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生家庭裡,我的父母並沒有教會我怎樣去愛一個人

2020-12-19 小靈故事匯

01

前段時間,一向推崇單身主義的朋友突然在朋友圈發了一句,「喜歡是什麼感覺?」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問題,誰問都不足為奇,但是唯獨從她嘴裡說出來的時候,讓我震驚了很久,這種感覺就像,一從來沒有談過戀愛,並且一直主張單身主義的人,終於有一天等來了她的英雄,心動的感覺總是很微妙的,就像是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兒一樣,連客空氣都是清新甜美的。

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呢?大概就是眼裡、心裡、嘴裡、腦海裡,裝的都是對方這種感覺吧!壓抑不住的欣喜,無法掩飾的甜蜜,所謂的眼裡,就是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能一眼找到對方的身影,所謂的心裡,就是每一次想起對方的時候,都會笑得像個傻子一樣,所謂的腦海裡,就是總會因為一件毫無相關的事聯想到對方,所謂的嘴裡,就是只能不經意的提起對方的名字,一段的很詳細具體並且略帶官方的闡述後,我讓她自己慢慢地去感悟。

02

我們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期待愛情了呢?我已經不知道自己多久沒有體會到這種心動的感覺了,也好久沒有好好的喜歡過一個人了,前一段戀愛還停留在一個「在最美好的青春裡,以為經歷了一場失敗的暗戀,就是青春的全部了」的階段中沒有走出來,沒想到再次提起感情這個話題的時候,自己竟然也能表現得前所未有的從容和坦蕩。

我從來都不敢輕易否認的是,自己對愛情是有所期待的,但是我一直都非常清楚的是,所謂的轟轟烈烈的愛情,大概這輩子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吧!人總是要有夢想的,要把最後一點的美好留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該看清現實,立足於當下,感情這門課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無非就是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人品,痴於肉體,最後折於物質,敗於現實。

03

說到底,感情這門課程,顏值是加分項,個人魅力和才能是附加題,家庭背景和社會地位才是真正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原生家庭往往就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了,這是我們後來才明白的道理,所以在很多的時候,我只是輸給了自己而已,所謂的喜歡,大多數都是建立在外表的這些條條框框上,人總是要立足於現實生活的,所以物質一點也是很正常的。

很久之前,我便回答過一個關於「愛情」的話題,其實,沒有任何感情經歷的人,總以為自己什麼都明白,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懂,在感情這門課程上,不太好評分,也沒有所謂的能不能畢業,甚至連導師都是隨機分配的,我們都不得不承認的是,愛情佔人生中的很大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也有人一輩子都未能觸及到愛情,依然把一生過得很精彩,很多看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故事,其實背后里都掩藏著很多未知的謎底。

04

愛情這門課程我是最說不好的,畢竟是從一開始就沒有學好,在我的原生家庭裡,我的父母並沒有教會我怎樣去愛一個人,或許說是他們一開始就不是因為愛情而在一起的,因為我沒有擁有過的東西,所以我給不了別人,連對愛情最初的那份憧憬都被扼殺在了搖籃裡,我期待過去遇見一個對的人,卻不知道該怎麼去相信愛情,一樣東西在你沒有得到它之前,你是想像不到,有一天它會屬於你的。

在我的記憶裡,喜歡一個人的感覺,大概就像是人生中又多了一個弱點的感覺吧!每一次無意間的看到聽過有關於對方的消息時,總是會下意識地沉默了許久,這種感覺夾雜著些許的欣喜和衝動,我想過我們在一起後的未來,無數次幻想過如果當初我們都在勇敢一點,是不是今天的結局就會有所不一樣。

05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很怕失去對方,有些東西寧願不去觸碰,給彼此留下最後一點的神秘感和美好,也不想在沒有做到準備之前,最後反而糟蹋了這段感情,我怕你的拒絕,怕你的未來裡沒有我,更怕我們走不到最後,我們不想有一天在講起我們之間的故事時,需要用到「曾經」二字,曾經我們是那麼的相愛,曾經你想要給我一個有我們的未來。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早已經過來那個耳聽愛情的年紀了,有時候甚至想著,似乎一個人過完這一生也挺好的,兩個人的幸福縱然很美好,可是一個人的自由自在也是很珍貴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斷的思考一個問題,難道我們的人生真的就這樣了吧!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自己不滿現狀的同時,另一方面又無力去改變現狀,我討厭別人問我「為什麼」,卻問了自己無數遍的「怎麼了」,以前說沒事是真的沒事,算了是真的算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學會了隨遇而安,越來越善忘的我們,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樂觀了。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靈故事匯】

相關焦點

  • 黃奕:有覺知的愛,才能從原生家庭裡涅槃重生
    童年歲月裡父母陪伴的缺失,以及後來小小年紀就外出闖蕩的經歷,讓黃奕感到無比孤獨和沒有安全感,因此,她一直以來的夢想不是出人頭地,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能有一個溫暖的家。父母沒有教會她怎樣做一個媽媽,甚至她自己都還是一個特別缺愛的人,又如何去給女兒愛呢?
  • 獨立女性王鷗:原生家庭教會我,堅強比什麼都重要
    第一次認識她還是在去年播出的《王牌對王牌》節目裡,聽到她站在告白天台上說的那段話,「我想對2006年11月15號那天的自己說:你應該馬上放下你手頭上的工作,去看你爸爸最後一眼,否則將來的你一定會後悔的。」那一刻,我意識到這是個有故事的女人。然而,在關注她之後,才知道她身上的故事與我所想像的還不太一樣。
  • 王鷗:痛苦的童年與原生家庭教會我們,受傷之後,必須絕地反擊!
    她說:「我不說,難道你們真的會覺得我沒事嗎?我從小是習慣獨立,可是我真的可以獨立嗎?」她說這話的時候,眼眶通紅,眼裡的淚水快要流出來了。雖然沒有經歷過她的事,但我還是能體會到她內心的的痛苦和辛酸,在天真爛漫的年紀裡,她便開始了早早的打工生涯,以補貼家用,但這並不是最痛苦的。
  •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近年來,「原生家庭」一詞被引述得越來越頻繁,成為解釋各種社會現象的關鍵詞。比如去年受到熱議的電影《狗十三》所反映的成長之痛是中國式原生家庭之罪;比如幾年前北漂演員徐婷之死曾引發公眾對原生家庭的聲討;而近日,一部名為《都挺好》的電視劇(原名《回家》)因關注由原生家庭帶來的成長創傷再次觸發這一話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 《囧媽》:淺析原生家庭對婚姻家庭的影響,及如何成為健康的父母
    徐伊萬一邊不滿母親的控制和安排,一邊又無法自拔地試圖去控制自己的妻子,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不論好壞,原原本本的融入到了自己的婚姻生活中。這就應證了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裡說的那句話:&34;不健康的家庭體系,都源於&34;徐伊萬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福的。
  • 別再抱怨原生家庭了,父母也是沒有被好好愛過的孩子!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原生家庭的傷痛,不僅僅是《何以為家》式的父母「無力撫養」造成的傷害(《何以為家》講述的是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他的父母生下了他1979年,陳喬恩出生在臺灣新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裡,父親跑運輸,母親是保險推銷員。因為要養三個孩子,所以父母的生活壓力非常大,幾乎沒有時間陪她。為了高效的教育孩子,陳喬恩的媽媽走了捷徑:打罵。陳喬恩曾經在節目中自曝,小時候被母親用枯樹枝打得身上見血。在這樣的教育下,陳喬恩放學寧願去墓地,都不願意回家。
  • 王子文:我的原生家庭 逼我馬不停蹄的跨越寒冬
    /1/ 父母的三觀裡 藏著孩子20年後的樣子最近一檔綜藝節目《女兒們的男朋友》,將王子文推上熱搜,源於節目裡王子文談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時一度淚目,談起她的小時候,她哽咽著說:小時候,在我有記憶的時候,我就沒有見過爸爸媽媽倆個人在一起過。我早就已經習慣他倆是分開的。
  • 如果你正困頓於原生家庭的影響,那麼我推薦你讀這4本書
    作者通過對這7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的描述,詳細指出有毒的父母是如何讓孩子「中毒」,讓他們失去童年,過早的成為一個心理殘缺的大人。同時,作者根據這些「中毒的」成年人的親身經歷,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教會他們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原生家庭》① | 沒有人是完美的,包括你的父母
    今天,我們為您帶來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的作品——《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最近幾年,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只熱不衰,成年後的孩子開始覺醒,開始反省在成長過程中遭受的種種傷害,他們漸漸意識到,生活中遇到的許多問題,歸根結底,其實都可以同自己和父母的關係聯繫起來。有網友提問:「怎樣降低或完全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負面影響?」
  • 「母親親口承認,她婚外有人」:我該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我感覺在家庭裡面並沒有值得我去學習的榜樣,母親日日夜夜地偷偷摸摸,還有因為父親的暴力、謾罵和我的不遜而出現的口角,讓我非常反感現在的生活,並且讓我對以後的家庭生活並不充滿期待。原生家庭不幸福,父母的婚姻名存實亡,父親有暴力傾向,或者母親有婚外情,這些問題正困擾著年輕人。讓他們不知道人生方向在哪以及如何在將來的日子裡,尋找愛和組建家庭。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有多大?不論從哪個角度分析,原生家庭給子女帶來的影響絕對是深遠的。佛洛依德說,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癒。
  • 郝蕾《春潮》引熱議,直揭原生家庭之痛:我恨我媽媽,但我也愛她
    在這個本就不完整的家庭裡,脆弱的母女關係,讓整個家庭猶如戰場。在如此畸形的環境裡,郭建波對媽媽也有著矛盾的情感:「我恨我媽媽,但我又愛她。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真的會在潛移默化裡融進孩子的身心。而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孩子,就如《原生家庭》裡說的那句話一樣:「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娛樂圈讓人羨慕的明星原生家庭,在充滿愛的家庭裡長大太幸福了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娛樂圈讓人羨慕的明星原生家庭,不可否認,家庭的確對人影響頗大,他會讓人自信陽光大方,也會讓人敏感自疑!真的好羨慕林允啊,在充滿愛的家庭裡長大,才會有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自信,還有勇敢面對這個世界的底氣,當然還有那份快樂感,可以感染身邊所有人!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張韶涵,終於反擊了:我憑什麼道歉!
    洛洛工資並不低,一個月有近萬工資,可是她幾乎沒有存款,因為她的錢都給了家裡。根據洛洛同事透露,她的父母就是一個無底洞。別人家都是女兒用久的手機給媽媽,洛洛家卻是媽媽一定要用最新款的手機,淘汰的舊手機才給女兒用。
  • 原生家庭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而原生家庭的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1:缺愛的定義是什麼?缺愛一般指缺少關愛的孩子的一種心情表現形式,著調於悽涼寂寞的非樂觀主義。
  • 37歲王鷗單身多年沒人愛:不良原生家庭會有什麼影響?
    我們的原生家庭我們自己是沒有辦法選擇的,我們不可以控制我們會遇到怎樣的父母是會忽視你還是會關注你,其實也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就拿王歐來說儘快他沒有得到那麼多媽媽的愛,但是也許這樣的經歷也讓她很早意識到需要依靠自己,所以也就成就了他剛打剛拼的性格,她是模特出生轉型做的演員,也算是大器晚成型的。
  • 原生家庭傷痛測試,原生家庭的爛牌,為什麼我也能打出王炸 ?丨瑞文智力測試
    我們都以為這樣美好的人,她的童年應該也是肆意美好的。但董卿卻說:因為原生家庭,我到現在還是會自卑。很多人從她的經歷中,看見了自己:活在父母的陰影下,變得不自信、不敢表達、不擅長與人相處……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
  • 心怡:原生家庭不是原罪
    後來這個同學跟我說,他跟父母的關係不好,他不想回家,不想看到他的爸爸媽媽,更加不想和他們說話。他在小學之前一直被爸爸打,他爸爸工作不順利就出去喝酒,喝酒回來就跟她媽媽吵架,跟媽媽吵完架就順便把他打一頓。上了初中他開始在學校裡寄宿了,他爸爸也沒有打他了,但是他特別特別的抗拒回家。現在的他在事業上已經小有成就,原生家庭始終是他的一個坎。
  • 原生家庭的傷害,不是父母犯錯的理由
    朋友推薦我去看《安家》,追完之後我和朋友聊天,都不禁得出一個結論:原生家庭可以很大程度上拖累一個人。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出生時因為是女孩,就被家人扔在井裡,但是幸運存活,又因為她是家裡的老四,所以人們就給她取名字叫房四井。
  • 《囧媽》影評:原生家庭裡藏著你的婚姻關係
    看到許多人對徐崢《囧媽》這部電影評論不高,說太多親子關係和婚姻問題只是一帶而過,不夠深刻,並且沒有顯示怎樣處理親子和婚姻關係。但是我想說的是:電影只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揭露社會家庭問題,至於怎樣解決問題,那不是電影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