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崎書店的日子》:閱讀的救贖與慰藉

2020-12-24 竹葉舟文

一個閱讀著的人是安靜的人,是一個能夠在簡單中得享豐厚和自足的人。很多時候,不必談什麼好處,單單是因為喜歡而閱讀,就已經得到了最基本的獎賞和福分。

《森崎書店的日常》劇照

伍爾芙在《一個人可以怎樣讀書》中寫道:

「當萬能的上帝看見我們胳肢窩裡夾著心愛的書本走過來,他轉過身去,不無妒忌地對聖彼得說:『看,這些人不用獎賞。我們在這裡沒有什麼東西好給他們。他們愛好讀書!』」

一個閱讀著的人也完全可能是受傷的人,或著受過傷的人,但是閱讀卻具有可以治癒的力量。《森崎書店的日常》,可以當作是閱讀帶來救贖和慰藉的故事來觀賞。這部據日本七O後作家八木澤裡志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沒有以過多的篇幅來敘述書籍或者閱讀,故事情節簡單,敘事平淡,但是卻讓我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溫情和治癒。

閱讀的契機

轉變往往是從危機開始的。電影裡的故事就更是如此。

故事的開始,我們跟著名叫貴子的女孩,一起經歷著情感上的傷害。貴子一直以為帶給自己幸福的可靠的交往對象,竟然要跟另一個女孩子結婚。而且他們的相識竟然是在認識自己之前。她實在想不明白,既然如此,那個人為何還招惹自己呢?到底是自己太遲鈍了,還是他這個人有問題?這種無端而來的傷害,似乎遍布整個世界,貴子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才能保護好自己。

內心情感豐富的貴子,沒有歇斯底裡地爆發,卻也不能自然而然地接受即成的事實。一個人回到家裡,癱倒在門口,悲傷以難以遏止的勢頭,淹沒了貴子,她無助地哭泣著。總是希望這個時候能得到些幫助,哪怕些許也好,不過,更多的時候,卻又因為無法呼救,最後也只能自己一個人哭泣著,煎熬著,忍耐著。

劇照

在八木澤裡志的小說的文本中,當貴子控制不住眼淚,任其四散奔流的時候,也以一種解嘲的方式談到她的悲傷,貴子「甚至愚蠢地想著『如果這淚水是石油的話,我就是有錢人了』,同時又為自己的愚蠢哭得更兇」。我們和她一起傷心之餘,不免被她的孩子氣的想行為和想法逗笑了,雖然有些酸楚,也有些心痛。

「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是,小小的煩惱,只要一開頭兒,就會漸漸地變成比原來厲害無數倍的煩惱。"(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

似乎貴子接下來的經歷,就是為了不斷驗證馬克·吐溫的話。男友造成的傷害,影響到貴子的工作,最後她不得不辭職,自我放逐,一味地睡覺,似乎這就實現了貴子內心逃避的渴望。可是,就算睡覺也不安穩。哪裡會有轉機和希望呢?實在是找不到啊。

劇照

直到一則電話留言,讓已經陷入遲鈍的貴子,想起自己奇怪的叔叔森崎悟。在通話時,森崎悟充滿活力地聲音,毫無顧忌地衝擊著貴子,最後還略帶強硬地邀請她去書店幫忙。

閱讀帶來的慰藉和治癒

苦惱,不管是什麼樣的苦惱,一個有理智的心靈,總可以找到毅力和勇氣來抵抗它;一個巨大的苦痛,常常是一個很好的教訓。(法國作家 繆塞)

因為貴子,我們有了一雙眼睛,可以看到一個書店的日常狀態;也有了一個機會,體味被閱讀治癒的過程。書店的客人們,咖啡館認識的朋友,還有店主人,也就是貴子的叔叔森崎悟,都曾共同治癒著貴子。

劇照

借著和客人的交流,道出了讀書的一個益處:不讀書「就只能看到這個世界的膚淺表象」,「不想成為膚淺的人,好歹應該翻翻那些陳列著的偉大著作啊」。當然了,並不是說讀過這些書的人就一定不會淺薄,因為閱讀是要配合思考和實踐的。但是閱讀確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豐富和改變自己世界的機會。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鑑別力。(俄羅斯作家 赫爾岑)

森崎悟叔叔對自己侄女,當然懷有很多美好的期待,比如:希望貴子能夠喜歡上讀書。不過,出於多方面的考慮,最終也只是玩笑一樣地說出「多讀讀書」的期待,幸運的是,這顆種子終於開出了美麗的花。

劇照

最初,在看過小說和電影後,覺得電影比小說要好。可是,再次重讀小說的時候,我發現小說其實同樣感人。在小說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通關過文字和閱讀正在發生著的思想和內心轉變,這種轉變緩慢地進行著,雜糅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因為文字的描述而逐漸顯露,趨於清晰和明朗,似乎有一條路在我們的身後呈現出來,回顧的時候讓我們覺得有跡可循,踏實又感人。

一直以來,讓我覺得有趣的是,無論電影還是閱讀,我們都可以不斷地回到某個原點,而重新走出來的路與收穫到的東西,每次又都不完全相同,即像一種遊戲,又像我們重新開始的人生。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不斷地累積和擴充自己的生命體驗。

喜歡閱讀的人,他們的人生經歷和閱讀體驗,交相輝映,互相印證,彼此拓展,既可以得享具體而實在的收穫,又會有無所限制的自由與開闊。實在是有福之人呢。

當貴子伸出手來,手指划過書脊,我們也一同感受著書籍所帶來的一切美好,因為存在或想像而有的幸福,因為我們停下來而有的相遇,以及因此所產生的期待。在某個奇妙的瞬間貴子推開了一扇門,似乎是特別為她而設,充滿了未知和驚喜。這裡有著未進行閱讀就不可能擁有的美好體驗。

劇照

這些古舊書,為貴子帶來和某個陌生人心靈相通而產生的莫名喜悅。無論是書籤,還是書中的標記,甚至一句不相關的文字,都可能觸動她變得敏感又柔軟的心。我們也因此有機會品味著種種超時空的神奇偶遇。影片中她在閱讀時候的美好畫面,出現過好多次。我自己在讚嘆之餘,也羨慕著。恐怕她從未想過閱讀著的自己,竟然是如此美麗吧。這裡有的不僅是一種閱讀的姿態,更是因為沉浸而表現出來的發自內心的接受與愛。

閱讀給貴子帶來新的視角,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也給她帶來生命的水源,讓她得到滋養和力量。當貴子再次面對自己的前男友,那個帶給自己傷害的人時,她可以有一定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儘管還是會傷心,哭泣,可是卻帶著力量和生命的美好希望。

劇照

在整個過程中,森崎悟這個奇怪的叔叔,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存在,雖然很多行為方式看起來都不合成人的規矩,但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愛,無論是對書籍,還是對貴子,都充滿了溫柔。他對貴子的的關照和守護,如同溫補的湯汁,樸實而醇厚。

劇照

這份體貼,得益於他的成長過程,得益於他年輕時代的旅行和閱讀。雖然森崎悟自己說「不管去過哪裡,讀了多少書,感覺自己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都沒學會」。並感慨「人總是活在迷惘之中」。可是我們相信他必有收穫,這是我們身為讀者的自負,也是閱讀的體味。

看到並且承認閱讀為我們帶來的成長和際遇,是一種感恩。可以想像,森崎悟若真的什麼都沒有學會,何以又不負責任地向自己寶貴的侄女反覆建議「多讀些書呢」?

離開森崎書店後 新的開始

看到森崎悟拉著侄女,去一切解決貴子的困擾時,我著實感動了一下。不在於這結果是不是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式出現,單單就他願意站在貴子的身邊給她支持和安慰,就是一種成功而又貼心的選擇。、包括他個性化的,甚至是書生式的處理方式,也都因此而顯得可愛可親。

一個愛讀閱讀的人,不是個完美的人,但卻可以是一個有趣的人。而有趣的人,簡直比大熊貓還要可貴。王小波說「作為一個喜歡有趣的人,我當然不會放棄閱讀這種獲得有趣的機會。」而閱讀,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擁有了造就有趣的生命的可能性。無論森崎悟還是貴子,不都是活生生的例證嗎?

書影與劇照

當貴子投出了她的求職信那一刻,我們知道她必將開始新的生活。閱讀也必將伴隨她,並與她共同創造接下來的人生。

我很開心,貴子並沒有變成書呆子,卻保留了對閱讀的愛,這種愛不是刻意塑造出來的充滿不可思議光芒的奇蹟,但又是真正的閱讀能夠帶來的一種奇蹟,沒有刺目的光,溫暖而治癒,如同影片,也如它的片名:森崎書店的日常。

相關焦點

  • 《在森崎書店的日子》:給你一個理由溫暖地面對失戀和死亡
    日本七O後作家八木澤裡志的小說《在森崎書店的日子》,提供了一個視窗,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分上下兩部,上部的主題是失戀,下部的主題是死亡。失戀和死亡是現代人的人生裡不得不面對的兩次重大分離,主題契合當代人的情感需求。
  • 韓國電影影評​r級/《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內心平靜
    韓國電影影評r級【影小妹】/   從因海報吸引而下載無字幕版《森崎書店的日子》,到有了字暗地再次下載觀影,前後隔了一年多時間。
  • 衝擊之下,書店的生存之道在哪裡?
    「書店書」的出版進入2020年,由於出版政策的縮緊,「書店書」因市場狹小而變得小眾。前幾年流行的城市書店類的圖書數量不少,但在今年遭遇到了難題。新經典今年再版了數部與書店有關的圖書,包括《書店時光》《在森崎書店的日子》《書店的燈光》等,重讀這些書,依然可以感覺到書店的溫暖。
  • 《島上書店》:一位書店老闆,因愛獲得救贖,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一直以來,她對書、書店以及愛書人的未來,充滿見解。《出版人周刊》這樣評價她:「澤文是高明的作者,聰穎機智,她對書的熱情顯而易見。」她的第八本小說《島上書店》更是顯示出她龐大的閱讀量,而這本小說更是在2014年以無人能及的高票數,獲選美國獨立書商選書桂冠。
  • 《夜與日》一個怯懦的男人的生命裡的慰藉與救贖
    日光暴露下的人們,會淹沒在沸騰的潮流中,而後與在斑馬線上相會的人連接情感、尋求生活的救贖只有夢裡的慧珍是如他般懦弱隱忍(個人認為這裡夢到慧珍並不是有人認為的因他愛玉珍而想復仇,而是慧珍的整本作品被抄襲之事令他感到惺惺相惜),而他終於可以「像個男人」般凌駕其上,痛快粗魯地詆毀「倘若你的手使你跌倒,砍掉它,殘廢的你進入生命,比有兩隻手而往地獄裡到那不滅的火裡去好;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他來,你一隻眼進入天國,比有兩隻眼投入地獄的好」可他不能自己砍掉手、剜出眼,是誰成了他生命裡的慰藉
  • 通過閱讀走進成都 越來越多書店打造「天府書架」
    實體書店從單純圖書零售場所正逐漸轉型為集閱讀、展覽、文化講座、咖啡等眾多文化、藝術、創意元素於一體的城市文化新空間。涵蓋了閱讀書籍、美學生活、展覽空間、文化講座等多重文化功能的成都書店正傳遞著成都人的生活美學。在成都書店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體會成都味。
  • 現在誰還去書店買書啊?
    按理我不該如此:我在書店度過了大半生,當過書店店員,也做過出版社的銷售代表;即便在退出這個行業後,仍然是個不可救藥的書店常客,每周至少要去書店五次。難道我還不厭倦嗎?可是,在如此恬謐的早晨,書店的陳列整整齊齊,書架清潔並充滿希冀。
  • 退學後,我在書店「摸魚」的日子
    還有一項必須保持閱讀習慣的工作理由,即店員需要寫不定期更換的五十至百字的推薦語。在牛皮紙上手寫,之後用可以反覆使用的藍丁膠粘貼在KT板上,放在要推薦的書旁。我很喜歡這項任務,可以在工作中不割裂學術語言與文學感受,經濟收效「立等可取」。
  • 足球小將:大帝森崎有三為何頻頻入選國家隊
    森崎有三一般來說是國家隊的替補門將。不過別看森崎有三成天被人戲稱為「森崎大帝」,還給他編排了不少段子,可實際上能力並不差。在神仙打架的足球小將世界中,論門將水平,森崎的實力肯定算不上一流,但也不是泛泛之輩。在小學篇中,南葛市組織各個小學的足球高中組成南葛sc,此時的森崎有三就是作為昔日全國冠軍球隊修哲小學的替補門將被選入隊伍。
  • 書店」跨年夜:為書店加油 為閱讀守望
    書店」主題曲《燃燈者》溫暖無比……2020年12月31日晚,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攜手幸福集薈書店、抖音平臺主辦,上海市徐匯區圖書館協辦的第五季「加油!書店」跨年夜活動在上海幸福集薈書店舉行。跨年夜活動是第五季「加油!書店」創意單元的重頭戲,通過對談、脫口秀表演、音樂表演、崑曲、影像展映、詩歌朗誦等多種形式,與線上線下的讀者共度奇妙的書店跨年之夜,為書店加油,為閱讀守望。
  • 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樊登書店中國旗艦店正式開業
    「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熱愛書籍,享受閱讀,品位人生。」……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西安不僅是十三朝古都,更是一個光耀東方的文化符號。西安文脈深厚,打造「書香之城」恰逢其時。6月30日樊登書店中國旗艦店終於迎來了開業慶典,這是見證樊登書店發展的重要日子。
  • 84歲導演森崎東新作曝光 岩松了扮「光頭孝子」
    84歲導演森崎東新作曝光 岩松了扮「光頭孝子」    電影網訊(編譯/姬忠鵬)   7月22日,影片《去看小洋蔥的媽媽》(暫譯)製作記者會在東京新宿舉行,該片導演由
  • 巷子裡的二手書店
    林伯齡,李信賢這對夫妻原本在臺南科學園區擔任技術員工作,大約在三年前決定到臺南市這個熱鬧的區域,開一家心目中的理想二手書店。「以我們的規模還不足以稱為書店,因此我們稱這裡是書室」。夫妻倆謙虛的表示。在二手書店滿街都是的臺南,當然也是如此。在林檎二手書室草創初期,兩個人除了勞累之外,身邊親友更不看好。總認為現今閱讀人口屬於小眾,大部分民眾對二手書店的印象仍是過期雜誌、參考書、漫畫參差雜亂。
  • 體會閱讀魅力 品味書店之美
    徐報融媒記者 魏欣 見習記者 吳浩然在資訊時代,碎片化閱讀的趨勢雖然難以逆轉,但優雅的環境和周到的服務仍可為讀者帶來極佳的閱讀體驗。據工作人員董舒介紹,擁有徐州市最大的兒童繪本館是該書店的一大特色,面積達300多平方米,藏有繪本萬餘冊。此外,書店也會不定期地舉辦一些全民閱讀沙龍活動,吸引了徐州醫科大學、徐工集團、經開區美協等知名組織參與,並開設親子閱讀區閱讀園林,各類活動累計1.2萬人參加。
  • 書店生存:為「詩與遠方」提供閱讀「島嶼」
    「每當繁忙工作後,周末能抽空來書店,都心懷幸福感,如果有人把圖書館比作天堂的樣子,我覺得書店也有這樣的實力,這裡對我來說,是一方世外桃源」。5月17日,在新華書店銀川書城三樓文學書架旁,35歲的王林杺正在過道裡靜靜地閱讀。 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周末到家附近的書店逛一逛,成了同王林杺一般都市人生活中充滿文藝氣質的事情。
  • 《小洋蔥母親》首映 86歲導演森崎東激動慶生
    《小洋蔥母親》首映 86歲導演森崎東激動慶生 時間:2013.11.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竹財輝之助&森崎溫確定參演瀧本美織主演新劇,成為她的丈夫及「約會對象」.
    由瀧本美織主演的新劇「透過約會APP與70人見面並為對方推薦書籍的1年(暫譯)」,如今宣布卡司追加~竹財輝之助&森崎溫都將加入
  • 浙江新華書店掌門人王忠義:未來的閱讀是無時不在的
    時光荏苒,事過境遷,浙江新華書店見證了70年來浙江人的閱讀史,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中,關於閱讀究竟發生了多少的變化呢?為了追尋這個答案,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初春,記者採訪了浙江新華書店現任的掌門人: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忠義。
  • 加布瑞埃拉·澤文《島上書店》: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島上書店》主人公A.J.費克裡,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經營著一家書店。人們總說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但上帝好像忘記為費克裡打開那扇窗,以至於讓他的生活過得如此孤苦。費克裡在經歷過愛妻去世之後,書店也陷入了危機,自己剩下的唯一一件值錢的寶貝也被人盜竊,此時費克裡的內心像是孤島過冬時,一片荒涼。
  • 星夜聯航第二季「閱讀 · 守望」:四月的花在閱讀中綻放
    書萌 書店行四月已悄然開啟,一年之中,閱讀最受關注的時刻就要到來了。有多少人會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天,突然想到要捧起書本?去年末,系列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講述了人和書的動人故事,在那些不能出門的日子裡,幸運的是,我們還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