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年利息15%,到法院起訴,法院為何不支持

2021-01-18 金陵訟師

#借貸#欠債還錢,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不過借100還1000,這就太不合適了,法律不幹預,都沒天理。

那借100還115,也就是年利率15%,為何法律也要幹預呢?

我們先了解下民間借貸借款利率變更的有關情況:

一、利率上限為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

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之前,民間借貸利率最高為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

二、上限為24%-36%

201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於2015年9月1日施行後,民間借貸利率區間調整為0-24%-36%,俗稱「兩線三區」,也就是沒有還的利息法院最高支持24%,已經還的利息法院最高支持36%。

三、LPR的4倍,溯及既往

2020年8月20日,修改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對2015年的規定進行了調整,要求不再執行0-24%-36%的利率政策,而是執行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作為利率保護上限。「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新規定溯及既往的要求,針對新受理的民間借貸案件,按新規執行,借貸行為發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前的,參照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確定受保護的利率上限。

也就是說,雖然你們之前約定的是24%,錢也到期了,但因為沒有起訴,最後只能按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來確定了,當時大概是15.4%,一下子差了差不多9個點。

這個計算方式就有點像回到2015年之前的模式了,即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只不過因為同期貸款利率取消了,才換成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其實這種計算方式可以說比較合理的,省去了反覆調整的麻煩。畢竟隨著社會的發展,貸款市場的利率一直是浮動的。如果是按固定的利率,可能就跟不上社會發展的節奏,需要不停的修改。

或許是溯及既往的9個點利差觸動了很多機構的利益,沒過多久,就又調整了。

四、LPR的4倍,不溯及既往

2021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再次對《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進行修改,要求就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仍然是適用新規,也就是LPR的4倍。

但2020年8月20日之後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案件,借貸合同成立於2020年8月20日之前的,仍然可以請求適用0-24%-36%的規則計算至2020年8月19日;2020年8月20日之後的,適用LPR的4倍。

相比於2020年8月20日的規定,這個規定顯然更合理一些。

那是不是約定的利率在LPR的4倍以內,法院就一定支持呢?

並不是的,仍然要看借貸合同是否有效,如果民間借貸合同無效,LPR的4倍也是沒辦法適用的。

如何借貸合同無效,作為出借人,只能要回借款本金和實際的、合理的利息損失。即便約定了年利息15%,法院也是沒辦法支持的。這對於借款人來說,無異於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是一個可以少還錢的理由。

那什麼樣的民間借貸合同無效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3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六)違背公序良俗的。

其中(一)、(三)是非常常見的,很多出借人的資金都是來源於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利率相對較低,從銀行套取資金後再以高利率轉出,從而賺取差價。

銀行之所以沒錢借給你,一部分原因就是銀行把錢借給這些有資產的出借人了,因為銀行從風控角度出發,錢借給這些有資產的人,相對比較安全。所以也就管不了那麼多缺錢的中小微企業了。

但作為借款人,實際上是比較難舉證出借人的資金來源的,這一點上,只能請求人民法院進行調查。當然,如果借款人了解借款來源,就更好了。

有人說,那我不從銀行借錢,我從親戚朋友那裡來借錢放貸,賺取差價。

這種賺錢思路,其實也不可行了。如果是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實際上就符合第(三)中情形,屬於職業放貸,合同無效。

之所以有這些規定,就是為了打擊民間資本的違規流動。借貸、放貸,是銀行的事情,都給民間資本做了,銀行豈不很沒面子。實際情況是民間資本的違規流動,滋生了套路貸等一系列違法犯罪行為,造成很多負面影響。而且,民間資本並未實際投入到實體產業,都在賺差價,很多人「食利而生」,有較大的社會隱患。

當然,這篇文章並不是說鼓動借款人逃債。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凡事都有個規則,不能越了法律的邊界。

相關焦點

  • 民間借貸雙方未約定利息或約定不明確,出借人可以主張支付利息嗎
    不少民間借貸的行為都發生在熟人之間,雙方信任彼此,簡單籤個借條付款就完事了,這導致雙方沒有約定好利息或者是約定不明確(比如口頭約定),後來發生爭議起訴到法院,出借方請求支付利息,這種時候法院會支持嗎?比如借據的主要內容是如此寫的:今借到某某人民幣20萬元整,2年後一次性歸還。這種情況,結論很明了,不管是發生在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還是發生在自然人和企業或企業之間,確實沒有約定利息的,人民法院都不支持利息。
  • 什麼是高利貸,如果高利貸到法院起訴我,我能不能反訴?
    現在一些人不是很清楚,只要認為利息高就算高利貸,這個概念不對。另外,對方起訴你,肯定是你沒還錢,你要反訴什麼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什麼是高利貸?多高的利息是高利貸?年息18%?24%?36%?有的就更高了,有標準嗎?
  • 碧江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民事裁判監督案獲法院支持
    2020年12月31日,銅仁市碧江區人民檢察院收到法院一份再審民事判決書,判決支持和採納了碧江檢察機關的再審檢察建議及監督意見。據悉,該案是銅仁市碧江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首例獲得法院支持再審並改判的民事裁判監督案件。
  • 50萬借款,過了訴訟時效,起訴被法院駁回
    我是杭州鄒祺明律師,我國法律規定了訴訟時效制度,訴訟時效要求債權人若權利受到侵害應當在訴訟時效期間通過法律方式解決,超過訴訟時效的保護期間,可能會打不贏官司。訴訟時效是法律保護權利的一個時間限制,也稱消滅時效。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團隊:離婚協議是否可以約定管轄(起訴)法院?
    他們的離婚協議中約定了「本協議在履行中發生爭議,雙方同意提交女方常住地深圳xx法院訴訟解決」。重點來了,離婚協議約定管轄法院的目的就是方便己方訴訟,節約訴訟成本。因此,切記,離婚協議中要注意約定管轄法院。後來女方一開始委託了一律師朋友到協議約定的深圳法院去起訴。
  • 保證人代為還款後起訴債務人追償,獲電白法院支持!
    電白一女子找人作擔保借款,事後卻遲遲不還,且在擔保人代還欠款後「過河拆橋」,不肯還錢。近日,電白法院對該起案件作出一審判決:限被告藍某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巫某、潘某華支付代償款107480元。宣判後,被告藍某服判不上訴,該案現已生效。
  • 保證合同中關於"違約金+賠償金"並存的約定是否有效?法院能否支持...
    保證合同中關於"違約金+賠償金"並存的約定是否有效?法院能否支持​?擔保的範圍為主合同項下債權本金、利息、複利及罰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最高額保證合同》第九條約定「(二)本合同生效後,合同雙方應全面履行本合同約定的義務。保證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本合同約定義務的,應向債權人支付已籤訂的主合同項下本金之和的10%的違約金,並賠償由此給債權人造成的全部損失」。
  • 最高法院關於欠付建設工程價款利息裁判規則精解(收藏版)
    (2)最高法院的主流裁判觀點關於建設工程價款利息的性質,通過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中的相關案例,2019年以來,最高法院案例中的裁判觀點大部分將利息作為「法定孳息」認定,不以遲延付款的發包人存在過錯為構成要件,即支付本金一方應當將利息全額支付給對方,而並非根據雙方過錯進行分擔。
  • 只有欠條起訴法院能支持嗎
    被告:謝小東,男,1977年10月10日出生,漢族,住四川省武勝縣。原告尹XX與被告謝小東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於2018年5月28日立案後進行了庭前調解。原告尹XX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謝小東歸還貨款45萬元及利息(從2017年5月9日起至貨款付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 到法院起訴別人還錢,應當注意五個問題
    有朋友問:到法院起訴別人還錢,需要注意什麼問題?我考慮了一下,這樣答覆他:去法院起訴別人還錢,需要注意以下五個主要問題。借條有玄機第一個應注意的問題:到哪個法院起訴。這個問題實質是管轄法院 的問題。1、如果借款的時候,借條上約定管轄法院的,應當依照借條的約定法院來起訴。2、沒有約定管轄法院,或者約定不明(有歧義)的,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 發生在2020年8月20日之前卻在之後起訴的案件,利息的計算
    所以,有些債權人在不捨得花律師費的前提下可能會採取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張某按照《買賣協議》履行房子和車過戶的義務,最終達到「抵債」的目的。但這種思路恰恰是錯的,這種情況屬於典型的「名為買賣、實為借貸」,人民法院會按照「民間借貸法律關係」去審理,而非「買賣關係」去審理。《買賣協議》的約定本質是無效的,因為在借債成立時約定:不還錢東西歸債權人的約定是無效的。
  • 未披露實際利率 上海金融法院改判中原信託返還多收取的利息...
    2021年1月4日,上海金融法院首次適用《民法典》二審審結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判決貸款機構在貸款合同中負有明確披露實際利率的義務,因貸款機構未披露實際利率而收取的超過合同約定利率的部分利息應予返還。
  • 離婚協議中約定再婚即喪失撫養權,法院會支持嗎?
    被告已經於2017年再婚,原告與之多次協商孩子撫養權問題,但是孩子一直躲避不予進行解決,並且不允許原告再看望孩子。原告起訴請求法院依法將婚生女張某3變更由原告撫養。張某特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小孩由原告監護撫養。訴訟中雙方就撫養糾紛達成書面調解協議。本案撫養糾紛已經解決,但原告張某不願意撤回起訴,請求法院對上述協議予以確認。【判決】法院認為,關於原告張某與被告蘭某離婚後對小孩的撫養問題發生的爭執,仍屬於撫養子女糾紛,故本案案由應確定為撫養糾紛。
  • 老人起訴要求單位繼續報銷採暖費 法院:勞動者退休待遇不降低
    法院判決勞動者退休待遇不降低單位應當繼續報銷採暖費朝陽法院法官白星暉告訴記者,這些年,有類似遭遇的退休職工陸續起訴到法院,訴求都是要求單位繼續報銷採暖費用。結果是,大部分退休職工的訴求都得到了法院判決的支持。朝陽法院審理認為,《北京市供熱採暖管理辦法》第十七條第一款雖規定,用戶與供熱單位籤訂合同的,由合同約定的交費人支付採暖費。
  • 超過法定起訴期限 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超過法定起訴期限 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2020-06-05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院判中銀消費金融利息過高 催收心切開啟瘋狂強制執行
    由於前幾年大肆擴張導致「以貸收費」亂象叢生,中銀消費金融正遭遇壞帳纏身。為了儘可能挽回逾期貸款損失,中銀消費金融將數萬借款人告上法庭,同時把此前的綜合息費年化利率降低至24%以內。判決書顯示,法院對中銀消費金融合同約定的貸款動用費收取、滯納費及利息棘手總計年利率超24%的情況不予支持。
  • 在這十種情況下借出去的錢可能要不回來(附:法院典型案例)
    由於被告經原告催討至今未能返還借款,已造成原告的利息損失,現原告要求被告賠償自起訴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損失,理由正當,應予支持。2015年7月28日,被告郭風學向原告孫秋也出具承諾書一份,內容是:「郭風學借孫秋也人民幣450000(肆拾伍萬元整)借款日期從2015年3月18日到2015年9月1日止。雙方協商同意於2015年9月15日前一次性還給孫秋也。在此期間郭風學自願同意將本人名下奔馳車作為借款抵押物,如在2015年9月15日前還不清此借款,郭風學同意將本人名下奔馳車一輛無條件過戶給孫秋也作為借款償還物。
  • 誰起訴就替對方付律師費,這種約定有效嗎?
    兩公司籤訂工程合同,約定誰起訴就替對方付律師費,這種約定有效嗎?海澱法院近日審理了這起案件,判決認為如此約定,合法有效。精典公司(化名)與城港公司(化名)籤訂建設工程分包合同,後精典公司以拖欠工程款為由將城港公司訴至法院。
  • 信用卡逾期還不起,被起訴會怎樣,法院會怎樣判決?
    信用卡逾期還不起,被起訴會怎樣,法院會怎樣判決?同時,在逾期之後也會產生一定的滯納金、利息、超限費等等。在信用記錄上也會擁有著不良的記錄,如果在後期進行貸款買房子或者買車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已經不是彼此之間信任的夥伴。信用卡逾期還不起,被銀行起訴會怎樣,法院會怎樣判決?簡單地講,法院會這樣判:起訴之後,銀行會要求段時間內一次性償還。起訴之後利息還是繼續計算的。
  • 最高院:法院向受送達人身份證住址郵寄送達訴訟文書被拒收後,以...
    申銀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瀋水才立即支付申銀公司股權轉讓款5400萬元,並償付申銀公司延期支付股權轉讓款利息暫計16910137元(自2016年9月9日起計算至2018年10月11日,共計762天,15%/年,計算方式:5400萬×15%÷365×762=16910137,本金及利息共計:70910137元),申銀公司訴請延期支付股權轉讓款利息計算至瀋水才將股權轉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