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銀坑,聆聽歷史,尋找粟裕大將的足跡

2021-02-28 金華市江濱小學

  歷史的流逝往往伴隨著時代的進步,但在進步的同時我們更應常常回望過去。正所謂「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古照今,今照來,先輩照子孫。」歷史的長河中有著很多值得我們尊敬的面孔,他們是我們名族的脊梁,榜樣。

紅色的時代是一段值得人們銘記的歷史,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湧現了大量革命英雄。沙畈鄉銀坑村是著名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堅持浙江三年遊擊戰爭時期創建的老革命根據地之一,是粟裕將軍戰鬥過的地方,也是我省第一批革命老區。

  來到銀坑村,放眼望去,只見村莊坐落在盆地之中,四面環山,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風景秀麗。在這裡,聽不到城市的各種喧鬧,只聽見譁譁的水聲,一泓清溪蜿蜒而下,由西向東穿村而出,匯入白沙溪之中。

在這世外桃源中,老人給我們講了那段鮮紅的歷史。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中國共產黨,為抵抗日本的侵略,國共進行了第二次合作。當時失去與中央聯繫的粟裕同志,獲悉從金、衢地區不時傳來「國共合作了」、「紅軍改編八路軍了」等消息。覺得時局有變化,粟裕經偵察後屬實,即派人向遂昌縣國民黨政府送去《國共合作抗日建議書》,10月14日紅軍挺進師派出謝文清同志為代表和遂昌縣國民黨政府派來的代表朱鎮山,雙方在門陣村張姓家客堂裡進行國共談判。

期間,粟裕同志還帶領紅軍10餘人回到銀坑,召集在銀坑陳氏祠堂參加訓練的50多名紅軍,召開大會。粟裕作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報告。當天下午,部隊在祠堂基上鳴槍放炮,告別銀坑的父老鄉親到門陣參加軍民聯歡大會,10月20日離開遂昌門陣,10月末抵達平陽縣與劉英會合,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閩浙邊抗日遊擊總隊」,粟裕任總隊長。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由原紅軍挺進師改編的部隊從平陽山門出發,前往皖南集中。部隊到達皖南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三營,粟裕任第二支隊副司令員……

  情到深處,老人不禁潸然淚下。原來除了粟裕老將軍外,銀坑村還有很多的抗戰英雄。男女老少無一不站在抗戰的前線……因此犧牲的也不在少數……

  在紀念館堂屋,栩栩如生的將士們圍著沙盤揮斥方遒,再現了當年作戰前的將軍戰士研究戰術的場景。紀念館牆上掛著的地圖是從1927年粟裕參加革命直至浙西南三年遊擊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所到之處所有的線路圖,看完這幅地圖,仿佛自己也跟著粟裕將軍走了一遍當年的革命之路。

館內陳列不少抗戰時期使用的東西。難以想像老一輩的戰士們居然是用這麼簡單的設備進行戰鬥,讓人為之震撼……

  置身銀坑村,你會發現這裡紅色元素無處不在。這裡的牆上繪有遊擊戰爭和革命活動的場景,這裡的路叫紅軍路、粟裕路,這裡的巷子是將軍巷、勇進巷、永峰巷、永全巷……銀坑村人把老紅軍的名字編進路名、巷名裡,就是在時刻提醒自己: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聆聽爺爺講抗美援朝的故事

 雨露中隊 

我最喜歡去爺爺奶奶家了,每次去爺爺都會給我講故事。有講革命光榮傳統的;有講家風、家訓的;有講刻苦學習知識的。而這一次讓我激動不已的是爺爺講他早年參軍打仗抗美援朝的故事。

爺爺可了不得了。在1949年高中畢業,棄筆從戎,16歲參軍入伍,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隸屬浙江軍區後勤部運輸部,專業汽車駕駛。由於爺爺文化程度高,第二年便晉升為排長,19歲晉升為連長。

1950年韓戰爆發了。爺爺成為志願軍隨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鬥!在戰場上,爺爺的汽車連擔負著運輸槍彈和物資的補給,那真是艱難。山路崎嶇,坑坑窪窪,天上有美軍飛機轟炸,地面有美軍阻擊。汽車白天不能行駛,只能在夜晚運輸。並且,不準開車燈,以防暴露,摸黑前進。有很多戰土不慎連車帶人滾落山崖犧牲了。爺爺講到這裡,老淚縱橫,我也黯然神傷。

1957年,爺爺中校轉業,來到地方工作。擔任過很多重要職務,為中國交通事業和公安建設作出𤇍出貢獻,1992年被公安部授於第一批為數不多的一級警督警銜。

聽爺爺講的故事,我深受啟迪,收穫頗多。深感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熱愛生活,珍惜美好時光。

編輯:郭俊琪媽媽

審核:孫麗錦

相關焦點

  • 大將粟裕,建國後官職為何越來越小,陳賡說了實話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在中國近代戰爭史上,有很多優秀的將領,粟裕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解放戰爭中,粟裕指揮中野和華野展開淮海戰役,在這次戰役中一舉奠定我軍的戰鬥優勢,打擊國民黨的精銳力量,使其徹底投降。
  • 粟裕大將沒被授予元帥銜,一是自己堅決推辭,二是與陳老總有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總共授於10位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59名少將。粟裕名列十大將之首,後來人們把他稱為「共和國第一大將」。很可惜,粟裕原本可以評為元帥的,但因為一個變故和他自己的堅決辭讓,最終與元帥失之交臂。
  • 在粟裕身邊的日子:他身穿海藍色軍禮服,肩戴大將肩章,真是帥極了
    鞠開在粟裕身邊時的日記共13本,封皮早已磨損,紙張已經泛黃,字跡潦草,有的難以辨認,就像來自歷史深處的模糊舊照。 1948年7月10日,21歲的華東野戰軍機要員鞠開接到新任務:到「4725」那裡工作。 「4725」是「粟」字的電報明碼,代指時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雖然粟裕的正式代號是「502」(司令員陳毅代號「501」),但大家習慣稱他為「4725」。
  • 演員謝偉才去世享年79歲 曾經多次扮演粟裕大將
    演員謝偉才去世享年79歲 曾經多次扮演粟裕大將 時間:2020.06.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姆明
  • 粟裕是第一大將戰功赫赫,為何建國後官職越來越小?陳賡一針見血
    粟裕是第一大將戰功赫赫,為何建國後官職越來越小?陳賡一針見血 他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大將,原以為他會憑藉卓越的軍功在國家擔任要職,成為軍中的中流砥柱。但是卻不曾料到,在被授予大將之後,他的官職卻越來越低。
  • 謝偉才:親歷淮海戰役,離奇扮演粟裕被認可,「粟裕」後無來者
    當時還少小不懂事,不知道粟裕是何方神聖,而對於謝偉才更是知之甚少。20多年過去了,謝偉才師傅曾經謝世,而他塑造是粟裕卻深深活在了人們的心中。看了謝偉才的關聯質料才清楚,沒有歷史就不懂的厚重,後來的粟裕演員們不管如何努力,由於他們沒有謝偉才的切身歷史,所以也就不會再當今世的粟裕了。
  • 粟裕大將:​「年輕人不要貪戀小家庭,不要只想著坐機關」
    整理|王廣燁、秦張杰本期推出「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114):《粟裕大將
  • 粟裕使詐騙薛嶽,痛殲其部3萬人,薛嶽卻反說:敵人被我們打敗了
    然而,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薛嶽雖然厲害,可他遇到了一位比他更厲害的人物,這位人物就是我軍有著戰神之稱的粟裕大將。粟裕大將善於審時度勢,創造、捕捉戰機,尤以敢於打大仗、硬仗和連續作戰聞名於世。
  • 陳毅稱讚粟裕,相反譚震林卻寫信批評他:你是天才但缺乏遠見
    粟裕同期適時調整戰略,放棄正面應敵的作戰計劃,將三個縱隊派駐山東魯南作為牽制,主力軍則是徘徊在沂水一帶尋找決戰時機。適逢此時,陝北延安總部機關的電報也飛抵華野軍部,命令立即分兵山東魯西和魯南,配合劉鄧的中野南渡黃河,勝利會師。
  • 當年《夜宴》吳彥祖和黑衣人的一場打鬥,令天下銀坑名震「江湖」
    2005年,導演馮小剛在浙江湖州的「天下銀坑」拍攝了電影《夜宴》開場中的一場戲。而這部電影的音樂製作人,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譚盾在遊覽過天下銀坑後也不禁發出了感慨:「銀坑美景天下秀」。能令藝術家們都給予如此讚譽的天下銀坑,它的秀麗景致從來不曾讓人失望。它的美仿若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處都讓人為之驚嘆。
  • 踏尋墾牧足跡,踐行綠潤通農—南通市農業農村局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踏尋墾牧足跡,踐行綠潤通農—南通市農業農村局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來源: 局機關第一黨支部 發布時間:2020-12-28 字體:[ 大 中 小 ]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鞏固學習實踐活動成果,服務南通三農事業發展,12月17日下午,南通市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書記嚴士平帶領局機關第一黨支部的黨員職工赴啟東市海復鎮開展黨建共建聯創活動
  • 毛主席同意粟裕暫不渡江,為其定下軍令狀:8個月殲敵10萬人
    所以粟裕大將兩次鬥膽直陳,建議劉鄧大軍和陳謝主力繼續依託隴海路作戰,力求在雨季與夏收之前於河南、安徽、江蘇和淮北等中原戰場打出幾場大的殲滅戰,在長江以北就能大規模摧毀敵軍主力,何必跑到江南做無用功。但在最後卻極力要求我軍主力大部隊可集合華東野戰軍,牽手佯攻濟南,吸引敵軍五大主力之首的第五軍,也就是邱清泉兵團北援而殲滅,如無人救援就合力真攻濟南,主力軍適時兵進江蘇徐州,與劉鄧中野合併一處尋找戰機,在淮海地區打出第二個殲滅戰。
  • 粟裕一仗打得敵人眼冒金星,國軍:聽到野戰軍的衝鋒號就渾身顫抖
    也就在李默庵按照計劃向各部發出指令後,我軍也在粟裕的指揮下向黃橋鎮進發。行至途中,粟裕突然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原來是潛伏在敵人內部的「內線」向粟裕傳來了重要情報:整編99旅正往黃橋鎮進發,王鐵漢兵分三路也正往黃橋方向趕來。
  • 戰神粟裕:任華野副司令,從眾將皆不服,到指揮百萬大軍如臂使指
    兩淮戰役的失敗,也讓中央看到了不同戰區野戰軍戰役配合的重要性,之後便誕生了華東野戰軍這個大兵團,而陳粟組合也成為繼劉鄧組合後我軍歷史最輝煌的黃金搭檔,為之後的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兩淮的失利是有其極大的軍事意義的。在華東野戰軍成立後,陳毅任總司令兼政委,粟裕為副司令,粟裕全權負責野戰軍的具體作戰。
  • 粟裕失帥為什麼讓人唏噓?五大野戰軍中,唯有三野只有一位元帥
    當然,這其中賀帥的情況比較特殊,早期屬於西北野戰軍,也就是一野,擔任副司令員,在中野進軍大西南的時候,他調赴二野,擔任副司令員,並且在劉帥調離之後,他出任了西南軍區司令員。等於一野二野各有一個半元帥。而且,一旦首長軍銜降低,後面其他主要將領的軍銜都會受到牽連,一起降低,該授大將的只得到上將,該上將的只得到中將。比如從大將這個級別來說,除了粟裕之外,其他人都沒有獨當方面的經歷,只有陳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中央直接指揮,而張雲逸在華野基本上是掛名,存在感很低,其他人也基本上都是兵團司令員、政委級別,只有粟裕明顯戰功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
  • 粟裕:十大將之首 戰爭年代屢立奇功
    編者按:今年8月10日是粟裕同志誕辰113周年紀念日。粟裕,我黨我軍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粟裕同志戎馬一生,身經百戰,以精湛的軍事指揮藝術,保持了常勝不敗的紀錄,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勳。
  • 日寇斬首新四軍總部,陳毅命懸一線,粟裕「轉蘑菇大法」玩哭敵寇
    就在日寇距離泰州半天路程之際,粟裕命令圍攻泰州、泰興的新四軍及時地全部撤走,結結實實壓了一大圈馬路的南部襄吉撲了個空,生生氣得七竅冒煙的他,於是便將斬首新四軍總部的計劃拋到九霄雲外去了,轉而將一腔怒火轉嫁到了粟裕的頭上來。這正中粟裕的下懷。當南部襄吉卯足了勁兒尋找粟裕第一師決戰時,粟裕卻跟他玩起了「蘑菇戰術」。
  • 十位開國大將都畢業於什麼學校?
    上期,我們盤點了十位開國大將建國後的任職情況,他們不僅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建國後,他們更是為新中國的各項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在這麼一個戰亂時代,十位開國大將青年都在哪裡學習,在沒參加革命之前,他們的青年人生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粟裕:看到胡璉的部隊渾身冒冷汗
    粟裕大將曾說國民黨「五大王牌」軍中胡璉的整編11師尤善防守,每每進攻胡璉的11師總會讓人渾身冒冷汗。應該說粟裕大將的這一評價對於胡璉的11師來說是較為中肯的。特別是在宿北戰役中,儘管胡璉的11師和戴之奇的69師在戰略上暴露出了極易突破的弱點,但我軍要吃掉這「王牌」主力卻並非易事。
  • 主席拍著桌子說:我提議粟裕算一個,總理聽了搖搖頭!
    主席聽完總理匯報,拍著桌子說到:「難得粟裕如此豁達,一生三辭帥位,1945年,粟裕就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1948年,又再讓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現在又讓元帥軍銜,比起那些要跳樓的人,強千百倍麼!」總理也是連連點頭,說到:「粟裕心胸豁達,二讓司令一讓元帥,這是真正的革命家,粟裕大將還是必須要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