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聾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2021-01-18 慧聰網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壓力的加大,突發性耳聾已成為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之一,發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趨勢。今天我們將以《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為藍本,為大家介紹突聾的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及鑑別診斷。

  臨床表現

  (1)症狀

  突然發生的聽力下降:中年人多見,突發單側耳聾常為首發症狀,聽力一般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降至最低點。也有雙側同時或先後出現聽力下降者。

  耳鳴:出現概率約70~90%,可為始發症狀,同時或相繼出現聽力迅速下降。

  耳悶脹感:約50%患者會出現

  眩暈:約30%患者伴發,多為旋轉性眩暈,伴有噁心、嘔吐、出冷汗、臥床不起,部分患者眩暈可持續數周之久。眩暈如為首發症狀,耳鳴、耳聾可被忽視。

  聽覺過敏或重聽:約2%。

  耳周感覺異常:包括耳周麻木感、耳周疼痛感、耳周僵硬感等異常感覺,全聾型患者更易出現該症狀。

  部分患者會出現精神心理症狀,如焦慮、睡眠障礙等,影響生活質量。

  (2)聽力曲線特點

  純音聽力曲線為感音神經性聾的表現,可呈平坦型、全聾、島狀、高頻下降型、低頻下降型、中頻下降型等。

  診斷依據

  1)突然發生的,可在數分鐘、數小時或3天以內出現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可為輕、中或重度,甚至全聾;至少在相連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 dBHL以上;多為單側,偶有雙側同時或先後發生。

  2)病因不明(未發現明確病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3)可伴耳鳴、耳堵塞感、耳後皮膚感覺障礙等。

  4)可伴眩暈、噁心、嘔吐。

  分型診斷

  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表示,因突聾的病因和病理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突聾患者不同的聽力損失曲線可能代表不同的發病機制,建議根據聽力曲線進行分型,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案。

  突聾根據涉及的頻率和聽力損失程度,一般分為:低頻下降型、高頻下降型、全頻下降型和全聾或接近全聾型。另有中頻下降型突聾(1 kHz處有切跡)在我國罕見。建議主要採用以下四型分型:

  1)低頻下降型:聽力圖表現為250、500、1000 Hz其中任意頻率下降15 dB以上。可以波動,可能與內淋巴積水有關。

  2)高頻下降型:聽力圖表現為≥2000 Hz頻率聽力下降15 dB以上。可能是外毛細胞損傷(聽力損失多在50 dB以下)和/或內毛細胞損傷(聽力損失約在60 dB以上)。

  3)全頻下降型:聽力圖表現為所有頻率聽力下降,並且500、1000、2000、4000Hz平均聽閾≤80dB。主要機制可能是血管紋功能障礙,如供血障礙。

  4)全聾或接近全聾型:聽力圖表現為所有頻率聽力下降,並且500、1000、2000、4000Hz平均聽閾≥81dB。可能機制為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註:另可以附加第5型:中頻下降型:聽力圖表現為中頻區聽力呈谷型下降,在我國罕見,可能為骨螺旋板局部供血障礙造成Corti器缺氧損傷所致,可能和遺傳有關。

  診斷和檢查

  1)根據病史、體檢、專科檢查、聽力學檢查及其它相關檢查綜合判斷。

  2)必須進行的檢查包括:耳鏡檢查(除外中耳病變最為可靠的方法,包括電耳鏡、耳顯微鏡、耳內鏡檢查)、純音測聽、聲導抗。

  3)可能需要追加的檢查包括:耳聲發射、ABR、言語識別率測試、鐙骨肌反射、前庭功能檢查、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甘油試驗、耳蝸電圖等。

  鑑別診斷

  根據上述病史、症狀和各項檢查可以作出突聾的診斷。但應儘可能作出病因診斷和鑑別診斷,以便及早進行合理治療。

  (1)梅尼埃病:聽力波動病史。開始低頻聽力下降,以後出現高頻聽力下降。眩暈反覆發作、眩暈發作時間較短。

  (2)聽神經瘤:聽神經瘤以突聾表現較為常見,因此突聾必須除外小腦橋腦角腫瘤的可能性。

  (3)功能性聾:有明顯精神受刺激因素,多雙耳同時發布並,為重度耳聾,檢查時主客觀測聽結果分離。

  (4)內耳自身免疫疾病:進行性、波動性、雙耳或單耳感音神經性聾;可伴有耳鳴眩暈;病程可數周、數月,也可數年;除外其他感音神經性聾;血清免疫學檢查抗內耳組織特異性抗體陽性;可伴有其他免疫性疾病;類固醇治療有效。


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是四川省最早的耳鼻喉專科醫院,全國六家分院,是西南少有的可以做耳鼻咽喉頭頸複雜手術的專科醫院。 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是華西耳聾耳鳴課題四川地區指導醫院,也是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大型三甲醫院的耳鼻喉雙向轉診醫院,是四川省市醫保新農合定點單位。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在精品耳鼻喉專科的打造路上,一直堅守院訓,敬精於業,卓越追求,完成耳鼻喉診療項目達上百種,包括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耳聾耳鳴、中耳炎、鼾症、咽喉炎、聲帶息肉等在內的耳鼻喉領域各類疾病的診療。

責任編輯:許慧

相關焦點

  • 「突聾」別輕視,須72小時內接受治療!
    年輕人也會「突聾」?確有其事!近日,象山一院醫健集團總院的一名年輕護士就攤上了這事。 上周,連續上班數日的吳護士突發持續性耳鳴,扛了一天仍未好轉,只得前往耳鼻喉科就診,結果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所幸,經過連續3天的「糖皮質激素+改善微循環」藥物治療,聽力最終恢復正常。
  • 數九寒冬防「突聾」
    「突聾」是突發性耳聾的簡稱,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秋冬季是「突聾」的高發季節,就在今年雙11期間,有位女士因為連續熬夜清空購物車,導致「突聾」偷襲了她的左耳,好在就診及時,病情得到了控制。那麼,很多人就要問了:  突發性耳聾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健康大咖談|「突聾」愛找哪些人?常佩戴耳機會導致「突聾」嗎?一旦...
    12月23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耳鼻喉學院副院長王寧宇教授做客國家健康科普專家系列直播活動——「健康大咖談」節目的直播間,圍繞公眾關心的「突聾」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在此帶您快速瀏覽核心要點。「突聾」到底是什麼病?「突聾」是突發性耳聾的簡稱,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 健康大咖談 | 數九寒冬防「突聾」
    健康大咖談 | 數九寒冬防「突聾」 2020-12-22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大咖談|數九寒冬防「突聾」
    「突聾」是突發性耳聾的簡稱,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秋冬季是「突聾」的高發季節,就在今年雙11期間,有位女士因為連續熬夜清空購物車,導致「突聾」偷襲了她的左耳,好在就診及時,病情得到了控制。
  • 張靚穎自爆間歇性失聰 突聾也有職業偏好
    突發性耳聾,也叫特發性突聾,簡稱「突發性聾」或「突聾」,是指急性特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是耳鼻喉科的一種急症,根據突聾診斷和治療指南介紹,目前,突聾產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如果不及時進行幹預,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 《健康課代表》第三期:職業性噪聲聾的預防和診斷鑑定
    《健康課代表》科普視頻直播欄目特別邀請到了山東省醫學會職業病臨床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職業病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閆永建,為大家講解「職業性噪聲聾的預防和診斷鑑定」。  問:什麼是噪聲?噪聲的來源有哪些?  答: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凡是幹擾人們生活,即不需要的那些聲音,都可以叫做「噪聲」。
  • 突然聽力下降伴耳鳴不注意可能就真聾了!這個病40歲以上人群易發
    資料圖 新華社發 趙玉國 攝40歲以上人群易發病突發性聾,又稱特發性突聾,指在72小時內突然出現的、原因不明的聽力下降。近年來,突發性聾的年發病率逐漸上升,約為5-30/10萬人。所以當耳朵生病時,不僅會引起聽力下降,還會引起平衡感覺障礙,進而表現為眩暈。因此在臨床上,耳聾和耳鳴、眩暈症狀往往緊密相連。需與以下常見疾病相區別值得注意的是,突發性聾表現出的眩暈並不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說,它可能與一些具有類似症狀的疾病相混淆。這也是我們提醒患者及時就診的原因,要通過專業醫學方法去排查,以免延誤診治。
  • 湖北首次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 何為臨床診斷病例?專家...
    今天(2月13日),湖北省衛健委官網發布的最新疫情情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通報顯示,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  臨床診斷病例指的是什麼?與確診病例有何區別?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央指導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
  • 眼一閉一睜,這耳朵咋就聾了呢?
    突發性耳聾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根據2015年發布的《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是指:72h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dB HL。儘管多數新聞報導突聾是在熬夜、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等情況後出現,多見於30-50歲人群,但對於突發性耳聾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機制,目前醫學界都無法完全闡釋清楚。一般認為,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可能是這個病的主要病因,而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等可能是引起突聾的誘因。因此,有些人會將突發性耳聾形象地比喻為「耳朵的中風」。
  • 《免疫系統疾病臨床檢驗與診斷》
    《臨床檢驗與診斷叢書》武湘雲
  • 水蜜桃下頜角切除術輕鬆解決雙頜前突
    雙頜前突的臨床表現和診斷:1.雙唇及上下前牙向前突出,開唇露齒,微笑的時候露出牙齦,上下唇不能自然閉合,強行閉唇頦肌肉幾張隆起!2.多伴有頦後縮畸形,側面觀呈「鳥嘴」狀典型面容。在臨床上,相當多的患者是由於上頜牙槽骨向前發育過度引起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出現代償性前突或唇傾,當伴有頦後縮時,更給人以雙頜前突的視覺印象,因此臨床上許多診斷為「雙頜前突」的病例,實際是上頜前突伴頦後縮畸形。嚴格意義上的雙頜前突為上下頜前部牙及牙槽骨同時向前發育過度,不過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多見!
  • 《免於進行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資料基本要求(試行...
    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廳字〔2017〕42),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推進基於風險的產品評價方式,優化配置臨床試驗和審評審批資源,促進安全有效、風險可控的產品儘快上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制定並於2017年11月3日發布了《免於進行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資料基本要求
  • 正視馬尾神經損傷,馬尾神經損傷如何診斷,有哪些臨床表現?
    馬尾神經損傷臨床表現為: 1、疼痛:腰骶局部疼痛和相應坐骨神經痛。 2、神經損害症狀:可呈進行性加重,可有下肢力弱,會陰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發展至軟癱。
  •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臨床學資料:早期妊娠診斷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臨床學資料:早期妊娠診斷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地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免於進行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
    總局關於發布免於進行臨床試驗的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評價資料基本要求(試行)的通告(2017年第179號)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廳字〔2017〕42號)和《國務院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44號),進一步做好體外診斷試劑註冊管理
  • 胸腔積液的病因與鑑別診斷,都在這裡了!│臨床必備
    這些標準會把約25%的漏出液錯誤診斷為滲出液。如果一名患者符合一個及以上的滲出液診斷標準,而又被臨床考慮患有產生漏出液的疾病,則應檢測血清和胸腔積液蛋白水平,如果兩者差異大於31g/L(3.1g/dl),則可以忽略滲出液的診斷標準,因為幾乎所有的這類患者都是漏出性胸腔積液。
  • 全景醫學影像:為臨床提供優質的影像診斷,將打造全國影像診斷網絡
    切入千億級獨立醫學影像藍海市場獨立醫學影像診斷中心/Medical Imaging Center 是指獨立設置的應用X射線、CT、磁共振、超聲等現代成像技術對人體進行檢查,並結合病史、臨床症狀、體徵及其他輔助檢查、綜合分析,並出具影像診斷意見的醫療機構,不包括醫療機構內設的醫學影像診斷部門。