮供應鏈,非常「燒錢」。2019年7月,信良記完成3億元第三輪融資,此前,已經分別融資1.2億元和5000萬元。

在零售賽道上發力晚一步的西貝,也準備大舉進入。渠道擴張前,打造超大中央廚房被最早列上日程。

資料顯示,今年5月,西貝正式發布了對賈國龍功夫菜的規劃,計劃在天津設立生產工廠,主營中央廚房業務,輻射京津冀地區,預計其年營收將超過10億元。不過,10月又有報導,西貝正式將「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落戶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

是否是將天津中央廚房改到內蒙古,上述負責人並未回應,只表示還在規劃,內蒙古項目已經開始投入建設。

該負責人表示,產能需要結合市場需求,前提是把產品做好,把顧客體驗、產品認知做好。

據官方報導,該項目一期總投資6億元,佔地193畝,預計2021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年產值50億元,是西貝目前位於華北、華東、華南3大中央廚房總面積的6倍,也是國內餐飲企業建設規模和產能最大的中央廚房。

從2019年9月至今,「功夫菜」剛上線一年,賈國龍就計劃投入巨額資金建立新的中央廚房,決心可見之大。

不過,執首企業管理諮詢首席餐飲運營顧問穆劍認為,西貝現在主要精力應該通過提升性價比、推出新產品等方式把門店盤活,這時候分散精力做零售比較難。

確實,在大眾點評裡,關於西貝「性價比不高」,「越來越吃不起」,「太貴了」,「菜量越來越少」,「口味一般」的評論隨處可見。有顧客稱,139元的羊排就5根,是「仗著名氣大欺客」;有顧客認為,同樣的價格可以吃到更好的。有一些顧客因為想吃海底撈、眉州東坡但需要排隊,才到西貝就餐。

雖然評論裡只是部分顧客的反饋,但是西貝應該由此管中窺豹,做更廣泛的消費者調查,以及從同店銷售業績來發現產品和價格體系出現的問題。畢竟要留住老顧客,吸引新顧客,最終還是要靠與價格匹配、好吃的菜品,並非只是品牌聲量。

穆劍指出,雖然餐飲企業做新零售上手容易,但是要想做大,困難挺多。目前,還沒有餐企能夠真正把新零售跑通,收入佔比都不高。雖然有增長潛力,但是潛力多大,未來對線下主業會造成什麼影響,都還有待觀察。

接受資本,講新故事

2018年,海底撈上市時,賈國龍曾喊出」西貝永遠不會上市」,但是疫情改變了賈國龍對資本的態度。

在上述演講中,賈國龍講到,「我們平時很少跟銀行打交道,疫情停業了才發現現金根本不夠。」「要正確認識資本,所以我們就改了口了,我們不會再說得那麼絕對。」

關於賈國龍對資本態度轉變的原因,宋宣認為,疫情對西貝資金鍊的影響只是一個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本身餐飲行業在被資本化。

他分析到,近兩年資本投資餐飲的勢頭很猛,因為大消費行業本身比較受追捧,餐飲是其中一個重要模塊。隨著海底撈、九毛九等品牌的上市,西貝作為一個體量巨大的餐飲品牌,通過上市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很正常。而做企業都是因勢利導,在不同時間段做出不同決策,甚至要放下架子,這也是一種企業家精神。

關於西貝的上市計劃,上述負責人表示,現在仍處於早期階段,目前已經和一些有投資意向的資本在談。未來零售方面會是西貝的投入重點。

一方面,大舉向新零售布局需要巨額資金,另一方面,面對資本,西貝也需要講擁有更高「天花板」的新零售故事。

在4月份疫情期間,賈國龍提出,西貝要增加快餐和線上美食零售化業務,到2030年實現千億銷售。隨著 弓長張快餐項目的關停,千億銷售的重擔落在了賈國龍功夫菜和西貝莜麵村上。

企業家制定的頂層戰略和口號,往往都非常鼓舞人心。在擴張雄心下,能否在主業和零售賽道上走得遠、走得穩,只有屢敗屢戰的精神還不夠,還需要實現質的提升。

曾經賈國龍將「賈」字拆開做「西貝」,今天又將賈國龍功夫菜推到前臺,這個曾對外稱,把做餐飲當打遊戲,「遊戲人生」的企業家,能否在「功夫菜」領域找到開啟千億營收的鑰匙,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屢敗屢戰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曹操屢敗屢戰,最終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袁紹,挾天子以令天下劉備屢敗屢戰,最終在亂世中取得荊州益州,三分天下維繫漢室曾國藩屢敗屢戰,最終在和太平軍的鬥爭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羅永浩屢敗屢戰,精神可嘉!
    更難能可貴的是,羅永浩的這種屢敗屢戰的精神,讓我不得不想到三國演義裡面的劉備,顛沛流離大半輩子,為了匡扶漢室屢敗屢戰,才終於有了蜀地這塊地盤。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對於很多人來說,每天醒來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生活,學業,工作壓力。一部分人扛不住壓力,就會選擇鑽牛角尖,讓自己陷於很被動的位置。
  • 屢敗屢戰,靜候花開
    我記得以前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當時有一個將軍打戰,每次都失利,在給皇帝報告的時候,由原先的屢戰屢敗改成屢敗屢戰,瞬間讓人覺得志氣非凡。但是,如果用這種態度去打仗呢?屢戰屢敗,是因為你內心承認你是一個敗者,便繼續沮喪、失利;屢敗屢戰,是因為你鬥志十足,哪怕遇到挫折,仍舊有勇氣、有魄力背水一戰,最終成功!我希望自己是後者!
  • 直播網紅羅永浩,一個屢敗屢戰的追風者!
    錘子手機可謂是他的滑鐵盧之戰,此役之後,他不僅一無所有,還在2019年被人告上法院,成為了限制高消費被執行人,俗稱老賴。還成為人們茶語飯後的笑料,說他不懂手機,只會吹牛。還有一位名人在同時間和他一起成為老賴,他就是素有娛樂圈政委,國民老公之稱的王思聰。
  • 西貝賈國龍:五年七戰屢敗屢戰後的反思,這次「用人頭擔保」
    來源:中國企業家西貝賈國龍:五年七戰屢敗屢戰後的反思,這次「用人頭擔保」原創 於靜做正餐的西貝,近些年一直試圖在快餐領域破局。自2015年開始到現在,西貝已經嘗試七個快餐項目。12月7日,在《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以「五年七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為題,分享了自己的新業務探索之路。賈國龍1967年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1988年,他將姓氏分拆為西貝創辦餐飲品牌,1999年隨臨河在北京設立辦事處,進入北京,幾經嘗試之後,創辦正餐連鎖品牌「西貝莜麵村」。
  •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國足究竟差在哪兒?
    這時候球迷就要問了,國足真的就這麼差嗎,為何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呢,國足究竟跟別的球隊差距在哪裡呢?一、缺血性,少拼勁,沒有捨我其誰的氣勢。從比賽過程來看,國足球員不是不拼,而是拼的不夠,可以看出很多球員在賽場上有所保留,心理上多一分保留,在行動上保留的就不是一點半點了,比賽中差的就是那種精氣神了,而這種血性跟拼勁往往最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了。
  • 屢戰屢敗還是屢敗屢戰?羅永浩的人生,外人還真解釋不了
    但是如果你說他屢敗屢戰,興許他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個從不言棄,值得尊敬的人。所以說,羅永浩究竟是一個屢戰屢敗還是一個屢敗屢戰的人呢?貌似兩種說法都挺貼切。其實小編個人還是非常喜歡老羅的,畢竟他的「羅氏相聲」那可是世界級別的幽默。但是說到羅永浩的成功,還真讓人有些啞口無言,貌似老羅這幾年是做啥啥不順呀。
  • 奇瑞坎坷的高端之路,屢戰屢敗,還是屢敗屢戰?
    奇瑞坎坷的高端之路,屢戰屢敗,還是屢敗屢戰?作為曾經首屈一指的國產一哥,奇瑞如今在發展和銷量等方面的確不容樂觀,一度甚至已經退居二線。因此,在很多新聞媒體和國人口中,奇瑞顯然已經面臨被時代淘汰的風險。只是,奇瑞會留下這種印象,僅僅只是因為銷量不好嗎?回顧奇瑞的第一個巔峰,實際上也是奇瑞QQ的巔峰。
  • 360周鴻禕:創業,就要做好屢敗屢戰的準備
    就像他曾經說過的:「如果有人決定創業,不能期望有個創意就一炮而紅,而是要做好屢敗屢戰的思想準備,並願意拿出5-10年的時間堅持下來。」
  • 屢敗屢戰,靠本事吃飯的羅永浩,首次直播帶貨交出1.1億答卷
    03別瞧不起這種屢敗屢戰的人愚人節當天,有個金句在網上火了——「成年人的世界中沒有哲人節,只要Q2」。04倒了又爬起,屢敗屢戰。就是這樣一位「連自家錘子手機都賣不進來」的羅永浩,突破了DY的帶貨紀錄。
  • 通天有個弟子,封神中屢敗屢戰,封神後卻無人不知
    門人怎麼個悲催法?在封神大劫中,此人屢戰屢敗,走哪兒都被虐,剋星一大堆。那麼此人是誰?羅宣所以通天有個弟子,封神中屢敗屢戰,封神後卻無人不知。
  • 從屢敗屢戰到百戰百勝,曾國藩逆襲之路,也許是最好的人生啟示
    從屢敗屢戰到百戰百勝,曾國藩逆襲之路,也許是最好的人生啟示曾國藩把自己一生得失,總結成六句話,也是大家所常說的「曾國藩六戒」:倘若是人生過了40歲還沒有起色,也不妨一讀曾國藩這6點「處世天規」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 馮唐:曾國藩半生屢敗屢戰,總結為8個字
    今天,我們就講講心靈出事了怎麼辦,或怎麼讓心靈不出事兒。我不參加「身心靈」課程的2個原因我被多次勸過參加某些類型的「身心靈」。風景秀麗,白白的裙子,蓬鬆的頭髮,大家在一起不吃飯,然後經常吸風飲露,辟穀輕斷食。「輕斷食」是啥意思?
  • 屢敗屢戰的SpaceX:揭秘馬斯克和他背後的科研力量
    【深度】屢敗屢戰的SpaceX,揭秘馬斯克和他背後的科研力量【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鄭可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陳欣】編者的話:11月15日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高呼「開啟載人航天新時代」的一天——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搭載4名航天員升空,奔赴國際空間站。
  •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普利特併購大計20天內被否2次
    來源:花朵財經文 |花朵財經導讀:20天內併購方案連續被否兩次,普利特也算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了,但目前看來,它進軍新材料布局的步伐或許不得不暫時劃上休止符。另外,不知是不是高管有不利的預期,在第二次被否之前,還宣布了減持方案……「 1 」屢敗屢戰的重組8月25日晚間,普利特公告稱,收到證監會核發的決定《關於不予核准上海普利特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潘行平等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決定
  • 屢敗屢戰的勇士!
    雖然羅永浩的創業之路並不順利,但是他卻屢敗屢戰,永遠不知疲倦,永遠不會放棄,也正是因為他身上的這種精神,吸引了不少粉絲。 羅永浩當初懷著滿腔熱血創立了錘子科技,他的「極簡」風格也吸引了一批粉絲的關注。當時錘子手機的粉絲其實就跟當初小米手機的粉絲一樣,都可以算得上是發燒友,滿懷激情和希望,似乎羅永浩的夢想也承載著這些年輕人自己的夢想一樣。
  • 羅永浩直播:你只看到他屢戰屢敗,他屢敗屢戰的精神更值得學習
    羅永浩怎麼混成這樣了?手機輸入法搜羅永浩,關聯詞除了錘子手機,還有「窮」。高二輟學的羅永浩,也曾獲得過世俗承認的「成功」,那時的他,是意氣風發,鮮衣怒馬的少年。只不過時過境遷,如今創業失敗的他,被限制高消費,連高鐵都沒有資格乘坐。
  • 高考又回到了七月,三次高考,分享他屢敗屢戰的高考故事
    表哥在上了初中、高中之後一直還算比較順利,但是在考大學時遇到了麻煩,甚至是很大的麻煩。表哥讀的是文科,他在17周歲就參加了高考,因為沒考上,在18歲復讀一年,還是沒有考上,在19歲又復讀一年,才勉強地考上一個大學。可以說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馬上就要高考了,回想起表哥三年參加高考的經歷,真是感慨萬千。
  • 格力發布首款5G手機,兩天賣掉75部,董明珠為何屢敗屢戰?
    據悉,發布之後格力官網在兩天之內賣了75部。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格力手機時隔兩年之後再出新品。問題是,明明前幾款新品都不具有市場競爭力,董明珠為何在手機賽道上屢敗屢戰?格力又造新手機了自上一款手機銷量不佳沉寂之後,董明珠造手機這事一直沒有下文。如今,格力電器在其官方商城及董明珠的店悄然上架新款手機——大松5G手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上線的5G手機不再叫格力手機,而是換成「大松」這一新品牌。
  • 屢敗屢戰還是屢戰屢敗?
    討論屢敗屢戰還是屢戰屢敗,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結果都是一樣的。八一隊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除了參加國內比賽而外,還要代表軍隊參與國際交往與參加國際比賽,不能沒有八一籃球隊,可是這不代表八一一定要存在於CBA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