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中醫文化:福建傳統醫藥非遺活態展在福州舉辦

2020-12-22 央廣網

央廣網福州12月20日消息(記者萬存靈)古法阿膠膏熬製、手工芝麻丸製作、山楂丸製作、製作傳統中藥小香囊……今天(20日)上午,「品健康行 共全福遊——福建傳統醫藥非遺活態展」在福州舉辦。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原司長馬文輝在致辭中提出,要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增進大眾對中醫藥的了解和認同,使中醫藥更好地惠及百姓,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藝委會副主席、福建省海峽生態書畫院院長盧一心先生表示,希望通過開展中醫藥文化節,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理念,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的傳播和普及。

現場展演(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在非遺傳統醫藥文化體驗區,現場匯聚了多家傳統醫藥非遺項目與大家廣為熟知的傳統老字號,各家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技藝,普及非遺知識,宣傳健康生活理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擺放著竹刮板、藥錘、青草藥液的畲家祖傳畲藥錘板拍打療法展區,身著畲族傳統服飾的雷月蓮、尤昌佃正向市民介紹這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據了解,該療法中的竹板必須由8—10年老竹製作,在祖傳的草藥缸中浸泡三年,讓草藥成分被竹板吸收。治療操作時用特製的竹刮板和青草藥液在體表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痧,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患者在祖傳青草藥液外塗患部,再經竹刮板刮痧,然後再塗藥水拍打,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調暢經絡,消腫止痛,祛風拔毒,驅寒除溼,活血化瘀調理人體陰陽平衡作用,達到治療的效果。」 尤昌佃告訴記者。

舞臺展演則通過不同節目從不同角度生動形象的展現了傳統中醫藥文化內涵,其中更展示了壺山林氏百年珍壽中醫藥堂保存的歷史物件。有壺山珍壽堂家傳銘言簸箕、十六星小銅秤、老銅藥杵、延平枕、壺山「丸三寶」之一—聰明啟智丸、新會老陳皮、37.8cm的藥紙、逢子紅雞蛋、壺山方箋書寫規制等。給廣大市民帶來了一場中醫藥文化盛宴。同時還準備了醫藥文化知識有獎競答和養生小禮品贈送。

壺山林氏第九代傳承人林潤立表示,希望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揚中醫與發展的隊伍中來,讓傳統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福建傳統醫藥非遺活態展福州舉行 探索中醫生活化
    葉秋雲 攝中新網福州12月20日電(葉秋雲)壺山林氏中醫內科平衡針療法、畲藥錘板拍打療法、周氏喉科外治法、永同惠頸腰柱病中醫「三位一體」療法……20日,三十多家福建中醫藥老字號匯聚於福州市鼓樓區A-one運動公園,福建傳統醫藥非遺活態展在此舉行。
  • 福建傳統醫藥非遺活態展舉行 30多家中醫老字號匯聚一堂
    東南網12月20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今日上午,「品健康行 共『全福遊』」福建傳統醫藥非遺活態展暨壺山林氏傳統中醫藥文化節在福州舉行。現場,壺山林氏中醫內科平衡針療法、畲藥錘板拍打療法、周氏喉科外治法、永同惠頸腰柱病中醫「三位一體」療法等三十多家福建中醫藥老字號匯聚於此。
  • 民間中醫絕活不能被埋沒!全國政協委員王宜建議重視中醫非遺傳承
    「一些散落在民間的中醫絕技、中醫藥項目有獨特療效,應該加強對非遺項目的重視。」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帶來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惠及大眾》的提案,提出加大中醫藥項目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的比例。
  • 聊城市茌平區「活態非遺」推陳出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同建聊城市茌平區副區長宋靜說,茌平區以文化精品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活態非遺」推陳出新。今年,茌平區擺渡口秧歌、花鼓蕩戲、袁氏接骨膏餅3個非遺項目獲批省級非遺。加上茌平剪紙、杜郎口中堂畫,目前,茌平共有5個省級非遺。擺渡口秧歌是重要的運河文化遺產,為讓其煥發新的光彩,茌平區以平調秧歌及秧歌小調為主,採集音頻、視頻資料50多條,採集秧歌小調唱詞60多首,改編創作舞蹈《擺渡口大秧歌》,並編寫教材在中小學推廣傳統舞蹈教學。
  • 福建舉辦非遺戰疫主題作品展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劉獻祥,福建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陳必滔,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石建平共同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福建非遺戰疫主題作品展」啟幕。 記者劉可耕 攝中新網福州3月27日電 (記者 林春茵 劉可耕)「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福建非遺戰疫主題作品展」27日在位於福州的福建省非遺博覽苑啟幕。作為復工復產以來,福建省的首場線下非遺展,此次展覽近百件參展作品是從從上千件為「戰疫」搖旗吶喊、助威加油的應徵作品中精選出來的。
  • 福建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及傳承傳播活動舉行
    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及傳承傳播活動12月25日在福州舉辦。主辦方供圖中新網福州12月26日電(記者 林春茵)剪刀翻飛,在方寸之地的一方紅紙上精雕細鏤,幾分鐘後,「小康福建」幾個大字躍然紙上,令市民大開眼界。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11月28日,由(福建)省總工會主辦、省工藝美術大師協會、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等承辦的2020閩臺匠人大會在福州舉行。開幕式直接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拜師典禮,由兩岸青年匠人互拜對岸名匠為師,結成跨越海峽的師徒關係。  他們中,既有脫胎漆器、建盞和藥香製作等福建非遺傳承人,也有臺灣文物修復、手繪燈籠、刺繡等工藝行業的佼佼者。
  • 傳統剪紙作品展亮相三坊七巷
    東南網12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樹紅霞) 25日,「小康福建」「建黨100周年」——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及傳承傳播活動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分館啟動,將延續至2021年1月8日。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和福建省剪紙協會聯合主辦,展出100幅來自柘榮、漳浦、浦城、晉江、三明、福州等地區的優秀剪紙作品,其中不乏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袁秀瑩、陳秋日和省級非遺傳承人高少萍、吳秋鳳、周冬梅等人的精品力作。
  • 「偶們」共傳承 兩岸青少年同習木偶非遺文化
    新華社福州11月22日電(記者 鄧倩倩)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前搭建起的木偶攤位上,非遺手藝人擺弄著各式木偶,吸引孩子們駐足圍觀。6歲的臺灣小女孩翁諳諳走進這片木偶非遺文化展區,在捏麵人攤位前流連忘返,問道「我能一起捏嗎」,隨後她專注地學起來。
  • 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啟動
    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啟動。(主辦方供圖)東南網12月27日訊(本網記者 蔡麗潔)日前,由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和福建省剪紙協會聯合舉辦的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及傳承傳播活動在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分館啟動。
  • 全國政協委員王宜:讓中醫藥非遺項目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王宜:就加強中醫藥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宣傳與開發工作,我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是加大中醫藥項目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的比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已公布的4批10類別137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傳統醫藥有137項,佔9.99%,與中醫藥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稱。
  • 助力非遺文化傳承 小罐茶與2020首屆中國非遺論壇大會達成戰略合作
    9月19日,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黃山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本次會議正式公布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的重大消息,以此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與創新。
  • 【今日頭條】第三屆海峽漢服文化節6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啟幕
    在漢服展示、迎賓舞等充滿傳統文化內涵的表演後,來自兩岸的傳統文化傳承人代表相繼登臺發言,表達各自對傳承和發揚傳統中華文化的認知和感悟,共同希望兩岸青年以傳統文化為紐帶,加強聯繫,建立友誼,共同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的推廣和復興
  • 非遺「全家福」亮相 順德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12月19日,"記憶·傳承"——2020順德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在順峰山公園舉行。這是順德區首個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全區59項非遺項目"全家福"首次集體亮相,市民在冬日暖陽中享受一場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會。
  • 數字生活新 生態環境美 文化看點多 在福州感受品質生活
    「歡迎下載『e福州』獲取最新疫情信息。」記者抵達福建福州機場出示了全國通用的健康「綠碼」後,機場防疫工作人員便向記者推薦了這款早有耳聞的福州「神器」,一下子感受到這座已連續舉辦兩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城市的數位化氣息。  東海之濱的福州,常被稱為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多彩的文化與清新的容貌在這裡交相輝映。
  • 閩侯啟動非遺系列微紀錄片計劃 用影像展現非遺風採
    2020年06月14日 10:33:28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6月14日電(彭莉芳)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13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林柄村開幕,同時,為期十集的「非遺閩侯」系列微紀錄片拍攝計劃正式啟動
  • 小罐茶與2020首屆中國非遺論壇大會合作,推動非遺文化的發展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9月19日在黃山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黃山小罐茶業有限公司作為協辦單位,與大會組委會籤約戰略合作。同時,小罐茶被指定為「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官方指定用茶」。
  • 北京啟動「名家傳藝」工程 多位非遺傳承人收徒
    北京啟動「名家傳藝」工程 多位非遺傳承人收徒 8位在京劇、北京評書、彩塑等領域卓有建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輪番走上舞臺,接受27名徒弟行拜師大禮。  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在今天第8個「文化遺產日」上,北京市文化局啟動了「名家傳藝」工程,旨在通過拜師學藝,逐漸完成北京非遺產人才隊伍建設上的薪火相傳,逐步建立起一支技藝精湛、結構合理、水準較高的非遺傳承保護隊伍。
  • 林祥崧:一根針,一把草,傳統中醫傳承人的突破與變局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1月26日訊 據福建衛生報報導 11月17日,福州市政府公布了福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新增項目28 項,增設保護單位2項。新增項目中,閩侯縣申報中草藥外治療法(尚幹林氏中醫)為傳統醫藥的唯一入選項目。
  • 【「進博會」進行時】福建「元素」閃耀第三屆進博會 展現傳統文化多彩魅力
    此次展演展示館由福建省商務廳、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藝術館、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省老字號協會、福建省紅麯酒商會協辦。展館設立綜合形象展示區和國家級步行街、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旅遊四大業態展示專區,宣傳「老字號」、福建「國家級步行街」(福州三坊七巷),並結合融入「非遺」「茶酒兩紅」等特色品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